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某生:過年如何拜祖先
今日有某生(大連人)於微博私信諮詢過年拜祖事,勉為答覆。
公之於此,供有需要者參考。
許先生臺鑑
晚生冒昧打擾,還望見諒。晚生素聞先生稔知禮俗,通達聖賢遺教;又讀先生《桃花》一書,深服先生胸懷見地。此番特來相擾,是為請教先生墓祭之事。先祖父於今年清明亡故,眼下年關已至,當行墓祭。然禮法久闕,家人均不知墓祭儀軌。為致孝於先人,復禮於鄉邦,不敢輕率從事。還乞先生撥冗見教,示以墓祭之法度,垂作典範。吾人因以得少慰宗祖之靈,後人亦將有法可從,如是則幸甚。
恭請許先生撰安。
晚生XX頓首
足下:
敢承不棄,試略陳淺見。
禮主敬,儀從宜。似當考諸貴鄉舊俗,逐步恢復之,且恢復的步伐、幅度不宜過大,一切使親友能夠依稀喚醒內心的記憶,才能跟從配合,逐漸豐厚,假以時日,漸臻於善。否則,親友觀之,若化外異俗,非不能不使人誠敬而從,反而如觀褻戲,效果就適得其反了。具體到年關,令祖當年去世,未過小祥,熱服在身,祭拜當依照本地風俗,稍加隆厚。以鄙鄉之禮,於除夕當天,上午在堂屋布置條案,灑掃潔淨,迎像出主,並於午後,五服男丁持鞭炮、燒紙,去往先塋,鳴炮、燒紙,磕頭,迎神請靈。回家後,於堂上,磕頭上香,安神就位。年夜飯前,先進盥巾、碗筷、杯盞,一般是三副,示多也。年夜飯,闔家先叩首上香,主菜獻於案上,斟酒,再上香,請先祖享用。稍後,全家用飯,將祭過祖飯菜撤下,分享。祖先像前案上,換乾鮮果。此為辭歲。
初一,拜年,清早於堂上上香、磕頭,進盥巾,撤乾鮮果碟,備飯菜。初一飯菜主菜供祖先後分享如上。供畢,復換乾鮮果長供。
自此,親戚本家來拜年,磕頭當在祖先堂上先拜祖先,後於堂上原地給長輩磕頭拜年,拜年要朗聲唱誦。
如此而已。
不知能否對您有幫助。
再謝!
石林 拜
某生答曰:
多謝許先生賜教!先生乃先達,晚生網上求教未能全禮,已自慚愧。更何期先生謙德相容,晚生惶恐難當。晚生當詳考鄙鄉舊俗,參以先生所示法度,慎敬從事,方不負先生教訓。再次頓首拜謝先生!
文武周公之道未墜於地,在人。禮法於當世尚有復興之機,全賴如先生之大人君子引領風尚,吾儕小子只好步趨於後罷了。
2017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