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去別人家,也拒絕別人來自己家做客的人,都是什麼心態?

2020-12-14 職場民工阿宇

親戚朋友之間互相走動串門,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尤其是職場人,去同事家做客,一來是為了提升工作效率,二來同事之間互相聯絡感情,彼此到對方家做客也是很正常的。但有的人卻從不去別人家做客,也不喜歡別人來自己家做客。

俗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很多人喜歡廣交朋友,喜歡親戚之間互相走動,朋友之間互相拜訪,這不僅是人情的往來,更是感情的維繫。

小時候,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的大門都是敞開的,隨時歡迎同村的朋友來做客,不管去了誰家,只要家裡來客人了,都要吃上一頓飯,甚至還可以免費住上一兩天,茶酒招待,十分熱鬧。

以前逢年過節時,即便親戚朋友沒有來家裡做客,自己也會主動去朋友家裡做客,如果實在無法見面,也會通過微信聊天,發紅包的方式送祝福。

現在,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交友方式也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的人交筆友,現在的人交網友。

但現在的年輕人反而越來越不喜歡交友了,別說平時去朋友家串門,見面聊天,就連在微信上都難得和老朋友好好聊聊,有時候,遇到別人發信息過來,好幾天才回,平時從來不會主動和別人聊天,一副愛理不理的態度。

有的人,卻偏偏不喜歡去別人家裡做客,同樣也不歡迎別人來自己家做客,甚至恐懼社交,寧願一個人在家呆上一整天,也不願別人來打擾自己的生活。如果有這種情況的人,通常都有這四種心態。

01不想打擾別人,也不願被別人打擾

我的同事小許就是這樣的人,他剛來到公司時,和同事的關係很好,大家也都很欣賞小許的工作能力。

有一天,幾位要好的同事突然提出想去小許家做客,小許也滿口答應了,就在大家準備在周末早上出發去小許家做客時,小許卻突然發微信給同事,說他的老婆懷孕了,不能被打擾,會影響到胎兒。

聽到這樣的理由,同事雖然內心不情願,但也不得不聽取小許的話,臨時取消了去小許家聚會。就在這次小許拒絕同事去做客後,公司同事從此再也沒有主動要求去小許家做客了。

雖然大家沒有把話挑明,但是每個人都心知肚明,因為小許剛入職時,曾經向同事們介紹過自己有女朋友,距離此次同事想去小許家做客僅僅過了三個月。

小許卻說自己有老婆,並且老婆懷孕了,需要在家安靜養胎。這件事怎麼看都不符合常理,更讓人覺得這是小許故意這麼說的,目的只是不想被人去他家做客。

沒人知道,小許大學畢業後,剛來這座城市找工作時,租住在陰暗潮溼的城中村,住處是一個只有10平方米的單間。

平時小許一人在家時,只要到了休息日,他自家都是睡到自然醒,有時為了省飯錢,他從前天晚上十二點,一直睡到第二天下午六點,醒來省去了早餐和午飯,直接吃晚飯就行。

小許獨處的時間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抱著手機追劇,通常一追就是一天,然後隨便吃點東西,一天就這樣過去了。但是最讓小許感到害怕的是,會有同事時不時邀約他外出聚餐,甚至還想來小許家做客。

但是小許並沒有做到正確待客之道,他不僅不待見別人,而且還害怕朋友來家裡做客,生怕朋友突然來了,發現了自己不想被人發現的隱私。

用小許的話來說,像他這種職場新人,根本不想讓別人到自己家裡做客,尤其是周末,好不容易才獲得自我放鬆的個人空間,如果家裡來客人,又要認真打扮,而且還是在自己家裡,連周末也這麼形式化,比正式上班時間還要累。

所以,小許不想打擾被人,也不想被別人打擾,哪怕是獨處,也不願讓朋友來做客,更不想去朋友家做客。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有小許這種心態,具體是什麼原因也說不準,但就是不想去打擾別人,也不願被別人打擾,只是不想將自己的空閒時間花在聚會上。

02不喜歡表面上的虛假客套

不管是朋友來你家做客,還是你去朋友家做客,彼此客套一番是免不了的,畢竟對待朋友,肯定不像對待自己的家人那樣隨便。

如果是朋友來你家做客,你就應該拿出主人該有的樣子,盡地主之誼。如果你是去別人家做客,你也不要太隨便,別人讓你隨便,你更要保持拘謹。

即便是很要好的同事,在公司彼此之間無話不談,但到了私下,由於涉及到很多個人隱私,你生怕說錯話,在同事面前出糗。

相反,你的同事也怕在你面前說錯話,暴露他的隱私,從而讓雙方陷入聊天的尷尬中。

主人怕招待客人不周全,客人怕看到主人的不便之處,主客雙方都存在禁忌,因此客套是必須要做到的。

我有一位朋友,他在公司5年了,但從來不會邀請同事到自己家做客,也不會去同事家做客。

即便遇到同事的盛情邀請,他剛開始滿口答應,但到了那天,突然改口說自己家裡有事去不了,他拒絕別人的理由都很充分,別人無法反駁。因為他說的那些理由都是老婆要他去買東西,老婆不喜歡別人來家裡。

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都有過這種經歷,逢年過節到親戚朋友家,或者到領導同事家拜訪,即便和別人不認識,也要假裝認識,至少假裝曾經打過照面,然後和對方禮貌打招呼。

除了自己家人,在所有的外人面前都會表現出非常客氣的樣子,哪怕明知道是客套話也要說,但是當一切回歸正常後,你還是那個你,並不會因為去別人家做客回來後就變成另外一個知書達理的人。

因此,很多人不喜歡去別人家做客,也不喜歡別人來自己家做客,主要是無法忍受彼此表面上的那種客套,客套會讓他們覺得很難受,相反更喜歡以真實面目示人。

03家醜不可外揚,有些事不想讓外人知道

俗話說,自家事關起門來說。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隱私,每個家庭也同樣有自己的家事不想讓外人知道。

我有一位初中同學,他也在大城市上班,由於平時我們住得比較近,我經常去他家裡做客,剛開始他還比較歡迎我,後來時間長了,他開始有點反感我的到來,雖然他嘴上沒有說,但從舉動能看出來。

每次我去他家做客時,他總會把家裡打掃得很乾淨,哪怕連廚房裡那種兩塊錢一瓶的醬油都要藏起來,怕被別人看到,笑話他寒酸。

他還會把一些便宜的衣服掛進衣櫃裡,將幾百塊錢的西裝故意掛到客廳的衣架上,看起來很像富裕的單身貴族。

其實,他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個月拿著三四千塊錢的工資,因為工資不多,他雖然在公司的人緣很好,但他寧願邀請朋友到外面吃飯,也不想叫朋友來他家裡吃飯。

因為他在大城市也工作了幾年時間,但仍然買不起房,租房住雖然是現在打工族的普遍現象,但他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因為他買的很多東西都是二手的。

每次有朋友來他家做客時,這些東西對他來說很丟臉。但因為沒錢,他也沒辦法,只好讓朋友到外面吃飯。

每個人在面對陌生人,都想以最好的面目示人,都想向別人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藏起最窘迫的一面。

有句話說得好:這個社會上沒人會可憐你,而給你錢,所有的東西還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更何況自己的很多東西也不需要讓外人知道而產生可憐。

家醜不可外揚,雖然他這個算不上家醜,但在他看來,家裡那些二手貨會降低他的身份。

因此,很多職場人不想讓別人來家裡做客,是怕被人知道自己的真實家底,也不願去別人家做客,是怕被人通過穿著,言行看穿自己的隱私。

04事不關己,只想高高掛起

俗話說: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雖說擁有這種心態的人,內心可能有些自私冷漠,但這也是人之常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哪怕在一起共事的人,也不願互相走得太近。

除非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能才會主動邀請對方到家裡做客,但絕大多數人都抱著各顧各的心態。除了平時正常的工作交流溝通以外,工作以外的時間不會和外人進行過多聯繫。

在心理學上,擁有這種心態的人,都有一種明哲保身的想法,他們待人處事都是小心謹慎的,生怕一個眼神,一個舉動會引發別人的誤會。哪怕沒有,他們還是會有這種擔心。

我的朋友阿彭曾經遇到這種事,他的公司有位部門主任,因為領導給他少發了幾千元績效工資,他氣不過,直接在單位的微信群裡和領導理論,甚至數落領導的種種不是。

但令人奇怪的是,公司領導只是回復那位主任,說績效工資核准完畢後,該發的一定會發給他。其他同事雖然也是一個微信群裡,但除了那位部門主任和領導說話以外,其他同事沒有任何發言,好像整個群就兩個人在。

事實上,全公司的同事都在群裡,也都知道這件事,只是這件事和其他同事沒有任何關係,別人也就不管了。

在職場,擁有這種心態的人很多,其實並不是這些職場人冷漠,而是他們不想管太多自己工作以外的事,避免節外生枝,招惹是非。

現在社交方式已經多元化,以往的面對面交流已經變得很單一,但有的人就是不喜歡去別人家做客,也不歡迎別人來自己家做客。

如果您喜歡本期內容,請記得收藏、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本文系百家號平臺原創首發,圖片來源網絡,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去別人家做客,到底有多尷尬
    到底不是自己的家,尷尬在所難免。去別人家裡做客,尤其是需要在別人家留宿,吃飯的時候,別提有多尷尬了。簡直讓人坐立難安。做客,那家主人便要買肉,殺雞,炒菜,大張旗鼓。你說不必麻煩,平時怎麼吃就怎麼吃。但別人哪聽呢!吃飯夾菜都要小心翼翼,好幾次差點噎死……倘若還要住下,拖鞋要用別人的,上個廁所還要考慮半天。
  • 去別人家做客,會遇到一些大點的孩子不讓自己的寶寶玩他們的玩具
    有些家裡是獨生子女的孩子,到了三四歲左右對自己的物品很有佔有欲,有時去有這種孩子的家庭做客,小孩就對我們很有敵意,可能覺得寶寶小不想帶他一起玩,還有種趕我們走的意思,反正看情緒讓我們覺得很不舒服,作為寶寶的媽媽,有時覺得心裡很替寶寶委屈,還不能說別人家的孩子什麼,有什麼好的方式來處理嗎?
  • 退休之後,不喜歡別人來家做客,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一般的人在退休之後,不喜歡別人來做客。自己也不喜歡去別人的家裡面做客。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因為退休之前,我們之間的關係。明明非常要好,但是退休之後卻變得非常生疏了。這些不僅僅只在職場當中可以見到,在現在的社會當中。原來十分要好的朋友,可是因為長時間得不聯繫也會變得生疏了。
  • 如今你還願意讓「別人來你家做客」嗎?
    過去,許多人每逢過節都會邀請其他人回家以與鄰居保持聯繫。每個人彼此見面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讓「別人來家裡做客"下面我們來聽聽她們的說法.陳女士:我不太願意讓別人來家裡做客。因為家是最溫暖的。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請別人來家裡做客?
    但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請別人來自己家裡做客了,這背後也透露出許多社會現狀問題,為什麼這個現象越來越普遍呢?三個女人說出了真相。王女士:在我看來,家是最私密並且我最在乎的地方,家裡除了家人,我不太喜歡有陌生的人,或者是朋友來我家裡。
  • 喜歡宅在家裡的人,也不喜歡別人來自己家,一般是這幾種心態
    有種人很喜歡宅在家裡,從不喜歡去別人家,也不歡迎別人到自己家,多數人都難以理解他們的思想,覺得他們的心態可能有問題,事實上他們思想並沒有什麼問題,無非是與其他人的心態想法不同而已。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不需要理會別人。
  • 為什麼有的人,非常反感別人來自己家裡做客?
    然而,有些人卻不懂得遠離垃圾社交,有些家庭卻常常被「推杯換盞」的熱鬧所侵擾。讀者妍妍(化名)跟我吐槽說,每次外人來家裡做客,無論多少人!婆婆都要喊我做飯,她老公還非常得意。妍妍覺得很無奈,其實她是非常反感婆婆和老公把親戚朋友請來做客的。
  • 去別人家拜訪和做客的時候,應該怎麼委婉的修飾說話!
    上次我們是大概和他講了,什麼時間去拜訪,去別人家做客,這一期我們來講講去,拜訪別人的時候,應該有什麼樣的決心,什麼時候應該注意修飾哈,這個比如說著裝應該非常的整潔莊重呢,你表妹也是端莊大方的,很對,是對其他人那種尊重啊,這就是你的狀態了,炫耀
  • 「別人家的父母」教出「別人家的孩子」
    那些耳邊總是縈繞著「看看你們班小美、張阿姨家小寶、8號樓那飛飛、你涵涵哥哥、媽媽朋友圈看到的 Angela……」的小夥伴們,恭喜你們找到了組織!中國的孩子從小到大,不管願不願意,總會聽到關於別人家孩子的光榮事跡,那些孩子仿佛永遠散發著人性的光輝。談及他們,自己的父母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架勢,對雙方的差距滔滔不絕。
  • 別人家的xx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是什麼梗 別人家的孩子教育對不對
    別人家的xx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是什麼梗 別人家的孩子教育對不對時間:2018-03-10 23: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別人家的xx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是什麼梗 別人家的孩子教育對不對 最近的熱門評論下我們經常會看到,別人家的男朋友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別人家的狗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所以這個別人家的
  • 去朋友家做客,切記五不要,否則你的人緣越來越差
    還有幾天就是農曆的新年了,相信大家回家以後,不光要看看自己的父母,還會去朋友的家裡做客。當然,不只是春節,平時我們也會去朋友家做客。隨著人家交往關係的複雜,做客也不像以前那麼簡單了,更不能隨意的說去就去。
  • 易經:人到四十九,這三類人來家做客,不可久留,是有深意的
    易經建議:人到四十九,這三種人來家做客,不可久留,是有含義的人一但到中年,絕大部分男人會感到十分困惑,自己早已不再是那個敢於與天地抗爭的毛頭小子了,想說的話不能說,想做的事不能做,人生中有太多的顧忌,也有太多的遺憾。
  • 別人家的都是最好的
    生活中我們好像永遠在羨慕別人,羨慕別人家的飯菜更加可口啊,羨慕別人家的生活過得更加多姿多彩,羨慕別人家房子漂亮,羨慕別人家錢多,等等等等。人們總會不自覺的拿自己所擁有的和別人家的來比,總是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優點長處,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幸福,覺得自己哪哪都比不上人家。這樣比來比去,最後反而滋生出不好的想法,把自己搞的特別傷感,嚴重的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和情緒。
  • 到別人家做客的十大禁忌
    到英國人家中做客應該注意什麼?什麼樣的客人最令主人討厭?進門先問Wi-Fi密碼,永遠不知道脫鞋,隨意參觀主人的臥室,不好意思,這樣的行為真的不太受歡迎……熱衷於收拾家裡的英國人還將在地毯上穿著鞋視為賓客絕對不能做的事。有64%的人認為客人應該在踏進別人家時脫掉鞋子。
  • 別人都好意思開口了,你還不好意思拒絕?
    有一年,我們去那位姑姑家做客,姑姑和我的父母說她不會弄(殺)黃鱔。當時很多親戚都在,父母不好當著這麼多親戚的面拒絕,所以就和她說,你不會弄,讓某某(我)去給你弄就好了呀,某某都會弄。我在一旁聽見了特別激動,不是生氣而是高興。 現在想想當時為什麼不拒絕,還那麼高興呢?無非是想表現自己得到別人的讚揚,別人的關注,別人的喜愛罷了。
  • 別不好意思拒絕別人,那些好意思為難你的,也不是什麼好人!
    小紅今年剛進入職場,帶著這樣怯懦的心態,成為部門裡面最好說話的一個人,總是能聽到同事們說,「小紅這個文件幫我整理下」,「小紅明天幫我做個ppt吧」……表妹對於這些都來者不拒,每天最早來公司,最晚離開公司,經常一個人在辦公室待到很晚,還盡心盡力把本職工作做好。工作任務已經可以排到下個禮拜,可還是做不完,而且總有臨時加過來的事情。
  • 不要讓「別人家的孩子」毀了「自己家的孩子」
    我們常常從父母口中聽到「你看看別人家孩子XXX,多聽話懂事,學習成績好,畫畫也很棒……再看看你,什麼都不會,還不知道努力,怎麼也不給我爭口氣……」這樣類似的比較很常見,但是,我想說「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是別人家的,為什麼不換個角度去看待問題呢
  • 還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什麼都好?看看別人家父母都是怎麼做的
    因此可以從這些孩子身上看到,不管孩子是不是學霸,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爸媽勢必得樹立好自身形象,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不要總怨天尤人說著「別人家孩子怎麼樣」,爸媽應該先反思自己再去批評孩子。一、為什麼父母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好?1. 心理距離的視角對於那些給人們心理上帶來越大壓迫感的事物,人們看待的角度就更加具體。
  • 事事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比來比去,只能使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差
    看見別人家的孩子作業寫的那麼認真仔細,就抱怨自己的孩子「只知道玩,不好好寫作業」;聽到別人家的孩子唱歌跳舞好,就開始訓斥自己家孩子「笨」;看到別人家孩子彈琴好,就罵自己的孩子「不努力練」。事事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比來比去,只能使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差。為什麼呢?
  • 「別人家的孩子」陰影籠罩下,自己家的孩子怎麼辦?
    然而許多年過去,當年的學生已經長大,現在依然有不少孩子生活在這位「別人家的孩子」陰影之下,這似乎是家長們與孩子們天生就會陷入的怪圈。雖然我能理解家長們希望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的心態,但如果經常將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以這種對比方式的教育方法卻不一定能起到相應的效果,反而還容易影響孩子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