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遇上新歐洲 首創IEEC京津滬杭四地音樂會溫暖這個冬天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2019年1月17日至1月22日

由中法國際教育文化交流協會(IEEC)和中國之家開發協會主辦

首創置業贊助的第二屆「大師之路」系列文化交流活動

將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四地拉開帷幕

  2018年新春之際,作為中法經濟貿易合作區Eurosity的文化巨獻,為慶祝巴黎國際大學城中國之家項目被命名為「和園」,中歐藝術家「大師之路」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在京滬兩地舉行,獲譽無數。恰逢2019年是中法兩國建交55周年,也是第一批中國學生赴法留學100周年,中國之家—和園將在巴黎國際大學城開工奠基。

  在此背景下,繼第一屆「大師之路」系列文化活動之後,由中法國際教育文化交流協會(IEEC)和中國之家開發協會主辦,首創置業贊助的第二屆「大師之路」系列文化交流活動—中法音樂文化節系列活動即將啟動。該活動將以1月17日北京音樂廳中法藝術家合作演出的音樂會拉開帷幕,隨後展開全國巡演。同時,本次活動也得到法國駐華大使館文教合作處的大力支持,IEEC將與法國高等教育署共同主辦別開生面的法國音樂學習分享會與鋼琴大師班,致力於建設與發展中法兩國之間教育與文化交流事業。

  第二屆中法音樂文化節影響範圍更廣泛,由首屆京滬兩地擴展到本屆京津滬杭四地;活動內容更豐富,音樂會、大師班、分享會,受眾覆蓋面更廣;本屆文化節邀請了中外古典音樂界藝術大師: 著名鋼琴家、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杜泰航;被譽為「東方的帕格尼尼」的中國著名小提琴家黃蒙拉;在音樂屆久負盛名的教育家和大師級演奏家傑赫梅 格朗榮和巴黎天才音樂家們組成的法國新歐洲室內樂團,為觀眾們帶來一場聽覺盛宴。

  作為連接中法經貿和文化往來的紐帶,第二屆「大師之路」—中法音樂文化節,不僅讓觀眾領略到了跨文化音樂藝術的風採,還對中法兩國藝術交流平臺的搭建發揮了積極作用,更為中法兩國民間經濟和文化交流發展貢獻了力量。

法國新歐洲室內樂團——天才音樂家匯聚

  2019年中法國際教育文化交流協會(IEEC)—首創置業新歐洲室內樂團中國巡演是第二屆「大師之路」—中法音樂文化節濃墨重彩的一筆。新歐洲室內樂團由世界著名指揮家尼古拉·克勞澤創辦於2003年,匯聚了來自歐洲各地的天才音樂家們,他們均來自歐洲著名高等音樂學府,分享著極高的音樂成就和技術技能,是法國最好、最活躍的室內管弦樂隊之一,經常亮相於世界著名的舞臺上,目前已在法國和其他國家舉辦過400多場音樂會,累積了豐富的演出經驗。

  本次新歐洲室內樂團巡演邀請了多位中外著名音樂家參演,其中不乏中外古典音樂界藝術大師:

  著名鋼琴家、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杜泰航;被譽為「東方的帕格尼尼」的中國著名小提琴家黃蒙拉,;在音樂屆久負盛名的教育家和大師級演奏家傑赫梅 格朗榮,畢業於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擔任多個知名樂團和多部經典歌劇指揮、新歐洲室內樂團創辦人尼古拉·克勞澤 ;法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獨奏家羅米麥爾德·堪拜爾-巴海等。

  他們將聯袂為中國觀眾奉上李斯特、蕭邦、莫扎特、聖桑、馬斯奈、勃拉姆斯、施特勞斯等眾多偉大作曲家的各類古典與現代代表作品。

線上線下知識分享,人文活動全面鋪展

  法國是世界知名音樂家的搖籃,眾多音樂名校在此紮根,領先的音樂水平和濃厚的學術氛圍吸引了廣大的學子赴法求學。除了以上4場巡迴音樂會外,第二屆大師之路-中法音樂文化節還得到了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處的大力支持。

  1月20日,在法國文化中心舉辦的法國高等音樂學院校友分享暨大師班由中法國際教育文化交流協會(IEEC)與法國駐華大使館-法國高等教育署共同主辦。當日,旅法鋼琴家、法國音樂學院教師張穎女士將分享多年在法國從事音樂教育的體會,並對中國學子的音樂教育給予建議;小提琴演奏家黎雨荷女士同樣會分享自己在法國學習小提琴的經歷;長笛演奏家王曉藝女士則會為在場觀眾講述在歐洲學習和演繹的生涯。除了法國高等學院校友分享經驗及經歷外,法國著名鋼琴教育與藝術家、裡昂國立音樂學院和巴黎大區音樂學院教授傑赫梅 格朗榮將於當日帶來一場令人受益的大師課。 最後,此次分享暨大師班活動將以一場小型的音樂會美妙收尾。

  此外,本次中法音樂文化節將舉辦多場鋼琴大師班,分別於2019年1月18日在北京首創夢想起航站舉行,1月19日在首創天津營銷中心舉行以及1月20日在北京法國文化中心舉行。同期進行的還有線上音樂知識分享,該活動旨在普及中法音樂知識,促成中法藝術家和觀眾們面對面交流、分享知識與經驗、傳播理念與方式。

  如今,中國的文化外交影響力正在穩步擴大,未來,中法國際教育文化交流協會(IEEC)將更加凸顯在文化交流、文化外交上的橋梁和窗口作用,不斷探索新的合作與交流模式,圍繞「一帶一路」推動中法兩國文化藝術交流。

  首創中法經濟貿易合作區深入歐洲中心實現中國夢

  首創置業作為中國領先的地產綜合運營商,長期以來將國際化發展作為企業的核心戰略方向,致力於成為國際經貿和文化發展的有力推動者。

  2012年,首創置業在法國註冊成立公司與法國地方政府籤訂土地協議,投資建設「中法經濟貿易合作區項目」,這是中國第一個位於發達國家的大型綜合型產業園區。

  2013年,公司在法國註冊成立中法國際教育文化交流協會(IEEC)。

  2014年,中國政府確定在素有小型「國家聯盟」之稱的巴黎大學城建立「中國之家」,填補了歷史上巴黎大學城「中國樓」的空白,這是一座兼備住宿與文化交流功能的留學生公寓,傳承著中法文化交流和中法外交關係的使命。

  2016年6月,首創中法經濟貿易合作區在巴黎註冊成立中國之家開發協會,經中法政府授權,作為「中國之家」項目實施主體。

  中法國際教育文化交流協會(IEEC)

  中法國際教育文化交流協會(IEEC),由首創中法經濟貿易合作區在法國發起成立,擁有豐富的教育、文化、藝術和政府資源,致力於建設與發展中法兩國之間教育與文化交流事業,打造具有品牌性、專業性、國際性的高端文化藝術交流平臺,助推中法兩國的青年人才在思想、文化與藝術交流層面開展合作。

  2017年底,IEEC積極響應北京市建設全國文化中心,推動首都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重大戰略舉措。分別於北京中山音樂堂、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承辦2場中歐新年音樂會,並於2018年初啟動少年Art學院計劃、設立專項獎學金,隨後又啟動了「大師之路」—VIP藝術大師直通車項目,邀請歐洲頂級鋼琴大師到中國多個城市授課,推廣和普及最地道的法國藝術教育資源,鼓勵每個有夢想、熱愛藝術的中國少年找到屬於自己的舞臺,從小建立起自己與世界的聯繫,在樹立自信、樂觀、善良的獨立人格的同時,既能發現世界的美,也能面對世界講述中國的美,成為優秀自信的大國公民。

  發揮文化藝術平臺作用任重而道遠,首創中法經濟貿易合作區協同IEEC砥礪前行。在經濟全球化以及「一帶一路」建設深化發展的背景下,IEEC將深入歐洲中心,積極將中國優質文化「帶出去」,歐洲優質文化「引進來」,展開更多藝術設想的碰撞,搭建平等開放的對話平臺,推動對外經濟和文化交流的快速深入發展。

  中法音樂節嘉賓介紹

杜泰航

  國籍:中國

  就職院校: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

  鋼琴主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

  杜泰航的演出足跡遍布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奏方式包括協奏曲,獨奏和重奏,並且已在國際著名的音樂大廳成功舉行獨奏會:如荷蘭阿姆斯特丹的Konzertgebouw,瑞士蘇黎世的Tonhalle,北京的保利劇院,中國國家大劇院等。

  他的演奏得到國內外主流媒體及業內權威人士高度評價,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就不斷地被歐洲各國媒體稱為"大師級的乃至世界級的演奏",至今被德國奧地利媒體稱為:"在他這一代人中具有領先地位的鋼琴家」。

  杜泰航六歲開始學琴,十一歲進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十六歲舉辦第一場獨奏會。師從趙屏國、李其芳等。1992年赴歐洲,師從Homero Francesch,Victor Merzhanov等。曾榮獲瑞士兩個全國比賽第一名。1994年獲荷蘭海牙國際鋼琴比賽第二名及新作品獎。在1997年瑞士蘇黎世舉行的Geza Anda國際鋼琴大賽上,他雖然在二輪後因病退出比賽,卻因傑出的演奏榮獲了這個有四輪比賽的國際鋼琴比賽為他特別設立的鼓勵獎。

  2001年杜泰航在繼續國內外演出活動的同時,接受了母校——中央音樂學院的邀請,任鋼琴系主科教研室主任及博士生導師。

  在教育方面,從2001年至今,他已有多名學生在國際鋼琴比賽(包括德國茨維考的舒曼國際比賽,義大利的San Remo國際鋼琴比賽,東京的亞洲蕭邦比賽)中獲獎,並先後在德國Weimar的李斯特音樂學院、美國波士頓的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奧地利Allegro Vivo音樂節、德國林到Young Master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等地開設大師班,並作為主要參與人隨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主科教研室榮獲國家級教育成果獎。2013年任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鋼琴學會副會長。

Jérome Granjon

  傑赫梅 格朗榮

  國籍:法國

  就職院校: 法國巴黎音樂學院

  裡昂高等國立音樂學院

  傑赫梅 格朗榮作為一位自身要求嚴苛且不斷探索的藝術家,其音樂生涯圍繞著三個角色展開:鋼琴獨奏家,室內樂演奏家和音樂學院教授。

  他在巴黎國立音樂學院跟隨Jacques Rouvier和Jean Hubeau學習時獲得鋼琴和室內樂演奏一等獎和Ciità di Senigallia義大利國際鋼琴比賽優勝獎。此後他師從Pascal Devoyon學習,而後去了倫敦,師從著名的Maria Curcio。他在加拿大班夫中心做訪問學者期間,結識了維也納樂派代表人物Paul Badura-Skoda大師, Claude Frank以及David Burge等音樂家。

  他嫻熟的鋼琴技藝很快將他帶到聚光燈下。他不僅受邀在音樂會中擔任獨奏,而且和眾多歐洲、日本、墨西哥、美國、巴西的交響樂團進行了成功合作,同時在德意志留聲機等唱片公司錄製發行多張唱片。

  《費加羅報》對他評價:「充滿自信的青年鋼琴家傑赫梅 格朗榮的演奏如行雲流水,這一點必將日益受到關注。」《諾貝斯切爾郵報》提到了在拜羅依特現場錄製的格什溫F大調鋼琴協奏曲情形:「我們在這裡發現了一段著名音樂和它的最佳詮釋!」

  傑赫梅 格朗榮樂於和其他藝術家合作並分享經歷,因而其事業生涯的很大一部分是從事室內樂演奏。與他合作過的音樂家包括 : Jean-Guihen Queyras, Maria Jo o Pires, Augustin Dumay, Richard Galliano、Monteverdi Choir及指揮家Sir John Eliot Gardiner爵士。2003年他與小提琴演奏家Saskia Lethiec、大提琴演奏家Eric Picard共同創建了霍伯根三人組之後,他嘗試了自海頓到當代的眾多三重奏曲目,並發行了紀念海頓、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杜洛斯瓦爾的唱片,這些唱片受到了音樂界的高度評價。

  由於渴望分享他的經歷,傑赫梅 格朗榮的專業生涯中一直貫穿著教學。曾任教於葡萄牙貝爾蓋斯藝術中心(Centre Belgais d'Etude des Arts),並在法國、韓國、西班牙、巴西組織了音樂大師班講座和研討會活動。現任巴黎音樂學院和裡昂高等音樂學院鋼琴和室內樂教授。

黃蒙拉

  國籍:中國

  任職院校:上海音樂學院

  當今國際樂壇最活躍的小提琴家之一,22歲榮獲第49屆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金獎,並因囊獲此屆比賽的「帕格尼尼隨想曲演奏獎」和「紀念馬裡奧羅明內裡獎」,被譽為「東方的帕格尼尼」。

  他精湛的演奏技術和細膩豐富的音樂情感,使演奏既彰顯冷靜的光芒,又感人至深,令世界各地的古典音樂愛好者為之傾倒,成為古典樂壇備受矚目的人物。

  自2001年至今十多年,黃蒙拉作為小提琴獨奏家,開啟了諸如紐約林肯中心愛麗絲託尼等音樂廳的美國首演;擔任中國國家大劇院開幕音樂會的演出嘉賓;成為第一位於久負盛名的「布拉格之春」音樂節舉行小提琴獨奏會的中國藝術家;與瑞士巴塞爾交響、日本NHK交響、著名德國樂團—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捷克愛樂、墨西哥國家交響等國際頂尖樂團在包括中國、日本、歐洲、美洲等地巡迴演出,均獲得巨大成功。

  除此之外也常受邀於班貝格交響、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漢堡交響、丹麥國家交響、瑞士巴塞爾交響、盧森堡愛樂、法國尼斯愛樂、貝爾格勒愛樂、日本愛樂、上海交響、香港管弦等世界知名樂團擔任獨奏。合作過的著名指揮包括尼姆·雅爾維、喬納森·諾特、 餘隆、亨裡克·謝弗、艾度·迪華特、湯沐海、呂嘉、託維·布蘭維爾、張藝等。

  2013/14樂季,黃蒙拉應邀參與德國老牌武藤堡室內樂團和捷克布拉格室內樂團的巡演,以及維也納交響樂團及義大利貝裡尼歌劇院樂團的合作巡演。

  2016/17樂季,問鼎「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金獎,完成職業生涯15周年的紀念巡演。

  自2005年至今,黃蒙拉的個人專輯由環球唱片Deutsche Grammophon獨家出版發行。成為第一個與環球DG品牌合作的中國小提琴家。

  除了帕格尼尼大賽金獎,黃蒙拉曾獲得的其他獎項包括:日本仙臺國際小提琴比賽金獎以及波蘭列賓斯基—維尼亞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銀獎等一系列國際大獎。2014年,黃蒙拉受邀擔任中國唯一的古典音樂頻率FM.947的形象大使,以推動古典音樂在中國的發展。

  黃蒙拉於上海音樂學院擔任教職工作,多年來同時擔任日本Ishikawa Music Academy的特聘教授,並在仙臺國際小提琴比賽等國際國內重大賽事擔任評委。

  新歐洲室內樂團

  新歐洲室內交響樂團匯集了目前居住在法國的歐洲年輕音樂家, 他們有著獨特的音樂研究方式和技術要求, 適宜於獨奏者和室內演奏者。

  樂團的目標是打破存在於合奏和獨奏者之間的藝術屏障, 讓年輕的音樂人能有與獨奏者一起表演的機會, 或者讓他們自己作為獨奏家, 由樂團陪同演奏, 以一種完整的方式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

  樂團於 2002年由尼古拉·克勞澤創立, 最初的形式是室內樂和管弦樂隊, 在法國和歐洲的劇院裡有超過兩百次的演出, 其精湛的技藝和精神一直廣受好評。

  國際獨奏家和音樂界一些最傑出代表的定期加入為他們帶來了藝術和大眾的支持。

  今天, 新歐洲室內交響樂團的發展一直處在上升期,樂團的聲望和影響已走出法國,邁向世界。新階段中,樂團成為多個音樂季的演出嘉賓。自2012年起,在拉博萊-恩-利穆桑基金會獲得了為期三年的藝術居所。正是在這次藝術駐留期間, 樂團以拉博萊的名義錄製了三張新專輯。

  由12到40名音樂家組成的新歐洲室內交響樂團, 其在精神、 節奏、技藝和音色方面的訓練在法國無疑是獨特的,樂團會演奏現代樂器, 並定期與最偉大的國際獨奏家合作。

  樂團除了偏愛19世紀和20世紀的曲目, 從柴可夫斯基到巴託克, 樂團還以一種罕見但有針對性的方式重新編排了二十多名作曲家的作品。此外,樂團還會定期關注當代曲目, 以尼古拉·巴克利、卡羅爾·貝法、米科拉伊·馬吉庫西亞克、亞歷山大·貝內託和葉夫根尼·加爾佩林的創作為基礎,獲取靈感,創造新的音樂會形式和作品。

樂隊指揮尼古拉·克勞澤

  出生於1974年,這位法國的樂隊指揮——尼古拉·克勞澤 ,是拉沃伊賽爾獎學金獲得者,畢業于格涅辛學院和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同時,師從根納迪·切爾卡索夫、愛德華·安巴蘇米揚、茲索爾特·納吉和克裡斯多夫·埃申巴赫等偉大的藝術家。

  在法國, 他曾應邀擔任巴黎大區國家交響樂團、蒙彼利埃·朗格多克-魯西榮國家大劇院交響樂團、洛林大區國家交響樂團、阿維尼翁普羅旺斯大區交響樂團、拉穆勒魯厄交響樂團和利摩格地區交響樂團等樂團指揮。

  在國外,他與其他國家一些主要的交響樂團合作,並且還會繼續展開合作,比如波蘭地區(比亞利斯託克,盧布林,什切青,基爾採,隆扎交響樂團),義大利地區 (巴勒莫, 萊切交響樂團),匈牙利地區 (捷爾,布達佩斯愛樂樂團)、也去過捷克共和國、烏克蘭以及厄瓜多、哥倫比亞和巴西等國。

  除了作為客座指揮家的職業生涯,尼古拉·克勞澤還是新歐洲室內交響樂團的音樂和藝術總監,與該樂團共舉辦了200多場音樂會。

張 穎

  國籍:中國

  任職院校:巴黎卡尚(Cachan)國立音樂學院; 法國特裡爾(Triel sur Seine)國立音樂學院,巴黎國際音樂學院(CIMP)

  張穎於2001年帶著對音樂的執著與夢想赴法深造,多年來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榮獲了法國卡尚音樂學院鋼琴金牌獎、最高演奏獎;法國羅曼音樂學院演奏金牌獎;室內樂演奏最高獎等多項殊榮。留學期間參加多項法國及國際比賽並榮獲殊榮,如2004年的法國國際鋼琴比賽一等獎。張穎也學習聲樂,舞臺表演藝術課等,積極參加各類鋼琴及室內樂大師班,有幸蒙受多位音樂大師的指點與肯定,比如:Jér me Granjon, Marc Vintantonio, Brigitte Engerer, Maciej Pikulski等。

  作為演奏家,張穎多年來一直來往於法國和中國,留學期間就多次被邀舉辦音樂會。如2002年和法國布赫拉海納學校樂團在巴黎著名「雙子」劇院共同演出海頓鋼琴協奏曲;2006年在西安音樂學院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得到著名音樂人士如趙季平,賀藝,饒餘燕的肯定與好評,陝西電臺及知名報刊也進行了採訪與報導;2007年與多位法國音樂大師同臺參與法國羅曼國立音樂學院慶校周年音樂會等。

  張穎與多位音樂大師合作舉辦音樂會,如2013年與才華橫溢的大提琴家Quentin Fauré,2014年多次和著名歌唱家Caroline Allonzon合作演出。

  張穎也和法國知名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如2009年和法國老牌交響樂團Pas de loup在世界著名音樂廳Salle Pleyel、2010年在Théatre du Chatelet 等合作演出。

首創中法經濟貿易合作區中國之家暨和園項目介紹

  一、 項目背景

  巴黎國際大學城始建於1925年,位於巴黎南部第十四區,佔地近40公頃,是一座為留學生、研究人員提供住宿、交流、餐飲、娛樂等綜合服務的大學城。巴黎國際大學城每年接納約12000名來自140多個國家的學生、藝術家及訪問學者。巴黎國際大學城周邊配套設施完善,城內生活服務一應俱全。

  在巴黎國際大學城內,已有40座特色建築,27個國家建立了以國家命名的樓,為本國留學生提供完善的住宿服務以及良好國際交流環境。百年以來,無數中國學生只能作為客人入住別的樓宇。巴黎國際大學城管委會希望有中國的投資者代表中國政府,在巴黎國際大學城內建設一座「中國樓」,即「中國之家」項目。著名畫家吳冠中在《留學時代》中談及他1946年到法國留學時,就曾感嘆:「中國在巴黎大學城沒有館,中國留學生只能分散著寄人籬下。

  因此,在巴黎國際大學城內建設一座「中國樓」,作為一座擁有住宿與文化交流功能的留學生大樓,既能緊密結合巴黎的教育、文化、藝術資源,又對中法文化交流和中法外交關係有著重大意義。今天的中國,不再是昔日默默無聞的發展中國家,而是擁有深厚歷史底蘊,充滿強大國力,飽含文化自信,對美好未來有憧憬,值得信賴的教育強國。

  二、 項目進展

  1.2016年6月30日 中法雙方共同籤署《建造巴黎國際大學城「中國之家」框架協議》

  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第三次會議期間,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法國外交與國際發展部長讓-馬克·艾羅的見證下,王寧副市長代表北京市政府、與中國駐法國大使翟雋,法國巴黎大區學區長、巴黎學區長、巴黎大學公署署長弗朗索瓦·韋伊,巴黎國際大學城全國基金會主席馬塞爾·波沙爾共同籤署了《建造巴黎國際大學城「中國之家」框架協議》。協議明確首創集團作為工程業主參與項目建設。同年,首創集團授權首創中法經濟貿易合作區在巴黎註冊成立中國之家開發協會,經中法政府授權,作為中國之家項目實施主體。

  2.2016年10月10日首創集團授權首創中法經貿區在巴黎註冊成立中國之家開發協會

  3.2017年1月20日設計任務書專家論證會

  4.2017年3月3設計機構評選會

  5.2017年6月19日 專家組評議方案會

  6. 2017年6月20日 北京市王寧副市長主持召開「中國之家」項目設計方案評審會

  7.2017年7月10日設計方案進入完善階段

  8.2017年10月23日 設計方案得到中國國務院正式批示

  9.2017年12月26日 「中國之家」被正式命名為「和園」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法蘭西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翟雋、首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愛慶、法國巴黎大區學區長、巴黎學區長、巴黎大學公署署長吉爾·佩古、巴黎國際大學城全國基金會主席讓-馬可·索維為活動致辭。

  10.2018年7月2日 和園項目正式獲得法國施工許可

  11.2018年6月15日開始施工總包招標

  12.2018年12月選定施工總包企業

  13.2019年1月開工奠基

首創中法經濟貿易合作區項目介紹

  2012年,首創置業與法國地方政府籤訂土地協議,投資建設「中法經濟貿易合作區項目」,這是中國第一個位於發達國家的大型綜合型產業園區。規劃建設中法國際大學城、物流工業園、體育產業園與光伏能源產業園四個板塊。

  園區位於法國中央大區安德爾省的省會城市夏鬥湖,距巴黎220公裡,地處法國及西歐地理位置的中心,交通便利,乘坐火車2小時抵達巴黎,距西歐各主要城市之間的飛行時間均在2小時以內。

  該項目受到北京市國資委、市發改委、市商務委的批覆,並經過國家發改委的核准,正式命名「中法經濟貿易合作區」。法國政府對該項目給予了稅收減免、政府補助、居留許可等多方位全面且詳實的政策支持。

首創置業股份有限公司介紹

  首創置業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為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國資委所屬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公司戰略合作夥伴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由新加坡政府全資持有,是全球頂尖的主權財富基金。

  公司經過多年發展,已構建起住宅開發、奧特萊斯綜合體、城市核心綜合體、土地一級開發四大核心業務線,並以高新產業地產、文創產業等創新業務為補充,擁有強大的國資背景和產業協同、廣泛的國際合作、創新型資本運作、精細化運營管理等競爭優勢,業務區域輻射全國24個大中型城市,並已成功布局澳大利亞、法國等海外市場;除自身上市平臺外,首創置業擁有一家香港上市公司首創鉅大有限公司(股票代碼HK1329),業務集中於發展奧特萊斯綜合物業項目及商用物業項目。

相關焦點

  • 首創置業IEEC中法音樂節天津站演出完美落幕 中法大師同臺 精彩絕倫
    1月19日晚,2019 中法國際教育文化交流協會(簡稱IEEC)—首創置業新歐洲室內樂團中國巡演天津站在天津大劇院音樂廳成功舉辦。當晚,來自中法兩國的藝術家聯袂為聽眾們傾情奉上了一場視聽盛宴,或獨奏,或合奏,盡顯音樂的無窮魅力。
  • 「致敬貝多芬」 第三屆「大師之路」中法音樂文化節即將燃動華東
    2020年新春將至,由中法國際教育文化協會(簡稱IEEC)和中國之家開發協會主辦的第三屆「大師之路」中法音樂文化節重磅歸來,在即將迎來偉大音樂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之際,本屆音樂文化節以「致敬貝多芬」為主題,力邀重磅藝術家出席,攜同新歐洲室內樂團,於2020年1月分別在巴黎、倫敦、柏林、日內瓦、天津、北京、杭州、上海和武漢巡演,為觀眾奉上更加耳目一新的音樂饕餮。
  • 翩翩而來 | 天津遇上新歐洲,高顏值室內樂團呈獻視聽盛宴
    說好的要優雅而又儀式感地開啟新的一年呢?別著急,中法音樂文化節將至,巴黎新歐洲室內樂團完美助您既優雅又快樂還浪漫地度過2019年的第一個月!第二屆大師之路 - 中法音樂文化節天津站1月19日 鋼琴大師班 首創天津藝術中心帶來歐洲貴族音樂教育體驗1月19日 音樂會 天津大劇院音樂廳帶來中法藝術家的碰撞
  • 暖意將至 杭州遇上新歐洲高顏值室內樂團呈獻視聽盛宴
    說好的要優雅而又儀式感地開啟新的一年呢?別著急,中法音樂文化節將至,巴黎新歐洲室內樂團完美助您既優雅又快樂還浪漫地度過2019年的第一個月!法國新歐洲室內樂團 — 新年音樂會完美詮釋:明明可以靠顏值,卻非要靠才華!2003年,世界著名指揮家尼古拉·克勞澤創辦了新歐洲室內樂團,匯聚了來自歐洲各地著名高等音樂學府的天才音樂家們,他們在團內分享著彼此卓越的音樂技能,終於成為了法國最優秀、最活躍的室內管弦樂隊之一。
  • 久石讓攜手QQ音樂舉辦直播音樂會,邂逅最溫暖的治癒時間
    他叫藤澤守,為了向偶像昆西·瓊斯(Quincy Jones)致敬,他把Quincy Jones這個名字改成日語發音,再加上最相近的漢字姓名,給自己起了一個新名字——久石讓。每一個路過的聽者都是這個小世界的旁觀者,做了一場永遠不會醒來的夢。他的音樂有一種獨特的魔力,能讓聆聽的人總是被療愈,總是被安撫,總是被溫暖。久石讓跨越國界和語言,通過音樂創造了一個更柔和的維度。這個維度中,孩子願意來,大人也不願意走,沒有紛爭,更沒有局限。
  • 冬天去歐洲旅遊,體驗「冬」歐的浪漫與美好
    在這個初夏時節,維京遊輪帶你穿越時空,徜徉於多瑙河五國八城,提早感受東歐和中歐最美的冬日+聖誕,體驗冬天去歐洲旅遊的美好!聆聽多瑙妙音「沿著藍色多瑙河,這趟維京之旅從一開始,就註定與音樂文藝融為一體。」
  • 當詩歌遇上音樂 「希望-HOPE」詩話音樂會下月奏響
    人民網上海10月26日電 (記者勵漪)11月27日晚,由小提琴家及作曲家George Maxman、二胡演奏家段皚皚與鋼琴家張薇聰聯袂演繹的「希望-HOPE」詩話音樂會,將在上海交響樂團演藝廳舉行。
  • 浙江音樂學院建校一周年獻禮 《費加羅的婚禮》在滬杭上演
    浙江在線5月2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鄭琳 通訊員 周佳麗 文 周李星 攝)上周末,浙江音樂學院聲歌系排演的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在浙音標準音樂廳和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音樂廳接連上演。這部經典喜歌劇,被一群平均年齡只有20出頭的年輕人演繹得妙趣橫生,滬杭兩個劇場全都座無虛席。
  • 西洋歌劇遇上中國音樂 iSING!將在赫布斯特劇院舉辦音樂會
    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將於6月30日在舊金山的赫布斯特劇院(Herbst Theater)舉行首場音樂會。舊金山歌劇院梅羅拉培訓班是最古老的國際音樂組織,致力於幫助青年歌唱家開始他們的職業生涯,但並非唯一一家。然而,在眾多國家中,有一個組織獨一無二,那就是田浩江創立的iSING!iSING!
  • 京津兩地民族樂團攜手奏響《城市之間》
    為促進不同城市間民族樂團的交流,增強民族音樂的傳播度和影響力,北京民族樂團於今年推出「城市之間」聯合音樂會品牌項目。12月18日,北京民族樂團與該項目首支合作樂團——天津歌舞劇院民族樂團聯袂演出,在北京音樂廳奏響《城市之間》音樂會。
  • 三個巴西男子,一個葉子,四個人的音樂會,讓你體驗鄉村音樂之美
    三個巴西男子,一個葉子,四個人的音樂會,讓你體驗鄉村音樂之美(2013年8月巴西伊瓜蘇)圖文/葉子陪你去旅行2013年8月,利用假期,葉子與朋友們相約,赴巴西,進行了一次深度之旅葉子沒有隨著人流進購物店,而是尋著音樂的聲音找到了一處不咋麼漂亮的小木亭。木亭很是簡陋,亭子的旁邊停著一部很普通的汽車,有三個巴西中年男子在亭子邊,其中的兩個人坐在亭子邊上,悠閒地喝著啤酒,彈著吉他,唱著歌曲,一聽,就是南美的鄉村歌曲,另一個在亭子內與他們共享著歡樂。
  • 中國音樂家攜手世界名團音樂會在米蘭舉行
    多部由中國音樂家創作的交響樂代表作在米蘭斯卡拉愛樂樂團的演繹下,讓當地觀眾得以領略新中國音樂藝術發展的成就,感受背後動人的中國故事。《瑤族舞曲》《梁祝》《英雄》《火車託卡塔》四部由中國音樂家在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創作的交響樂作品組成了當晚音樂會的主要內容。既有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經典原創,也有新近創作的當代精品。
  • 當波蘭遇上中國 用鋼琴對話品音樂盛典
    11月23日下午,「當波蘭遇上中國鋼琴音樂會」在長沙音樂廳舉行。波蘭鋼琴家格熱高什·涅姆楚克。著名青年鋼琴家、雙博士——周末。周末和涅姆楚克的四手聯彈。紅網時刻11月23日訊(記者 劉璇)當波蘭遇上中國,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11月23日下午,長沙音樂廳內奏響的一曲曲動人旋律,為您解開這個謎底。湖南——波蘭藝術月第三場主題活動——當波蘭遇上中國鋼琴音樂會在這裡上演。
  • 樂視音樂聯手滾石唱片 首創Live house付費模式
    原標題:樂視音樂聯手滾石唱片 首創Live house付費模式 (樂視音樂聯手滾石唱片,首創Livehouse精品演出付費模式) 聯手推出系列音樂會直播,首創Live house精品演出付費模式。自1980年創辦至今,滾石培養出了數量相當龐大的優秀華人歌手,為華語樂壇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和創造新的經典。去年3月,滾石在廣州開設了「中央車站」展演中心,跳脫出傳統唱片行業桎梏,正式進軍現場音樂場館經營領域。而這一次與樂視音樂達成合作,共推Live生活音樂會,打通從線下到線上的邊界,將小型音樂現場帶到直播觀眾的面前,則是這家老牌唱片公司藉助網際網路對傳統唱片行業模式的又一次大膽顛覆。
  • 網易雲音樂畢業音樂會溫暖刷屏,勾起畢業生集體回憶
    近日,2020畢業音樂會成功在新華社客戶端、新華視點微博、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和網易雲音樂、LOOK直播同步直播。這場高品質的畢業演出,用音樂的力量激勵、溫暖了全國畢業生,在95後年輕人中集體刷屏。該活動由新華社「聲在中國」和網易雲音樂「點亮現場行動」聯合主辦。因為疫情,今年許多畢業生錯過了集體畢業典禮,錯過了校園最後的告別式。
  • 天籟般的雅歌童聲音樂會,溫暖了哈爾濱冬日的夜晚
    一月的哈爾濱,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而這樣一個冰天雪地的夜晚,在古典的哈爾濱老會堂音樂廳,「雅歌古典室內樂新年音樂會」帶給人們的不僅是典雅、優美的感覺,雅歌童年合唱團那來自天籟般的演唱,溫暖了冰城之冬的夜晚,更給人們帶來了純淨、美好、祥和的享受。
  • 當暗淡陰鬱的西歐先鋒音樂,遇上陽光開朗的澳大利亞音樂
    所以我只是希望他寫出自己的音樂,他做到了,學習這首美麗的傑作給了我純粹的快樂」。於他而言,這部作品的每一個音符都很重要,沒有任何樂段是可以隨性對待的。當然,它也給演奏者留下足夠的個人空間來進行音樂上的表達,塑造樂句,「這首協奏曲與其說是技術上的挑戰,倒不如說是音樂上的。是的,有些段落非常難,最大的挑戰是一些複雜的節奏,但我希望自己能笑對它們,用心演奏好每一場音樂會」。
  • 劇院關閉音樂不停 免費雲音樂會全球上線
    柏林愛樂因疫情關閉,我們將音樂會送到您的家裡。」打開柏林愛樂數位音樂廳,首頁這句話尤為醒目。3月13日至31日,跨越60年的600餘場音樂會錄像將在這個平臺面向全球用戶免費開放。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日益嚴重,全球劇場紛紛關閉,演出也逐一取消。「交響樂演出屬於人口密集型產業,音樂廳是人員流動密度很大的場所。表演藝術行業因其屬性特徵,肯定率先受到衝擊。」
  • 演出活動|「溫暖的弦」主題音樂會
    12月27日,在朝陽9劇場蕭邦音樂廳,Junior弦樂團的孩子們帶來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新媒體秀場「系列主題活動的第二場:溫暖的弦主題音樂會。此次音樂會也可以說是一次匯報演出,希望通過演出讓家長和觀眾看到孩子們在入團以來的成長與進步。
  • 2019西安商網四周年之夜慈善音樂會震撼上演
    冬天如此漫長,你有牽掛的人嗎?有一群大山裡的孩子在等一股支撐生命安全的力量,有一場為愛而聲的音樂盛宴在寒冬臘月裡點燃暖日陽光,心在古城愛在世界,我行動我慈善,辭別2019告白2020,西安人在路上!12月22日晚,2019西安商網四周年之夜慈善音樂會在西安市青少年流行音樂基地震撼上演。據悉,此次慈善音樂會由共青團西安市委、陝西省慈善聯合會指導,西安商網網絡傳媒有限公司、陝西學前師範學院音樂學院主辦,本次音樂會還得到了氫活力富氫水、西安銀橋乳業、哆啦星球遊戲體驗中心 、 長安客西鳳酒、山西會館等品牌單位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