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的《遊子吟》你錯過了什麼?

2020-12-20 站在歷史的山峰

大家都知道孟郊所寫的《遊子吟》,大家應該從小時候就會背了,那它其中的深意你又知曉多少呢?讓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關於這首詩的故事和關於母親的這一偉大的形象。

寫作背景

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人,唐代著名詩人。少時隱居嵩山。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由於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以至公務多廢,縣令乃以假尉代之。後因河南尹鄭餘慶之薦,任職河南,後卒。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孟郊工詩。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與賈島並稱「郊寒島瘦」。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

詩文賞析

在這首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一想到那個畫面我就滿滿的回憶,想起了很多事。想像一個畫面,就是在昏暗的光線下,有一位蒼老,眼中有血絲,滿身疲憊的老母親眯著眼,幫孩子縫著衣服。每當我想到這個畫面,眼淚就不聽話了,止不住地往下流。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樣的感受,至少我是這樣做的。

《遊子吟》寫於溧陽(今屬江蘇)。此詩題下孟郊自註:「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同住。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炎涼,此時愈覺親情之可貴,於是寫出這首發於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讀後感受

我相信每個人在讀這首詩的時候都有不同的感受。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但不管怎麼變,不管他們變成什麼樣,他們對我們的愛是不會變得。每當看影視,刷抖音刷到這種正能量的視頻,都會忍不住發評論,然後想給母親打個電話報個平安。

因為父母是我們永遠的保護所,是一個不用背負太多責任,壓力,可以稍微休息,停靠的港灣。可能我們現在體會不到這種感受,但是在以後的日子裡,他們一定是那不會拋棄你們的最好的人。所以,我們要好好對待自己的父母,不要讓他們等太長時間。不要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樣的事情發生,不要讓愛你的人失望。

孝順不是說說而已,要用真心交換真情,也是永遠不會背叛,不會拋棄你們得最愛的人,珍惜對你好的人,因為遇到了就是緣分,就要倍加珍惜 。希望大家看完能有感觸,也希望大家再讀一遍《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新的收穫,不要等待了,去吧。

相關焦點

  • 每天一首古詩詞|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遊子吟》這是唐代詩人孟郊的一首五言古詩,詩人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了遊子臨行前慈母細細縫衣的場景,謳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慈母用手中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的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照大地那般深厚的慈母恩情呢?詩人抓住遊子遠行,慈母縫製衣服這一看似尋常的場景,通過對慈母動作及心理的刻畫,深化了這種骨肉之情。
  • 孟郊的一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寫出了母親對孩子最深沉的愛
    有一種愛是血凝成,有一種惦念心連心;這種愛會伴你一生,而且心甘情願;不管是否有回報,都在心靈深處默默的流淌著,無窮無盡,直至生命終結。有一種真情與生俱來,有一種牽掛痛徹心扉,這種真情不會因距遠而生疏,不會因時光的流逝而減弱;一生有你,一世情深。有一種溫馨來自心靈的惦念,有一種關愛超越了世俗的軌跡,只要你身在其中,就能感受到無比的溫暖和幸福,只要一離開,你就會倍感缺失和遺憾,常常會夢縈魂牽。
  • 每天學習一首古詩詞34:孟郊《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詩句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大家都會,但你是否知道背後的故事?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大家都會,但你是否知道背後的故事?文|新角度侃歷史在大唐時期,古代詩歌的發展達到了頂峰,是因為出現了很多偉大的詩人,比如李白,只要有酒有劍,就會有詩。但是詩人當中也有差勁的人物,唐代的孟郊就算一個,但他也有佳作傳世,就是《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大家都會,但你是否知道背後的故事?孟郊被稱為詩囚,是比較悲哀的一位詩人,他出生的家庭是比較貧寒的,並且他早年性格很孤僻,不願意與別人有什麼交往。當然,前期他也沒有什麼作為,一直隱居在嵩山,後來還從中原遊歷到江南,除了寫一些詩以外,就沒有任何作為了。
  • 中國詩詞大會,慈母手中線,孟郊寫《遊子吟》,感動了古今很多人
    董卿在詩詞大會上吟詠出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詩句,董卿說:「無論我們走多遠,走多久,我們都會忍不住回望出發的起點,那是孟郊心中的 三春光暉」。董卿舉手投足之間都非常的有魅力,正是因為董卿熱愛詩詞,從小就喜歡詩詞,在詩詞的滋養中成長起來的,說的話語都蘊含著詩情畫意。人是有感情的,感情是伴隨人一生的。在這裡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孟郊的《遊子吟》。
  • 詩詞鑑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原文】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賞析】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更覺親情之可貴。本詩就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本詩繼承了孟郊古樸的詩風,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鬱醇美的詩味。
  • 楊雨品古詩詞丨28:孟郊《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點擊上方綠色按鈕⊙收聽今天我們一起來品讀一首有關母愛的詩。一說到母愛這個主題,我相信你一定會首先想到他——唐代詩人孟郊和他那首最著名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 每日賞析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離家的孩子,周末記得回家哦.
    《遊子吟》中唐 · 孟郊
  • 《遊子吟》:「慈母手中線」的背後,是殷切期盼與濃濃愛意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學生時代這首耳熟能詳的經典《遊子吟》被搬上銀屏,改為頗有中國風的動畫,沒有煽情、沒有生搬硬套、沒有浮誇動畫《遊子吟》是上海嘉定800年重點項目之一的「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第三部作品,改編自清代史學家王鳴盛的真實經歷。動畫通過濃濃的中國風元素,將詩中的母子情深的景象完美地展現出來。
  •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母親節快樂!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母親節快樂! 來源:小林漫畫編審:楊柳風原標題:《慈母手中線
  • 12 「郊寒島瘦」孟郊與「母愛頌歌」《遊子吟》
    《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詞句注釋] ⑴遊子:古代稱遠遊旅居的人。吟:詩體名稱。 ⑵臨:將要。三春暉: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三春,舊稱農曆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子女。[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 一生多是清貧,你還記得寫《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孟郊嗎
    我們對於孟郊的了解可能只是停留在他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詩中的「慈母」和「遊子」是社會中的真實寫照,母親的愛是深沉的,詩人用最簡單的筆法勾勒出母親的溫暖形象。講完了我們最熟悉的這首詩以後,我們來講講那些少為人知的故事。我們剛才說到古代的科舉制度是非常嚴格的,有人考了幾十年,黑髮變成了白髮,孟郊也不例外。孟郊第一次考試的時候,也有一個人參加了進考,他叫做韓愈。
  • 孟郊慈母——《遊子吟》場景
    身為溧陽縣尉的孟郊,這天,他顯得格外激動,他,究竟在激動什麼呢?雖然年過半百,卻是縣尉卑微之職,但是,他結束了長年的居無定所、漂泊流離生活,今天,他要將母親接來同住,這讓他忍不住的激動,也使一幕幕的畫面再現他的腦海。
  • 走近紡織術: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慈母手中的針線,織成了遊子的身上衣物。代表著深沉的母愛以及期盼遊子早日歸家的情感。    此時的孟郊流離失所,早已與母親失去聯繫。人到中年,他遍嘗人間冷暖,唯覺與母親的臨別之情感難忘。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在日常的細節中體現出來令人動容。慈母手中線,牽掛的是即將遠離家鄉的孩子。而遊子離開家之後,母親仍舊在紡織機前為他織衣,期盼遊子早日歸家。
  • 孟郊《遊子吟》中的「臨行密密縫」是什麼意思?
    孟郊科舉之途並不平坦,一直失敗,直到四十六歲那年,他才進士及第,寫下了傳頌千古的名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孟郊的詩歌,流傳到今天大約有五百多首,而唐詩選本中選錄最多的一首詩就是《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母親節,致敬天下母親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到了。雖然自古以來,我們也不乏宣揚母愛、讚美母親的故事、詩詞等,比如孟母三遷、斷機教子,比如孟郊的《遊子吟》,但到目前為止,我們卻沒有一個比較正規化的母親節。不過,這並不代表著,我們就不會有。事實上,「中華母親節」目前尚在待定中。
  •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遊子吟》?感恩慈母心,學寫《遊子吟》
    你想學寫詩歌嗎?你想學習寫作古詩嗎?你想學會像盛唐詩人孟郊那樣,去抒情詠懷,感恩母親,歌頌母親嗎?那就趕快過來,咱們一起學習吧!尤其是感恩母親的話題,更是讓每一個人感動不已;讓每一位在外打拼的遊子感動落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仿寫的是孟郊的《遊子吟》。行者在這裡不唯淺陋,先帶頭給大家仿寫四首。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女紅」對於中國古代女性意味著什麼?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女紅」對於中國古代女性意味著什麼?人類從懵懂的遠古時代發展到文明社會,經歷了幾千年的傳承和演變。古代人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狀態,用自己的聰明和勤勞的雙手創造了生活奇蹟。生活中誰也離不開衣、食、住、行。其中衣服從古至今的巨大變化,其實完全可以映襯出手工業發展的足跡。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與母愛相關的詩句還有這些
    2、《遊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3、《十五》——宋 王安石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8、《慈烏夜啼》——唐 白居易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 50歲時才寫了《遊子吟》的孟郊,原來是中唐的一位奇葩詩人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50歲時才寫了《遊子吟》的孟郊,都有哪些奇花異葩之事呢?請繼續往下看。一、囧事之一,人到不惑,45歲之前,依舊白丁一個孟郊,自小喪父,是母親含辛茹苦把他們兄弟三人撫養成人。生活的艱辛拮据,在孟郊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