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柏林網課十講3|如何上直播課?

2020-12-13 澎湃新聞
編者按:新冠肺炎催生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網絡教學。 「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讓線上新學期拉開帷幕。殊料教育機構猝不及防,一時間「翻車」事件頻發,學生抓狂,家長瘋掉。很多老師對臨時轉行當「主播」一事也叫苦不迭。

方柏林老師自從2005年離開美國雪城大學後,一直幫助老師設計課程,包括網絡課程。2016年開始修讀遠程博士學位,2019年順利畢業,這些讓他對網絡學習的效果與效率深信不疑,也希望國內的師生能體會到其中的美妙。方柏林新書《網課十講》也將於今年3月底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遠在美國的方柏林日前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邀請,在網上開設系列網課,就「停課不停學」相關話題接受教師和學生家長的諮詢。此為第三講。

方柏林博士,攝影: Tammy Marcelain
方柏林,筆名南橋,教育學博士,文學譯者,專欄作家,現任美國高校課程設計總監,居住在德克薩斯州。先後為《中國日報》《中國教育報》《南方都市報》、WISE Ed Review等多家媒體撰寫專欄。著有《過剩時代的學習》《帕慕克們怎樣讀書》等,譯有《喧譁與騷動》《河灣》《布魯克林有棵樹》等。

諸多老師第一次上網課,是從直播課開始的。這未必是網課的終點,卻是個不錯的起點。直播是最接近面對面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大家雖然不在一個地方,但是同時在線,便於老師掌握課程進度,只要把一開始的技術問題解決了,直播課可能上手更快一些。

不過任何工具的介入,都會深入地改變人類活動(包括教學活動)的方式和內容。直播課不能像教室授課那麼隨意,必須要考慮課程的精簡和篩選。線下轉線上直播,要改課程的架構和內容,要做什麼內容在線直播,什麼內容讓學生以自己的時間完成。這些決策增加了直播預備的複雜性。其次,在直播中,教師自己的基本功就更加走到了臺前,有些課程被錄下來後,會在網上放比較久的時間,爛課也因此更容易暴露。因此,在直播之前,老師需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我們準備在這一講裡,介紹如何選擇平臺和軟體,如何設置,以及如何利用多媒體學習的原則,提高直播課的效率和效果。

如何選擇平臺

直播的核心,是發揮穩定的遠程教學平臺。遠程辦公會議系統所用的平臺可行,但有教學專用的平臺自然更好。一開始,老師可以自己在家多試幾個平臺,然後再作選擇。如果學校已經選定某些平臺,那麼最好使用學校統一的平臺,而不追求性能最出色的平臺。為什麼?如果每個老師都自行選擇自己的平臺,會導致同一所學校平臺過多,學生上課需要頻繁切換,增加學習負擔。有時候他們的電腦、手機都不一定有足夠的空間,安裝過多的平臺或者應用。學生有一個統一的平臺,功能或許略次一些,但學生知道在用什麼,可以緩解上網課的焦慮。如果學校沒有選擇,需要老師去選,需要考慮平臺有無如下核心功能:

1.雙向語音交流,老師和同學都可以打開外接或內置麥克風,開展雙向語音交流。

2.圖像視頻交流,平臺可以利用電腦或者手機的攝像頭,讓老師、學生彼此看到頭像,這個頭像未必時刻都要使用,但是在必要的情況下以及在某些學科(如體育、繪畫、音樂),會發揮積極作用。

3.屏幕分享,平臺應該允許老師分享自己的屏幕畫面,以及自己在屏幕上操作的實況,這個功能通常遠比頭像視頻更為重要。很多教學過程,是需要老師去演示給學生看的。缺乏屏幕分享功能的網課平臺,就如同沒有黑板和粉筆的教室。

4.書寫板功能,平臺最好要有手寫板功能,讓老師能夠寫寫畫畫,在線講解,也可隨寫隨擦。

5.文字聊天,語音和錄像由於硬體設置的關係,有時候一開始會出現問題,有文字聊天功能,能迅速開展溝通。有些教學內容,例如連結的分享,在聊天窗口分享更為簡便。

以上屬直播課的核心功能,缺了它們,建議學校和老師慎重考慮,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其他一些功能非為必需,但是如果有更好。

6.錄像,老師的教學過程可全程錄像,以便特殊情況不能出席的學生後來能看到,或者讓有疑惑的學生課後再看。

7.答題/投票,老師隨堂提問,讓學生選擇,如判斷正誤、多項選擇,當然可以用聊天來實現,但是聊天沒法及時匯總。有些軟體,如BigBlueButton有投票功能,讓老師隨時隨地提問,全班迅速回答,老師迅速得知結果,了解同學學習的進度。

8.分組,有些平臺還有分組、分教室的功能,讓一個班級的學生分成幾個組分別討論,這也是比較獨特的教學功能。

9.課堂管理,比如讓學生舉手提問,有的話很方便,相當於老師在線點舉手的同學依次發言,沒有的話也可以在事先約定好規則的情況下,用聊天窗口取代(例如:「同學們如果有什麼問題,我會留出十分鐘時間回答。大家可以先把問題記下來,在我講課結束後,在課程聊天窗口提交。我講課時間請勿提交,以免影響同學的注意。」)

眼下可供選擇的軟體,我自己用過的體驗較好的包括Zoom(雲視頻會議協作工具)、騰訊會議、Adobe Connect(一款視頻會議產品) 、BigBlueButton(開源視頻會議系統)、CCTalk(滬江旗下的實時互動教育平臺)等。其中Zoom(雲視頻會議協作工具)平時可免費使用45分鐘。網紅平臺和其他非教學性平臺的一個問題是,我擔心會出現其他和教學無關內容,基於大數據的自動推送,可能會干擾教學進程。過去美國也有很多老師用YouTube(油管), 但是YouTube(油管)上什麼都有,有時候學生先進去看教學內容,後來就被其他內容帶走了,形成了幹擾。所以後來,美國的視頻教學一般使用專用的管理軟體,如Panopto(視頻採集系統),Studio(演播室), Kultura(文化)等。當然有時候YouTube(油管)上的東西還是有用的,老師一般會鑲嵌到頁面裡,以避開廣告、內容推送的幹擾。我想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如何預備直播

選擇了合適的平臺後,直播前可做如下的技術預備,讓直播效果更佳。

1.配置必要的語音、視頻硬體 

老師最好需要配備外置耳機、麥克風,以免電腦的風扇等聲音影響效果,另外外置耳機、麥克風可避免自己講課聲音回彈。

2.找到適合直播的地點 

無論在家中還是在外面,最為關鍵的是要找到儘量少有幹擾的地方,這可以是書房、臥室、客廳,但也有人用自己的衣櫥間、閣樓、陽臺,總之儘量減少外界環境對自己的幹擾,不要讓家人吸地毯的聲音跟自己「搶麥」。也要減少自己對他人的幹擾。這有時候需要和家人約定好,並在門上寫好正在錄播的提示信息,寫清楚何時結束。直播地點的背景,儘量乾淨整潔,沒有雜亂和過多分散視線的物品或陳設。現在軟體有些可以設置自己的攝像頭虛擬背景,無論在哪裡,都可以呈現海闊天空或者詩情畫意,也很不錯。

3.創建一個錄播的帳號 

我不知道大家的電腦屏幕是什麼樣子,我自己的屏幕上文件很多,這對於直播和錄播課都是不利的,會影響視覺效果,造成不必要的幹擾。我的經驗是在電腦上另外開設一個用戶帳號,專門用於錄播時登錄的帳號。該帳號僅安裝和上課所需的軟體,以及課程資源(比如演示文檔),也不打開任何網頁,屏幕上白茫茫一片真乾淨。在需要直播、錄播的時候,我會從個人帳號切換到此帳號,這使得錄播效果好了很多。蘋果電腦和Windows電腦都可以操作。

另外一個避免幹擾的辦法是,設定電腦、手機等設備的「免打擾功能」,以免彈出不必要的對話、日曆提醒等,幹擾正常的教學。有些電腦上有免打擾功能選項。你可以選定特定時間不要打擾,或者在電腦連接到外置顯示器時免打擾。此功能開啟後,可避免彈出與工作無關的視頻、音頻、廣告和提醒,影響教學。

倘若你的設備上沒有這個功能,變通的辦法是重新啟動電腦,讓所有程序關閉。重啟後,僅打開直播所需的平臺和相關軟體。

4.測試語音和視頻 

上課之前,可利用同樣的平臺,與同事、家人、朋友預先測試,確保聲音圖像應有盡有,各項自己可能需要的功能也都去測試一遍,包括自家網絡環境下,視頻或音頻的播放是否卡頓。如果存在卡頓,就未必在直播中使用這些多媒體材料,而可以提前發布給學生,讓他們用自己的時間去看。

5.提供平臺使用指南 

上課之前的幾天,找到關於平臺使用方法的官方說明,最好是視頻,發給學生和家長。如果平臺的官方說明多而無當,自己只需用一小部分,可另外錄製一段屏播視頻給學生和家長。也要詢問學生是否存在任何困難,比如會不會有學生需要「鑿壁借光」,家中沒有網絡,需要去蹭他人網絡,甚至連電腦、手機全都沒有。這些情況需要反饋給學校,看有無可能解決。自己如有解決的辦法,也需要納入考慮,總之不讓貧困學生缺席這個新課堂。

直播課上什麼

開始直播課之後,到底和學生講什麼?由於各個學科不同,對內容的講述方式就不同,這裡就不在行家前班門弄斧了。總的來說,直播課和面對面課堂教學最為接近,講課方式所需變化並不多,但是仍需要做一些小的調整,例如:

以暖場環節開場

雖是直播,大家或許都可以看到彼此頭像,但是屏幕相隔,還是增加了一些隔絕,而良好的課程氛圍和師生關係,對學習都是有幫助的。課程開始,不妨安排一些「暖場」的環節,比如播放音樂,播放表示歡迎的演示文檔,播放平臺使用說明等,讓學生在屏幕前輕鬆下來。如果學生一開始上課的情緒是焦慮、恐懼的,會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介紹學習目標

介紹當日要講的內容,和要達成的目標,同時說明線上線下分別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很多老師上課,無論線上線下,均直奔主題,而沒有對每一節課程的目標有所介紹,以及此目標和其他目標有何關聯,十分可惜。開始介紹學習目標和計劃,對學生是督促,對老師也是約束,以免課上著上著開始說起段子,離題千裡。

縮短授課時間

學生在線上課,可能注意力不能長期維繫,如果直播課時間過長,學生可能會過度走神。老師不妨讓直播課程比平時的課程時間更短一些,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完成作業、自測、查閱資料等。

利用投票或測評功能 如果平臺存在投票、測驗功能,應該充分利用,隨時把握學生學習的進程。這些功能,會給網課增加面對面教學所沒有的一些趣味和效率。

增加必要的在線互動

在傳統課堂上的學習,學習過程是社會化的,學生和同學一起學習,其間有師生互動和學生和學生之間的「生生互動」。在網課上,學生可以通過聊天窗口公開「私聊」,老師也可以提問,讓學生回答。或者反過來,學生提問,老師回答。這些互動的設計,都需要事先說明規則,比如什麼時候開展,發言注意事項等,這些不妨在課程開始時交代清楚。也有些新的小軟體提供了課上「遞紙條」的功能,也可以採用。

給直播課「增效」:

遵循多媒體學習原則

直播型網課,完全是文、圖、聲、像齊備的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調集人的不同感官,需要遵循多媒體環境下的學習原則。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理察·梅耶針對多媒體教學提出了十二條基於實證研究的原則。下表中,我們將描述這十二條原則分別是什麼,以及它們如何使用在直播課上:

多媒體學習原則在直播中的運用

給直播課「減負」:

合理利用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負荷

老師一開始從事直播教學,需要穿梭於教學內容、課堂管理和技術配置等多個環節,這是一種新的複雜。不過適應之後,大家會發現其實也簡化了很多問題,也有比面對面教學更簡單的地方。例如,如果課堂上有學生喜歡插嘴,在網課上老師可以將學生的麥克風靜音。為了減少直播的複雜性,增加專注,建議老師在上課前重啟電腦,不打開無關的程序和頁面。先將需要使用的內容準備好。

更為重要的事項,是如何讓學生學習更為專注。這需要對其「認知負荷」進行有效考慮。「認知負荷」理論是由澳大利亞認知心理學家約翰·斯威勒(John Sweller)首先提出來的,指的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當中,使用了多少「工作記憶」。

在解釋認知負荷之前,我們不妨簡要介紹一下人腦的「信息處理」原理。人之學習,就如同電腦的工作,一開始學習者會接觸信息,這些信息,由於種種外在和內在原因,有些中途喪失,餘下的部分,進入「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相當於電腦的緩存。進入「工作記憶」的信息,有一部分會喪失,餘下的,經由存儲、消化、回顧、練習等,進入學習者的長期記憶。進入長期記憶的內容,才算學會了,掌握了。

優化直播課中的認知負荷

總而言之,直播課力求有效利用學習過程中多媒體的使用原則,人腦的「內存」,不讓其負荷過大。另一方面,在學習內容上,要由易到難。同時,要讓學生不僅見到樹木,還要見到森林,把當時的所學和更大的背景聯繫起來,產生關聯。

當然,不是所有的課程都必須以直播課方式完成,有些內容可以是事前錄播的。直播和錄播可以自由切換,相互補充。

生和老師以新的方式「面對面」。習慣了錄播課的老師,日後把自己傳統的課程改成網絡課程,會輕鬆很多。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課程設計師方柏林:網課不是線下課堂的複製粘貼,是對原有教育理念...
    美國高校課程設計總監方柏林博士針對國內線上教育問題撰寫的新書《網課十講》即將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藉此機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與他進行了一次連線,同他探討了線上教育的理念、實踐中的不足以及未來發展方向。自2005年離開美國雪城大學後,方柏林一直幫助老師設計課程,包括網絡課程,他本人的教育學博士學位也通過遠程修讀獲得。
  • 專訪|怎樣才能上好一堂網課?聽聽旅美作家兼網課設計專家方柏林咋說
    日前,紅星新聞記者連線到人在美國的方柏林。請他以專家的身份,分享如何避免網課「翻車」。2016年,方柏林開始修讀遠程博士學位,2019年順利畢業,畢業論文就是關於在線教育。他對網絡學習的效果與效率深信不疑,也希望國內的師生能體會到其中的美妙。
  • 專訪丨課程設計師方柏林:網課平臺選擇應該就低不就高
    2「只能直播」是一種對網課的誤解新京報:你對目前網課中常見的直播課怎麼看?方柏林:人們對於網課有各種誤解,比如直播課很多。(2) 告知學生如何在電腦、手機檢測自己當日的在線時間,和時間分配任務(比如多少時間用在了社交媒體上),不少智慧型手機是有這個功能的。(3) 發布一個每日時間的登記表,讓學生隨時填寫,對自己的時間利用有所反省;(4) 發布建議性的自由學習時段的計劃,幫助實在無法自律的學生。
  • 評論:「網課」直播遭爭議 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李同學所在學校從2月初開始線上教學,老師直播講課,講完課用手機發作業。孩子父親透露,姊妹三人共用一個手機上網課曾有過爭執,但二女兒服藥自殺原因並不清楚。新京報記者報導,當地調查顯示,李同學家中裝有寬帶,有兩部手機,其中一部智慧型手機為其父於去年9月份購買,另一部可以拍照;姐弟三人輪流使用智慧型手機觀看直播、錄播上網課,用另一部拍照記錄作業。
  • 如何上好網課?看看一線老師如何作答
    當前,如何讓網課更加富有趣味性?作業幫直播課高中部數學老師張華從一線老師的體會和認識談起,對如何上好直播課做出了分析。針對有學生反應網課沒意思的問題,張華認為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於學校老師對網課的專業技術掌握不夠充分和熟練,對網課有別於普通課堂教學的具體特點還不太了解。說到一堂合格網課的標準,張華認為平臺和設備技術支持首先要到位。如果老師的使用感受都不好,也可以想見學生的接受度如何,一堂網課的教學質量就會大打折扣。
  • 三個孩子共用一部手機:網課直播 我們要做的還有更多
    3月1日,鄧州市政府新聞辦通報,李同學已送醫治療,無生命危險。該市扶貧部門表示,目前已實施救助和幫扶。李同學所在學校從2月初開始線上教學,老師直播講課,講完課用手機發作業。孩子父親透露,姊妹三人共用一個手機上網課曾有過爭執,但二女兒服藥自殺原因並不清楚。
  • 三個孩子共用一部智慧型手機:「網課」直播,我們要做的還有更多
    李同學所在學校從2月初開始線上教學,老師直播講課,講完課用手機發作業。孩子父親透露,姊妹三人共用一個手機上網課曾有過爭執,但二女兒服藥自殺原因並不清楚。新京報記者報導,當地調查顯示,李同學家中裝有寬帶,有兩部手機,其中一部智慧型手機為其父於去年9月份購買,另一部可以拍照;姐弟三人輪流使用智慧型手機觀看直播、錄播上網課,用另一部拍照記錄作業。
  • 第一次上直播課,十分鐘後學生便離開了直播室
    作為老師,我要開始給學生上網課了!沒想到有朝一日我也會當主播!這真是"既驚喜又意外"!但隨即我的心裡產生了很多疑問:是不是所有學生都有條件上?上課時學生看不見摸不著,上課有沒有效果?作業怎麼處理⋯⋯質疑歸質疑,課還是得上,沒辦法,學校下達的任務得完成。我簡單地問了一下其他老師直播的程序,準備好內容,開始人生中的第一次直播。
  • 學成網課英語直播課所具備的優勢總結
    在疫情還未解決的情況下,儘量挑選優質直播課對孩子的學習加以輔導。那麼學成網課的英語直播課怎麼樣呢?小編了解到,學成網課目前上線的主要有英語、數學兩門課程,其中負責英語課程的老師有陳霖、李素雯、彭玉、胡浣浣、彭露瑤老師。
  • 大學雲端開學 直播課效果到底如何?
    對於大學生來說,雲端課堂的形式比較單一,主要通過直播課來實現。有人說直播課效果有限,效率不高,也有人說直播課可以讓學生打破界限、暢所欲言。2月27日,全國大部分高校雲端開學,直播課效果到底如何?一節直播課,能不能專心聽完?記者日前採訪了高校師生和家長。
  • 2020年疫情期間,學校線上網課,直播教學工作總結
    在新冠病毒籠罩日子裡,縣教育局在2月3日召開了"停課不停學"緊急會議,根據縣教育局會議精神,我們迅速制定了中學網上直播教學工作預案,經過多方試播準備,在2月10日如期按時開展了有序的線上網課直播教學活動。
  • 「樓上跳繩輕點,樓下上直播課!」記者觀察:疫情之下的網課教學,真...
    「這場戰疫,把全民變成廚子,把老師變成主播,把父母變成私教,只有孩子們依然是『神獸』」「希望19樓不要在樓上跳繩,因孩子在上直播課請。不好意思,我家在上體育課」……這些網絡流傳的段子讓網友直呼:快笑哭了!2月10日開始,中小學生開啟「網課」生涯。授課、學習、反饋全部轉為線上開展,教育模式的變革一方面有效應對疫情期間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也帶來巨大的挑戰。
  • 大學直播課,效果怎麼樣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攝  對於大學生來說,雲端課堂的形式比較單一,主要通過直播課來實現。有人說直播課效果有限,效率不高,也有人說直播課可以讓學生打破界限、暢所欲言。2月27日,全國大部分高校雲端開學,直播課效果到底如何?一節直播課,能不能專心聽完?記者日前採訪了高校師生和家長。
  • 武漢小事|高校網課晚間拖堂,無人退出直播間:老師您繼續講
    武昌首義學院英語專業大四學生魏同學回憶,有一晚快下課時,老師還沒有講完這一章節的內容,想繼續講完,又怕耽誤大家休息,說「如果大家有事的話可以先退出直播間」,許多同學立刻在直播間評論區發消息:「我們很喜歡老師講課,聽您講課怎麼會是耽誤我們的時間呢」「不會的!老師您繼續講!」「老師辛苦了」……沒有一位同學退出直播間。
  • 如何設計高質量在線課程?這兩套指導清單值得所有教師收藏
    然而網課絕不是對線下課堂的複製粘貼,它不僅改變了授課方式,還衝擊了原有的教育理念。」 —— 摘自方柏林《網課十講》​什麼是好的網課?如何設計高質量的網課?隨著2020年上半學期倏忽而過,學校和學生好像一下子被迫接受了網課,卻好像很難想清楚這樣一件事:在線教育標準何在?我們的網課,對學生來說到底好不好?
  • 疫情期間,如何上一節高效的直播課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幾乎所有學校和教培機構全部停止線下授課,取而代之的是線上直播課的方式。當然,在線直播課並非簡單的將線下授課直接照搬到線上,兩者之間也有非常多的差異。如何上好一節直播課,讓在線課堂效率和效果更佳,這也是目前教育工作者們最關心的話題。在這裡小編也根據諸多老師的在線授課經驗總結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一線教師打造一堂高效的在線直播課。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保證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家中有更好的學習體驗。
  • 直播課:如何用英語講「亡羊補牢」
    我們在5月初推出的「成語故事英語直播課」也逐漸得到孩子和家長的喜愛。6月6日(本周六)晚上6點30分,「成語故事英語直播課」(第三期)也將在抖音直播間(搜索:愛樂奇英語)開播,李欣然(Alex)老師將為孩子們詳解如何用英語講好「中國好故事」!
  • 「上網課直播間涉黃被封了?大型網課翻車現場哈哈哈哈哈!」
    2生物老師反覆在涉黃的邊緣試探3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9網課一開,沒有一個家人能倖免於難!10為了增加網課的真實感,要求穿校服上網課…11感覺學生們上不了課還是挺開心的嘛25政治老師把自己靜音打電話也不接25老師自顧自講了一節課結果沒開直播還怪課堂不活躍26老師得知自己要上網課後
  • 網課直播盛行,這些著作權法問題不容忽視!
    例如,李教授應邀講授「商標法新修改內容的學理解讀及賠償責任條款的適用」,在直播前根據自己對新商標法的研究及形成的觀點,寫好內容文字,備好課。直播時,李教授口頭講出來的即其提前準備好的講稿。講稿的內容,就屬於「小說、詩詞、散文、論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現的作品」[3],即《著作權法》第三條規定的文字作品。那麼對講稿內容的直播視頻呈現,是不是還構成一個口述作品呢?答案是否定的。
  • 在線授課怎麼講閱讀?新老師把握3個教學原則,讓你的網課更有趣
    作為公立學校的老師,雖然我們在教學中提倡多媒體教學方式,但大部分老師是比較少接觸網課的,可能因為教學磨課,我們接觸過網課,學習過名師的一些課程,但是真正到了自己要去講的時候,不少老師都挺為難的,習慣了傳統課堂授課,在線教學該講些什麼內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