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水溝村這個村出名了,牛! 牛! 牛!

2021-02-08 萬寧特區報

萬寧市東澳鎮

分洪村委會水溝村

有著600餘年歷史

現有300戶、1400多人

該村重教尚學,大學生層出不窮

據不完全統計

該村有2名學子考入清華大學

1名考入北京大學

還有5人到日本、美國留學

大學畢業生人數128名

明清兩代獲取功名者達126人之多

  坐落在萬寧母親河一一太陽河畔的水溝村,是萬寧一個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古村,有著600多年的歷史,古稱南山嶺村。該村主要居住蔡、陳兩姓。

  10月25日,記者來到水溝村看到,村莊背靠小南山,北臨太陽河,風光秀麗,環境優美,至今保存完好的老宅有80餘間,大都有百年以上歷史。村民陳進平、陳家真、教師陳澤翔引路,一邊行走在老宅小巷間,一邊講述著水溝村的古今傳奇。

  據水溝《陳氏族譜》記載,陳氏家族自古把讀書列入祖訓。以「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詩禮經書,忠義孝慈」為祖訓家風。據統計,明清兩代獲取功名者就達126人之多。

  陳家真介紹,先祖遺風一直為村民所敬仰,因此,家家戶戶重視教育。

水溝村連片老宅。(陳澤翔供圖)

水溝村老宅。

  

  說起村民重視教育,教師陳澤翔頗有感觸。「村民們一直堅信讀書能改變命運。陳澤翔說,「在困難年代,很多家庭砸鍋賣鐵也要供小孩上學。」也因此,水溝村在東澳鎮一直有著文脈之稱,村裡常出大學生,別的村羨慕不已。據不完全統計,該村大學畢業生人數達128名。其中,2名學子考入清華大學,1名考入北京大學。

  在水溝村陳氏族譜中,專門設有功名錄,鼓勵族人勤奮好學。功名錄分古代功名錄與現代功名錄兩部分。據記載,其中不乏考取黃埔軍校投身革命,以及考取北大、清華等高學府的學子。蔡雲海就是其中之一。據蔡氏長者介紹,蔡雲海1978年在安徽參加全國高考,以數理化平均97.5分的優異成績被北京大學物理系錄取;1983年留學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深造。蔡雲海常回故鄉水溝村探望親人,根不忘,本還在,身在異鄉卻心繫故土。

老宅裡的老照片。

  為鼓勵村裡孩子們發奮努力學習,水溝村近年還設立助學基金。有以宗族名義成立的水溝村教育基金會,也有以村民陳瑜個人名義成立的助學基金。據介紹,陳瑜是一家旅遊企業總經理,2015年在家鄉水溝村成立「陳瑜助學基金會」,資助範圍為分洪村委會的應屆大學生。學子考上清華北大,每人50000元;考上其他大學的分3000元、2000元、1000元三個檔次進行捐助。「陳瑜助學基金會」成立5年來,共為分洪村委會46名應屆大學生、3名貧困戶小學生捐助款項12.8萬多元,受到當地群眾點讚。

  2018年5月,水溝村陳念公教育基金會於成立。村民們自發捐款,其中,2018-2019年共收到189名陳氏村民自發捐款近12萬。

  

水溝村《陳氏族譜》中的「家規十則」。

  好學風源於好家風,好家風帶出好民風。在水溝村,傳承著「家規十戒」:一戒忤逆不孝父母;二戒傲慢不悌兄長;三戒倨傲不敬長老;四戒挾勢凌迫孤寡;五戒亂倫傷風敗俗;六戒貪利剝削貧鄰;七戒欲鬥不睦鄉裡;八戒遊蕩聚眾窩賭;九戒鼠竊引誘為盜;十戒告訟越界紛爭。也許正是有這樣有家訓家規,使得該村民風淳樸。

  水溝村古村落保存相對較為完好,村落的活態文化豐富。村裡每逢傳統節日,都會舉辦一些活動。如,今年母親節,水溝村舉辦出嫁女子回娘家感恩大團圓活動,感恩父母情,慰問困難的父老鄉親、貧困戶等。

2019年水溝村陳氏優秀學子。

  「我們水溝村人,一直自覺保護好古村落原始風貌,保護好老房子。目前,正在準備申報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村民陳進平介紹,為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綠化、靚化、美化家園。今年6月,水溝村的黨員幹部帶頭髮起自主植樹行動,村民踴躍捐款,籌備經費植樹、養樹。植樹活動把村莊道路兩側和空地,見縫插綠,見空補綠,先後共種下大小樹木260多棵。今後,水溝村將繼續擴大種植面積,多種樹、種好樹,全力打造美麗鄉村,綠色生態文化古村。

  早在2009年,水溝村人已有生態保護意識,自籌資金把村後光禿的小南山封山育林。十年過去,滿山翠綠,喬木叢生,成了小鳥的天堂。

  「如果能入選名錄,水溝村就會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和扶持,成了名村,老村將永遠保留下來,古村的文化將永久傳承下去。」陳進平說。

  水溝村有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與古色古香的百年古宅交相輝映,還有淳樸和善的民風,已引起相關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2018年,相關單位準備將水溝村建設成一二三產融合共享農莊,打造海南原生民宿新名片。目前,初步設計方案已完成,相關工作正在繼續推進中。

相關焦點

  • 如何形容蒙自這個村?一個字,牛!
    牛 可以是一種動物 也可以是一個稱讚蒙自新安所鎮有那麼一個 「牛村」家家戶戶養牛人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牛」近日,位於蒙自市新安所鎮何家寨村委會小雞衝村的牛多多養殖專業合作社迎來首批澳洲進口純種安格斯種牛。
  • 牛脾氣,牛警察
    還好身邊有小蘭這位「牛警察」7月7日下午,常山縣公安局城郊派出所收到了金川街道胡家淤村村民魯某送來的一面鮮紅錦旗。他激動地說:「我雖然認不全錦旗上繡的8個大字,但城郊派出所的民警蘭張旭等人是我敬佩的『牛警察』,我信了!你們是鄉親們的貼心人,今天我來認親啦!」
  • 每日一村|上牛村
    上牛村受山西省夏縣水頭鎮管轄,位於稷王山下,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等經濟作物。村子主幹道網絡合理清晰,呈「井」字格局,村內巷道基本硬化,對外交通暢通,對村街巷道進行了綠化;對村內環境進行了整治,村內衛生有了明顯改善;村內修建了中心廣場及花園,廣場內健身器材排放整齊,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 美國的牛很強壯,西班牙的牛很聰明,中國的「牛」能站著走!
    直到老死被宰殺,聽說塗了牛眼淚還能看見鬼呢。其次就是西班牙的牛特別有名,他們家的牛都很喜歡紅色。美國的牛並不算很出名。美國的《公牛歷險記》,講述的是一頭居住在西班牙的黑牛費迪南德,因為身體太龐大了引起了西班牙小鎮上居民的恐懼,他們就將費迪南德送到培養鬥牛的農場。
  • 一村兩湖 一個是牛胃一個是牛肚 牛犄角居然是村口兩棵樹
    可是等你下車的那一刻就會失望,你看到的是「宏」而不是「村」,儼然一個極為成熟的商業鬧市,等你拉著拉杆箱走上許久才會看到那個「村」。這讓人想起每年八月十五的那盒月餅,能吃的東西太少了。汪彥濟在村口興建睢陽亭,作為入村標誌性建築。編輯編輯編輯後來汪姓祖先在外做官、營商者大增,他們積累了大量的資金財富,為光宗耀祖,紛紛在家鄉購田置屋,修橋鋪路。
  • 鄭柏林:畫牛話牛
    出版有(牛的畫法)、(鄭柏林畫牛)、(鄭柏林作品選)、鄭柏林畫集)等畫冊,2012年8月,作品(孺子牛)參加了文化部在倫敦舉辦的「中國藝術展」。 2015年作品由中國新聞社海外華文媒體平臺,向海外華人華商區全面的展示。現居北京。
  • 牛也會流淚
    牛也會流淚一清晨,老駝峰後的太陽還未曾露臉,星星還在淺灰色的天幕上眨眼,石峪村裡的喇叭便響來了。像是撕扯著綢布,繞出幾個怪異又剌耳鑽心的彎後,跟著就響起了一個叫不出名的曲調來。老人的小名叫牛孩,牛孩出生在秋天的犁溝裡,那天他的母親和父親在耕地,牛孩的母親肚子突然疼起來,牛孩的父親不知所措,牛孩的母親讓丈夫抓來了一大把抱餵牛的玉米皮鋪在身下,就催他回村叫接生婆。
  • 烏拉圭和牛——性價比很高,口味不輸澳洲和牛
    但是,日本國土面積就這麼大,全世界這麼多人想要吃和牛,彈丸之地的日本就算全都養滿了和牛也不夠全世界的人吃啊,這個時候,就有很多國家想要引進和牛了。這裡比較出名的就數澳洲。澳洲人通過引進和牛的精子,與自己本土牛進行雜交,雜交出來第一代就叫F1和牛,F1和牛再繼續與純種和牛的精子雜交,出來就是F2代……以此類推,越到後面種越純,澳洲人稱自己M12級別的和牛基本可以和日本A5和牛相媲美。對於一般人而言,澳洲和牛價格還是比較高的,雖然比日本和牛低一些,但對於普通人而言,依舊是望塵莫及。
  • 做實做精「牛」品牌 村民日子牛起來
    「玉地裡不但油桃好吃,那裡的牛養得也很『牛』,去那裡買出來的牛拉到哪都好賣。」從溫泉鎮前來買牛的牛販子所說,保山市昌寧縣柯街鎮玉地裡社區繼油桃之後又出名了,這次出名的是「牛」品牌。
  • 活在表格裡的牛
    從古至今,牛在這片貧瘠的土地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土地曾靠「二牛抬槓」耕種,土炕靠燒牛糞煨熱,孩子靠賣牛上學,病人靠賣牛吃藥。現在,它們被出租、出借,功能發生了變化。    9月的一天,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在此地目睹了借牛一幕的上演。縣級抽驗過程中,一個貧困戶將村支書、駐村第一書記、扶貧隊員和被派來負責抽驗的工作人員,領到鄰居家的牛棚旁。
  • 牛百葉是牛的什麼部位?牛百葉的做法
    牛百葉是牛的瓣胃,牛百葉分兩種,吃飼料長大的牛百葉發黑,吃糧食莊稼長大的牛百葉發黃。牛百葉可食用,可以做出多種菜餚。一般用作火鍋、炒食等用途。廣東人飲茶時也會把它蒸熟當點心。新鮮的牛百葉必須經過處理才會爽脆可口。那牛百葉怎麼做好吃呢? 香辣牛百葉
  • 活在表格裡的牛:貧困戶借牛套取國家扶貧補貼款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要實現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按照預計,到2019年年底,全國95%左右現行標準的貧困人口將實現脫貧。這個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有無數人不舍晝夜的拼搏奮鬥。脫貧攻堅以來,根據通報,一些地方存在「數字脫貧」、扶貧資金違紀違規使用等問題。
  • 牛圈啊牛圈
    父母本不讓我們住牛圈,因為耕牛夜尿,必須用糞桶接著,否則房間會成為一片汪洋。我們再三堅持、保證不誤事,他們才答應下來。夜晚的牛圈,燈火徹夜不熄。牛兒仿佛沒有倦意,反芻得津津有味。它安靜下來,我們早已酣然入夢。哥哥比我警醒,牛剛起身,便能醒來,偶爾大意了,恰好我聽見聲響,閉著眼踹哥哥一腳,又假裝著扯起陣陣鼾聲。哥哥睜開惺忪的雙眼,看見牛兒站起身,慌忙跳下床,來不及穿鞋,急忙取過糞桶。
  • 萬寧警方絕不放過盜牛賊,全力偵破涉民生案件
    近期,萬寧市萬城鎮車頭村發生兩起盜牛案。案發後,萬寧市公安局立即成立由偵查分局(籌備組)牽頭、城南、東澳、北坡派出所及局機關相關部門配合的專案組,全力開展偵查工作。專案組深入案發現場認真勘查,並以案發現場為中心全面開展調查摸排,綜合分析研判,認為兩起盜牛案系同一人所作,並鎖定了犯罪嫌疑人系東澳鎮分洪村委會的陳某珠。8月11日17時30分許,巡警防暴警大隊民警在東澳鎮某飯店將陳某珠抓獲。隨後,城南派出所根據偵查獲知的信息,將銷贓嫌疑人王某雄抓獲。
  • 讓農民"牛"起來 雲南龍陵縣鎮安鎮發展牛產業開闢增收路
    趙自強家購買了1臺微耕機、1輛皮卡車、2輛摩託車,把8頭役用牛短期育肥後出欄,賺了10多萬元,然後又買了7頭能繁母牛和5頭架子牛養殖,建蓋了標準牛舍和青貯室,購置了粉碎機,種植了4畝牧草,今年已出欄4頭,創收5萬餘元。 官岑村342戶村民有321戶養牛,全村牛存欄1620頭,實現產值1200多萬元,「牛產業」創收佔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 凌晨傳來一聲牛叫,讓張家界的這兩個盜牛賊暴露了!
    本報張家界訊 家有耕牛,犁田不愁,牛是農村家庭的「命根子」,一些不法分子卻瞄準耕牛價值高、易轉手、作案方便的特點,將偷盜的黑手伸向耕牛,給受害群眾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12月13日8時許,永定分局沅古坪派出所接到報警稱一群眾家中的牛被偷了。隨即,派出所民警迅速開展走訪摸排工作,尋找破案線索。通過分析研判及受害人提供的線索,民警初步確定了牛被盜的時間。之後民警與村輔警立即進行調查走訪,了解到當日凌晨有人聽到牛叫,順藤摸瓜,最終確定了偷牛賊的行走路線。
  • 扁擔溝建起了「牛別墅」
    8月26日,天空中飄起淅瀝瀝的小雨,吳忠市利通區扁擔溝鎮一處綠塬上傳來「哞……哞……哞……」的聲音,扁擔溝鎮扶貧產業肉牛養殖園區開始陸續進牛了。   「我這次把全家19頭牛全部拉過來了,家裡的牛圈太小了,牛在裡面擠得很,園區面積大,設施配套齊全,自個不用操多少心,而且牛住得也舒坦,我是利原村第一個為牛認『別墅』的。」利原村建檔立卡戶海小林激動地說。   棚舍裡的肉牛悠閒自在地轉著圈,不時叫喚兩聲,似乎對新家充滿了好奇,又享受新家的舒適。
  • 小米有品「牛村智能雲衝奶機」評測:新手爸媽的衝奶新裝備
    ,平時觀看水箱水量除了翻蓋查看之外,還可以在後方這個位置實時了解水量。有意思的是牛村智能雲衝奶機還貼心的內置一顆小夜燈,打開門之後自動亮起,在夜間衝奶還是十分方便的。驚呆了,有木有,啥溫度,怎麼對換搭配通通一邊去,只要你會加水,會加奶粉,其它的通通交給牛村智能雲衝奶機。
  • 重磅來襲—牛人 牛事 牛途 牛精英來啦!
    11月8日,學院在科研大樓報告廳舉辦「福維康牛精英」班開班儀式。對成功加入「福維康牛精英班」的學生表示祝賀!同時對大家一直以來對牛精英計劃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認為校企合作共建「特色班」是學校與企業進行深度融合的產物,是學校與企業建立的一種合作模式,既能發揮學校和企業的各自優勢,又能共同培養社會與市場需要的人才。通過校企聯合培養,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改革,既能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和就業競爭力又能減少企業對新員工的培養時間和精力,節約人才培養成本。
  • 東莞橫瀝,「牛」了十年
    東莞市橫瀝鎮因為有著悠久的牛墟交易而被稱為「牛鎮」,近年來,該鎮將牛交易提升到了文化高度,大力弘揚「三牛」精神,從2010年起,連續十年舉辦百年牛墟風情節,拓展牛文化內涵和外延,將其與文化、旅遊、美食相融合,形成了區域性品牌。 11月1日,以「文明綻放、魅力橫瀝」為主題的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