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華東政法大學,感覺這所大學肯定是重點大學,但在歷次國家認定重點大學時,都沒有看到華東政法大學的蹤跡,60年的64所重點大學中,政法類的重點大學是北京政法學院(今中國政法大學),78年圈了88所重點大學,政法類的重點大學改成了西南政法學院(今西南政法大學)。以後的211工程,一流學科建設大學都沒看到這所高校的身影,但在高考報考時,這所高校在全國大部分省份都非常高,比如在河北省,文史類645分,理工類634分;江蘇省是文史類379分,理工類383分。錄取的都是當地前3%以內的考生。那這所大學實力到底如何?畢業生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
華東政法大學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1952年6月,經華東軍政委員會批准,聖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滬江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學院、震旦大學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會系合併,在聖約翰大學舊址成立華東政法學院。1958年,學校併入上海社會科學院;1963年再次籌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銷;1979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第二次復校。2000年,在國家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學校由原司法部管理的院校改為教育部與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為主的高校。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學校有各類在校生18000餘人。
我們看一下2017年12月教育部發布的第四輪學科評估的結果吧!這個結果在教育圈內還是比較認可的。 華東政法大學共有4個學科參評,且全部上榜,評價結果如下:A:0301 法學 B: 0302 政治學 C+: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C: 0202 應用經濟學。看這個結果,法學在國內還是很強的,其他專業的實力還真不是特別強。從學習角度考慮,這所學校最值得考取的就是法學啦!在各大學排行榜上:2018校友會大學排行榜上,華東政法大學位列第177位;在2018武書連版的大學排行榜上位列第162位;而在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行榜確落下了這所學校,不知道什麼原因?從規模效應來看,華東政法大學的確無法排名很靠前。
華東政法大學 2017 屆畢業生 4207 人,總體就業率為就業率為 96.43%。其中本科生 2921 人,就業率為96.03%;碩士生 1214 人,就業率為97.28%;博士生 72 人,就業率為98.61%。學校男女生的比例接近1:2。
就業去向:本科生 2921 人中,已落實畢業去向的 2805 人,待就業 116人。已落實去向的畢業生中,直接就業的為 1899 人,佔 67.70%;升學 587 人,佔 20.93%;出國 319 人, 佔 11.37%。碩士畢業生實際落實就業 1181 人,其中就業 1131 人,佔比95.77%;升學 28 人,佔 2.37%;出國 22 人,佔 1.86%。博士畢業生實際落實就業 71 人,就業 70 人,佔 98.59%;出國 1人,佔 1.41%。
法學方向的國內升學情況:法學院畢業生升學 331 人,其中考取本校 217 人,佔 65.56%;考取國內「雙一流」建設高校的 49 人,佔 14.8%;考取其他學校的65 人,佔 19.64%。升學的學校主要有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廈門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等。
法學方向的出國出境情況:法學畢業生出國(境)157 人,其中美國 47 人、英國 56 人、德國 2 人、日本 5 人、加拿大 2 人、港澳臺 25 人、其他國家 20 人。出國(境)深造的學校主要有: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愛丁堡大學、波士頓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喬治城大學、曼徹斯特大學、早稻田大學等。
籤約單位性質:本科生就業的主要單位是企業,佔比接近50%,其次是公務員及事業單位,達到34%,去律所的不到18%。碩士生則主要集中去律所,達到36.59%;企業的也有36%左右,公務員及事業單位約佔25%。而博士生則是去高校為主,達到42.86%,其次是公務員及事業單位的,達到44%,去律所較少,僅為10%。
就業地域分布:華東政法大學的畢業生就業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無論本科碩士還是博士,除了華東地區外,本科生主要去向是華北地區,華南地區;碩士生則主要是華南和華北;博士生則主要是華北和華南為主。
就業薪酬: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本科生的薪酬主要集中在3000-6000元;碩博士的薪酬則相對分散,在各個區段都有。
本科生:
碩士生:
博士生: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華東政法大學的畢業生就業率還是不錯的,不過畢業生薪酬水平一般,但從事法學工作的,剛工作的工資會有很大的增長潛力的。而且從事律師工作的,將來在社會上也是很有地位的。這樣看來,畢業生不要拘泥於眼前,應該看長遠,這不就是這所高校報考火熱的原因嗎?關於華東政法大學的畢業生就業,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討論區留言。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