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的音樂普及教育機構眾多,有些機構做不到因材施教,他們不分寶寶年齡大小,千篇一律採用單一的教學方法。
420 怎樣刺激寶寶視覺發育
所有的發育都要經過一定的階段。在視力還未完全發育的寶寶出生1 個月前後,沿著水平方向搖晃小鈴鐺,就能穩定地刺激寶寶的視覺發育。在這個時期,寶寶的色覺還不發達,因為最好使用黑白或者單純而鮮明的顏色的鈴鐺。
遊戲方法:
● 帶著能發出聲音的玩具,坐在寶寶的頭部上方。
● 在寶寶的視覺不疲勞的狀態下,沿著水平方向搖晃玩具。
● 熟悉水平方向的搖晃後,就可以開始沿著垂直方向搖晃玩具。
421 怎樣促進寶寶大腦神經細胞發育
每天盯著寶寶的眼睛1 分鐘以上,就能促進寶寶大腦神經細胞的發育。如果寶寶注視媽媽的眼睛,媽媽的臉就應該慢慢地左右移動。
遊戲方法:
● 稍微抬起寶寶的頭。
● 隔20 ~ 30 釐米注視寶寶的眼睛,同時輕輕地微笑或對話。
● 在日常生活中,要經常和寶寶說:「你尿尿啦!」、「我們吃飯好嗎?」等。
422 怎樣利用音樂促進寶寶想像力和創造力
音樂是通過聲音來表達感情的一門藝術,在表現人的感情變化、心理活動、思維走向等方面有著很好的效果。讓寶寶欣賞音樂、演唱歌曲、參加音樂活動等,對寶寶的心理可以產生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刺激,使得寶寶的情感激發表現得更為直接和強烈。而這種情感的衝動,正是對寶寶智力的啟迪和促進,能夠激發出他們巨大的創新思維潛能。
423 怎樣利用音樂促進寶寶聽力和記憶力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在寶寶欣賞音樂時,會對節奏、音高、力度、音色等方面有一定的辨別能力,這就使寶寶在聽覺方面有很好的提高和加強。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不單單是要靠聽,寶寶在學習歌曲和律動練習時必須在記住歌詞和動作的前提下才能夠進行,這又有效地促進了寶寶記憶力的發展。
424 「音樂浴」對開發寶寶智力有何好處
科學實踐證明,在早期教育中,音樂對嬰幼兒智力的開發有著特殊的作用,音樂可以說是兒童大腦極好的精神營養品。據專家介紹:音樂能調節大腦功能,提高寶寶們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常聽音樂除了能幫助寶寶增強和恢復記憶力外,還可陶冶其美好心靈,培養高尚情操,給人以鼓舞和力量。
專家認為,經常進行音樂薰陶的嬰幼兒會有以下特點:總是笑眯眯,不怕生人,提早說話,臉蛋秀麗可愛,眼神聰慧明亮,左右腦綜合發展,長大以後智商高、情商高,創造性強。
日本幼兒教育協會的追蹤調查也表明,從嬰兒起開始接受並喜歡音樂的寶寶,長大了在品行上很少有劣跡,他們會變得更善良,道德上更純潔。
425 父母日常生活中怎樣給寶寶做「音樂浴」
父母對寶寶進行音樂訓練,應貫穿在日常生活中,如寶寶剛起床時,可以給他聽較為輕快、活潑的音樂,播放時音量從小慢慢放大,等到寶寶徹底醒來後,可以讓音樂繼續播放一段時間;給寶寶餵奶時,可以播放些悠揚的音樂當背景音樂,這樣能激起寶寶的食慾;哄寶寶睡覺時,可選用舒緩的《搖籃曲》,音量逐漸變小,待小寶寶睡著後,再讓音樂漸漸消失。這些音樂的播放和安排,時間和程序都應當相對固定,以便讓寶寶形成有規律的條件反射,假若小寶寶不生病卻哭鬧不止,不妨試著用音樂安慰他,這時抱著寶寶隨著音樂的旋律和節奏搖晃,容易讓寶寶停止哭鬧。
日本幼兒開發協會的母親們曾做試驗:她們的寶寶出生時,容貌和神態與普通寶寶沒多大差別,然而在給寶寶聽了四個月的莫扎特小夜曲之後,寶寶的表情和動作比別的寶寶顯得活潑些,眼睛特別亮,很有神,因而顯得容貌更漂亮。
值得注意的是,對寶寶進行「音樂浴」時,一定不要用爵士樂、流行的搖滾樂,而應該選用歐美名曲及古典音樂,並且整個音量應小於成年人適宜的音量。
426 小寶寶跟隨音樂手舞足蹈就是有音樂天賦嗎
小寶寶聽到音樂就會自動地隨著音樂的節奏手舞足蹈起來,雖然他們的這種「舞蹈動作」並不標準,但是可愛的樣子讓人捧腹,可這並不能說明寶寶有音樂天賦。
原因一:寶寶在這個年齡的神經發育與音樂的旋律有相吻合之處,所以寶寶聽到音樂後就會「舞蹈起來」。
原因二:音樂使寶寶可以得到釋放和愉悅,因為寶寶能感受到成人對音樂的愉悅和放鬆的情感。
427 音樂天賦和音樂成就是相同的概念嗎
音樂天賦和音樂成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音樂天賦是指一個人能夠成為音樂家所具有的與生俱來的潛在能力。音樂成就是指一個人可以利用音樂做到什麼。判定一個人的音樂成就最普遍的方式是看他如何演奏好一種樂器。天賦與成就間有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
428 什麼時候開發寶寶音樂天賦最合適
作為家長,對寶寶早期音樂天賦的開發所給予的關注意義重大。原因很簡單:寶寶年幼時周圍音樂環境對其音樂天賦會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研究表明,寶寶的音樂天賦在九歲之前有可開發性。環境的不確定因素對於幼童天生潛力的影響可導致寶寶未來不同的走向。
429 寶寶的音樂天賦涉及哪些方面
寶寶的音樂天賦涉及兩個相互作用的方面:外界音樂灌輸和其自身的天性。因此,天賦會由於上述兩者作用結果的不同而產生反覆的變化。在九歲左右,寶寶的天賦趨向穩定並在其一生中始終保持一個衡量。因此,作為家長,應在寶寶天賦形成的過程中盡力增加其可塑性。在學齡前對寶寶音樂意識灌輸得越多,寶寶天賦的有效值就越大。
430 音樂有利於提高寶寶德育嗎
任何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沒有情感的基礎,都只能成為空談。對寶寶進行音樂啟蒙教育可以為他們培養良好的情感基礎。音樂在實現思想教育作用的時候,並不是靠強制的方式,而是以鮮明生動的音樂本身,潛移默化地產生作用。
431 父母音樂啟蒙教育存在什麼誤區
很多父母受速成心態唆使刻意追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少父母盲目地希望寶寶能夠有一技之長,能一鳴驚人、光宗耀祖。父母在省吃儉用為寶寶購置昂貴的樂器,希望自己的寶貝能成為當代的莫扎特、貝多芬時,卻忽視了寶寶在特定的年齡階段裡,有探索周圍世界的多元化、廣泛性的正當需求。一些父母不以寶寶的興趣為先導,不了解寶寶的愛好特長,看見別人家寶寶學樂器,不管自己寶寶想不想學,以及他的音樂基礎如何,都要跟風逼迫寶寶繼續練習。父母們必須明白,對寶寶進行音樂啟蒙教育,如果脫離實際,如果缺乏興趣帶來的愉悅,將是不成功的教育;同樣,違背寶寶的意願逼迫他學習,不但學不到什麼東西,反而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432 眾多幼教機構音樂啟蒙教育存在什麼誤區
當今社會的音樂普及教育機構眾多,有些機構做不到因材施教,他們不分寶寶年齡大小,千篇一律採用單一的教學方法。這樣教育的結果是只有極少數有天賦的寶寶能夠最終走向成功,而其他大多數寶寶都無功而返。家長搭進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財力,寶寶還只能在音樂殿堂的門前徘徊,始終走進不了音樂的廣闊世界。寶寶的潛在感知和接受能力不同,教師需要清楚地了解每個寶寶的興趣特點,挖掘並發揮寶寶的潛能,開拓他們自由想像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做到避免單一和枯燥,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地培養寶寶的興趣,才能增強寶寶的樂感,拓展他們的音樂思維,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