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大結局!「教育焦慮」是每個家庭都會經歷的陣痛

2020-08-26 i2全外教少兒英語教育

最近全民熱議的電視劇《三十而已》終於大結局了。

每天N個熱搜,大家的關注點大多都在三位30歲女性的不同境遇。但i2君覺得,媽媽顧佳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也非常抓眼。

「教育焦慮」,估計是每個家庭都會經歷的陣痛,甚至是長痛。即便是事業上十項全能的顧佳,為了幫孩子爭取更好的教育資源也是拼勁全力了。

一、養育孩子,是父母的「修行」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希望孩子能接受最頂尖的雙語教育,顧佳背負著巨額貸款,搬進擁有最優質師生資源的富人小區,甚至拉下臉三番五次地巴結校董太太。

哪怕再狼狽,也只是為了一張私立雙語幼兒園的入場券。

除了雙語幼兒園,顧佳還讓孩子學機器人編程、馬術課程等等,都是為了給孩子未來鋪路。

從顧佳身上,30歲的年輕媽媽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結了婚,生了孩子,從少女換了個身份,成為了一個媽媽。她們不再是自己,而是「孩子的媽媽」。

孩子是她們的軟肋,更是她們的鎧甲。

所以,千萬不要低估了一個母親可以為了孩子做到什麼地步,哪怕要放棄尊嚴、擱置面子,放低自己身段,咬牙堅持只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能更好,能掌握更多的資源和機會。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多少家長都在「修行」,為孩子的教育操碎心。這樣的父母都令人欽佩,值得為他們由衷點讚,同時,更為他們的格局和遠見鼓掌。

二、培養雙語孩子,是i2的使命

為什麼要培養雙語孩子?

i2給出的答案是:

研究表明,會說兩門以上語言的孩子在學習語言的三大功能(交流、思考和文化)過程中,表現相對別的孩子更加突出:

雙語孩子會更早地習得「關於語言的知識」,而這方面的知識更有助於往後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養成;雙語孩子除了語言能力強,思維能力也同樣得到充分開發,更加靈活,完成複雜多線程任務能力更強;雙語孩子將具備更廣闊的的世界觀、更強的社會理解力和文化包容性。

寶媽們都愛的黃磊女兒多多,就讀北京的私立雙語學校,口語流利;

王中磊兒子「威廉弟弟」,就讀純英文教學的國際學校,僅學2年英文就能和外國人流利聊天;

同校的更有田亮女兒森碟妹妹、王菲女兒竇靖童和李嫣……

和導演史匹柏純英語交流的多多

輕鬆幫外國人翻譯的威廉弟弟

很明顯,具有雙語能力的孩子,也有能力為未來創造更多可能和選擇。

人生其實都是一個個的分叉口,一次次的選項組成的。加之現代社會的經濟架構改變趨勢,語言能力必不可少。

如果孩子能累積更多的機會,選擇更多樣,變成向上攀登的梯子,那孩子能接觸到的境界,能觸摸到的極限空間就更加高。

二、為什麼i2能培養出雙語孩子?

全外教教學,6人小班制

專為2-9歲孩子,提供全外教6人小班制的少兒英語教育個性化服務,擁有600多名資深外教,致力讓英語成為孩子的第二母語,培養孩子的全球勝任力;

PBL真實情境教學課程

率先在全國引入全外教PBL真實情境教學課程——世界最先進的學習模式,把世界當教室。現在已有15個省份,22個城市的100多家直營學習中心,為10w+學員提供PBL教學。

什麼是PBL?

簡單粗暴來說,就是在生活場景中讓孩子主動探索不同學科的知識,融入到語言學習中。在PBL課堂,i2的孩子不會被動地坐在課室裡被「填鴨」,而是自己發現問題,外教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這個實在是太棒了,完美解決孩子坐不住,沒耐心的毛病!

三、在i2的PBL課堂上,孩子們是怎麼上課的?

在馬場,他們換上專業裝備,跨馬上陣

在湖裡,他們蕩起雙槳,小划艇推開波浪

在樹上,他們勇敢向前,挑戰極限

直升機飛行員體驗

小小牙醫之旅

汽車工廠參觀

西餐禮儀、極速卡丁車、科學館探秘、超市shopping大戰……好玩的課程太多了,根本數不過來這些神奇的際遇並不是難得一遇,i2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有機會深度體驗呢!

面對這樣的英語課程,小朋友哪有不心動的?但這課程到底是不是「花架子」學習效果究竟如何?

1.學員Amelia的媽媽

「上了幾次PBL課程,我覺得孩子越來越喜歡英語。有時候在生活中,她會脫口而出一些英語。現在出國旅遊,她很樂意充當我們的小翻譯。」

2.學員Leo媽媽

「在PBL牙醫課上,外教通過做實驗讓孩子們認識到,如果不刷牙,牙齒就會變得黑黑的也不堅固,之前不愛刷牙的Leo回到家後就嚷著:『Mommy, I have to brush my teeth」

家長朋友圈好評

家長好評

四、免費領取價值399元英語啟蒙全外教課

孩子還在模仿階段,純正的英語發音能給孩子提供沉浸的學習體驗,要是口音一開始就跑偏,以後糾正就太難了。

更重要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外教可以帶給孩子不一樣的視角和思維,去看待身邊的世界,格局和視野都會更廣闊。

優質教育資源對孩子的思維、能力、視野培養有多重要,尤其是雙語教育、早教啟蒙。

從長遠的看,接受這種教育的孩子,大多都能具有國際化的視野,思維也更加發散,也能接觸到多元文化,孩子從小具備更強的包容性和多維度思考能力。

孩子的雙語教育,關鍵還是在於家長的覺悟,孩子還不懂,就需要爸媽邁出第一步,為孩子的教育做正確的選擇!剩下的,請放心交給i2少兒英語教育!

猛戳「了解更多」,價值399元主題PBL全外教課體驗課免費領取!!!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迎來大結局,看完心堵:沒有三十而已,只有三十而立
    #腦洞三十而已的大結局#《三十而已》迎來大結局,劇情一波三折,本來以為看完結局以後會徹底釋然,然而卻更加的焦慮,面對自己即將到來的三十歲,真的有些無所適從,根本不知道三十歲以後的自己會承受怎樣的壓力,三個主演三個結局,看到顧佳最後離婚帶著孩子和父親回歸茶廠,真的挺感慨的,我們普通人或許根本就沒有三十而已,不會像王漫妮那樣幸運,遇到貴人還可以出國深造;更不會像鍾曉芹那樣幸福,有一個疼人的老公;只有天天圍繞著茶米油鹽醬醋茶
  • 《三十而已》大結局,顧佳故事說明,這兩點行底線教育不可缺失
    《三十而已》的熱播,引發了全民的關注,現在電視劇已經大結局,那麼從顧佳這個自律、堅強、有能力、情商高的完美人妻的遭遇中,我們能學到些什麼呢?我認為家有女孩的父母,一定要進行兩個方面的底線教育。一、身體底線教育:永遠不要把自己的性別當作優勢,去貪圖「一勞永逸」的快感。
  • 三十而已大結局:生活中存在的5個問題,原來每個人都在經歷
    最近火遍全網的電視劇《三十而已》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在看吧,大家在看這部劇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想,這與我和我周圍朋友的三十歲經歷實在是太像了。劇裡的三位女主角,每一個都是都市女性的縮影。三個人代表著生活中的三個截然不同的經歷,而在他們身上,我們似乎都能看到自己在生活上摸爬滾打的樣子,借她們之口,我們心中的困惑,身上的難題,人生的真諦,也瞬間浮現在我們眼前。
  • 《三十而已》大結局:別把「貴族教育」與「貴的教育」弄混了
    王小騫說《三十而已》大結局了,顧佳給孩子的教育,也總算有了一個歸宿經歷了一系列波折,最終,他們徹底失望了,從這所名牌學校接走女兒,送去了公立學校。貴族學校自然有它的好處,但是如果分不清學校的真假,或者融入不進去,會適得其反。
  • 《三十而已》大結局背後思考:自己有實力,才是一個人最大的底氣
    《三十而已》終於大結局了。這部從開播前就引發全網爭議的電視劇,一直被大眾津津樂道。三個不同階層的三十歲姑娘,生動詮釋了這個年齡的悲和喜。如今大結局曝光,更是惹得人們一片唏噓,甚至是讓人大跌眼鏡,吐槽聲一片。
  • 《三十而已》聚焦新時代都市女性 「30+」拒絕被定義的生活
    劇中深入探討了大量女性話題,涵蓋年齡危機、職場晉升、婚姻維繫等一系列問題,目的不是販賣焦慮,而是以一種輕盈的心態,引導女性正視和治癒生活焦慮。  三十而立?不過「三十而已」  在《三十而已》的預告片中,開篇便集中呈現了對女性刻板印象的嘈雜之音:「你年紀也不小啦;你怎麼還這麼幼稚;你都三十了,就認命吧……」而劇中的三位女主並沒有選擇「認命」。
  • 三十而已大結局,出軌、婚外情、七年之癢,中年人的感情有多脆弱
    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終於迎來了大結局,大結局讓很多朋友唏噓不已。沒有想到如此優秀的顧佳,最後到了這步田地。許幻山,終於也鋃鐺入獄。對中年人來說,婚外情就像是毒藥,和黃賭毒一樣恐怖。在《三十而已》當中,讓我最感慨的就是許幻山。
  • 《三十而已》中的焦慮媽媽
    最近《三十而已》熱播,每天都能喜提多個熱搜。前期我們怒罵陳養魚、許放炮、梁海王三個渣男。顧佳手撕林有有但是,劇中有一個現象引起了我的注意——焦慮的媽媽。教育拼媽常常會導致兩種結果:父親缺位,母親焦慮。研究表明,母親普遍感受到巨大的教育壓力,甚至因此焦慮、抑鬱。在一次訪談中,我遇到了不同類型的媽媽:全職帶娃的,一邊工作一邊帶娃的,準備辭職帶娃的。她們都反饋了1個問題:爸爸參與的太少了 。一名四年級孩子的媽媽說,孩子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出差,一個月回來一次。
  • 《三十而已》大結局:人生沒有捷徑,需要你不斷的努力
    火了一整個暑假的《三十而已》迎來了結局。大家被林有有這個角色氣死了!!!雖然最後她離開了上海。但還是很多網友覺得她的結局不夠爽,爛尾了。除此之外,三個不同階層的三十歲姑娘,大結局,更是惹得人們一片唏噓:顧佳手撕小三林有有之後,許幻山煙花廠爆炸,鋃鐺入獄,顧佳賣了房替他還債。
  • 《三十而已》大結局,許子言如果我選爸爸顧佳扇林有有耳光
    《三十而已》大結局,許子言如果我選爸爸顧佳扇林有有耳光時間:2020-08-06 00: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十而已》大結局,許子言如果我選爸爸顧佳扇林有有耳光 《三十而已》接近大結局,很多的劇情大家都通過各種渠道,有所了解。
  • 《三十而已》細節太走心,不急著而立,也無需焦慮,人生未完待續
    而《三十而已》之所以能夠在眾多電視劇中脫穎而出,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源自於它為大家傳遞了一份積極向上的心態,整部劇始終如一貫徹的主題便是「而已」這二字。雖然《三十而已》已經大結局,但是二刷後,又會產生新的感悟。看慣了男女主愛的死去活來的的愛情片,出現了這樣一部有關女性成長的都市劇的確引人入勝、令人深思。
  • 《三十而已》顧佳的教育焦慮:高層次的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
    最近,周圍朋友全在瘋狂安利《三十而已》,看過的都表示「太扎心了」「簡直真實」。劇中的顧佳,為了爭取到貴族幼兒園的入學名額,不惜放下身段和尊嚴,背負巨大的壓力,引起了眾多家長的共鳴。電視劇映射現實,這種中國家長的教育焦慮,內心根源其實是不能接納自己的平凡。
  • 教育焦慮,是怎麼讓每個家庭「高燒」不退,「炎症」增加的
    導讀(本文2121個字,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近些年來,中國教育日益成為每個家庭頭疼的事情、焦慮的事情以及情緒化的事情,可以說嚴重影響了國人的幸福指數,更造成了重大民生問題和民生矛盾的焦點。更制約了中國人口增長率的發展。
  • 《三十而已》:顧佳式的教育焦慮,頂級幼兒園真是為孩子好嗎?
    在《三十而已》中,顧佳認為,貴族幼兒園能夠給孩子提供頂尖的教育,卻不曾想,自己的兒子竟然被一家委會家長關了小黑屋,孩子心理受到了極大地傷害,哭哭啼啼說不再上這個幼兒園。要想破解媽媽的教育焦慮,可以參考一種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德培(DAP),他將蒙臺梭利教育、華德福教育、福祿貝爾教育等世界三大幼兒教育理念結合在一起,它更加關注孩子的個性,根據孩子的發展情況與學習能力,讓孩子在遊戲與實踐的過程中
  • 電視劇三十而已大結局:顧佳,最終還是一個人抗下了所有
    願每個無聊的人都能在看電視中找到歡樂。電視劇《三十而已》可以超前點播大結局了,雖然這種行為有點屬於流氓做法,不過可以提前看到大結局那是真香啊。這部劇播到現在最令人揪心的就是顧佳如何去面對許幻山出軌的事實了。顧佳的感情線也是剩餘劇情的主要看點了。前方有劇透,請慢行。
  • 談談《三十而已》的虛偽與真實之處,它真能治好女性的焦慮嗎
    因為披著現實主義的外衣,《三十而已》的內在,是一種對女性觀眾的取悅。它精準狙擊觀眾的心理,它的每一個話題,每一個情節,都是為了女性觀眾量身定做,你的所有焦慮,都能在裡面一一對應。就像《三十而已》的豆瓣評分,從一開始的8.5,到如今的7.7,隨著劇情的推進,泡沫也在慢慢褪去,打著女性獨立劇的旗號,我看到的反倒是一種假獨立和真焦慮。
  • 《三十而已》大結局:鍾曉芹復婚,許幻山坐牢,林有有下場不解恨
    今晚,暑期檔現象級大劇《三十而已》將迎來大結局。念叨了半個月「顧佳什麼時候離婚」的小夥伴,終於要迎來謎底揭曉的那一刻。根據預告片和片花,大結局的總體走向已經清晰。影小妹這就來預測並分析一下《三十而已》的大結局,看看和大家期待的是否一致。顧佳x許幻山x林有有在最新的劇集裡,許幻山帶著林有有去銷毀藍色煙花,被林有有一拍馬屁,立刻飄了。許幻山決定繼續生產藍色煙花,埋下禍根。
  • 心理文:《三十而已》大結局,演員微博評論卻大相逕庭,這很正常
    《三十而已》爆款劇的地位不是蓋的,從開播就幾乎每天都上熱搜。大結局階段先是樣片外漏,之後有平臺可以超前點播,好在我們這些追劇的人終於是在期盼中等到了大結局。許是因為這劇太火,或是許幻山和顧佳原本的家庭關係看上去過於和睦,也有可能是林有有這個角色有點過於突出,使得最近有一句比演技更火的「不要上升演員」。
  • 《三十而已》大結局:「厲害」的媽媽,都會告訴孩子這3句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最近,身邊很多媽媽都在追的熱播劇《三十而已》迎來了大結局。當媽的人,連追劇都不再是單純為了消遣放鬆,而是想跟著人人熱議的「顧學」,學習如何當媽。
  • 從《三十而已》顧佳身上,我看到了教育焦慮的殘酷真相
    這段時間,身邊人都在瘋狂安利《三十而已》,看過劇的朋友紛紛大呼「太真實了」、「太扎心了」!但在電視屏幕前的觀眾看來,顧佳就是一枚妥妥的焦慮發射器啊!好在,顧佳是一位真正懂教育、在乎孩子內心世界的媽媽。但現實生活中,很多被焦慮掌控的家長和孩子,並沒有那麼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