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都會伴隨著打雷閃電的現象,而我們從小也被教導,下雨天要遠離高大建築,因為雷電會首先擊打高處。
那麼作為地球上最高的動物——長頸鹿,它們是不是更容易被雷電擊打到呢?
答案是:長頸鹿確實更容易被雷劈到。
閃電
對流層中各種微粒碰撞和摩擦,以空氣為介質,兩面的正負電荷不斷積累,產生了電壓差,從而造成了空氣中的擊穿電壓。
而電流會選擇電阻小的路徑,高的地方電流跑的短。比如一個人在空曠田野裡的時候,就具備了尖端放電的效果,這時候就很容易被閃電打到。
成年長頸鹿身高在4.3米到5.7米之間,它們生活在毫無遮掩的草原當中,因此它們也更容易成為閃電的目標。
若動物被閃電打到,那麼體內的水分會快速蒸發,這也是為什麼之後會出現燒焦的情況。
南非發生的意外
洛克伍德自然保護區的自然保護者前一天還在觀察生活在這裡的八隻長頸鹿,一場暴雨後,兩隻長頸鹿就消失了。
長頸鹿是具有社會性的動物,一般都會成群結隊出現,很少有落單現象。
在研究人員冒險進入到草原後,才找到了一隻五歲雌性和一隻幼年長頸鹿的屍體。現場散發著一股氨的刺鼻味,就連附近的食肉動物也不靠近。
結合突如其來的暴雨,人們推斷,它們死於雷擊。
年長的那一位是因為正面受到雷擊,強大的撞擊造成了它當場死亡,而幼年的長頸鹿或許因為接觸了成年長頸鹿導致的死亡。
這一發現讓研究人員非常興奮,根據IFL科學,長頸鹿是否更容易被雷劈是個非常熱門的討論,現在他們終於有了實際的數據。
動物學家們也在討論長頸鹿如避免雷擊,他們認為,長頸鹿頭上的角可能起到了避雷針的作用。
不僅如此,長頸鹿在降雨期間的行走距離要縮短了13%,這種行為很有可能是群體為了避免這種死亡而進化的。
閃電擊中野生動物並不是非常罕見的情況,早在這之前就發生過更大的意外。
2016年,挪威的一個小村莊裡面323隻野生馴鹿和70隻小牛因為一道閃電死亡。
根據挪威的官方報導,因為馴鹿們在天氣惡劣的時候喜歡抱團,而當時恰好一道閃電擊中了這一群動物,造成了這種罕見的自然現象。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小眼望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