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人情況
學校:廣東省南方醫科大學(前第一軍醫大學)
專業:臨床醫學五年制
排名:績點3/258,綜合測評6/258
個人經歷:曾獲得國家獎學金,另外曾獲得校級二等獎學金和校級優秀生各兩次,校級三等獎學金一次,全國臨床技能競賽優秀志願者。曾擔任校內生理學學生導師,負責輔導學弟妹的生理學學業。曾在武漢解放軍總醫院見習一年,目前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實習。其餘零碎獎項省略。
英語:CET-4:543;CET-6:496。
無論文發表,無科研經歷,無重大競賽獲獎。
保送院校專業:協和醫學院整形醫院 整形外科鼻整形與再造方向 專業型碩博連讀
2.0保研準備
2.1制定計劃
在大三學年結束之際,通過和師兄師姐的交流以及在校內網瀏覽公告,我對保研有一定的了解,並根據自己成績情況(當時總績點未知,前三年排名各自8/258;2/258;1/258)覺得自身保研有望,於是開始重點關注校內推免的評選機制,並為之在對應的方向上作出努力。
但是由於學校在廣東省廣州市,當時本人身處武漢,並半年後即前往上海投入實習,因此此時開展科研對於科研小白的我而言,可謂之鞭長莫及,可行性和成效甚微,因此我計劃著手在三方面開始準備——餘下的專業課,英語以及面試。
2.2專業課學習
在醫學專業課方面,我尚餘的課程還有11門,婦產科、兒科、眼科、傳染病學、精神病學等等,並且將在大四上學期內全部完成,而GPA將在這個學期後成為定數,因此這是我提高績點的最後一搏——儘管事實上醫學科目林林總總,每門內容如千鈞重負,但是自踏入南醫校門一刻我便懷著最大的熱忱開始我的醫途,只要初心不改,剩下的不過是投入和忍耐罷了。
至於學習方法,正如金庸先生所言「飛花摘葉皆可傷人,草木竹石均可為劍」,不滯於物,不須形式,只要能對自己夠狠,哪種方法都管用。至於本人,我相信生理學對記憶機制的描述並踐行之——利用神經突觸的可塑性,通過長時程增效應來提高長時記憶,簡單來說就是每個章節都要有至少一次用大塊的時間來斟字酌句、投入看書,並往後定期瀏覽以激活記憶再認,兩者結合比單純瀏覽的記憶效果更強。在經歷完最後一個學期的努力,我最終的績點定位在專業內排名3/258。
2.3英語
在大學前兩年一直沒有認識到CET-6的重要性,加上期間有兩年在省外見習實習,因此成績一直難令人滿意。不過轉念一想,CET-6的成績作用在保研上作用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校內推免的量化加分,二是在面試中供老師初步評估考生的英語能力。
對於第一點,我的績點可以彌補缺席了的加分項;對於第二點,既然面試中有英語自我介紹和英語問答環節,我可以利用這一點讓老師更直接地了解我的外語能力,抹除老師對我CET-6分數的「偏見」。
因此從3月份開始一方面我每天堅持學習口語常用表達和語音現象,反覆練習口語表達,用手機錄音錄下來反覆細聽並糾正;另一方面閱讀英美文學原著——根據薩丕爾—沃爾夫假說,個體的思維源自於語言——雖然可能有所偏頗,但是深刻反映語言和思維的緊密相關性,因此外文原著使我學到的英語的思維而不僅僅在語言本身,使我在說、寫方面上更傾向以英語思維直接進行表達,而不是通過母語的翻譯來呈現。
2.4了解院校信息
本人是從今年3月實習之際,開始了解各個院校的基本情況。至於志願選擇,外科始終是我的首選。另外由於自己熱衷於美學,在閒暇時間喜愛素描繪畫和健身,並且在學習西方文化歷史時對文藝復興中充滿人文主義的藝術作品充滿憧憬,因此我立下志願——成為一名整形外科醫生。
通過網搜整形外科的院校排名,結合自己的個人因素,我把目標鎖定在上海交通大學第九人民醫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整形醫院和本校南方醫科大學。由於我遺憾錯過了本校的夏令營,另外協和八大處整形醫院不開設夏令營,因此我只申請了上海交通大學第九人民醫院的夏令營。遺憾的是,我並沒有被九院選入夏令營名單——經過自我反省,個人認為很大程度是因為我的六級分數。因此我沒有參加任何一個夏令營,於是我索性把重點放在校內推免的專業課和英語的準備工作上。
3.0校內推免
3.1首輪篩選
本校推免選拔一共分為兩輪,第一輪有兩大依據——加權總成績以及論文、獲獎等各種量化加分,兩者都不是能短兵相接的比拼,看的完全是你在這四年做過了哪些實實在在的事情。所以在這個階段我所需要做的只是穩妥地上交材料。
實際上從學校發布推免公告日到第一輪篩選提交資料截止日,間隔只有兩天。並且由於後來學校臨時通知相關事宜有變,時間變得更加緊張,因此我只好親自從上海回廣州提交所有文件。於是在那幾天裡幾乎三分之一時間是在路上,要麼是飛機上,要麼是長途汽車上——為了抓緊時間,在飛機上的幾個小時裡我寫完中英文簡歷,並且圍繞簡歷構思了所有可能被提問的問題,以及對應的答案;在車上的時間我用來反覆背誦簡歷和複習專業課。
在那幾天裡,我整個人變得無比沉默,不僅因為各種的壓力,更是因為所有的話都已經在心裡對自己無數遍地默念。想起這麼一段話: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的時候,你的內心已經兵荒馬亂、天翻地覆,可是在別人看來你只是比平時沉默了一點,沒人會覺得奇怪。但這種戰爭,註定是單槍匹馬。
在單槍匹馬的戰爭裡,如古羅馬詩人Tilbullus說的 「In solitude, be a multitude to yourself」 ,在孤獨中,孤身一人卻行如千軍萬馬,就好像在過去四年裡每一個寂靜無聲的讀書夜一般。
3.2二輪篩選:技能操作
複試的環節包括上午的臨床技能操作考核和下午的中英文面試。
考核項目為三個項目:內科體格檢查、外科消毒鋪單和心肺復甦。
「患者,56歲,老年男性,3日前摔倒致頭顱損傷,意識障礙,現對其進行瞳孔檢查」,這是在內科體格檢查環節我抽到的項目。在操作考試中,需要以一個臨床醫生的身份代入場景,而不僅僅作為一名考生,因此除了關注操作本身的核心內容以外,還要注意操作前核對、詢問、手清潔以及操作後囑咐等細節問題——在這一點上,我暴露了一絲大意,忽略了操作前的洗手步驟。
外科消毒鋪單和心肺復甦環節裡,對於前者,作為一個在婦產科連續兩周高強度上手術的實習生而言,這已經是每天的常規工作;對於後者,在師兄師姐的指導下,我曾在本科前兩個學年裡多次獨自主持200人以上的心肺復甦急救教學,並且熟知最新2017年AHA-CPR指南,因此我這兩個環節很順利地完成,並在結束後主動向老師闡釋了判斷CPR效果的七個指徵以及2015年AHA-CPR新指南和2010年舊版的差異點。
從複試考核項目能感受到,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熟練的操作能力,不論是在診斷課的階段性檢測,還是推免複試的考核,都備受重視。
3.3二輪篩選:面試
面試環節由一位外國語學院老師負責口語打分以及英文提問,還有七位各科室的教授負責即興中文提問。
在下午的面試中,在二十一個候選者中我作為第七位進入面試考場。
在完成兩分鐘的英語自我介紹以後,外國語學院的老師只提問了一個問題——
「As I see, you are so muscular and strong, do you like fitness and going to gym?」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一點驚奇但並不意外——驚奇的是老師會在這種嚴肅的場合問這種問題,不意外的是我對這個問題同樣也早有準備——
「Absolutely, I used to go to gym, even on the rainy days or in my busy time because I believe a strong constitu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my routines by giving a solid support to my work, study and daily life.」
接下來,教授們就針對我的志願專業和院校、以及簡歷上的個人問題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至於專業的醫學問題,就我的面試而言是沒有的,但個別同學會被提問他所選專業的基礎問題,因此在選定目標方向後,應該事先了解相關的基礎知識、最新進展等信息。
針對面試的準備,我會把自己代入面試官的角色。作為一名面試官,在現場能了解考生的信息資料基本來自幾大方面——事先提供的申請表資料、書面的簡歷、口述的自我介紹以及考場中的個人形象。因此,考官會提問什麼,取決於考生自己提供、呈現了什麼,簡單而言便是,無論是書面上的還是口頭表達的,都應該考慮好自己有沒有能力對之展開論述,能否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成熟的畫面,如果不能,請少為自己挖坑。
4.0預報名
4.1預報名
預報名的存在就好比再一次的夏令營,安排在七到九月作為對其的補充,然而對於在五六月參加夏令營並獲得預錄取的學生自然不必理會;然而對於沒有參加任何夏令營或者沒能獲得預錄取的學生而言,這是不可錯失的一次機會。
之所以稱為「預報名」,是因為許多院校都會在9月28日教育部推免系統正式開放前,提前對有望推免或者已經推免的學生進行複試,被錄取者只需要在28日當天提交志願、確認預錄取即可,而失利者則需要等到28日教育部推免系統開放後方才提交申請並參與下一輪複試。
最大的問題在於各個院校的預報名日期不一,甚至跨度最大能相差2個月,另外每個院校的推免結果公布時間同樣不盡相同。以本校為例,我校在9月18日方才公布推免名單,此時相當一部分院校預報名,例如北醫、復旦、上海交大等已經截止。
因此認為自己能獲得校內推免的同學,不要等拿到推免後才考慮去向,應該在五月開始就密切關注心儀院校,確定了潛在目標以後將其分為三個層次:首選、折衷和保底,申請其夏令營或者預報名,並在衡量可行性和喜愛度之後進行取捨。最理想的情況便是在夏令營中獲得預錄取,並在其後的校內推免中順利獲得指標,那意味著極大的主動權;
其次便是在預報名中獲得預錄取並收穫校內推免者,但是由於預報名時間安排在夏令營之後,容易和校內推免的準備工作發生衝突,會使人略感分身乏力;
最後相對被動便是在推免系統開放後才選擇志願、參加複試,因為容易出現一種情況——所選的院校專業在系統上顯示可供選擇,實際上在夏令營或者預報名期間已被其他學生佔去。
我個人申請了本校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和北京協和醫學院整形醫院,兩者的整形外科——當初好友建議我不要把志願局限在整外,應把目光放寬到眾多的外科專業以增大成功率,畢竟整外的路很窄,萬一失敗了呢。
對這番話我認真的想過,最後我還是只選擇了整形外科。一方面是為了全身心為複試去準備整外的基礎知識儲備,另一方面為了讓自己破釜沉舟,不必心猿意馬、顧此失彼。即使萬一在預報名失利,我願意承擔失敗的後果,直接參加最後一輪的推免系統上的申請和複試。
提交申請後的四天,南方醫院和協和整形醫院都向我發來了複試的通知,然而複試都定在同一天,意味著我只能選其一。在向師兄師姐們請教以及電話諮詢兩個學校的研招辦老師,整合信息之後,我毅然買了第二天晚上從廣州出發,飛往北京的機票。
正如吳經熊先生在Beyond East and West中寫到,A man respires, aspires, perspires, inspires, and finally expires. 人生於世,求於世,搏於世,知於世,而辭於世。而走到求於世之際,我不希望在本能邁出腳步的時候,選擇自縛雙腳,卻用餘下的時光追悔當初的怯懦。
4.2筆試
協和的複試的安排如下:第一天上午筆試,內容是大外科和外語文獻閱讀的客觀題,總分80,然後折半作為的複試的40%;第二天上午面試,內容是英文加中文自我介紹、英語問答和導師自主提問。
由於此前從師兄師姐得來的信息是去年筆試內容為大外科客觀題加上一段外文圖譜的序言的翻譯(中翻英),於是前期我把時間基本花在外科英文術語的儲備上,大外科方面基本沒有複習,因此在筆試中我感覺表現一般。但是令我驚喜的是從後來成績公布中得知我的筆試分數在同組競爭的四人中排第二。
4.3面試
在第二天的面試階段中,面試的順序是按筆試成績從高到低進行。在完成3分鐘的英文自我介紹後,教授突然讓我再作一次中文版的介紹——感到一絲措手不及之下,我臨場在腦海中將其翻譯成英文並表達出來,雖然出現一些卡頓的情況,但仍然有驚無險。
接下來老師英文提問我對於廣州市整形外科專家的了解。由於我從一開始便志願報讀整形外科,此前從各方面了解這個領域的權威教授、最新進展等信息,並且母校的整形外科在全國亦聞名遐邇,因此我列舉了本校的著名教授,並且簡單闡述了各自的研究方向。
中文提問環節老師們主要圍繞個人生活提問,例如父母的工作、平日的喜好等等,這方面根據個人情況回答便可。有意思的是,鑑於我在簡歷上寫著愛好西方文學,一位老師問我對於現世存在意義的看法。我在表明自己立場以後,就分別從文藝復興但丁筆下的《神曲》中體現的中世紀末基督教教義和現今我們普遍認知的唯物主義兩方面簡單論述了兩種對現世截然不同的觀點。
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過去你所讀過的文字或許不一定能被記住,甚至會被認為無用,但是它始終會融入你的血液中,在未來的某一天給你回報。
4.4公布結果
協和的工作效率確實很高——最終的錄取結果在面試結束後半小時左右便公布, 並且筆試成績和綜合分數都一一公開。在這場與其他的優秀學子的競爭中,我已是破釜沉舟,跨過半個中國來到北京為了這麼一個不確定的夢,而獲取錄取那一刻的恍惚和狂喜自然怕是此文的篇幅難以容下,像是在黑夜中抱著自己的信念走了很久,突然看到盡頭有光。
4.5總結
後來我了解到在我的競爭對手中,不乏有CET-6成績超過600的,然而通過事後跟導師的談話了解到,我的英語口語是四人中表現最好的,這一點不僅彌補簡歷上六級成績不理想的缺點,還成為了我面試場上的一個優勢。再往前追溯,在校內推免的面試中,外國語學院老師對我的口語表達同樣給予了一樣的反饋。
因此想要在眾多專業成績優秀且實驗成果纍纍的學生中脫穎而出,英語口語的重要性便可見一斑。言之有物並且流暢的口語表達將會成為考生在老師眼中一個的難以忽視的閃光點。
5.0一點感悟
從四年前摸索前進,到逐漸找到自己的道路,到獲得推免資格,再到如今獲得協和的最終錄取,我衷心感謝四年裡不曾浪費時光的自己,也感謝一直為孤軍奮戰的我給予支持和建議的父母和老師。
保研似乎就是一條捷徑,一路坦途,省去了考研時埋頭書本的殫精竭慮,免去了長達六個月備考三大科目的廢寢忘食。但是事實上,保研這條路上的每塊磚,是從我踏入大學校門第一天就開始鋪砌——這四年中無數個在寂靜無聲中看書到閉館的夜晚,每一幅費盡心思刻畫的解剖素描和病理示意圖,每一篇為作為學生導師為解答疑惑而苦苦搜尋的生理學文獻,所有的這些怎麼會作廢呢?只是真正的回報總不輕易被發現,不過未來是一定會悄悄地向自己走來的。
在你我二十多歲,尚未能擁有不能替代的實力的年紀裡,但願能至少懷有做事做到極致的態度,如邱吉爾在1940年就任後首次演講所說, 「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