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放榜啦!不少朋友都在討論選專業、填志願~
於我而言,雖然高考、選專業填志願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但現在想起來,依舊感慨萬千!尤其是關於選專業~
我是中山大學保險系畢業的,但不是被分配到的這個專業,是我自己從經濟學申請轉過去的。
放著經濟學這種「香餑餑」專業不讀,跑去讀「保險」,很多人都覺得我瘋了!
我媽還因此兩個月都沒跟我說話,也一直不敢跟別人提起我轉專業這事。畢竟當時整個保險行業口碑都不太好,「一人賣保險,全家都丟臉」的觀念存在於絕大多數人的心裡~
說這個事,主要是想引出父母眼中的好專業VS我們眼中的好專業,真的有著天壤之別~
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好專業往往離不開「安穩」、「鐵飯碗」的標籤,如師範、醫學等等;而對於絕大多數考生來說,更適合自己的才是所謂的好專業~
這放在選保險,買保險上,也是一樣一樣的!
父母眼中的好保險VS我們眼中的好保險,同樣天差地別~
01
關於保險類型
父母:「買保險要有錢領,沒錢領不划算!」
對於買保險,大多數父母都存在「買了保險沒用到,就虧了」的想法,所以對「有病治病,無病返錢」的保險有著莫名好感。
這也正合了許多保險從業人員的心意,畢竟返還型保險保費更高,所帶來的佣金也就更高,所以乾脆讓客戶將錯就錯,直接買返還型保險~
實際上,最終返回來的收益可能還扛不過通貨膨脹,還不如自己存著,急用的時候還能隨時拿出來,用不著等個幾十年才能拿回原本就屬於自己的錢~!
我們:「買保險是為了保障,重點關注保障!」
買保險純粹是為了保障,為了轉移我們身邊的風險,降低疾病、意外、身故等帶來損失。
基於追求保障的目的,我們在挑選保險過程中,會更看重保障內容、保障範圍、發生概率等。
畢竟,保險不能讓我們手中的10萬元直接變成20萬元,但是可以保住我們手中的10萬元不會減少,維持生活穩定。
02
關於保險公司
父母:「這個好,牌子大,身邊很多朋友都在賣他們的保險!」
在保險公司選擇上,父母們往往會對所謂的大公司謎之信任。
在他們看來,看得多,聽得多的就是大公司,沒聽過的就是小公司。
相比之下,他們通常覺得大公司靠譜,實力強,不用擔心倒閉,賠不到錢;而小公司萬一倒閉了或者卷錢跑了,就賠不到錢了……
實際上,所謂的大公司,哪一家不是猛砸廣告?請那麼多人不用錢嗎?而這些營銷成本,最終還不是算在產品的保費上,還不是要消費者埋單~
我們:「保險公司沒有大小之分,主要看條款!」
保險行業裡,從來就沒有小打小鬧的公司。
根據《保險法》的規定,股東需要至少出資2億,才能成立保險公司。
買保險,買的是產品條款。
出事了賠不賠,產品條款說了算,和公司大不大沒有半毛錢關係。滿足條款的,無論公司大小,該怎麼賠就怎麼賠。
不滿足條款的,規模再大的公司,照樣一分錢都拿不到。所謂的大品牌,並不能讓保單升值,只會讓保費更貴。
03
關於購買渠道
父母:「找熟人買,有什麼事都能幫忙說上話!」
面對五花八門的保險,看著長篇大論的保險條款,人們難免會挑花眼。
這時候,父母們往往搬出一套」熟人「理論,認為找熟人買才放心,不會被坑,說不定還能給個友情價,甚至妄想著以後出了什麼事,熟人能幫忙說上話。
然後,然後,一些中看不中用的」人情保單「就這麼誕生了。
真正發現bug的時候,保費已經交了幾年,進退兩難。
甚至等到出險時,才發現交一樣的保費,別人能拿100萬,自己只能拿個30萬~
我們:「找專業的人買,購買渠道不影響服務!」
我們不排斥找熟人買保險,但前提是那個熟人得是專業的人。
但實際上,很多熟人都不具備專業性,對健康告知似懂非懂,對所推薦的產品一知半解,甚至對自己配置的方案都說不出清晰的思路。
專業的事找專業的人,買保險也應如此,專業經紀人會指導做好健康告知,並量身定製保險方案,出險時協助理賠……
其實,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熟人還是其他保險經紀人,只是購買渠道不一樣而已,不影響保單後續的服務。
04
關於保險險種
父母:」買一份,就能從頭保到腳!「
很多人買保險,都想著買一張保單,就能從頭保到腳。
父母們往往也存在這樣的想法,許多從業人員正是抓住了這點,在一份保險上捆綁各種附加險,把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壽險都打包在一份保單上!
結果呢?價格貴得離譜!
我們:「重疾、壽險、醫療、意外,單獨配置!」
重疾、醫療、壽險、意外,不同險種對應解決不同的問題,按需配齊這」四件套「才能堵住風險缺口。
不過,懂保險的人,會單獨配置這些險種,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產品,搭配出最優組合,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全面的保障。
寫在最後
說了那麼多兩代人保險觀念的區別,那麼,作為老年父母的依靠,我們也應該給父母買齊保障,減少他們的後顧之憂。
而給父母選保險、真是太不容易了。
年紀大,疾病多,保費貴,到底怎麼下手???
就像當初父母幫我們選專業、志願一樣!
其實,父母最大的風險在於疾病風險,其次是上了年紀,腿腳可能沒那麼靈活,容易出現骨折等意外。
對於50歲以下的父母,應優先配置醫療險和意外險;其次,這個年紀的父母,正處於投保重疾險的末班車,預算允許的話,可以再配一份重疾險。
對於50歲以上的父母,同樣優先配置醫療險和意外險。
年齡超過50歲,一般不建議投保重疾險,因為保費會很貴,甚至出現累計保費超過保額的」倒掛「情況~
所以不要盲目投保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