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年了,老人說,過年祭拜祖先的食物小孩不能吃!

2020-12-15 校園裡的美好時光

過元旦,是按陽曆計算,完完整整過去了一年,迎接新年的第一天。過春節,是按照農曆計算,慶祝每年的最後一天,因此也叫過年。

過年,也就是過春節,在中國有很多講究。古人說,麻雀也有三十夜,意思是說,麻雀在三十的天,也就是在過年的那一天,它們也會在自己的家慶祝過年。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過年的那一天,家家都要慶祝,家家都要吃年夜飯。

過年,除了慶祝家人團聚和慶祝舊的一年圓滿結束以及新一年的開始以外,還要祭拜祖先。祭拜祖先,其實是在表達心懷故人,心存感恩等的一系列情感。

過年的時候,人們在做好飯菜之後,準備吃年夜飯時,總要先祭拜祖先。人們會將好吃的菜或其他東西,包括酒、飯等,放一些在堂屋,然後燒些香及紙錢,請過世的列祖列宗來「吃」。等列祖列宗「吃」完後,人們又會將這一小部分食物收拾好,然後一家人吃年夜飯。

小時候,長輩們總會將放在堂屋過的食物單獨放在一邊,不讓小孩吃,說小孩吃了記性不好,因為這些菜是祖先們「吃」過了的。

小時候的我很調皮,有點不相信大人們說的話,於是偷偷吃那些菜,目的就想證明一下,是不是那些菜吃了有特別的感覺,結果沒有特別的感覺,一起正常。

後來,我上了初一,我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沒有回家過年,加上我和我的姐姐以及弟弟,我們三姊妹自立門戶,沒有臨時監護人,於是,我們三姊妹一起在家煮年夜飯吃。

我是哥哥,姐姐是女孩,因此,燒香燒紙請列祖列宗「吃飯」就是我的事了。吃年夜飯的時候,姐姐弟弟還真不敢吃那些老祖宗「吃」過的菜,只有我敢,因為我吃過。

後來,我在廣東肇慶過了一次年。在那裡,我聽見長輩們講,那裡的人們曾經也有這樣的思想,甚至還嚴重點。

在廣東肇慶,那裡的村民會將雞殺死之後祭拜祖先,祭拜祖先的還有蘋果等其他比較上檔次的食物,祭拜完之後,他們會將這些食物放在墳前,不要了……

其實,這些食物,不是家家都想就這麼浪費了,但沒有辦法,他們認為這些祭拜祖先的食物不能吃。

這些被放在墳墓前食物被在肇慶打「山工」的人看見了,於是去拿來吃了。後來,這裡的村民發現,咦,這些東西還能吃!

慢慢的,這些村民會把在墳前祭拜祖先的食物拿回家,自家人吃。

其實,過年,還有很多有趣的事。你是否曾經也聽說過,過年時,祭拜祖先的食物不能吃,吃了會記性不好或是老祖宗不高興……

過春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過年,它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在這傳統節日裡,我們學會了分享快樂,我們也在裡面體會到了無盡的樂趣,更有我們童年的記憶……

願你春節快樂!

相關焦點

  • 過年,當我們祭拜祖先的時候,是在祭拜什麼?
    但仔細想過後,還是想誠懇點兒,趁著大過年的勁兒,和大家聊聊祭拜祖墳的事兒。我家祖墳在山上,在離重慶市區100多公裡遠的鄉鎮的丘陵之中,不是那種建好的公墓,是真正的青山綠水的山坳裡。父親是一個特別熱愛燒香放鞭炮祭拜祖墳的人,除此之外,他還是個特別熱衷過傳統佳節的人,每次過節他老早就開始忙活,正因如此,小時候的我,吃了好多粽子餈粑之類傳統小吃,很有口福。
  • 印尼華人"過年"拜祖先吃團圓飯
    24日,中國傳統「過年」除夕日。家住印尼北蘇門答臘省首府棉蘭的黃印華一早就張羅著「過年」的事,既有家庭的,也有「公家」的。祖籍中國福建省南安市的黃印華現任印尼華裔總會執行主席,是第二代華人。
  • 女孩出嫁後,就不能再在娘家過年了?聽聽村裡的老人是怎麼說的
    女孩出嫁後,就不能再在娘家過年了?聽聽村裡的老人是怎麼說的在農村,很多傳統的習俗都保存的比城市好,特別是過節的風俗和婚喪嫁娶的習俗,在傳統的中國習俗中就有這樣一條,自家女兒出嫁後,就不可以再回到自己家裡過年了,那麼古人為什麼會訂立這樣的規矩呢?小編特意去拜訪了很多農村裡的老人,聽聽村裡的老人是如何說的吧。
  • 印尼華人「過年」拜祖先吃團圓飯:滿滿中華「古早味」
    過年」除夕日。《印尼商報》供圖 攝「家庭祭拜祖先、除夕夜吃團圓飯,晚上到寺廟張羅安排華人跨夜燒香禮佛事宜」。黃印華說,在中華傳統文化保存較好的棉蘭地區,「過年」是華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圖為萬丹省一家年糕廠生產年糕。 《印尼商報》供圖 攝相同的「過年」習俗在首都雅加達二代華人郭居仁家堅持了數十年。
  • 印尼華人「過年」拜祖先吃團圓飯:滿滿的中華「古早味」
    過年」除夕日。《印尼商報》供圖 攝「家庭祭拜祖先、除夕夜吃團圓飯,晚上到寺廟張羅安排華人跨夜燒香禮佛事宜」。黃印華說,在中華傳統文化保存較好的棉蘭地區,「過年」是華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圖為萬丹省一家年糕廠生產年糕。 《印尼商報》供圖 攝相同的「過年」習俗在首都雅加達二代華人郭居仁家堅持了數十年。
  • 閩南人過年的祭拜習俗盤點
    過去,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與城市完全不同,不僅習俗多,食物多,而且年味也足。傳統習俗裡,「年」是從臘月十六開始,到新年的正月十五才屆尾聲,長達一個月之久。這期間迎來送往,繁忙、喜慶、回顧、憧憬交織一起,構成了閩南農村濃鬱的「年味」。雖然,如今的農村已經逐漸城市化,老的習俗保留下來的越來越少,但是其濃厚的年味依舊是城市裡找尋不到的。
  • 要過年了,老人說,這種情況下不能「送年」,很多人都做錯了
    人們尤其是農村人都知道,過年的時候,要迎年、發馬子、送年,走過這三道程序以後,才算過完了年。但是,聽老人講,在有一種情況下是不能送年的,因為很多人不清楚,所以稀裡糊塗做錯了的人不在少數。農村人過年,有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要辦,那就是請過世的祖宗回家過年。有人要問了,祖宗人都沒了,還怎麼回家過年,這聽起來不是怪嚇人的嗎?可是農村就是有這個傳統風俗。過年的時候,堂上要掛家譜,有的還要擺放祖宗的牌位或者照片,供桌上要放置碗筷、蠟臺、香爐、餑餑等,而且雞鴨魚肉齊全,還要焚紙錢、燒香,都是為了供奉和祭祀祖先。
  • 老人話不假:過年拜神怎樣拜 記得要說好話,來年「鴻運當頭」
    過年拜神怎樣拜 ?新手媽媽、媳婦們面對農曆過年有許多困擾,以往都是媽媽在張羅,今年輪到自己處理,該準備哪些食物?怎麼拜怎麼說才對?
  • 農村過年去祭拜先祖,哪些人是不能跟著一起去,這種習俗你知道嗎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農村裡面,其實有很多的習俗,雖然說現在很多的習俗,已經慢慢的被大家給遺忘了,但是生在農村的朋友們,多多少少都會知道一些習俗。新年才過了沒多久,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那些新年時候的習俗。說到新年的習俗,你們會想到哪些呢?東北殺豬飯?南方一些地區請神?又或者是舞龍耍獅?
  • 過年了,你們老家還祭祀祖先嗎?
    過年祭祀,在菏澤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過年緬懷先輩,也是對祖先的尊敬,所以每年的臘月二十九的晚上,或者大年初一的早上都會上墳祭拜,一大家子帶上貢品和鞭炮去祭拜。我記得我從小就跟著父親去祭祀,以前都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天不亮就出發,現在都是提前一天,臘月二十九的下午去。
  • 亞洲人過春節:韓國春節祭拜祖先,馬來西亞華人不吃餃子
    亞洲人過春節:韓國春節祭拜祖先,馬來西亞華人不吃餃子2019年的第一個月已經從指縫流走轉眼已經到了二月,我國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到了二月份各地的年味就越發的濃鬱了,可能讓廣大青年難過的是快遞都已經陸續放假了網購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
  • 臺灣過年習俗與禁忌
    每次過年,臺灣家家戶戶都會大掃除、採買春聯等年貨了呢!除了包紅包、吃年夜飯等流傳千百年的春節習俗,其實還有一些特別的習俗跟禁忌,就算沒有遵循也不用過於在意!雖然流傳下來的習俗自有它的道理所在,但相信大家心存良善,肯定也是開心過好年!
  • 農村過年一大怪象,大年三十去祭祖,這是為什麼?
    今年的2月初就開始過年了,算是比較早一次的過年,在外忙碌了一年的農民朋友也都開始準備回老家過年了,而沉寂了許久的農村也要開始熱鬧起來,最開心的當屬是老人家了。從過小年之後,農家人就 開始忙起來了,開始準備過年期間要用的東西,包括大年初上門拜年請人吃的雞蛋、糖水等等,所以說農家人對過年的重視程度遠遠比城裡人高。
  • 柞水民民俗:過年祭祖拜四方
    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年節習俗,在和當地土著人融合中,傳承了過年祭祖拜四方這一古老的民間習俗。每逢過年,柞水人有祭拜祖先的習俗,這主要源於「百善孝為先」和「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其意表示對祖宗先輩孝敬懷念之情,又意在祈求祖宗保佑子孫後輩興旺發達,平安吉祥。
  • 潮汕民俗:潮汕過年習俗諸多講究,它們對潮汕人有何特殊意義?
    在潮汕的春節,人們已經從臘月廿八這天就開始準備過年需要的東西了,他們講過年稱之為「過年」,是最為隆重的一個節日,他們廿八這天就會大掃除,民間俗稱為「掃生」,大掃除之後他們都會在家門貼上新的對聯,還會購置新的家具,他們家加都要買蜜餞、茶料、糖拿來孝敬「司命灶君」,因為這天是司命灶君上天的日子,人們都會防鞭炮,為「灶君」送行,希望「灶君」能夠上天幫他們說好話,希望能夠讓「司命灶君」保佑家人安康
  • 快過年了,這6種食物孩子不能吃,家長要注意了
    不過這個時候家長們可要注意了,有些食物給孩子吃多了,可能對她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3、家長給孩子喝酒,智商退化一位聰明活潑的小孩,在二伯的逗哄下喝白酒,家長認為小孩子喝點就沒事的,又不是喝很多。結果沒想到的是當天小孩昏睡不醒,還伴有嘔吐抽搐,家裡人感到不對勁急忙送醫,最後被確診為酒精中毒,並且大腦有所損失智力下降。
  • 許石林:過年,你如何拜祖先?
    答某生:過年如何拜祖先 今日有某生(大連人)於微博私信諮詢過年拜祖事,勉為答覆。
  • 冬至「小過年」,帶你一次吃遍潮汕
    菜頭系蘿蔔俗名,菜頭粿是潮汕地方年糕的一種,每逢過年時節,各家各戶都有蒸製。把白蘿蔔刮去皮,用菜頭抽抽成小條狀,用手把蘿蔔汁捏幹。放入薯粉,鹽,喜歡花生的可以放點花生米,再均勻攪拌,如果太幹就用刀剁幾下就不會了。然後做成拳頭大的丸狀,放到鋪好炊布的蒸籠上蒸熟就行了。做好的菜頭圓可以即食,冷卻後切片用油炸風味更佳。
  • 旅行中國:臺灣的過年風俗
    主要的食物是潤餅和刈包。潤餅系以潤餅皮卷包豆芽菜、筍絲、豆乾、蒜頭、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醬等多種食料。刈包裡包的食物則是三層肉、鹹菜、筍乾、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鄉土食品。送神。衣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家家戶戶舉行祭灶活動,歡送灶神及其他諸神上天。
  • 俺們新泰人是這樣過年的:貼對子、供養、請家堂、發錢糧、熬五更、拜年、送家堂.
    祖先把具有實際消防作用的行為化作美好祝願的形式傳承下來,為祖先的智慧感到驕傲。申時,小孩開始跑著到各家,約齊族人說好在誰家門前集合。大人端著盛著祖先牌位的簸箕、抬著水筲,小孩抱著爆仗焰火,扛著長長的竹木桿子,浩浩蕩蕩來到村外的空閒地。出屋門前拿去屋門外的攔門棍,出大門前拿去大門內的攔門棍,以便祖先順暢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