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感應式智能無線充電器設計方案

2021-01-10 電子發燒友
電磁感應式智能無線充電器設計方案

羅 陶 發表於 2014-09-10 12:02:01

  因不同的類型電子產品需要使用不同的充電器,充電時還要尋找合適的插口和理順接線,筆者利用電磁感應原理,設計了智能無線充電器。該無線充電器具有自動感應充電和充滿電後智能斷電功能,不僅適用於各種不同充電電壓和容量的電子產品,而且能夠對多臺不同的電子產品同時進行充電。作品採用智能無線充電的設計思想,具有使用方便、適用面廣的優點,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1.系統概述

  1.1 當前充電模式情況

  在電子科技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全球範圍內的手機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33億,再加上MP3、MP4等其他周邊電子產品,平均不到2人就擁有一個需要充電的可攜式電子產品。目前普遍使用的都是數據線插接式充電,這種充電方式數據線接口用久了通常會有觸不良等現象,而且單個充電器適應面不廣,因不同的類型電子產品需要使用不同的充電器,充電時還要尋找合適的插口和理順接線,真可謂費時費力;各種可攜式電子產品的充電是一件令人頭痛的麻煩事。為了改良上面的現象,研發智能無線充電器是很有必要的。

  1.2 作品簡介及優點

  智能無線充電器利用電磁感應原理,是非接觸充電系統,不再通過導線(充電線)傳輸電能,而是無線傳輸方式充電。沒有充電所用的物理接口,與一般充電器相比,避免了插線或拔電池的麻煩,具有一般充電器的工作原理;作品採用一(充電器)對多(感應負載)充電、智能充電的設計思想;無線充電器對負載充電時,指示燈將由綠燈轉換為七彩燈,手機也正確顯示充電狀態並智能完成充過程(實驗產品為手機)。本充電器可以同時對多個負載充電,可以自動感應是否有負載充電,達到自動充電,充滿電後10秒自動斷電,達到智能化;從而大大方便了用戶。智能無線充電器使用十分方便、一個充電器就可以滿足一個家庭的需要,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成本低廉(與一般充電器價格相差不多)等優點,現在世界上許多大公司(如Sony,Intel,apple,飛利普等)也正在火熱研究中;智能無線充電必將是取代物理直插的發展方向,將肯定受到人們的歡迎和重視。

  基於以上思路,充分運用所學電子技術知識,經過老師悉心指導。設計、製作智能無線充電器,它具有如下優點:

  (1)成本低廉

  電路由脈衝產生部分、功率放大部分,濾波部分、比較部分及發射和接收部分組成,每部分只是幾個小元件組成,製作簡單。

  (2)一對多充電

  一臺充電器可以對多個負載充,一個家庭購買一臺充電器就可以滿足全家人使用,隨著負載的增加,工作效率也會增高,因此可以節約用電同時亦可減少不必要的開銷。

  (3)方便性

  與一般充電器相比,減少了插拔的麻煩,同時亦避免了接口不適用,接觸不良等現象,老年人也能很方便地使用。

  (4)智能化

  只要把感應負載往充電器上面放,就可以自動感應充電,通過信息反饋,當感應負載滿電後,自動斷電,實現充電過程智能化。

  2.工作原理概述

  2.1 系統模塊

  無線充電器利用電磁感應原理。通過NE555D晶片產生一個36.7K的脈衝頻率(因為經過調試在36.7K頻率時,效率達到最高),IRFP460功率放大,使發射線圈產生磁場,當接收線圈靠近時,產生感應電流,經過全波整流和穩壓,得到負載 (手機)所需要的充電電壓和電流。發射線圈的電流會隨著感應負載的增加而增大,通過運放把0.33歐的負載電壓23倍放大,再經過1N4148整流濾波得到電壓U1與基準源Uo比較。充電時,U1大於Uo七彩燈閃亮,表示正在充電;空負載或充滿電時,U1小於Uo,綠燈亮,若10秒鐘後沒有感應負載,自動斷電;按一下復位鍵則充電器重新啟動。 具體電路分析如下:

  2.1.1 NE555D脈衝發生器模塊

  如圖1,根據T=(R1+Rp)C1,f=1/T,調節Rp使NE555D輸出一個36.7KHZ的脈衝頻率。

  2.1.2 功率放大及無線發射模塊

  主要把NE555D產生的一個36.7KHZ的脈衝功率放大,經發射線圈發射出去。當脈衝為高電平時,Q12柵極為高電平,Q12導通,此時Q8飽和,Uceq電壓只有0.67V,經D10-4148後Q1柵極電壓為0,Q1截止。當脈衝為低電平時,Q8、Q12同時截止,電流直接由R16 D10 Q1,Q1導通。整個過程中Q1與Q12均以一開一關的形式工作。電路如圖2:

  2.1.3 感應線圈模塊

  如圖3,當感應線圈靠近發射線圈時,就會產生感應電流,經過全波整流後,根據不同的電子產品的充電電壓,可選擇不同的穩壓二極體穩壓,再經三極體Q100放大電流後供給不同電子產品充電。

  2.1.4 充電檢測模塊

  當有感應負載時,R20(0.33歐)電阻上的電壓會增大,經運放U2A放大A=1+R5/R6=23倍後,電壓變化明顯,再經過1N4148整流濾波,得電壓U1與基準源U。比較,此時U1>U。,運放輸出Ui為高電平,七彩燈閃爍;當感應負載充滿電(或沒有感應到負載),此時U1<U。,運放輸出Ui為低電平,綠燈亮。

  2.1.5 智能斷電模塊

  (1)當開關S2斷開時,整充電器處於智能充電過程。充電器啟動時,繼電器K1閉合,同時K2為斷開狀態。當有感應負載時,七彩燈閃爍,Ui為高電平,此時Q5飽和,電壓Uceq為0.67V,低於Q2+Q4的導通電壓之和(1.34V),Q2與Q4構成達林頓,同時截止,繼器K1吸合;當感應負載充滿電(或無感應負載)時,綠燈亮,即Ui為低電平,此時Q3截止,電容C5與R9構成RC充電電路,當電容充電電壓到達Q2與Q4的導通電壓時,Q2導通,使Q4飽和,此時繼電器工作電壓只有0.67V,繼電器斷開,整個電路處於完全斷電狀態。斷電後,繼電器K2閉合,此時C5與R13構成RC放電電路,給C5快速放電。當按一下輕觸復位開關時,充電器重新啟動。當感應負載充滿電(或無感應負載)時,電容C5充電,其電壓為Ut

  由公式Ut=12*(1-e-t/R9C5)得:t=-R9C5ln(1-Ut/12)

  其中C5=100UF,R9=1MΩ,Ut=1.34V,

  經計算得斷電時間:t=10S

  實現了10秒自動斷電。在綠燈亮的10秒內只要有感應負載,則Ui為高電平,Q3飽和,電容C5放電。整個充電過程實現智能化斷電。

  (2)當S2閉合時,整個充電電路處於手動斷電過程。


  2.1.6 流程圖

  具體工作流程如圖7所示:

  2.2 系統實現

  系統實物圖如圖8、圖9、圖10所示。



  3.主要技術指標

  該作品主要技術指標如表1所示

  4.元件清單

  本系統所採用的主要元件清單如表2所示:

  經統計得:

  元器件總價格 $=17.18(元)。

  5.作品擴展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無線電磁感應充電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除了應用於最基本的手機、MP3、MP4、筆記本電腦,數位相機等便攜設備充電外,還可以應用在醫療、工業領域中,特別對於那些完全密封式的設備有著更重要的意義;如果把發射線圈裝進滑鼠墊裡面,便可實現滑鼠無線供電。其實除了感應充電以外,還可以通過改變脈衝頻率實現驅蚊趕鼠等功能。

  6.結束語

  本設計把目前電子類課程所學的專業知識真正應用到實踐中,由於作品架構設計合理,電路功能實現較好,性能優良、穩定,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要求的各項指標。

  附:儀器設備清單

  函數信號發生器

  數字萬用表

  模擬萬用表

  失真度測量儀

  數字示波器

  穩壓電源

  超高頻毫伏表

  參考文獻

  [1]徐守時。信號與系統[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3.

  [2]張桂芬。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

  [3]趙樹傑,趙建勳。信號檢測與估計理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

  羅陶(1981—),男,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電子與通信。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基於電磁感應原理的無線充電器電路設計
    1 無線充電器原理與結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46453.htm無線充電系統主要採用電磁感應
  • 無線充電技術實現方式及工作原理 電磁感應原理
    )電磁感應最為常見的無線充電方式是利用 電磁感應原理,通過初級和次級線圈感應產生電流,從而將能量從傳輸端轉移到接收端。3)電磁共振還處於研發階段的電磁共振技術,也可實現無線充電功能。此項技術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物理教授Marin?
  • 常見的無線充電技術方案對比,附技術原理圖分析
    ,是指具有電池的裝置不需要藉助於電導線,利用電磁波感應原理或者其他相關的交流感應技術,在發送端和接收端用相應的設備來發送和接收產生感應的交流信號來進行充電的一項技術,源於無線電力輸送技術。 技術原理 從具體的技術原理及解決方案來說,目前無線充電技術主要有電磁感應式、磁共振式、無線電波式、電場耦合式四種基本方式。這幾種技術分別適用於近程、中短程與遠程電力傳送。 各種無線充電方式都有各自的特點,具體比較如表1所示。
  • 無線充電是什麼原理?為什麼現在手機都開始使用無線充電了?
    可是無線充電畢竟是一項新技術,相比傳統的數據線充電,它還是有點顛覆了我們的看法,大多數人的疑問是:沒有數據線,那手機和充電器之間是如何通過電流傳輸的呢?目前無線充電方式主要有四種:電磁感應式充電、磁場共振式充電、無線電波式充電、電場耦合式,各種充電方式的技術方案也不一樣。
  • 最新消息,QI無線充電器的FCC要求
    KDB 680106專門針對QI無線充電器制定了技術規格要求、測試參考標準、RF Exposure測試方法與認證流程。不同類型的無線充電器按KDB 680106要求,測試法規可分別參考47 CFR PART 15、47 CFR PART 18或共同參考兩者,具體可參考下表:對於常見的桌面式無線充電器,需使用電磁場強探頭在距離產品15cm處(多線圈同步發射的,頂部需在20cm處),在頂部及四個面進行測試。
  • 關於無線充電線圈的市場分析和應用介紹
    由於高通及MTK手機主晶片廠商集成了無線充電功能,後續國內的手機可能基本支持無線充電,無線充電功能將成為手機的標配。 與無線充電手機相對應,無線充電器、無線充電寶這些也在同步設計研發和生產中,像小米、三星等龍頭企業已發布相應的產品。
  • 無線充電器輻射汙染對人體危害多大?
    大牌手機無線充電功能的加入,讓無線充電技術漸漸被大眾所知,這個不是什新奇的技術,卻很多人對它還不了解。其中一點就是無線充電有無輻射的問題。有網友甚至說:「無線充電器的輻射比手機網絡輻射還要大?」那麼,看似高科技的無線充電器,我們在日常使用的時候,到底會帶來多大的輻射呢?會不會傷害我們的健康安全?下面就和大家細細聊聊。
  • 無線充電很雞肋?這才是正確的打開姿勢!
    無線充電的原理並不難,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無線充電主要是通過電磁感應原理實現的,除此之外還有磁共振、電場耦合式和無線電波傳輸三種。智慧型手機實現無線充電一般都是通過電磁感應。通過近場感應,由無線充電設備將能量傳導到充電終端設備,終端設備再將接收到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存儲在設備的電池中。三、市面上主流的無線充電採用哪幾種形式?
  • 無線充電器高性價比品牌排行榜-無線充電器所有手機都可以用嗎?
    >充電接口:無總結:安克這款無線充電器採用的是雙無線充電感應板,可以同時為兩部電子設備無線充電。兼容5W和10W的無線充電功率,只要隨手一放就能給設備無線充電了,還具備遠距離感應,戴手機殼都能充電。2、三星無線充電器P1100總結:這款無線充電器的四周為磨砂啞光的塑料材質,中間一圈環形為防滑矽膠材質。產品採用輕薄緊湊的設計,厚度僅為11.9mm,這意味著用戶在外出旅行時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塞進它。
  • 電磁感應和磁場共振無線充電方式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91413.htm  無線充電方式很多,目前我們知道有四種方式:1、電場耦合式;2、電磁感應式;3、磁場共振式;4、無線電波式。但由於電場耦合方式和無線電波這種方式的傳輸功率較小,目前常用的是電磁感應和磁場共振。
  • 無線充電從原理到技術之歷史的秘密解讀
    無線充電技術的主要種類 現階段,無線充電存在四種不同的方式:電磁感應方式、電磁共振方式、電場耦合方式、無線電波方式。 其中用在手機無線充電的技術主要是電磁感應技術和電磁共振技術,當然,無線充電一旦突破技術壁壘,在以後的家電,以及發展勢頭正猛的電動汽車上同樣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
  • 手機無線充電器功放電路中MOS管的解決方案
    手機無線充電器功放電路中MOS管的解決手機無線充電器和十年前相比,手機在我們生活時間中的佔比已經翻了不止一倍。無線充電設備以其便攜性及適配度佳,而備受市場青睞。手機無線充電系統參數及電路原理圖2019年,You Qin Hua設計了一種基於磁共振的手機無線充電器,並提出了提高無線充電傳輸效率的有效方法。
  • 最高10W快充 臺電TD02-K無線充電器評測
    iPhone X是蘋果2017年發布的一款極具意義的手機,在開啟全面屏時代的同時,也將無線充電(AirPower)的概念帶給了大家。它採用了「Qi」無線充電標準,通過磁感應進行無線充電,充電時,充電板的初級線圈會通入交流電,通過電磁感應令手機上的次級線圈產生電量,從而滿足無線充電需要。
  • 基於電磁感應的液體粘度測量系統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47680.htm基於電磁感應的液體粘度測量系統設計主要包括控制處理電路設計、機械結構部分設計和軟體程序設計三部分。
  • 簡易無線充電系統DIY設計方案
    打開APP 簡易無線充電系統DIY設計方案 程朝陽 蔣緒海 顧 發表於 2014-09-11 12:43:26   1、原理簡介   無線充電系統主要利用電磁感應原理。
  • 無線充電方案廠商排名
    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究,源於19世紀30年代,麥可-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即磁通量變化產生感應電動勢,從而在電線中產生電流。但最早的無線電力傳輸思想是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在19世紀90年代提出的無線電力傳輸構想和無線輸電試驗,因而有人稱之為無線電能傳輸之父。
  • 「不插電現場「 純電動EV感應式充電技術解析
    並且多個插電式EV技術流派也有這各自的技術標準,日後出現大規模通用化的充電站,總不能要求每一款插頭都能具備吧?因此「無線充電」也就開始被車企所關注。用無線電磁波傳遞能量的技術,人類早已掌握了百餘年,然而真正做到能量密集傳輸,還只是近些年的事情。現在市場上已經有不少種類的手機無線充電器銷售了,並且充電性能已經堪比有線充電。
  • 雙十二無線充電器分享:蘋果MagSafe Duo無線充平替推薦
    除了10W無線快速充電外,Nank南卡無線充電寶還可以同時為 3 臺手機充電,被各大媒體評價為無線充電寶裡最好的品牌。Nank南卡充電寶的實用性和安全性之高是在業內有口碑的,採用了聚合物鋰電芯,並且是經過了軍工級別的安全認證,加入了智能異物檢測以及 9 重安全防護,在充電安全上做了嚴密防護措施。並且可在短距離 5 毫米進行充電,即便帶上手機殼也能無線充電。
  • 蘋果12無線充電器哪個牌子好,無線充電器品牌排行
    隨著手機智能用電設備對供電質量、安全性、可靠性、方便性、即時性、特殊場合、特殊地理環境等要求的不斷提高,使得有線接觸式電能傳輸方式越來越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所以近幾年興起的無線充電器就引來了比較好的發展階段了,本期文章給大家分享幾款適合蘋果手機的無線充電器品牌。
  • 手機無線充電什麼原理結構?現場做一個,讓你看個明白!
    無線充電技術,英文名稱為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又稱為感應充電、非接觸式充電,是源於無線電力輸送技術產生的一種新型充電技術。無線充電技術利用近場感應,由無線充電器將能量傳送至需充電設備,該設備使用接受到的能量對電池進行充電,且為設備本身的運作提供能量。由於無線充電器與充電設備之間通過電感耦合來傳送能量,因此無需電線連接,可以做到無導電接點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