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終於死了

2021-02-07 夏家少爺



        人終是要死的,不管是誰,這是人類的宿命。幸虧,死是公平的。如果生命由權力決定,老百姓的日子才真正叫暗無天日,當然權力的爭鬥會更殘酷。


        秦始皇終於死了。


        公元前210年七月,死於沙丘,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


        有許多跡象顯示,秦始皇必須死了。雖然他掌握著最高權力,但他的命運恰恰掌握在別人的手裡。


        集權者的脆弱就體現在這裡,當所有的權力集中在一個人手裡的時候,其實自己的命運也就控制在一二個人手中。


        秦始皇是知道這個道理的,所以呆在皇宮的時候,他從不告訴別人晚上睡哪個房間,這樣就無人知道他的行蹤。


        權力獨裁看上去可以為所欲為,實際他也是這個體制的受害者。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五十歲,在那個時代也算是老年了。他想到了遠在邊境的公子扶蘇,不知道什麼原因寫好的信沒有發出去。


        這封沒有發出去的信,可能是造成秦始皇死亡的真正原因。


        當時留守在秦始皇身邊的胡亥和趙高不想扶蘇來當皇帝,只有在扶蘇回來前讓秦始皇死了,胡亥和趙高的目標才能實現。


        秦始皇的行動沒有人能控制,但行動後的秦始皇卻很容易被人控制。


        秦始皇決定出巡,只是他沒料到的是,這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次出巡,回到皇宮以後的只是一具腐屍而已,這當然是秦始皇沒有想到的。


         不過這樣的結果,胡亥和趙高已經想好了。以前從沒陪同秦始皇出巡的兒子胡亥,這次一反常態非要陪著出巡,保衛秦始皇安全的大將蒙毅被打發去會稽山替秦始皇祈神去了。


        秦始皇就一次小小的身體不適—死了。


        獨裁者生前讓人恐怖,死後大多被人利用。生前權力越集中、越殘暴的獨裁者,死後越被人利用,在繼任者沒有掌握住權力前,獨裁者的死,他自己都沒決定權。


        現在已經死了的秦始皇,在這支浩浩蕩蕩的出巡隊伍中,他還活著。依然每天有人送飯,有人在車外匯報工作。陪伴著秦始皇屍體的太監應付著各色人等,實際上,就算有人懷疑車內的秦始皇已經死了,也沒人敢說。


        趙高和胡亥說沒死,就算看到一具屍體也得說活著,否則,就憑造謠和傳謠的罪名足可以滅你三族。


        秦始皇的死訊被嚴密封鎖,他還是按照既定計劃出巡,不慌不忙,讓全國各地老百姓,特別是和蒙恬守著邊境的扶蘇知道,秦始皇一切正常。


        實際上這齣戲就是演給扶蘇和蒙恬看的,只要他們兩相信秦始皇還活著,胡亥和趙高就有機會掌握權力。


        現在秦始皇的屍體成了胡亥登上二世寶座的工具,什麼時候承認他真的死了,取決於胡亥什麼時候掌權。


        秦始皇的屍體在炙熱的夏天迅速腐爛,為了遮蓋惡臭,他們往車裡裝上鮑魚,讓鮑魚的腐爛味和秦始皇的屍臭味混合在一起。


        當時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人,沒想到死得這麼狼狽,連普通老百姓的基本尊重都無法享有。


        秦始皇最後就是和一車爛鮑魚和一身腐肉回到了長安,回到了他權力的中心地。


        已經死了一個多月的秦始皇,這會真的可以死了,胡亥登上了二世寶座,趙高掌握了實際控制權。

        秦始皇的死亡鬧劇,就這樣才正式結束。


        集權社會最重要的就是權力繼承,如果生前沒有明確繼承人,或者明確了,繼承人沒有掌控的能力,集權者的死亡大多就不是他自己決定的了。


        在這樣的體制下,一段時間看不到皇帝露面各種謠言都會出現,大家最關心的一件事就是看他什麼時候公布死訊。


        本來作為正常人,如果看到有這麼多人盼著他死,自己都不好意思活著,誰願意被別人討厭呢?不過,皇帝不是普通人,他們都有著非同一般的厚臉皮,就算全國人民都討厭他,他死了都還想活過來。


        他不在乎老百姓是否對他討厭,他在乎的是老百姓是不是怕他。


        秦始皇都會死,誰還能不死呢?


  此公眾號不錯,值得關注。

       


相關焦點

  • 秦始皇死亡之謎終於揭開?郭沫若:被人用鐵釘釘死!
    關於秦始皇的死因,在主流史學界一直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些專家認為秦始皇死於先天性疾病,屬於正常死亡。而以郭沫若為代表的另一部分史學家則認為,秦始皇死得實在蹊蹺,很可能是被人謀害,屬於非常正常死亡。
  • 一神秘人說:祖龍今年死!秦始皇聽後沉默良久,說了這樣一句話
    到了秦始皇之時,收六世先輩之業,而定一統,五百多年的亂世自此而結束,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婚,自此也終於大一統了。然而秦始皇雖然統一了六國,怎奈初定天下之時,便制定了一套法律,要求六國百姓一同遵守,「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秦法嚴苛,六國百姓非秦國人,一時如何能夠習慣?
  • fgo秦始皇終於實裝,居然是尺階?實力強大碾壓所有從者!
    fgo因為新章是秦朝相關,所以中國玩家們都翹首以待很久了,對於主角的秦始皇也有了非常多的猜測,騎階?劍階?狂階?是男還是女等等。今天,新章節終於實裝了,而秦始皇這個兩年前就已經放出來了的衛星,終於落地了!
  • 秦始皇死前一抬頭,見天相大異,他說:怪不得,原來是朕要死了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的一個謎,因為不會再有一個皇帝,如秦始皇這般厲害,秦始皇給中國封建社會創建那一套行政體系,之後被沿用兩千年。用現在的一句話說就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他也是「皇帝」這個稱呼的原創者,從他開始後世君王自稱「皇帝」,也是從他開始皇權極大加強。
  • 秦始皇死得很倉促,他的死因也有很多種猜測
    秦始皇在第五次東巡的時候去世了,歷史上關於他的死因有很多說法。很多人都認為秦始皇是因為之前所吃的丹藥,產生副作用才會死的;也有人認為秦始皇是因為舟車勞頓去世的;還有關於趙高聯合胡亥殺害秦始皇的說法。秦始皇本身就是一個存在爭議的人,他一統七國雄才偉略自然不必說,不過除此之外,他大肆屠殺也是殘忍決絕。那麼秦始皇到底是怎麼死的呢?小編一一道來。第一種說法是秦始皇死於疾病。秦始皇在一次東巡的時候被六國的死士刺殺,當時有一個死士直接用錘子向他轎子後面的地方砸了過來,瞬間將地面砸碎,如果不是被人阻止,恐怕秦始皇就被砸成了肉泥。
  • 郭沫若質疑秦始皇死因,被害可能性很大,可能是活活釘死!
    因此很多人猜測,秦始皇真正的死因是被人害死的,郭沫若也對秦始皇的死因有質疑,而且提出了一個更膽大的想法,說秦始皇是被釘子活活釘死的!一、史書記載不清在史書中,秦始皇的死因只有一句話,東巡途中病逝於邢臺沙丘,在東巡的途中而死,那麼為什麼會這麼巧合,在途中就死了呢?
  • 郭沫若質疑秦始皇死因:是被此人用鐵釘釘死的
    並且秦始皇身體一向健康,史書上並沒有記載過秦始皇是一個「病秧子」皇帝,反而是一位武力高強,身體強壯的人。參考「荊軻刺秦王」,能夠被派遣前去刺殺秦王的人,自然是一等一的高手。而這種高手,在近身狀態下都沒能殺死秦王,反而被秦始皇砍掉一條腿之後被捉拿,由此可見,秦始皇的身體是完全沒問題的,因此可見生病並不是導致秦始皇死亡的最終原因。
  • 秦始皇的死因是什麼?郭沫若:不是病死,是被人用鐵釘釘死
    秦始皇一直是一個極具爭議的歷史人物,在今天的教科書中,秦始皇一生功勳卓統一六國是千古一帝,開創了封建專制中央集權制,同時「焚書坑儒」使許多古籍珍典付之一炬
  • 秦始皇真正死因是什麼?郭沫若:非正常死亡,被人用鐵釘釘死!
    兵馬俑的恢弘大氣讓現代人見了世面,但它僅僅是秦始皇的陪葬坑之一,現在秦始皇陵墓還沒有挖掘,但我們可以想像到裡邊是何等的氣派。作為中國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但是他年過半百,身體還算健康的情況下突然暴斃,死因也成為後人研究的重點。
  • 從《英雄》到《大秦賦》,秦始皇終於從暴君演化成一統天下的雄主
    十年一劍,終於等到了大秦一統天下。2009,史詩級長篇歷史巨作《大秦帝國三部曲》開始上映,分別是第一部裂變,第二部縱橫和第三部崛起,為我們大家再現了兩千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和精彩故事,濃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被冠以「良心」之作的美譽。從邏輯上講,下一部就應該是《大秦帝國之天下》了。
  • 秦始皇到底怎麼死?郭沫若堅持認為是非正常死亡
    第一,政治陰謀 通過秦始皇去世之後的入葬方式,郭沫若提出了質疑:中國人講求落葉歸根、入土為安,即使有深仇大恨,也不至於讓秦始皇暴屍車中,秦始皇作為萬民敬仰的天之驕子,在去世之後,他的手下不僅沒有將其運回宮中,反而他的名義繼續東巡。
  • 秦始皇死亡之謎:死前曾發生三件怪事,到底哪一個是真的?
    所以,秦始皇的死,基本上可以排除被仇敵刺殺的可能。關於秦始皇的死,現在有三種說法:第一,因為前著名文學家、詩人、歷史學家郭沫若寫過一本歷史懸疑小說《秦始皇之死》,按照郭老的設定,故事的結尾,人們在秦始皇的耳中發現了一根幾寸長的鐵釘。
  • 秦始皇如果不死 經六世努力統一的天下 會輸給了一個無賴嗎
    從一開始押送勞役去驪山,中間很多人為了生存逃跑了,作為押送的亭長,回去後肯定難逃一死,於是就帶領了十數人開始了起義的事業。踏上了這條路那更是千辛萬苦,整日可謂提著腦袋在走,稍有不慎就會一命嗚呼。所以為了活著,劉邦可以拋棄一切榮辱;可以拋棄自己的老婆兒女;可以拋棄自己的老爹。項羽為了逼他要烹煮了他的老爹,他甚至還會無恥的讓項羽給他留杯羹。這樣的劉邦,無論是項羽,亦或是秦王嬴政,都是模仿不來的。
  • 上聯:萬裡長城萬裡長,不見當年秦始皇
    今天終於在笑……孟姜女一位同參出了「萬裡長城萬裡長,不見當年秦始皇」的上聯,要我對下聯。後仔細琢磨,這只能打個7分,「孟姜女」成了「姜女」,還修飾「廟」,與「秦始皇」對不起來。一杯清茶慢啜慢品,突發靈感,絕對出來了:千年古廟千年古,難塑今天孟姜女。
  • 秦始皇派人修萬裡長城的目的是什麼?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建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度國家,然而剛剛統一六國的秦國根基尚未穩固,北方匈奴對中原虎視眈眈,並且乘機佔領了河南地,還時不時南下騷擾。於是秦始皇決定派大將軍蒙恬率30萬士兵抗擊北方匈奴,經過蒙恬的不懈努力終於修復失地,抵擋了匈奴的騷擾。
  • 如果秦始皇沒死或者皇位傳給扶蘇,秦朝還會滅亡那麼快嗎
    如果秦始皇沒死或者皇位傳給扶蘇,秦朝還會滅亡那麼快嗎?文/文化的城鎮秦始皇作為我國一統六國的帝王可以說是「皇帝」的鼻祖了,翻開了封建歷史全新的篇章,而秦始皇從發動戰爭到一統天下也只用了十年的時間,可見當時的秦國所向披靡天下第一。而秦始皇在任期間,不僅發行了貨幣,也修建了長城以及著名的秦始皇陵墓。
  • 羋月是秦始皇的什麼人?
    羋月是秦始皇的祖宗,準確來說,她是秦始皇的高祖母。什麼是高祖母?古人以「孝禮」為道德約束,非常注重長幼有序。因此設定了至親稱謂及字輩,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一種「禮」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祖宗十八代。從文獻記載來看,羋月的孫子是秦始皇的爺爺,所以她比秦始皇高了四輩,因此秦始皇也可稱為羋月的四世孫。羋月,羋八子羋月,影視劇《羋月傳》中的人物,正史上沒有這號人物,她的歷史原型是秦宣太后,也就是羋八子。
  • 秦始皇生母的悲情人生
    容貌出眾、能歌善舞的秦始皇母被呂不韋以奇貨可居納入後室, 成為政治博弈中的一枚棋子。而此時秦始皇之父子楚正作為質子困居於邯鄲, 鬱郁不得志的子楚遂成為呂不韋政治投機的對象。老謀深算的呂不韋對子楚先授之以千金, 助其擺脫經濟和政治上的困境, 後又予之以女色, 將秦始皇母獻與子楚, 排解生活中的寂寞。一年多後秦始皇母生子嬴政, 即後來的秦始皇, 被子楚立為夫人。
  • 原來這才是秦始皇
    對秦始皇,始終有許多的疑問,而且是作為一個對歷史並不怎麼了研究,只是道聽途說的人來說,對秦始皇的印象只能說是道聽途說。秦始皇殘暴,因為他焚書坑儒,修築長城的時候還發生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悲慘之事。02 陳舜臣為何要寫秦始皇?秦始皇死之後的兩三年,秦朝就滅亡了。可想而知,寫秦朝歷史的人大都不是本國人,而刻畫形象的客觀性顯而易見,或許會帶著某種情緒去傳揚。而寫這位傳奇帝王的原因,陳舜臣也說,他想通過這個典型人物,一窺時代的真面目。
  • 秦始皇遺體或保存完好 外觀容貌依稀可見(圖)
    但問題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更糟的是正值酷暑時節,相傳「屍體」未運多遠,便發出了燻人的腥味,為了防止腥味擴散,走漏「風聲」,趙高、胡亥立即派人從河中撈了一筐筐鮑魚,將鮑魚與「屍體」放在一起以亂其臭。這樣,經過50餘天的長途顛簸。直至九月,屍骨終於運回鹹陽發喪。  這些說法似乎並非空穴來風,因為《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