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高考是很難得,古代的科舉更是難上加難,按著現代人開玩笑的話語來說「我真是太南了」
話說唐朝有一個人,考上了進士,然後就騎著馬去長安逛了一天街,一睹長安美貌,這個人就是孟郊。
我們對於孟郊的了解可能只是停留在他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首詩基本上凡是上過小學的都能背誦,被譽為千年以來讚頌母愛的至篇,當年孟郊的父親只是一個小官,家中清貧萬分。他從小就性格孤僻,很少與人來往。還好,他有一個愛她的母親,等到孟郊五十歲的時候,當上了溧陽縣尉,結束了長期以來的漂流生活,便將母親接來同住。
在感受到世態炎涼和流年滄桑之後,覺得母親的愛是十分可貴的,所以就有感於詩文,寫下這首頌母之詩。詩中的「慈母」和「遊子」是社會中的真實寫照,母親的愛是深沉的,詩人用最簡單的筆法勾勒出母親的溫暖形象。
講完了我們最熟悉的這首詩以後,我們來講講那些少為人知的故事。我們剛才說到古代的科舉制度是非常嚴格的,有人考了幾十年,黑髮變成了白髮,孟郊也不例外。
孟郊第一次考試的時候,也有一個人參加了進考,他叫做韓愈。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當時韓愈還是個小夥子,而孟郊已經四十一歲,步入中年。得知落榜以後,孟郊落寞,悲傷的心情再也壓制不止,寫下了《落第》:
曉月難為光,愁人難為腸。誰言春物榮,獨見葉上霜。鵰鶚失勢病,鷦鷯假翼翔。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
這首詩歌起篇就寫「愁」,那這首詩的主基調就是愁思,有多愁,你看他怎麼寫。春天本來是萬物復甦的時候,都說春天的主顏色是綠色,但我只看見葉片上的霜,一種冷感。孟郊的詩歌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喜歡用「死」,「燒」, 「斷」的字眼,他覺得這樣硬氣的字才能表達出一種落寞的心情。文字被他運用到了極致,所以後世也送他一個外號「詩囚」。
古代人寫月亮真是太多了,因為月亮不僅寄託情思,更可以寄託難以得志的愁思。詩人原本已經經歷過失敗了,本來以為命運再不會和他開玩笑,但沒想到,命運再次給他沉重的打擊。「棄置復棄置」,我這麼好的一個人才,你不錄取我也就算了,生活曾經羞辱了一次還不夠,還要再羞辱我兩次,命運給我的傷害就像是一把利劍捅進了我的心窩。
命運就像是在開玩笑,你越想考取進士,就偏不讓你償所願。在第二次考取進士的時候,他再次失敗。他傷心啊,他難過啊,他馬上就寫《再下第》:
一夕九起嗟,夢短不到家。兩度長安陌,空將淚見花。
我第一次看到這首詩的時候,被題目給逗笑了。第一次叫做落第,第二次叫再下第。命運就是這樣子,玩弄你的時候,不僅使你落魄,還要使你備受嘲笑。
我為什麼睡不著,因為我沒考好;我為什麼要夢到家鄉,因為我沒有考好,多麼完美的邏輯。始終都圍繞在「考不好,睡不著」的圈子中。這裡的兩就是說他自己已經考過兩次了,沒想到還是失敗,別人看到花兒,欣賞它的美色時,都是喜悅的心情,而我偏偏不一樣,除了難過,就是落淚。
讀完整首詩的時候,詩人的落寞和悲傷達到了頂峰。其實,詩人這樣寫,毫不誇張,反而能理解,因為孟郊已經四十多歲了。古人的壽命不長,許多人都是滿懷志向,還沒有成功實現夢想就一命嗚呼了。
時間是治癒傷痕的大師,但絕對不是撫平傷痛的高手。有過前兩次失敗的時候,幾年流逝,孟郊已經變成一個大叔,四十六歲了,人生都已經過了一半。他奉母之命,第三次考取功名,這一次,命運沒有和他開玩笑,他的付出終於得到了收穫,考取了進士。
現代人有錄取通知書,古代有榜文,在放榜當日,孟郊看見自己的名字以後,高興的不得了。孟郊高興之餘,想著沒有詩文,怎麼能表達出我此刻內心的心情了,我要將此刻的心情分享給天下人,他大筆一揮,寫下《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詩中的「齷齪」並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那個意思,而是指一種困境的生活,我們在上文已經提及過,他早年的經歷。放蕩是表達無拘無束的心情,一種狀態。
古代才子要考取功名,而才子一定是氣質不俗的,有可能還有點帥。在放榜的時候,絕對是一個看帥哥的好時候,那這些權貴的女子絕對會傾巢而出。我相信古代大多數人只要考取進士,就是抱著「學而優則仕」的心態,考進士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追求,不然還是為了給你探討什麼人生雞湯嗎?
孟郊也是這樣的心態,說著是看長安大道兩邊的名花,我們對美女最好的形容就是將她比喻成花一樣,所以看花就是看美女。其實這和男人大部分的理想追求是一樣的,說著要看內心品格,說著要有「蕙心蘭質」,其實最先看得就是外表。
他表達高興的手法很巧妙,不直接寫他自己,而是來寫「馬」。按唐制,進士考試在秋季舉行,發榜則在下一年春天。春天的風是和煦的,溫暖的,連馬兒都能高興地跑起來,步伐格外的輕盈,迎著春風踢踏踢踏。馬兒都如此高興,馬上的人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情就不用說了吧。我們雖說不能像孟郊一樣如此放蕩不羈,但是我們一定要記住,現在的奮鬥和拼搏是為了日後的成功做鋪墊,就像用現在話來講「你拼命努力的樣子雖然看起來很狼狽,但你成功的樣子看上去卻很美」。
其實孟郊就像是像沙漠裡的仙人掌,一直在忍耐中求生存。面對蒼茫的歷史長河,他通過自己的苦難向我們訴說,回憶自己的傷痛去感知,並用文字表達他那個時代的風雨。眾生皆苦,沒有人說自己不苦的,但能忍受苦難,才能在黑夜中永不迷路,這是那個風雨時代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