比起孩子學習成績,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也很重要

2020-08-27 好媽媽育兒小課堂

如今這個社會,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希望孩子在學業上取得良好的成績,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所以孩子學習好不好就成了孩子是不是一個優秀人才的判斷方式。 但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性格培養,讓孩子養成了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其實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性格比孩子的學習成績更為重要。

在日常的生活中,性格起到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性格時,自然就會更容易在一些事情上取得成功。就拿孩子的學習來說,一個良好的性格對孩子的學習也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在學習方面,假如孩子沒有一個良好的性格,遇到一些挫折就會想著放棄、退縮,沒有很好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往往就會成為孩子的短板。

小文是一個三年級的孩子,有一次老師出了一道相對困難的數學題,讓大家用勇氣回答,不設置規定,只要可以正確的將這道題目解答出來晚上就不用寫數學作業。班級裡的孩子都勇敢嘗試,畢竟可以不用寫作業,這對這群孩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34;。可是儘管他們翻書去找,都沒能正確的解出這道題目,很明顯這已經是超綱了,老師非常有信心沒人能解對。

即使是這樣,孩子們也是想破頭皮去解答,小文和周圍的幾個同學一起思考,嘗試著去找出答案,畢竟人多力量大,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經過他們幾個人的鑽研後,小文突然想到了該怎樣去解答,於是便信心十足的上去解答,一會就寫出了自己的結果。老師看到小文寫出的答案後,不禁為其送出掌聲,很明顯答案是正確的。


這件事情讓我們知道學會合作的重要性,很多時候自己沒辦法解決的事情,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就能很好的進行解決。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學會協作的好習慣。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快的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才。我們該怎樣讓孩子具備合作意識,養成善於與別人溝通的好習慣,培養他積極樂觀的性格?

讓孩子具備集體榮譽感

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孩子正確的合作意識。一些孩子雖然明白合作的重要性,但往往把自己的形象建立的太高,經常貶低別人。沒有一個人人平等的意識。就會導致孩子不善於與別人合作,往往就會這種心態,會導致孩子被他人所孤立。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懂得集體榮譽感,這樣才能讓其更快的成長。

讓孩子學會謙虛

很多孩子在家中養成一種自大的心理,總感覺自己在孩子當中是最優秀的。家長一定得要及時發現孩子的這種情況,對孩子加以引導,讓其懂得謙虛。當孩子學會謙虛,在很多事情上給人的感覺都是非常好的。比如:帶孩子去參加一些他自我感覺非常好的項目,接觸更多優秀的人,懂的自己的不足,自然就會學會謙虛,同時也能激起孩子的鬥志。

一個良好的性格和行為習慣,會讓孩子在將來的社會中受益良多,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讓其更加優秀。當孩子完全掌握一件事情時,往往就會產生自大的心態,家長一定要及時發現並讓其改正,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更加積極樂觀的成長。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注意以下幾點
    良好習慣怎樣培養,一個人生活、衛生習慣好,就有益於身體健康成長;文明禮貌習慣好,品德就優良;學習習慣好,就能取得好的學業成績。總之,習慣對人的生活、學習以至事業上的成就都至關重要,父母應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家長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良好的習慣的教育。而且更重要的是,對幼兒的教育要滲透於日常生活中,做到堅持不懈。
  •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家長是不是都做過以下努力?比如:花費很多時間陪著孩子寫作業,給孩子設定考100分的目標,還許諾他要是取得好成績,就給他一個大大的獎勵。這麼做在短期內可能會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長期下去孩子和家長都會很累。那麼,怎麼輕鬆地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 孩子壞習慣多,善用條件反射理論,幫助孩子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根據條件反射理論的三個特徵,我們可以對孩子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進行合理規劃,將孩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與一些積極向上的條件相配合,形成積極的條件反射,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二、怎樣藉助該理論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 幼兒園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
    如探索一物多玩的方法來訓練孩子的發展性思維,好的學習習慣,不滿足知其然,而要知其所以然。三、細微入手法習慣是在人的生活、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要有一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積累,逐漸定型。有些時候,我們會發現,有些孩子繪畫、寫字的姿勢很難看,拿筆的姿勢不對,扭著身子,他的作業也很難看,一旦成為習慣就很難改了。
  •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很重要,父母到底該怎麼樣培養呢?
    熱愛閱讀,使孩子受益終身。如果條件允許,只要是對孩子閱讀有益的書籍,在孩子學習閱讀的初期,父母一定要無條件的提供給孩子。放在孩子每日見到的地方。天長日久,孩子每天所見都是書,隨意翻翻,慢慢就會對書籍產生興趣。家長要成為孩子讀書的夥伴 身教重於言教,只有熱愛讀書的家長才能培養出愛讀書的孩子。
  • 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俗話說三歲定八十,孩子的良好習慣,至關重要,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好的習慣一旦培養成,不用借著記憶很容易發揮作用,使寶寶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今天我就來談談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除此之外家長還要以身作則。從一點一滴做起,給幼兒做榜樣,教育幼兒做到的家長一定要做到,以良好的生活習慣影響幼兒。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重在堅持,在各方面不斷重複和練習。在上個學期,我們經常會看到這些現象:積木玩過就隨地仍,進餐後滿地是飯菜,這都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此家長要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幼兒今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 提高孩子成績,不是靠補課,而是要從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入手
    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無論是在學校、在家、或者在輔導班,如果學會了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那提高成績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我們要幫助孩子摒棄這些不良習慣,並針對性的培養起來良好的習慣。哪些是好習慣呢?人民日報曾系統介紹過小學生應該著重培養的一系列好習慣,其中包括: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交友習慣、健康習慣等。
  • 小學階段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分數還重要,孩子後勁足
    為了小孩把當天沒弄懂的知識補起來,家長們真的是費了不少的勁。不檢查作業是母慈子孝的和諧畫面,不過做作業畫風就變成了雞飛狗跳。這樣的場景大家有沒有覺得有點熟悉?每次家長們在吐槽家裡小朋友做作業的問題時,認同感相當高。我們一直強調,與其說抓小孩的成績,不如儘早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 【育兒經分享】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對孩子來說,模仿是孩子學習的重要途徑,孩子90%的行為是通過模仿而來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會對孩子產生最直接、最具體的影響,父母的良好行為習慣是孩子學習的直接典範,所謂「誰家的孩子像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要想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父母首先應該是有良好習慣的人。第二、合理規劃,持之以恆
  • 行為習慣,孩子學習結果和專注力的遙控器!
    小學階段,家長容易把注意力聚焦於孩子的學習成績,認為其他都不足為道,其實不然,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階段。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無論對孩子的學習還是身心健康,都有重要促進作用!
  • 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培養
    ,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從中可以看出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家長與子女的特殊關係,家長在家庭的特定地位以及家庭的特殊環境,決定了家庭教育有著非同一般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補充。只有家庭與學校配合,才能共同培養孩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小學生英語學習習慣」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和其它課程一樣,必須養成遵守課堂紀律,上課專心聽講,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收集資料等多種學習習慣。但英語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又有其自身的特點。
  • 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習慣比關注孩子成績重要千百倍
    好的習慣,孩子受益終生!父母必須明白: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習慣比關注孩子學習成績重要千百倍。小學階段,家長們應該重點培養孩子的以下習慣:1.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 2.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 3.獨立閱讀及思考的習慣。這些學習習慣的養成比你單純關注孩子成績更重要。
  • 家長一定要注意!這種錯誤的閱讀習慣可能會使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
    現在家長老師們需要做的就是:多多留心觀察孩子的閱讀情況,看一下他在讀什麼書、是否能夠理解書中的內容、是否存在閱讀困難……在孩子的學習成長中,家長、老師最關心的除了孩子的生命健康安全,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了。
  •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興趣與良好的學習習慣?
    然後扮作不經意地曬出自己孩子的成績,心滿意足地接受別人的稱讚。相反,考得不理想的,這段時間大多數是唉聲嘆氣,怪自己教育無方、怪孩子不爭氣,甚至羞於見人。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許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甚至不少母親為了照顧孩子,不惜辭工守在孩子身邊,但有時效果並不太理想!這是什麼原因呢?
  • 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及「四心一興」
    教育孩子的方法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孩子的天性不同、生活環境存在差異,教育的方式、方法自然千差萬別,如何教育孩子會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但是這五個方面尤為重要!培養孩子生活、學習習慣。習慣是潛意識的反應,形成習慣的話,就會自動反應。好的習慣是成功的快車道,同時,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家長應以身作則。
  • 樂於學習的秘密141: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開始階段:一年級孩子自從上了一年級之後,就需要逐漸的去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奔波在各種補習班兒,似乎是孩子上了很多的補習班兒之後,學習成績就會上來,的確也是如此,很多上過補習班的孩子成績確實是很高,但是這中間的過程是不是有孩子是因為提前學習而導致的?所以孩子小的時候不能為了帶著孩子去補習班,而喪失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
  • 孩子學習習慣不好,聰明家長用3個辦法,既提高成績又能培養習慣
    關於好習慣,小島老師也說過很多次,以語文學習為例,朗讀課文、閱讀習慣的培養、自己寫作業、認真做好每一件事,規劃好自己的學習。家長在培養好習慣的時候,也應該多督促和幫助孩子,去克服懶惰。當我們都能確定好習慣是提高成績的條件,那麼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家長就得想辦法來幫助孩子去克服壞習慣,積極主動地去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們覺得好習慣太難了,做不到的原因是因為家長沒有正確引導,我們過於嚴格要求孩子,去做他根本做不到的「好習慣」。孩子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根本體會不到因為改正缺點帶來的進步和成就感。那麼有什麼辦法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呢?
  • 章劍華|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比什麼都重要
    但很多家長沒有弄懂這個故事的真正意義,甚至作為替孩子擇校的理由。如今,擇校熱持續升溫,弄得名校邊上的房價飆升,出現天價,有的房子每平米竟達10萬元以上,甚至更高。許多父母不勝負擔,苦不堪言。殊不知,孟母三遷這個故事的要旨,並不是主張擇校,而是在於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強調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
  • 3-6歲是孩子心理發展關鍵期,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很重要
    家長不要陷入到讓孩子學習的效率中,而是在孩子6歲之前就應該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才是會讓孩子真正的受益!習慣是一個很好的行為舉止,好的習慣養成是可以培養一個人很多的好的性格和好的生活態度。馬克思曾說過:「良好的習慣是一輛舒適的四駕馬車,坐上它,你就跑得更快。」這樣的一句表達就很明顯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 小學階段要培養孩子哪些良好的習慣呢,這5條很重要
    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最佳階段。那麼,小學時都要培養他們哪些好習慣呢,我認為以下5條是很重要的,必須要努力培養:一、首先應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一些髒話,及時糾正他們不良的語言習慣,鼓勵他們學習運用文明語言。一個彬彬有禮的人無論幹什麼都是自帶人緣。2、讓孩子學會珍愛生命。要讓孩子懂得尊重生命。比如,路邊剛栽的小樹苗,他認為可以折斷拿著玩,大人要制止並告訴他為什麼不能這麼做;不要故意去傷害身邊小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