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英語老師 ,十幾年的教學生涯,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對於教師這份職業也有一點自己的心得體會。
不論在工作中還是日常生活裡,作為教師,總會思考幾個問題:我該怎樣和孩子更好的相處?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老師?究竟如何才能得到學生的喜愛?
這麼多年來,我也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賦予孩子獨有的愛的暱稱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會有不同的特質,我會根據孩子們的特質,賦予孩子獨有的愛的暱稱。
我有一個學生,做題總是因粗心出錯,我會叫她"小虎子",提醒她做題不要馬虎,一個男孩子酷酷的,我叫他"小帥",等等,孩子們打心眼兒裡喜歡,認為這是老師給自己的專屬稱呼,甚至把自己的qq和微信名改為老師給起的"暱稱"。
一個用心賦予的,合適的暱稱是連接師生親密關係的橋梁。
二、全力以赴,減輕孩子作業負擔
雖然減負這個詞兒一直在提倡,但是孩子的最大負擔是什麼?毫無疑問是作業!減負就要想辦法減少孩子作業負擔,但同時要保證學習效果。
45分鐘的課堂,有講有練,我通常會把對應本節課知識點的作業習題拿來進行課堂操練,剩餘部分布置作業
改變作業形式,以學生獨自完成調整為師生共同完成,我採取的做法是每天晚9點釘釘直播15-20分鐘共同處理作業
三、擠出時間,和孩子們私下有約
利用假期或周末,在徵得家長同意,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和孩子們約一場電影,去一趟圖書館,打一場球賽……,當然活動的場地最好是封閉式的,避免孩子們走散而出現意外。
這種師生業餘時間共同參與的活動特別能增加師生之間的粘合度,學生不喜歡你都難哦!
四、跟得上潮流,和孩子保持共同語言
網絡時代,信息更新迭代快,孩子們喜歡的東西,我們可以不追捧,但是要了解,比如孩子們的網紅用語「集美們」,再比如前陣子的流行說唱「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如果每次孩子們和你說起你都不知所云,孩子會覺得老師跟不上時代,和老師沒有共同語言,老師有「智商盆地」,無形中和你就有了代溝和隔閡,當然也不會太喜歡你。
五、偏愛式的批評和溺愛式的表揚
批評孩子不要上綱上線,當然嚴厲的態度還是要有的,以愛為名進行批評教育,既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又能讓孩子感覺到你的「偏愛」,表揚就更可以對孩子「花式表白」了,既然是表揚幹嘛還要那麼含蓄呢?
無論是方法還是技巧,缺少了愛也就沒有了意義,沒有了溫度。作為一名老師,嘗試著打開心扉和孩子們相處,可以欣賞孩子們的可愛與純真,也能包容孩子們的調皮和錯誤,用心關愛他們,感受到愛的孩子會對你說:嗨,老師,我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