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到大學,語文一直是學生的一門重要課程。而學好語文的終極目的就是讓學生提高表達能力。然而,很多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往往最害怕的就是寫作文了。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於閱讀量不夠,再加上缺乏應有的有效訓練。
其實,寫好作文並不難。這裡先從最基本的小學作文探討說起。
小學生二年級開始就有了看圖寫話以及根據要求寫簡短的一段話,這實際上也是寫作文。
看圖寫話,要求學生根據圖畫內容寫出自己看到的東西,這要求學生學會觀察。家長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教會孩子按照一定的次序。要麼是從上往下的觀察書寫,要麼是從左到右的觀察書寫,不能打亂丈,東一榔頭西棒子,這樣會讓老師覺得沒有層次感。在寫好後,家長還要督促學生再檢查一遍,看看有沒有遺漏的內容,或者看看有沒有寫錯字的地方,以及寫出來的語句有沒有不通順的地方。多加練習,孩子自然會熟能生巧。
有的時候,老師會要求孩子用「像....像.....」寫一段話,這主要是考察學生的想像力。這對學生就有一定的難度了。家長同樣要培養孩子善於觀察的習慣。多做類比,多比較。平時隨時提醒孩子這像什麼,那像什麼,時間久了,孩子看到某個事物就會聯想到另一個事物。比如,看到向日葵,你就提醒他,向日葵像太陽。看到花兒,你就提醒他,這花像含羞的少女,看到一片草地,你就提醒孩子,這像綠毯。看到天上的雲彩,你就提醒孩子,那雲朵像棉花。諸如此類,經常提醒孩子。當然最好是先讓孩子自己說像什麼,說不上來了,家長再點撥。
還有要求讓學生自己發揮想像力,寫一段對某種景物的描述。這就需要家長多帶孩子出去看看,並要求孩子回來後試著把所見所聞寫下來。在孩子寫的過程中,提醒孩子可以用「像....」來提高孩子的想像力,也可以讓寫出的作文更加生動形象。
有的孩子一寫起作文來乾癟癟的,豪無生趣。就是在於平時不注意聯想,想像力不夠豐富。我家孩子原來就是這樣,一叫他寫作文就犯愁,要麼勉為其難的寫好了,可看著讓人有一種看不下去的感覺。我估計老師看著也是這感覺。後來,我就有意識的培養他多觀察,多聯想。聯想的不對路的,就及時更正。時間久了,慢慢地,他的作文水平就上來了。
除此之外,平時空餘時間,也督促孩子多看一下課外讀物,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拓展視野。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那是有道理的。看的多了,自然胸中有物,不說下筆千言,起碼也不至於一寫作文就頭疼。
至於高年級的作文寫作,那要求更高些了。家長引導孩子,寫作之前,先列好提綱,構思好文章的結構,想好怎麼開頭,段落之間怎麼銜接,結尾要注意什麼,這些都需要家長予以正確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