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肝如養命,中醫推薦雞骨草茯術老鴨湯,藥食同源

2020-12-20 靚媽愛美食

我是原創作者靚媽愛美食,專門跟大家聊聊美食圈的那些營養又好吃的食物。

如今社會的生活節奏太快,工作生活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加班熬夜或者應酬酗酒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情形了,長時間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導致人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人在這種情況下容易肝火旺盛、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生病。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劑良藥,雞骨草茯術老鴨湯,雞骨草是養肝護肝的小能手,不僅有清熱祛溼的療效,還有針對B肝,黃疸和乳腺炎的功效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湯補」。雞骨草味甘,性涼,味道微苦,雞骨草還具有抵抗病毒和細菌的功效,對於預防和治療感冒有一定的作用的,而且對於溼熱黃疸、慢性肝病,、肝硬化、肝腹水、胃脹、肝炎、乳房脹痛,散瘀止痛都有很好的療效。最重要的是雞骨草對於B肝、C肝等肝臟疾病有非常大的輔助治療作用,可以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可以緩解各種由於肝經溼熱引起多種症狀,如口苦、尿黃等。需要注意的是,雞骨草的種子含有毒蛋白,具有毒性,食用後會出現口腔燒灼感、吞咽困難、噁心、嘔吐、腹痛等中毒症狀,食用時應去除雞骨草的莢果或種子,避免中毒。

由於雞骨草味甘苦,性涼,因此,胃脹,食慾不佳,口苦,面紅目赤,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的溼熱體質人群最適宜服用。平常時有出現脘腹脹悶,疲倦乏力、四肢睏倦的氣虛體質的人應慎用,而平素怕冷喜暖,四肢冰冷,少腹冷痛或腰膝冷痛,大便溏薄的陽虛體質人群應避免食用雞骨草。平素胃寒、虛寒體質的人也應避免過多食用雞骨草。

首先準備好需要的食材,曬乾的雞骨草,雞骨草是天然食材,雜質也會比較多,難以清洗乾淨,所以要做雞骨草茯術老鴨湯,要提前兩個小時浸泡好雞骨草,浸泡好之後用清水衝洗乾淨即可,清洗乾淨後把它切成小段備用;茯苓相對雞骨草來說,清洗很簡單,不過它也要提前泡,水泡過的茯苓會有點發,在煲湯的時候就容易多了;另外,白朮,陳皮,無花果乾和老白鴨也需備好。首先將白鴨宰殺,去除羽毛及內臟,洗淨,斬大塊,放進沸水中稍焯,撈出衝洗乾淨血沫。然後,和洗淨的其他食材一齊置於砂鍋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2小時,精鹽調味,即可飲用。

本湯食材中,雞骨草性味甘微苦涼,善於利溼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茯苓性味甘淡平,功善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白朮性味甘苦溫,長於健脾益氣、燥溼利水;無花果性味甘涼,功能清熱生津、健脾開胃;搭配利水消腫的老白鴨,既可健脾理氣、燥溼化痰,使湯補而不滯,又可去除鴨的腥味。

各位打工人,喝酒應酬後發生的口苦,多半是溼熱之邪蘊於肝膽、脾胃引起。此時,若有一碗熱騰騰的雞骨草茯術老鴨湯呈在面前,肝火保準下去一半,肝好腎好,才能身體好。

本文是靚媽愛美食的個人觀點,感謝大家的閱讀。聲明: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歡迎關注靚媽愛美食,讓我們一起開心聊美食的那些事。

相關焦點

  • 藥食同源的老鴨蓮藕湯,清補有門道!秋季餐桌食補指南,請收好→
    雖說,大家都知道秋季是進補的最佳時機,但是究竟該怎麼進補,吃什麼,還是非常令人頭疼的。所以為了大家秋季能正確食補,走出誤區,小二特意請來了中醫大夫蘇全新和加入了藥膳協會的大廚範玖炘,跟大家聊一聊秋季如何食補。蘇大夫有一個廚房神器,就是手中的這本《食物本草》,平時烹飪下廚,他都是從這本書中獲取靈感。
  • 雞骨草茯苓豬橫利養肝祛溼湯
    雞骨草茯苓湯By 湯家藥膳養生館廣東最近的天氣,一天天,滴答滴答,每天每天,都感覺有溼氣在慢慢浸染著,從皮表,慢慢滲進皮膚和骨頭。是不是因為它太簡單了,簡單到每一個蒸飯燉湯館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簡單到每個廣東人每次肝火旺熱氣盛,溼氣升就必喝的一碗湯,所以就被小杭活生生的忽略了?人啊,不是那一刻就想不起它重要。雞骨草配合綠豆薏米雲苓,清肝火,去溼熱,通氣散瘀,配合蜜棗中和雞骨草的微苦,更添清潤之效。原料:雞骨草、綠豆、薏米、白茯苓、蜜棗、豬橫利、瘦肉、鹽。
  • 雞骨草可治風溼骨痛,跌打瘀血內傷,推薦食療方注意這些注意事項
    雞骨草又稱「黃頭草、黃仔強、大黃草、豬腰草」,分布於廣東、廣西等地。雞骨草在臨床上算是比較常用的藥材,但是大多數人都不太了解雞骨草。雞骨草不僅可以入藥,也可以入菜做成湯,雞骨草有著良好的養生作用,平時適當吃一些雞骨草對身體有很多好處。
  • 人稱「雞骨草」,嚼葉子能去口臭,煲湯養肝是一絕,廣東人愛喝
    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種野草,人稱「雞骨草」,嚼葉子能去口臭,煲湯養肝是一絕,廣東人愛喝。雞骨草是什麼?估計很多朋友都沒聽過這種野草的名字,實際上在我國南方農村地區,雞骨草是一種很常見的野草,在山區的灌木林裡隨處可見,這雞骨草長得很有意思,其葉子看起來酷似含羞草,只不過碰它的葉子不會合起來。
  • 肺康有道|中醫帶你「肺康復」 之 藥食同源
    生活中很多常見的食物都被證實具有藥用價值,正所謂藥食同源,藥借食力,食助藥威,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對於肺康復來講,合理運用這些藥食,不僅能夠補充營養,還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延年益壽。1、什麼樣的藥食有利於肺康復呢?
  • 源遠流長的「藥食同源」
    原創:極炁生態圈公眾號「藥食同源」一說源遠流長。近代出土的甲骨文中,記載了一位夏末商初的傳奇人物伊尹,其生於伊水(今洛陽),封官為尹,故以伊尹之名流傳於世。菜之美者:崑崙之蕷;壽木之華;指姑之東,中容之國,有赤木、玄木之葉焉;餘瞀之南,南極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樹,其色若碧;陽華之芸;雲夢之芹;具區之菁;浸淵之草,名曰士英。
  • 雞骨草的功效和作用 注意事項有哪些
    使用雞骨草的時候都需要注意些什麼事項呢?本期文章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雞骨草方面的知識。雞骨草的功效主治中醫當中,雞骨草指的是廣東相思子的乾燥全草,一般以它除去莢果後的乾燥全草入藥,這是因為雞骨草的莢果有毒,不可入藥使用。
  • 6種煲湯常用的藥食詳解,別下錯料哦!
    中藥入膳是中國進補的傳統,尤其是湯裡面,經常會放一些中藥來增強滋補的效果,煲湯常用的藥食同源之品有哪些,功效和宜忌,你知道嗎?01、枸杞枸杞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稱其「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
  • 秋季養生喝什麼湯 推薦八種養生湯
    推薦八款秋季養生湯做法  1、秋季養生湯:南杏仁雪梨湯  南北杏有理氣平喘、化痰涎、止咳嗽之效,雪梨性寒汁多,能增加人體津液,由津入血,由血入肺循環,故對血熱津傷之肺燥者有一定療效。常飲此湯有清熱生津、化痰止咳、潤肺的作用。
  • 抗炎抗癌利溼止痛可用雞骨草
    李佃貴教授自擬化濁解毒方,防癌抗癌,治療癌前病變或癌症濁毒內蘊型,此方中含有雞骨草。雞骨草含有大量豐富的化學成分,豐富的物質基礎使其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其中相思子鹼是雞骨草抑制慢性炎症的主要藥效物質基礎,對急性、早期和晚期炎症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雞骨草具有抗炎、抗癌、保護免疫器官的作用。
  • 雞骨草靈芝湯有什麼功效?
    雞骨草靈芝湯是一種很常見的湯藥,治療的疾病還是比較多的,而且預後的效果也是比較好的。很多人都不知道雞骨草靈芝湯是用來幹什麼用的,那麼雞骨草靈芝湯有什麼功效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雞骨草靈芝湯的好處:1、雞骨草靈芝湯可以保護肝臟。靈芝對多種理化及生物因素引起的肝損傷有保護作用。
  • 清亞靈降血壓教您:秋季養生,提高抵抗力是關鍵
    清亞靈降血壓也提醒您,中醫講究對症下藥,只有專業的人士才能做到,切不可胡亂進補。那到底該怎麼食補呢?劉阿姨認為食補的最好方式是藥食同源。什麼是藥食同源?對於一些食物來說,他們和藥物沒有明確的界限,既是食物,也是藥物。這種觀念已經融入了中國人的骨子裡,是秋季養生最重要的理念。
  • 這幾個藥食同源的「平民中藥」,養生效果好!
    一、這幾個藥食同源的「平民中藥」,養生效果好! 1、百合:又名百合蒜,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中醫認為,百合味甘微寒質潤,能養陰潤肺補虛、止咳化痰生津,是肺陰虛燥咳、肺癆嗽血之主藥,但對風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禁服。多配製成藥膳。 2、炒酸棗仁:又名酸棗核,味甘酸,有養肝、寧心安神、斂汗,本品宜心肝血虛之人。凡有實邪鬱火者慎服,注意不宜炒焦,以免失去安神作用。
  • 我們身邊的那些藥食同源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中草藥,是可以藥食同源的。那麼,藥食同源類中藥材怎麼吃才健康?使用過程中有哪些誤區?什麼是藥食同源所謂藥食同源是指一些食物即藥物,它們之間並無絕對的分界線。古代醫學家將中藥的「四性」「五味」理論運用到食物之中,認為每種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 雞骨草
    雞骨草(《嶺南採藥錄》)【異名】黃頭草、黃仔蔃、大黃草(《嶺南採藥錄》),假牛甘子、紅母雞草(《南寧市藥物志》),豬腰草(《廣東中藥》Ⅱ),黃食草、小葉龍鱗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豆科植物廣東相思子的帶根全草。【植物形態】廣東相思子木質藤本,長達1米,常披散地上或纏繞其他植物上。
  • 中醫推薦——養肝護肝喝藥茶,效果明顯,不信你試試
    以上3味加水煎湯取汁。每日2次,代茶飲,連服15天。功效:具有清熱解毒、利溼退黃的功效,適用於急性病毒性肝炎。2、柴胡甘草茶柴胡15克,甘草5克,白茅根30克。以上3味加水煎湯,去渣取汁。代茶頻飲。3、雞骨草茶雞骨草30克,切成碎末,沸水衝泡。功效:具有清熱解毒、利膽退黃的功效,適用於急性病毒性肝炎。4、青蒿龍膽草茶青蒿30克,龍膽草10克。
  • 古詩詞裡的中藥材,藥食同源,源遠流長
    果爸小啟:中醫中藥的起源和我國的歷史文化一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聰明智慧的民族。我們的祖祖輩輩喜歡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講究五行相生相剋,衍生了許許多多別具一格的藥食同源文化。一、青蒿《詩經·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其意思是說,呦呦鳴叫的小鹿,以野外的青蒿草為食物。
  • 養肝就是養命,養肝「王者」已公布,若常吃,肝血充足,肝氣更順
    我們平時常聽人說「養肝就是養命」,因為肝不好的話,體內各項器官的運轉都會受到影響,久而久之,身體健康也會出現問題。而如今,越來越多人不重視肝臟健康,經常做一些傷肝行為,比如長期熬夜晚睡、飲食過於油膩、菸酒毫不節制等,都在無形中損傷肝臟組織。
  • 老中醫推薦:養肝補腎食療配方
    老中醫:春季養肝別忘補腎揭秘最強食療方子按照中醫的理論,眼下正是養肝的時節。但你知道嗎,中醫還有個說法:腎為肝之母,要想春季肝氣得到很好的滋養,就要補足冬季缺少的腎氣,只有腎氣補足了,才能滋養肝木生發肝氣,因此這個時節養肝之餘勿忘補腎。如果只養肝而不補腎,肝陽缺少制約,可能變成肝陽上亢之氣,進補的結果是口乾、舌燥。下面介紹幾種養肝補腎的食療方子供大家參考。
  • 春夏潮溼季 雞骨草煲湯可保肝護肝
    廣東人很喜歡用雞骨草煲湯,而這種價廉物美、形似雞骨的「草」正是一味很好的保肝藥,如果使用得當,對健康大有幫助,可謂藥食皆宜。據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唐梁介紹,雞骨草味甘、微苦,性涼,無毒,歸心、肺、肝、胃、腎經,有利溼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常用於溼熱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乳癰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