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境中成長,在網課中求知

2020-08-22 教英語的數學老師

當疫情來臨之時,就註定今年是不平凡而充滿挑戰的一年,對於任何行業任何人都一樣,你我皆不例外。

對於老師和學生來說,更是如此。當得知學校不能開學,孩子不能上學時,老師急了,父母更急了。但是當上級教育部門提出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教學方案時,家長和老師又看到了一絲希望。隨著空中課堂的不斷完善,網課教學的逐步落實,老師和學生們逐漸習慣了這種教學方式,並且現在也能做到與學校作息時間同步。家長再也不用為了孩子的學習問題而擔憂了。接下來,我想說一說我在網課教學中的成長經歷,我稱之為「在逆境中成長」。

為了響應上級教育部門「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學校迅速組織教師參與網絡教學。我作為農村中學的一份子,既擔任班主任,又負責七年級兩個班級的英語教學。所以積極參與此次網絡教學既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義務。然而,當我準備開展網絡教學的時候,開始又感到非常的迷茫,因為家裡的無線網出問題了,筆記本也在學校,而且沒有任何網課教學經驗,我內心非常著急。但是我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永遠比困難多。我沒有電腦,我還有手機啊。我開始尋找各種有利於教學的手機軟體,不斷嘗試教學。所以一開始,我就嘗試在微信群展開了英語教學,結合人人通空間布置作業。

因為網絡教學不同於課堂教學,老師既要克服教學條件的限制,又要防止學生分心走神。課堂上,我可以根據課堂氣氛,採用不同的語調,抑揚頓挫的聲調,利用自己飽滿的熱情和幽默的語言來吸引學生。然後網絡教學,這些全部都做不到。那麼我該怎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防止學生分心走神呢?思來想去,可以不斷跟學生互動嘛!在督促孩子完成練習的同時,還可以為學生打氣加油,或者玩兒一玩兒小遊戲,比如利用微信自帶的語音識別功能,讓學生把微信語音識別功能的語種設置成英文,最後要求學生先讀單詞,看看誰讀的單詞能夠識別出來。隨著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不斷提高,遊戲難度在逐漸升級,要求學生讀一句英語,看看誰的識別度最高。最後再要求學生讀一段課文,再來看看誰讀出來的英文語音識別最準確。孩子們發現自己讀出來的英語,能被手機語音智能識別出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做到了寓教於學

開展了一段時間的微信教學之後,我又發現了微信教學的各種弊端。因為微信教學,學生看不到老師,老師看不到學生。這樣上課不能跟學生進行眼神交流,知識點講解全靠打字,語音講解又不利於學生做筆記,不僅感覺非常的生硬,而且非常消耗時間。老師在打知識點的時候,學生可能就等的很枯燥,好不容易調動起來的積極性馬上就減弱了很多。教學效果表面上還不錯,但是實質上學生的吸收效果並不佳。

所以思來想去,就想著用手機開直播吧。而在此時,學校也給我們推薦了釘釘這個軟體。我毫不猶豫地使用數據流量在釘釘軟體開展了直播教學,手機開直播不能使用課件教學,所以就以紙代替黑板,以筆代替粉筆。後面對釘釘這個軟體進行深入的研究,發現了很多有利於教學的功能,比如可以利用家校本布置作業和批改作業,利用班級圈打造班級文化,利用打卡功能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等。就這樣用手機開展直播教學了一段時間,後面解封之後,家裡的網絡也找人修理好了,我的電腦也拿回來了。目前一直在使用釘釘軟體進行教學,而且孩子們的激情依舊,並且也逐漸習慣了這樣的學習方式。

以上是我在疫情期間網課教學方式的轉變過程,也是我的成長經歷。下面接著說一說,我的學生們又經歷了哪些改變。

最開始在微信教學的時候,孩子們由於剛接觸網課教學方式,所以還是比較感興趣。那個時候家長也都在家,家長陪著孩子們一起學習,其樂融融。但是後面學生的新鮮感就過去了,上課沒有最開始的積極性了。所以我就決定不定時在微信群以語音的形式開展班會,跟學生進行心理溝通,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後面再進行適當的勵志教育,學生們漸漸也接受了這種教學方式,並且能夠很自覺的參與學習。


微信教學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學生們看不到老師,對課堂就會有一種陌生感。所以後面採取了釘釘直播教學,這個時候學生不僅可以聽到老師的聲音,而且還可以看到老師上課的神情,仿佛回到了教室上課的情景,瞬間拉近了老師和學生們的距離。


但是後來因為有的家長要出門復工,農村的很多學生就成了留守兒童,沒有了父母的監督。網課參與率有所下降,後來我也想盡一切辦法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每周定期開展勵志班會,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他們自己的事,真正的要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對於部分學生我還進行了家訪,取得了家長的理解與支持,也讓孩子們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孩子們的內心備受鼓舞,我們班現在網課學習每天都是全員參與。

經過這一次的疫情磨難,我懂得了老師教書育人的真正含義。教育要不落一人,面對全體學生,並且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發現問題及時做心理輔導。要不斷的進行自我反思,優化教育結構。對於學生來說,仿佛他們長大了,懂得明事理了。也知道了學習並不是為老師和父母而學,而是為了自己有更好的未來而努力。

您的孩子在2020年網課中有哪些改變呢? 多選
0
0%
懂事了、明事理了
0
0%
學習更自覺、更自信了
0
0%
變懶惰、不愛學習了
0
0%
沉迷於遊戲、無法自拔
0
0%
沒有任何變化

相關焦點

  • 何阿芳老師:在網課中與孩子們的童真相伴,求知相佐
    從我校決定全面轉戰網課,再到適應網課,全體教職工都為此付出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努力。在此期間,尤其是我們的老師們,完全靠著那股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與熱愛,一點一點摸索出了適應網上教學的組織和管理方式,對待網課的態度也從起初的忐忑、困惑、無所適從,到接納、適應、駕輕就熟。何阿芳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在經歷了春季學期和暑期夏令營的網課教學後,有很多感受和體會想與大家分享。
  • 人生真正的境界:在風雨中前行,在逆境中成長
    一個人的成長取決於他的經驗,而不是他的年齡。有些是成功的,有些是成功的,有些是成功的。它們都是喜怒哀樂。任何經歷,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會在你的生活中留下一些痕跡。關鍵是你能得到什麼?人生真正的境界:在風雨中前行,在逆境中成長1、學會接受逆境對任何人來說,生活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 人生-要在逆境中成長
    朋友,你要是這樣認為你就錯了,在逆境中成長,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他們那時候否認的東西,過一段時間都要證明給他們看,你做的是對的,不要認為別人否認什麼,你就不敢去做什麼,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要注重自己的觀點,那樣你才能在逆境中獲得一次有一次的成長。才能對這個社會得到更多的見識、閱歷。就是這樣,你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 讓孩子們在逆境中成長
    我在抗"疫"中,和孩子們一同迅速成長。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剛剛拉開序幕的時候,敏感的我,早已心系武漢,開始為武漢擔憂,為家人和國民擔憂。於是,我再次號召全班家長與孩子們參與美食製做、玩具拼裝、手工製作、體育運動等學習方式來促進身心健康,從而做到勞逸結合,讓書本的網課與生活的大課堂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巧妙地實現了「停課不停學"的教育教學模式。我驚奇地發現很多孩子在這場疫情中迅速地成長了。最為突出的是謝思成同學。以前懶散的他,因為有學校和老師精心布置的各種讓孩子喜愛的活動。
  • 「逆境中成長」——對昨天彩虹橋跳河少年有感而發
    孩子的成長路上,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費盡心思去培養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能力!特別重視閱讀、交往、自律、表達等能力和懂得謙讓、尊敬和感恩等方面的培養。但是,恰恰忘記了孩子的成長路上,難免會遇到挫折和逆境!曾聽到不少家長抱怨:這孩子,說一句就不行!又哭又鬧不吃不喝!還有家長說:現在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不然就跟你沒完沒了地別勁!這些年,也常有孩子離家出走、對父母不依不饒、甚至輕生!
  • 千與千尋:一個人在逆境中的成長是清晰可見的
    相信不少朋友應該都看過《千與千尋》這部動漫電影,主人公千尋和她的爸爸媽媽在一次偶然情況下來到了神靈異世界,爸爸媽媽因為貪吃變成了豬,千尋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千尋在這些磨難中成長了許多,最終她也如願以償救出了爸爸媽媽,這部電影折射出了許多人生道理,非常值得觀看,對於我印象感觸最深的就是小千尋的成長過程
  • 中考滿分作文:我在逆境中成長
    在逆境中,不要一味地怨天尤人,要多考慮怎樣克服困難。彼得遜說過:「人生中,經常有無數來自外部的打擊,但這些打擊究竟會對你產生怎樣的影響,最終決定權在你自己手中。」   逆境給人寶貴的磨鍊機會。只有經得起逆境考驗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古今中外的偉人,大多是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扎過來的。
  • 孩子心理健康,環境適應——在逆境中成長
    每個人成長的過程都不可能永遠是一帆風順的,總會在某個階段遇到各種困難挫折。而現在很多家長都非常寵愛自己的孩子,事事以孩子為中心,寧可苦了自己,也不願意苦了孩子,千方百計地為孩子的未來鋪平道路。讓孩子明白適應環境的重要性,能夠從容面對不同的挑戰,增強抗挫折能力,在逆境中成長,健康愉快地融入環境當中。心理學研究表明,所謂挫折,是指人們在追求某種目標的過程中,遇到無法克服或自認為是無法克服的障礙,致使目標不能實現時所產生的情緒體驗。
  • 《孩子,沒關係》:培養孩子逆商,讓娃學會在逆境中成長
    樂觀的人說那就要多多享受剩下一二的如意之事,我認為這樣是不夠的,因為這八九可能佔了大部分,放任之,無視之,都不太可能,唯有以正確的態度去面對它,讓它成為我們走向美好生活的墊腳石才是唯一正確的道路,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得接受培養逆商,在逆境中成長。
  • 徵文選登|職場小蘑菇如何在逆境中迅速成長
    始終相信有付出就有收穫,向陽而生,快樂生活,努力在人生畫卷中繪出精彩人生!剎那間,不知不覺碩士畢業已經兩年了,求職到入職以來的過往雲煙讓我收穫頗多!剛畢業那年,懷著對未來工作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嚮往,攜帶著碩士期間獲得的各種榮譽,前往一所高校應聘。
  • 張伯禮寄語青年學子:在逆境中磨鍊自己 收穫成長
    8月31日,央視新聞開學季主題活動「央視新聞公開課——致敬逆境中的成長」 第一站來到了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專門騰出一棟樓隔離,從高風險地區、中風險地區來的學生做隔離,隔離14天以後,沒問題可以回到課堂。
  • 無法徹底擊垮的5個星座,逆境中的他們更容易成長
    人生就像是一次遠途的航海,有時風平浪靜,走得順風順水,有時又難免波濤洶湧,稍有不慎就會在大海中沉淪。在遇到挫折之後,有些人會從此一蹶不振,而有些人則會越挫越勇,似乎永遠都不會被擊垮。但凡能夠在逆境中蓬勃成長的人,無一不是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下面這5個星座就屬於內心強大的人,逆境會讓他們更快速的成長。金牛座金牛座有著常人所不及的毅力和倔強,只要是自己認準的事情,他們往往可以不顧一切的堅持到底。
  • 「芳香德育」 活動中求知 實踐中成長
    活動中求知 實踐中成長——開封市一師附小「我的暑假有意義」活動頒獎儀式2020年9月7日開封市一師附小舉行「我的暑假有意義」活動頒獎儀式,表彰暑假實踐活動中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個人。 在剛剛過去的暑假中,同學們學習先鋒,爭做先鋒,在做好安全防疫的前提下,開展暑假實踐活動,安全小先鋒,勞動小先鋒,文明小先鋒
  • 逆境中才能成長,有壓力才有動力,成功是被「逼」出來的星座
    「人在逆境裡比在順境裡更能堅持不屈,遭厄運時比交好運時更容易保全身心。」這是法國作家雨果曾經說過的一句話,逆境和順境時兩個不同的生長背景,而在不同的環境下面會練就不同類型的人。正所謂成功都是被「逼」出來的,而有壓力才有動力,只有逆境裡面才可以成長,這一類人經歷風風雨雨,最後終會戰勝自己,贏取勝利。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逆境中成長的星座們都會有誰呢?
  • 創傷後成長|如何在逆境中獲得最大的益處?痛苦的人請看過來
    後來,為了讓自己能夠變得受歡迎、有影響力,她在成長的道路上一直研究影響力和表達方面的知識。長大後,出乎意料的,她成了一名專門教別人學習「影響力」的出色的培訓師。從一個活在邊緣不起眼的小女孩,到現在的名利創收、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的知識傳播者。她的故事,就是因為逆境所逼出來的潛能,用逆境來成就了自己。
  • 人生:實時更新自我,才會在逆境中成長!
    我們生活中的許多能量都耗在怨恨無法改變的過去,但怨恨能改變什麼呢?最重要的事,要有覺知,必須重新給自己好的選擇。善良給對了人,會對你感恩;善良給錯了人,會讓你寒心。心軟給對了人,會對你情深;心軟給錯了人,會讓你痛心。寬容給對了人,會對你熱忱;寬容給錯了人,會讓你窩心。很多時候,往往就是因為你要的太少,別人才索性什麼都不給你,結果你一無所有。
  • 測算:逆境中,你的潛能有多大?
    結果解讀 1、逆境中,你的潛力會被激發 你的潛力在你身處逆境的時候會被開發出來,安逸的生活並不適合你,這會讓你變得安於現狀,對你來說是不利的。逆境反而能夠讓你快速地成長,越是困難的生活,你的收穫會越多。
  • 逆境中成長的「小雛鷹」
    雖身處逆境,但她依然樂觀向上陽光自信,像一隻「小雛鷹」,以堅強為「翅」,書寫自強的華麗篇章。她就是剛剛被評為「2019年平遠縣新時代好少年」的劉志英。 踏入泗水學校的校門,首先聽到的是一曲熟悉優美的旋律,此時學校正在進行大課間活動,同學們集體在操場上跳著手語操《感恩的心》,劉志英也在其中。回到教室,愛學習的志英馬上拿起課本,不是幫同學解決各種學習問題,就是向老師詢問新知識或難題。
  • 郭黎:在逆境中成長 | 個案案例
    (二)構建社會支持網絡,解決當前問題在前面的輔導中,小菲對自己家裡面臨的困境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並且非常願意正確面對,嘗試正面解決問題。社工讓小菲將她們家庭目前面臨的四大問題按照緊急程度進行了排序,並按照問題的緊急程度進行了個案管理。
  • 央視新聞公開課——致敬逆境中的成長第一期:對話「人民英雄」張伯禮院士
    這個開學季,央視新聞聯合學習強國「強國高校聯盟」,共同推出「央視新聞公開課——致敬逆境中的成長」,邀請在2020年戰「疫」前線迎難而上,在科研領域勇攀高峰的那些無懼困難、敢為人先的新聞人物,給大家來帶一系列關於成長的公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