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長「瘊子」,摳了還長!可能是HPV感染在「作祟」】

2020-12-20 騰訊網

最近接到一名女患者的諮詢,她說自己手背上長了一顆顆疙瘩,家裡年紀大的親戚都說這是「母瘊子」,摳了還會生「小瘊子」,過陣子自己就好了。

結果這瘊子跟了她一年也沒消,來檢查才知道這瘊子是扁平疣,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皮膚表面贅生物。

了解了一下,這位女子已婚,就是已經有了X生活,所以醫生判斷十有八九是HPV病毒的感染在「作祟」!最後女子檢查出HPV28陽性。

HPV感染(特別是低危型)常伴隨著這類疣體出現,部分免疫力好的人除掉疣體後可以自愈,而病毒持續感染的人會反反覆覆長這個。

一般身上長疣體的女患者,根據醫生的建議經過手術和免疫調理治療,在3-6個月後都能轉陰了。具體怎麼做的,你記一下:

1.雷射手術去除疣體

一般不建議自行處理疣體,特別是用手摳、用鋒利物割傷等行為,疣體易復發。

這種情況直接給醫生用雷射手術去除即可,對於久治不愈或者皮損數目較多的可以輔助服用一些免疫營養劑和抗病毒的幹擾素藥物。

2.補充金孢西草提高免疫,可加速HPV轉陰,使疣體不再復發

HPV感染光除掉疣體還不行,如果HPV沒轉陰的,不光疣體可能會反覆生長,對於女性來說甚至會因為HPV長期感染而引發宮頸病變。

而想要提升免疫細胞的清病毒能力,最簡單的可以直接補充免疫營養素,如硒、蛹蟲草、海參肽、維生素C等幾種營養物質,能全面的提升免疫細胞對HPV病毒的殺傷力。

臨床對於這類營養的補充通常建議直接使用免疫營養劑,如雙硒蛹蟲草等。

一般HPV轉陰和除疣後6個月內沒有復發的,基本上就是清除乾淨了。

相關焦點

  • 身上長瘊子,可能是感染了HPV?醫生:2種疙瘩不能隨便摳
    身上長「瘊子」,竟是感染了HPV?醫生:2種「疙瘩」不能隨便摳17歲的高中生小娜,近日發現自己的手或腳長出皮膚色的「痘痘」,平時倒是不痛不癢,但是細看的話,還挺難看的。這讓本身就比較內向的小娜更是覺得自卑,都不太敢在同學們面前露出手腳。
  • 女人脖子長「肉條」,摳了還長!專家提醒:十有八九是HPV感染
    導語:女性健康是每個女性都要非常關注的問題,日常生活中一些不恰當的行為很可能導致病毒感染,對宮頸產生實質性的傷害。其中最「危險」的病毒就是一種全稱叫做人乳頭瘤病毒(HPV)的感染,持續高危的HPV感染會引起宮頸癌變,當女性發現身體有「信號」出現時,一定要及早治療。
  • 身上長「瘊子」,竟是感染了HPV?醫生:2種「疙瘩」不能隨便摳
    而這些"痘痘",就是HPV感染後引起的一種常見的疣,叫尋常疣,在中醫中也稱"千日瘡"。 尋常疣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兒童和青少年的發病率為33%。它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皮膚和黏膜引起的良性疾病。說到人類乳頭瘤病毒,我們可能不太熟悉,但要說HPV,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了,沒錯,HPV就是人乳頭瘤病毒的簡稱。
  • 女人身上有這「疙瘩」,千萬別摳,摳了還會長,這是HPV病毒感染了!
    最近一段時間,36歲的江女士碰到了一點小麻煩,說自己手背長了個疙瘩,摸起來還有點硌手。江女士還想過辦法用針挑掉,結果摳了還長,鄰居說這是長了「母瘊子」,能生出小的來。
  • 什麼是瘊子 手上長瘊子怎麼辦
    瘊子是一種名稱,但是其實專業的叫法是尋常疣,也是疣的一種,瘊子可能會長在身體的任何部位,而且還會傳染。那麼具體什麼是瘊子呢?瘊子怎麼去掉呢?手上長瘊子怎麼辦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瘊子一般好發在兒童的手上,而且具有傳染性,病程是比較長的,我們需要找到原因及時的治療,這樣才能更好的去掉瘊子。瘊子其實也是皮膚病的一種,我們也不能忽視了。
  • 身上的瘊子竟和HPV感染有關,會越撓越多!
    本文作者: 馮愛平醫生門診上經常碰見一些因為手背上或臉上長「瘊子」而來就診的病號,其中有一個病號還沒等著我去問他「瘊子」的發展史,他自己就迫不及待的對我講:>一開始發現的時候是一個米粒大小的小硬包,表面很粗糙,後來慢慢長大到綠豆大小,看到手背上長了個多餘的東西,即便它不癢,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想去撓撓它,沒想到越撓越多,又在旁邊多出來好幾個,很是擔心。
  • 手上長瘊子怎麼祛除掉
    核心提示:手上長瘊子怎麼祛除掉?長瘊子是一種皮膚疾病,好發於手指、手背、甲緣及足部。瘊子作為一種人類乳頭瘤感染的疾病,無論長在哪裡都應該引起重視,那麼手上長瘊子怎麼辦呢? 現在對於瘊子的治療方案有藥物治療、光動力學療法、物理療法和手術治療。
  • 瘊子不分「公母」抓撓易再長
    □記者林輝    核心提示|瘊子是皮膚科常見疾病。民間有種說法,如果身上長了許多瘊子,將「母瘊」除去,其他瘊子會自然脫落。其實,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專家提醒,瘊子是病毒引起的,具有傳染性,抓撓易感染再生長。
  • 莫名其妙脖子長「魷魚絲」?專家:是hpv下場了,堅持三不做一吃
    43歲趙女士發現自己最近的狀況有點糟,身上莫名其妙的長了很多小肉疙瘩,甚至是脖子上。醫生指出,這種疙瘩專業上叫做「尋常疣」,是人身體上的一個贅生物。,在醫學上是絲狀疣、指狀疣、扁平疣,還有常見的尖銳溼疣的總稱,是由hpv病毒感染引起。
  • 手指上長了瘊子怎麼辦?
    核心提示:手指上長了瘊子怎麼辦?尋常疣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瘊子、刺猴,而且具有一種傳染性,患有尋常疣病的人都有很大的困擾,由於它具有傳染性,有時候會導致自己身體更多部位患有尋常疣病,同時更不敢與身邊的人接觸,怕傳染給身邊的家人或者朋友,嚴重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很多人都會覺得奇怪怎麼會患有尋常疣病呢,下面一起了解下尋常疣。
  • 皮膚有這「疙瘩」出現,扣了還長?醫生:除了祛除疣體,HPV清除也關鍵
    【案例情況】 一個35歲的女患者來到醫院皮膚科檢查,說自己手背長了個疙瘩,摸起來還有點硌手。 自己還想過辦法用針挑掉,結果摳了還長,鄰居說這是長了「母瘊子」,能生出小的來。
  • 你會治身上長的「瘊子」嗎?
    記得小的時候,身上長過好幾次瘊子。瘊子這東西,學名千日瘡,又名刺瘊,是病毒感染所致。有一次,左邊手掌的感情線上面長了一個。當時,還在讀初中。平常學習的時候,不經意就會看到它,心裡總是想著要把它給去掉,就用手去摳它,可是瘊子只是掉了一些皮屑,根本就不會被摳掉。反反覆覆的用手摳它,有時候心裡著急了,就用剪刀去剪它,裡面都是白色的一條條肉芽。終於憋不住告訴家裡人了,父親就帶著我去醫院看病。醫生用的方法多是用液氮冷凍瘊子。把我帶到醫療處置室後,醫生打開一個鐵罐子,塗抹了一些到瘊子上。
  • 手上的瘊子竟然和HPV有關係?
    很多人有這樣的經歷,手背、手掌或腳底長出一個或者多個硬硬的、大小不一的疙瘩。疙瘩上是參差不齊的倒刺,有時候會癢,影響正常的生活和皮膚美觀。這個疙瘩俗稱「刺瘊」「瘊子」「休子」,學名叫做尋常疣。1、瘊子是什麼?尋常疣(瘊子)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英文簡稱:HPV)所引起的皮膚表皮的良性贅瘤物,潛伏期為1~3個月,能自身接種擴散。
  • 手腳上長瘊子怎麼辦?試試農村常見的它,不花錢輕鬆搞定
    瘊子初起小如粟粒,漸至大若黃豆,突出皮表,色灰白或汙黃,表面呈現蓬鬆枯槁,狀如花蕊。所發之數多少不一,少者獨一,多則甚至數十者,或散在或群聚,並無一定規律。一般無自覺症狀,若受擠壓則局部有疼痛感,或碰撞、摩擦時易於出血。好發於手指、手背、甲緣及足部、面部、脖子、前胸、後背。
  • 身上長紅色的瘊子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辦?
    原標題:身上長紅色的瘊子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辦?   瘊子非常的常見,是皮膚科的常見病,是由人體乳頭瘤病毒感染導致的表皮良性的贅生物。因為長了瘊子並不給人體帶來多大的不適,所以很多人也不去處理它。那麼身上長紅色的瘊子是怎麼回事呢?應該怎麼辦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腳上長瘊子冷凍可以嗎
    核心提示:腳上長瘊子冷凍可以嗎?瘊子就是尋常疣,是一種生長在皮膚表面的贅生物,腳上長瘊子,是一個比較影響生活的問題,穿鞋、走路都可能會摩擦到瘊子,引起疼痛或破潰,這時候可以採用冷凍的方法祛除瘊子,是比較方便快捷的。   腳上長瘊子冷凍可以嗎?
  • 手上長瘊子怎麼去除?
    核心提示:瘊子是疣病的俗稱。是由一種病毒感染皮膚黏膜後在破損部位出現的增生物。因感染的部位長像不同稱作尋常疣,蹠疣、扁平疣、絲狀疣等。對此病的治療主要是用一些抗病毒藥,局部的皮損可以作雷射或是冷凍。   瘊子是疣病的俗稱。
  • 身上長瘊子影響美觀,何不試試那些老偏方?
    還記得小時候,有一位發小手上長了不少瘊子,那時候有些小朋友們總是會嘲笑他,這讓他心中不快,但由於他也不知所措,導致後來性格比較孤僻。有一次我在家,無意間與爺爺閒聊到瘊子究竟能不能治好的話題,爺爺笑了笑說,這瘊子算不上什麼大病,有啥治不好的呢?
  • 孩子手或腳上長了小疙瘩,不痛不癢,竟是感染了HPV?
    不少家長發現孩子手或腳上長了膚色的小疙瘩,通常不痛不癢,不怎麼起眼。一般發現這種小疙瘩時,就已經長了數月甚至幾年時間了,這種不容易被發現的小疙瘩被稱為瘊子。此瘊子非彼猴子,不過也跟猴子一樣愛「扎堆」,瘊子其實就是尋常疣,中醫也叫「千日瘡」。
  • 瘊子有傳染性嗎
    核心提示:瘊子也叫千日瘡,西醫叫作尋常疣,尋常疣俗稱「刺瘊」,常發生於手指、手背、足緣等處,數目不定。針頭至碗豆大小,灰褐色,高出皮面,表面粗糙,遇有摩擦易出血。一般無明顯自覺症狀。病呈慢性,部分病人可自然消退。有不少人都長了瘊子,剛開始只是長一顆,後來卻越長越多,那麼,瘊子傳染嗎?瘊子怎麼預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