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2020-12-14 人民網

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習近平

今天,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學習內容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安排這次學習,目的是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習和理解。之前,我們已經安排學習了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方面的題目。這次,我們要通過重溫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深化對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提高領導我國經濟發展能力和水平。

下面,我講幾點體會。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馬克思、恩格斯根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批判繼承歷史上經濟學特別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通過對人類經濟活動的深入研究,創立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揭示了人類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規律。恩格斯說,無產階級政黨的「全部理論來自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列寧把政治經濟學視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深刻、最全面、最詳盡的證明和運用」。現在,各種經濟學理論五花八門,但我們政治經濟學的根本只能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而不能是別的什麼經濟理論。

有些人認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過時了,《資本論》過時了。這個論斷是武斷的,也是錯誤的。遠的不說,就從國際金融危機來看,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持續低迷、失業問題嚴重、兩極分化加劇、社會矛盾加深。事實說明,資本主義固有的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現形式、存在特點有所不同。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不少西方學者也在重新研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資本論》,藉以反思資本主義的弊端。去年,法國學者託馬斯·皮凱蒂撰寫的《21世紀資本論》,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廣泛討論。他用翔實的數據證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已經達到或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認為不加制約的資本主義加劇了財富不平等現象,而且將繼續惡化下去。他的分析主要是從分配領域進行的,沒有過多涉及更根本的所有制問題,但得出的結論值得我們深思。

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並參觀北鬥系統建設發展成果展覽展示。 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我們黨歷來重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習、研究、運用。毛澤東同志先後4次集中研讀《資本論》,多次主持專題研討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強調「研究政治經濟學問題,有很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對發展我國經濟提出了獨創性的觀點,如提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理論,提出統籌兼顧、注意綜合平衡,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農輕重協調發展等重要觀點。這些都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造性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新的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1984年10月《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通過後,鄧小平同志評價說:「寫出了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初稿,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相結合的政治經濟學」。30多年來,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我們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重要理論成果,比如,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論,關於樹立和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理論,關於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理論,關於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理論,關於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的理論,關於農民承包的土地具有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屬性的理論,關於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理論,關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論,等等。這些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講過,改革開放前我們也沒有這方面的實踐和認識,是適應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不僅有力指導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而且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現在,在風雲變幻的世界經濟大潮中,能不能駕馭好我國經濟這艘大船,是對我們黨的重大考驗。面對極其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面對紛繁多樣的經濟現象,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有利於我們掌握科學的經濟分析方法,認識經濟運動過程,把握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更好回答我國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為了更好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既要堅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要同我國經濟發展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成果。

第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為了人民,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在未來社會「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一點,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

第二,堅持新的發展理念。針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方面發生的新變化,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樹立和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五大發展理念,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深入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新認識,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觀點是相通的。比如,馬克思、恩格斯設想在未來社會「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自然史和人類史就彼此相互制約」。同時,這五大發展理念也是對我們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獲得的感性認識的升華,是對我們推動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總結。我們要堅持用新的發展理念來引領和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不斷破解經濟發展難題,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

2020年7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吉林省考察。這是7月23日下午,習近平考察長春新區規劃展覽館,了解新區規劃建設情況。 新華社記者 王曄/攝

第三,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係的核心,決定著社會的基本性質和發展方向。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強調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明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們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推動各種所有製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同時,我們也要十分明確,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能動搖。這是保證我國各族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證,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堅持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保證。

2020年6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寧夏考察。這是6月9日下午,習近平在銀川市賀蘭縣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了解寧夏現代農業發展和特色農產品情況。 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第四,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分配製度。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分配決定於生產,又反作用於生產,「而最能促進生產的是能使一切社會成員儘可能全面地發展、保持和施展自己能力的那種分配方式」。從我國實際出發,我們確立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實踐證明,這一制度安排有利於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有利於實現效率和公平有機統一。由於種種原因,目前我國收入分配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主要是收入差距拉大、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較低、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努力推動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不斷健全體制機制和具體政策,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不斷縮小收入差距。

第五,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我們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我們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大前提下發展市場經濟,什麼時候都不能忘了「社會主義」這個定語。之所以說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堅持我們的制度優越性,有效防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弊端。我們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努力在實踐中破解這道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

第六,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人類社會最終將從各民族的歷史走向世界歷史。現在,我國同世界的聯繫空前緊密,我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世界經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都是前所未有的。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條件下,我們不可能關起門來搞建設,而是要善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要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同時,我們要堅決維護我國發展利益,積極防範各種風險,確保國家經濟安全。這其中有很多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深入研究。

總之,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並不排斥國外經濟理論的合理成分。西方經濟學關於金融、價格、貨幣、市場、競爭、貿易、匯率、產業、企業、增長、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有反映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的一面,要注意借鑑。同時,對國外特別是西方經濟學,我們要堅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對其中反映資本主義制度屬性、價值觀念的內容,對其中具有西方意識形態色彩的內容,不能照抄照搬。經濟學雖然是研究經濟問題,但不可能脫離社會政治,純而又純。在我們的經濟學教學中,不能食洋不化,還是要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大講特講,不能被邊緣化。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要有生命力,就必須與時俱進。實踐是理論的源泉。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我國經濟發展進程波瀾壯闊、成就舉世矚目,蘊藏著理論創造的巨大動力、活力、潛力。當前,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都面臨許多新的重大課題,需要作出科學的理論回答。我們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們的發展實踐,深入研究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揭示新特點新規律,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11月23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相關焦點

  • 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本文轉自【《求是》】;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習近平今天,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學習內容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安排這次學習,目的是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習和理解。之前,我們已經安排學習了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方面的題目。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
    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15年11月23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 12個問答,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重要講話
    2020年第16期《求是》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這是總書記2015年11月23日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就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 資料包 | 習近平總書記談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2015年11月23日下午,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就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題為 《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的重要講話。  最新一期出版的《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篇重要文章。
  • 習近平總書記帶你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編者按: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2019年以來,《求是》雜誌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多篇重要文章,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點擊下方題目和圖片,閱讀精彩內容~2019年第1期《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2019年第22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2020
  •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應注重定量分析
    「解決中國的問題,提出解決人類問題的中國方案,要堅持中國人的世界觀、方法論。」當前,創新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須對相對薄弱的定量(數量)分析方法加強研究。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個開放的系統,不排斥有利於當今世界人類發展的理論成果,包括批判地吸收西方經濟學中的數學模型,使其成為更加科學的先進方法。同時,要盡力規避西方經濟學定量研究方法中的線性、抽象性、片面性等缺陷,靈活使用系統論、控制論、博弈論等方法對中國經濟發展深層次的問題進行研究,借鑑大數據和長時段的客觀史料來揭示制度變遷、演化規律。
  • 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貢獻中國智慧
    一、創新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意義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衛興華認為,在國內學術界充斥著大量的西方經濟學,但非常缺乏系統性的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學術體系,我們沒有自己的話語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處於邊緣化的地步,需要能夠加快提出一套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汪海波提出,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現在的對外投資也是世界第三位了。
  • 第十屆中國青年政治經濟學學者年會在清華大學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通訊員 王娜)12月5日,第十屆中國青年政治經濟學學者年會在清華大學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為「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境界」。本屆年會由中國青年政治經濟學學者年會秘書處、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研究所共同主辦。
  • 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作為「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第六講(總133期),中國人民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經濟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李義平,以「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為主題,對《資本論》進行導讀。
  • 我校舉辦中國政治經濟學學會第30屆年會暨中國海派經濟論壇第23次研討會
    8月23日,中國政治經濟學學會第30屆年會暨中國海派經濟論壇第23次研討會在旗山校區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政治經濟學學會、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福建師範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海派經濟學研究院主辦,我校經濟學院承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理部和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協辦。會議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
  • 訪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先達:如何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
    今天,紀念偉大革命導師,關鍵是要真正理解和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這是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一把鑰匙。為此,我們對陳先達教授進行了專訪。  記者: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體系的理論支撐。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首先是準確把握其基本原理。那麼,應該怎樣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助力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
    川大黨委書記王建國表示,作為四川地區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先鋒,作為新時代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四川大學將繼續發揚光榮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從黨的歷史、國家的歷史和學校的歷史中汲取不斷前進的智慧、力量和動力,持續深入學習宣傳、研究闡釋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 不斷彰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貢獻和時代價值
    我們一定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真正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繼承和發揚馬克思的崇高理想和革命鬥志,不斷堅持和發展馬克思開創的事業,不斷彰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實踐貢獻和時代意義。馬克思主義是與時俱進、顛撲不破的真理體系    科學性即真理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徵。
  • 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指導實踐
    原標題: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指導實踐   核心要點: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要立足我國國情和發展實踐,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 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政治經濟學內涵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既是新時代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向,更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 ...講堂啟動儀式暨新時代經濟學教育教學工作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
    吳巖指出,中國經濟大講堂是教育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系列重要論述精神的重要舉措,是高校經濟學教育領域落實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行動
  • 張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如何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
    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了第28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國發展實踐,揭示新特點新規律,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