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我們對便秘的理解就是,大便太幹、太硬、排便太困難,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排便,或者排便後總有沒有排乾淨的感覺。正常的排便,排出來的應該是像香蕉一樣的軟便,或者是成形的軟便,一般每天都會有1-3次。排便時間一般在3-5分鐘就可以完成,很順利,如果排便時間特別長,超過10分鐘、20分鐘甚至30分鐘的,其實都是排便功能障礙的表現。
瀉藥、開塞露只能偶爾「應急」用,不能常用
開塞露裡主要是山梨醇、甘油、硫酸鎂等成分,進入腸道後會吸收大量的水分,腸腔會被撐大,腸壁被刺激就會引起排便的反應,再加上它能軟化大便,有一定的潤滑作用,所以糞便就會比較容易排出。瀉藥的成分多是含有番瀉葉、大黃的,副作用、刺激性都會比較大。
如果經常用瀉藥、開塞露來刺激排便,直腸會受到刺激過多而變得麻木、不敏感,正常用量已經不足以讓腸壁產生反應,想排便只能用更多開塞露或吃更多的瀉藥。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入秋便秘,瀉藥、開塞露統統扔掉,常用一方,讓你排便輕鬆順暢
1、增加富含纖維素類物質食物的攝入:
纖維素物質進入體內可以促進腸道的新陳代謝,可以促進排便,可以預防便秘等問題。因此,你每天應該有意識地增加富含纖維的食物的攝入量。
建議大家的主食最好是粗細搭配,不要吃得過於精細,也就是說粗糧要佔主食總量的一半以上,米飯、麵食可適當減少,增加燕麥、蕎麥、玉米、紅薯、山藥等食物的攝入量。此外,平常也要有意識地多吃一些新鮮蔬菜、水果、菌菇類的食物,增加粗纖維的攝入量,這樣你的腸道會更光滑。
2、多喝水:
現在很多人都是不愛喝水的,體內缺乏水分物質的攝入,所以大便才會變得更加乾燥,當水進入身體時,它會促進新陳代謝,使你的腸道變得越來越順暢。
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通便的中藥食材,需含有荷葉,決明子,茯苓,薏苡仁等一些食材,為了方便一些不知如何科學配比已經覺得熬煮麻煩費時的便秘人群,可以直接衝泡暢清纖活粉,同樣的食藥同源配方,益生元搭配中藥草本成分,每天晨起空腹衝泡一杯喝,口感甜甜的,腸胃蠕動變快、幫助祛除溼氣、提高新陳代謝,幫助緩解便秘和減肥。
3、減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攝入頻次:
現在很多人都會喜歡各種辛辣刺激味蕾的重口味食物,麻辣燙、麻辣火鍋、煎炸類、燒烤、油膩油炸的食物,這些食物的攝入都會增加腸道的乾燥係數,加重腸道負擔,從而增加便秘等問題的發生係數。
因此,建議您的飲食儘可能接近原生態,選擇蒸、燉、冷拌等低溫烹飪方法,儘量清淡飲食,飯吃七八分飽、少食多餐都是比較健康的飲食方式,對促進排便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