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研究生「情感勒索」,從親密關係心理學淺析愛的真諦

2020-08-21 大李老師學堂

引言

近日,「女研究生預支8萬彩禮救父,被戀愛5年男友拉黑」的新聞引發了廣泛關注。


梁某是陝西某大學的女研究生,7個月前,其父在歸家途中突然暈倒,後送醫診斷為腦出血,不到半年花費70多萬,家裡背上幾十萬債務。

借不到錢的梁某,猶豫糾結了許久才鼓起勇氣,向戀愛5年的男友提出結婚,並希望男方能預支8萬元彩禮錢,沒想到就被男友拉黑。

網友爭論不休,對錯不好評判

此事在網上發出後,網友眾說紛紜,基本上分為兩大派:

一派認為不該道德綁架,還沒結婚就要彩禮不合適,女方家庭是個無底洞,男孩的選擇是明智的。

一派同情女生的遭遇,痛斥男生無情,即使沒有戀愛,作為同學,也應該伸出援助之手。

誰對誰錯不好評判,因為任何人和事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我們不是當事人,無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通過這件事,結合最近看的書,我來從親密關係心理學角度淺析愛的真諦。

從親密關係心理學淺析愛的真諦

、婚姻不是愛和金錢的交易

婚姻就是男女(或者同性)雙方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建立的長期契約關係。

愛是婚姻的基礎,金錢是婚姻的保障,但是絕不能放大金錢在婚姻中的比重,把婚姻當成金錢的交易,那麼愛就不單純了。

女孩可能太心急了,所以想以5年的感情作為籌碼,提前索要彩禮錢,來拯救自己的父親。

只是這個時候兩人是戀愛關係,而沒有婚姻契約,有點說不過去。

聽起來就像是交易,你用錢來買我的感情,我以後一定嫁給你,確實有「情感勒索」的嫌疑。

如果換個說法,請男友如果有能力就借給自己一些錢,以後不管兩人結局如何,都會償還。

這樣就不是交易,而是很舒服的借貸關係,可能他更容易接受。

二、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不要把愛人當「救命稻草」

張艾嘉結婚不久,她的丈夫告訴她:我們兩個千萬不要黏在一起。她一開始很生氣,最後卻深以為然,並誇丈夫有大智慧。

張艾嘉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人來到世上,又一個人離開世界,每一個人到最後都獨孤的。所以我們不應該把所有的幸福,都依賴在對方身上,讓對方給予你想要的一切。

很多人在親密關係中會迷失自己,認為雙方是不分彼此、沒有邊界的。

邊界模糊的人,他們的邊界很容易被其他人突破,也容易侵犯對方的邊界,從而衝突不斷。

我很理解這位女生想救爸爸的迫切心情,她把男友當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

但是,就像《歡樂頌》裡的樊勝美一樣,寄希望於王柏川拯救自己的所有困境,最後傷人傷己。

她最後終於明白,自己的事需要自己來承擔,寄希望於對方是不明智的,每個人都一樣,都是獨立的個體,天使並不存在。

縱然這位男生的做法欠妥,但是也能理解,畢竟有情不能飲水飽。

在現實社會裡,錢真的可以解決你人生中百分之九十九的問題,剩下的百分之十是可以用錢來緩解的。

人都是孤獨的,即使婚姻也不能拯救孤獨。所以,你必須要懂得,我就是我,你就是你。

三、抱怨別人,不如從自身上找原因

人生在世,都離不開一個情字。不管在親情、愛情還是友情中,我們總想自己的情感能被滿足。


簡·尼爾森《正面管教》中說,當小孩的歸屬感和確認自己重要性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他就會覺得沮喪。

克裡斯多福·孟曾在《親密關係》裡表述,當你因為欲求不滿憤恨時,你會重新感受到小時候的同樣情形下的沮喪。

期待不被滿足,就會產生抱怨。

《親密關係》中寫到,所有親密關係中的爭執,都隱藏著童年的不堪回憶和未曾滿足的需求。

我們在親密關係中,不自覺地加入自己的臆想,希望對方能以自己期望的方式做事,一旦不被滿足,就會情緒低落,怨氣衝天;我們還擔心會被自己依賴的人拋棄。

我們不知道,所有你長大後對伴侶的期待,都是因為小時候沒被滿足的後遺症。

女孩被拉黑後,在網上哭訴雖然可以理解,但細看來更像是抱怨,希望網友同情自己,譴責渣男,「情感勒索」看起來更明顯了。

金伯利·羅斯和弗雷達·弗蘭德曼所著的《與內心的小孩對話:如何治癒你的童年創傷》一書中就講到了,打破對自己生活造成影響的那些認知和思維,自信,自尊,重新去改變自己才能幫你走出童年創傷。

所以,抱怨的癥結可能不在伴侶那裡。停止抱怨,學著去改變自己的心態,擁抱真實的內心世界,才能治癒自己。

四、自先沉穩,而後愛人


亦舒在《我的前半生》中有言:自先沉穩,而後愛人

《隱秘的角落》裡周春紅對朱朝陽的愛,可謂密不透風,壓抑沉重。

她以愛的名義,給孩子上了一把枷鎖,把孩子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忘記了給孩子溫情,忘記了孩子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不是她用來炫耀和證明自己的工具。

一個以「為你好」、愛你的名義,整天把目光盯在成績上,不時地抱怨,渾身戾氣、充滿負能量的媽媽,媽媽不快樂,孩子更不會快樂。

女孩想救父,想著如果男友出錢救父,那麼自己肯定感恩戴德和他結婚,任勞任怨照顧他的家人。無意識中把自己當做了商品,是不愛自己的表現。

悅人先悅己,愛己後愛人。很多人連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愛,又怎麼會去愛別人。

從今天開始,去愛自己。停止自責,停止焦慮,誇讚自己,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寫在最後

婚姻不是金錢交易,更不要把愛人當成自己的「救命稻草」,因為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少抱怨多自省,先愛己後愛人

認清自己,尊重對方,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也是最明智的選擇。

最後送給大家戴建業教授的一段話,共勉。

人生一帆風順,既不可能,也不可貴。不管男孩子女孩子,首先都要思考:我如何養活我自己。如果家庭條件不好,就要思考我怎樣讓自己活下去,說不定就能絕處逢生。

真正懂得愛的真諦後,將沒有人能傷害到你。

相關焦點

  • 《情感勒索》:答疑親近關係中帶來的傷害
    作為首部提出「情感勒索」概念的經典心理學著作,蘇珊·福沃德指出,情感勒索普遍存在在各種親密關係中——伴侶、代際、朋友、職場等等。情感勒索者利用恐懼感、責任感和罪惡感控制他們的受害者。蘇珊·福沃德是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同時也是一名暢銷書作者和演講家,經常作為嘉賓出席脫口秀,並在美國廣播公司主持一檔面向全美播音的節目。
  • 「我都是為你好」:面對親密關係裡的情感勒索,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如果不是閱讀這本書,我不會知道一直以來我所認為的「愛的綁架」,原來還有一個更為專業的名詞:情感勒索。這個詞來自美國資深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的《情感勒索》一書,在這本書裡,她藉助大量的真實案例,系統呈現了情感勒索的來龍去脈,包括情感勒索的六項特徵,情感勒索過程中雙方的角色和心理狀態,以及如何有步驟地擺脫情感勒索,建立更為健康長久的親密關係。
  • 這不是愛,是勒索——心理學:愛與「情緒勒索」的3個區別
    可是,愛又是一件非常需要掌握分寸的事情。  愛發生在相互獨立,又緊密聯繫的個體之間,而一旦我們對別人的「關心」超越了界限,那麼「愛」就會在彼此之間形成一種壓力,最後讓相愛的人們之間產生裂痕。  治療師朱迪斯 p.西格爾在《情緒勒索》一書中,闡述了親密關係中一系列的「情緒勒索」行為。  很多時候,我們會將「情緒勒索」等同於「愛」。
  • 這不是愛,是勒索——心理學:愛與「情緒勒索」的3個區別
    愛,是生活裡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可是,愛又是一件非常需要掌握分寸的事情。愛發生在相互獨立,又緊密聯繫的個體之間,而一旦我們對別人的「關心」超越了界限,那麼「愛」就會在彼此之間形成一種壓力,最後讓相愛的人們之間產生裂痕。治療師朱迪斯 p.西格爾在《情緒勒索》一書中,闡述了親密關係中一系列的「情緒勒索」行為。
  • 親密關係中,情感勒索常見的10個表現,你中招了嗎?
    「如果你真的愛我,為什麼不願意為我做出讓步呢?」「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在親密關係中,這樣的開場白耳熟嗎?別以為這只是簡單的口頭禪,其實背後隱藏著一個嚴重的問題:情感勒索。顧名思義,他們會用一些直接或間接的手段勒索對方,迫使對方在關係中做出讓步。
  • 我最愛的人,傷我最深,避免情感勒索從拒絕開始
    在蘇珊·福沃德博士的新作《情感勒索》中,她全面細緻的介紹了情感勒索的根源,並強調情感勒索的存在不僅僅是勒索者狡猾的緣故,還與受害者的一再縱容密不可分。而受害者要想科學、理性的終止勒索者對自己的傷害,最重要的就是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情感勒索》作為一本暢銷全球20年的心理學經典,與蘇珊·福沃德博士豐富的從業經驗和專業且容易理解書籍內容必不可分。
  • 《情感勒索》:從心理學角度揭秘,如何應對人際關係中的情感勒索
    至此,一個完整的情感勒索已經形成,然而,要想更深層次的去了它,我們就需要走進它。一般來說,不同的勒索者會有不同的勒索方式和手段。要想避免情感上的勒索,我們就需要看清勒索者,這樣才能及時啟動防禦系統,進行自我保護,防止被情感勒索。
  • 愛還是傷害?了解「情緒勒索」,擁有健康的情感關係
    她還愛著男友,不願意分手,從此只能「乖乖聽話」,順從著他的意思,不哭不鬧,她說話做事都會考慮男友的評價,生怕他不高興。男朋友是她身邊最親密的人,她甚至為了男朋友而和自己以前的朋友疏遠了。她把自己的內心和真實性格全都展現給了他。但是男朋友只是藉此越來越明白她的想法了,知道了什麼是她的「軟肋」,說什麼會讓她聽話。
  • 【愛的心理學】PUA,從天使墮落成惡魔!假性親密關係的枷鎖!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人們善於將另一半理想化,帶入自己的期待和投射,特別是在關係開始時,親密關係都是帶著光環的。當有一個完美的人設出現,什麼都很符合自己預想的期待,就很容易對人設產生理想化的投射,這個時候就會美化和放大自己喜歡的部分。而理想化的印跡,往往是勾住一個人無法放手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因為對於幾乎絕大多數人來說,能夠得到一份理想的愛太有誘惑力而無法抗拒。
  • 《故事裡的親密關係心理學》:愛就是你本身
    這其中的秘密在《故事裡的親密關係心理學》中,作者俞菲爾就有深刻的闡述。俞菲爾是心理課程教練、專欄作家,曾任新禾傳媒聯合創始人兼CEO,足跡虎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東方視角戰略副總裁,現在是聲動未來文化傳媒創始人。瞧著她身上這麼多響噹噹的名號,我們就知道她是一個非常不簡單的人物。一、何為愛就是你本身?
  • 你正在遭受「情感勒索」.
    當然,比起網線對岸陌生人的「按頭式」安利,親密關係中的「被動式喜歡」才是最讓人頭疼的。關掉APP,我們就可以忽視陌生人的洗腦,但當置身於一段親密關係當中時,我們就亂了陣腳束手無策。你最關心的人,最清楚你的死穴在哪裡。最親近的人,會把你拖進最持久的戰役。
  • 海陸自曝曾被前男友情感勒索:愛應該是尊重和包容,而不是控制!
    人們講起道理來都很清醒,可反觀自己與另一半的相處中,女生有時總會因為對方一些情感勒索的語句而放棄自己原有的立場,朝夕相處中累積的情感問題越來越多,最後發現很難再繼續相處下去。所以情感勒索就是親密關係的終結殺手,看似是因為愛情,其實只不過是導致最終關係破滅的催化劑。
  • 海陸曾被前男友情感勒索,愛應該是尊重,而不是控制
    愛人不應該讓你來承擔風險,去滿足自己的欲望,女生要學會自愛,才能更被人愛。道理大家都明白,可當輪到自己去和生活裡的另一半相處時,女生多會被一些帶有情感勒索的預言,而放棄自己的立場。相處的時間越久,情感問題自然越多,最後兩人就再難相處下去。情感的勒索就是男女關係的終結者。海陸曾經談到過,跟前男友分手的原因。前男友對海陸有著極強的控制欲,曾經偷偷刪掉她手機裡,所有男藝人的微信。
  • 你可能已經被「情感勒索」
    當朋友要求小林陪你逛街的時候,小林正在看一本很喜歡的書,於是他拒絕了,朋友嘆了口氣說「唉,我以為我們是很親密的朋友,沒想到竟然還不如一本隨時可以看的書。」於是,小林陪朋友去逛街了。我們似乎陷入到了一段說不清道不明但是確實很難過的關係中。今天推薦的書來自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情感勒索》。蘇珊·福沃德首次將這一種充滿破壞性的關係定義為「情感勒索」,並整理成書《情感勒索》,精準剖析了情感勒索者的動機與套路。
  • 《情感勒索》:為何傷你最深的,都是離你最近的人?教你擺脫操控
    作者通過生活中常有的案例,詳細剖析了勒索者的心理狀態、行為模式、性格特點,一步一步引導和教會我們,如何擺脫這些情感勒索,如何改善我們和親朋好友或者上司同事「相愛相殺」的親密關係。1 什麼是情感勒索? 以愛為名的情感操控。
  • 3步走,走出情感勒索的困境:做個內心強大的自己
    情感勒索往往是發生在關係親密的家人之間,成了家會傷人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情感勒索者也往往會同時釋放多種迷霧,讓被勒索者在極度的壓抑中妥協。那麼,面對情感勒索怎麼辦?在《情感勒索》這本書中,作者蘇珊·福沃德提出了四大有效策略,以及不少實用新鮮的小妙招。而在這當中,其實可以歸納出擺脫情感勒索的3大步。第一步:拉長回復的時間,給自己冷靜思考的空間情感勒索者往往會在突然之間拋出一個要求,並要求被勒索者馬上回應。
  • 中國式「情感勒索」家庭,還要毀掉多少人
    劇中除了講述基層民警的故事外,還添加了很多心理學道理,比如今天我要講的這個——非愛行為。比如,家長幹涉孩子的婚姻,並且認為這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將來不後悔;家長幹涉孩子的工作,也是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等等。在心理學上,非愛行為就是對自己身邊的愛人,拿著愛的名義實施控制或者剝削的行為,讓他人按自己的意願去做,這種行為往往發生在親子間、親密伴侶間等等。
  • 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 情感勒索的傷害家長都知道嗎?
    在心理學上賦予了這種現象有一個詞,叫做「情感勒索」。情感勒索就是以愛的名義要挾對方順從自己,它只會讓我們的關係崩壞。而對於被勒索者,這相當於一種親密暴力,一味地忍讓,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懼怕。媽媽對英子的愛,變成了英子全部恨的來源,就像她說的:「我就是想要逃離你。」媽媽對英子的控制就是一種情感勒索,在她看來,她付出了全部,卻不自知這些都只是她硬塞給英子的負擔。生活中,父母應該學會接受孩子最真實的一面,不要將自己的期待變成孩子的負擔,更不要將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孩子,選擇信任孩子,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 安家:方思進母親敲詐元的背後,是中國式父母的「情感勒索」
    01什麼是中國式父母「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理論最初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和暢銷書作家蘇姍福沃德提出的。他主要指人與人之間在生活中的一種權力關係。情感勒索可以發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親子關係和親密關係。
  • 如何破解《天水圍的夜與霧》:以愛為名的「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是指在戀愛關係中,以愛情的名義控制指揮,甚至脅迫對方信守「命令」,按自己的意願行事,如果有任何矛盾,他就會開始對另一方實施各種形式的暴力。二、情感勒索的危害1、腐蝕愛的根基當愛情生活變成了敲詐,愛情就失去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