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不住的高分復讀生:高三打基礎,高四985

2020-12-15 大河報網

事實上,一些學校的高中成四年了

「今年四川理科高考的魔幻現實大戲,全省前1萬名有6300個復讀生!」隨著高考分數發布,最近一則傳聞掀起網絡上對復讀生的集體聲討。

這一傳聞日前已被四川省教育考試院闢謠。自貢市警方追蹤後發現,假消息由自貢市一名應屆高中生所編造,系因分數與人民大學相差很多。

在另一高考大省廣東,高考成績放榜後的第二天凌晨,廉江市實驗中學大門口就排起了長龍。

原來,該校2019年高三復讀班開始招生,計劃招收1000名。由於名額有限,大批來報名的學生和家長早在凌晨三點便在校門外守候。

時代變化太快。過去落榜生才復讀,如今學霸們也開始復讀了,一說起自己是復讀生,就器宇軒昂地說目標是清華和北大。

高分復讀對學生、家庭、學校各方來說,都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在只看分數來錄取學生的考試招生制度下,又是一個被迫的選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高四大趨勢

事實上,一些學校的高中成四年了。」儲朝暉觀察到,近兩年高分復讀熱的覆蓋面更加擴大了。

在廣東深圳,2018年有高考復讀學校招生還沒結束,已經有近10個超過高分優先投檔線的學生確定復讀,理科最高分達到568分,文科最高分超過600分。《深圳商報》採訪該校校長時發現,高分考生準備復讀的人數猛增。

在四川巴中,一場針對高分復讀生的招生計劃2018年在中學間悄然展開。上一本線的考生是各校招錄的重點對象,高四食宿免費成為各校提供的標準配置。對更高分數的復讀學生,學校還開出了更高價碼。《巴中日報》走訪發現。

為了針對考生非「985、211」不上、錄取後不報到的情況,2018年高考大省河南還出臺了一項政策,高校可以此拒絕錄取失信考生,考生第二年高考志願的選擇也將受限制。

為進名校主動選擇復讀的往屆生,將取代考分不上線或填報志願失誤而導致被動復讀的群體,成為復讀生主力。 《我國高考復讀群體的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一文早就指出。

隨著高考錄取率的提高,落榜復讀生大幅減少。不過,執著名校的高分復讀生,開始增多。

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高考錄取率從1998年的33.86%增長到2018年的81.13%,20年間翻了2.4倍。當「有學上」 的底層需求滿足後,人們自然要追求 「好大學」 的高層目標。

錄取率和毛入學率高於我國的日本和韓國,高分復讀生現象更加顯著。

韓國2017年復讀生比例高達23.2%,當年還發生了全國考生「九人滿分,八人是復讀生」的奇聞。

在日本,復讀生被稱為 「浪人」,復讀一次叫「一浪」,兩次叫「二浪」,三次以上就叫「多浪」。大阪大學2018年63萬高考考生中,「一浪」就超過10萬,佔比約17%。東京大學考試中,「浪人」數量始終在三成左右,最高接近一半。

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0%,提前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有日韓經驗在前,就不難理解我國越來越多的高分復讀生了。

復讀最划算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上大學不是件難事,上名校依然不輕鬆

即使是在北京、天津、上海,985錄取率也不超過6%。2018年,985錄取率天津全國最高,也僅5.81%,上海以5.33%居第二,北京以4.29%居第三。如果再看河南、江蘇等省份,985錄取率都僅有1.14%,名副其實的百裡挑一。

只要能考上名校,畢業後獲得的利益,僅從就業薪酬等肉眼可見的來看,也是實實在在的。

中國薪酬網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屆畢業生平均月薪超過9000元的有4所,分別是清華、北大、北京外國語和上海交大。8000至9000元之間的高校有38所,基本都是985或211高校。

以往高考沒能考上名校的學生,在大學裡繼續懸梁刺股,指望著四年後考研再翻身。然而,靠考研實現名校夢的路也越來越狹窄。

中國教育在線2019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名校接收推免生比例不斷走高,如果本科不是名校,想進清北這樣的頂尖名校,希望幾乎沒有。北京大學2019年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生中,94.8%的學生本科都是「雙一流」建設高校。

更何況,一二三本合併已經是大勢所趨,本科名校學歷的價值凸顯。目前北京、天津、廣東、遼寧、山東、浙江、海南、上海已經率先合併了一二本,截至2019年5月,全國尚未宣布取消三本的省份,只剩下了黑龍江、青海和湖南。

一番比較下來,復讀反而成了最划算的手段。不如高三打好基礎,高四衝刺985,比應屆生在分數提高上還有優勢,為什麼不再拼一把呢?

歸根結底,之所以選擇高分復讀,跟我們現有的考試招生制度直接相關。

儲朝暉跟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考試招生制度主要還是依據考試分數來選拔學生,只有學生把分數考得更高一點,才能上更好的學校,這是高分復讀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

碾壓應屆生

在分數的升學博弈之下,高分復讀熱擠壓的,可是應屆生升學名校的機會

今年,四川理科700分以上考生182人,而清北在四川投放的理科招生計劃只有72人。就算理科考到了700分,也上不了清北。

無獨有偶。2018年,清華在河北的理科錄取分數線為704,北大為707,考700分也上不了清華。

高分率高,名校難考,校外培訓跑不了。高分生的增加,連復讀學校都開始有了招生要求。

杭州建人高復學校2016年600分以上的高復生鳳毛麟角,2017年有20多個,學校為此專門組建了三個實驗班。而且為保證教學質量,學校不再招收450分以下的學生。《錢江晚報》從杭州兩家規模最大的高分復讀學校了解到。

廣州大部分複讀機構的費用在4.5萬元到6萬元不等,已經是一門穩定的生意。為了辦好復讀班,不少複讀機構從公辦學校挖教師。《南方日報》2017年走訪時發現。

不過,儲朝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作為正常的教育教學、學生發展,還是要儘可能減少這種高分復讀現象,因為它本身是資源的浪費。

要想從根本上減少高分復讀熱,儲朝暉認為,「高校要有相對獨立的專業評價。」有了相對獨立的專業評價,高校就不只是依據分數來錄取學生,而是給學生整體地做綜合評價。

否則的話,應屆生錄取率下降,又會導致復讀生的增加,形成惡性循環。

2019年6月8日北京高考結束後,一位考生在101中學考點門口向記者說道:「高三打基礎,高四985,拜拜了各位,明年再見。」

相關焦點

  • 復讀:高三打基礎,高四985?
    有些人考高分,有些人考低分。有些人發揮失常,有些人發揮超常。對於那些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或者種種原因發揮失常的同學來說,復讀是他們走向理想大學的一種方式。每年的復讀生是高考考生當中重大的一部分。下面是2020年全國各省復讀生人數統計。
  • 「高三打基礎,高四985」,高考復讀生增多,家長和考生要重視
    不僅如此,很多省份的復讀生在增加當中,「高三打基礎,高四985」,復讀生們想再努力一年,考取一個更好的學校。然而,高考人數是持續增長的,在這樣的狀態下,競爭就比較激烈了,家長和考生需要重視。每次高考落榜人數都不少,特別是高分落榜考生,不願選擇與高考分數低一點層次的大學,那麼只能選擇復讀這條道路,在河南省,高分考生復讀,很多中學都會歡迎。
  • 高三打基礎,高四985真的現實嗎?網友:未必!
    在高考生當中流傳這麼一句話:高三打基礎,高四985,這樣的說法是否現實呢?一起看看廣大考生的看法。考生A:不同的人,不同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都會有不同的效果。至於會不會出現「高三打基礎,高四985」要取決於你在高四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如果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依然出現了問題,那別說985了,能提高10分就很不錯了。考生B:這個要看很多的因素。
  • 高三打基礎,高四985?不適合復讀的五類高考生,錯選加劇痛苦
    「高三打基礎,高四985」之所以復讀會成為近年來高考失意者的熱門選擇以今年河南、四川、河北等高考大省的數據為例,復讀生數量進一步增加,高分段考生中,復讀生佔比呈不斷擴大趨勢。湖南的718分理科狀元杜青雲,正是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退學的復讀生,類似的高分復讀生案例在全國還有很多。復讀生在高考中的整體優異表現,以至於網絡中出現了「高三打基礎,高四985」的調侃之辭。
  • 高分復讀生的時代來了
    在高考之前,為了實現好大學的目標,無數中產家庭越來越早地在初級教育上實行高投入和精英化的策略,補習班、打比賽、興趣班、留學,各顯神通。但在考後,正經途徑就很少了,再來一次的機會就僅剩下復讀和留學。從一年經濟成本上來說,最貴的復讀學校和最便宜的留學也有著四五倍甚至更高的差距,即使對於人均收入不斷提高的普通國民,復讀仍然是再考一次的最佳選擇。
  • 連續兩年出現復讀生獲高考狀元,高分復讀現象增多,應屆生心裡苦
    但三年後他從北大退學復讀,今年參加高考並再次取得高分。高分復讀生原因各異,但都挺可惜復讀生加劇高考競爭復讀生加劇競爭,浪費名額一直也是備受爭議的地方。復讀生佔據一個進入清華北大等名校的名額,其他考生相應就少了一個機會。
  • 高考復讀質變,高分復讀生為何願頭頂壓力再戰一年?
    高三一年,聽到最多的三個字就是「撐下去」。當一個人持久的努力而沒有收到反饋的時候,挫敗感和失落感會與日俱增,這也是為什麼高考會帶來的煎熬與疲憊。高考失利,步入高四,為理想力挽狂瀾的學子就像是一個聖鬥士,直面破碎的人生,頭頂壓力,背水一戰!高考復讀本來是為了那些高考成績與真實水平不符而無法進入大學繼續學習的學子而設計的,但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高分考生放棄高校錄取,選擇高四復讀一年呢?
  • 復讀生增加,會有什麼影響?應屆生:不想讀「高四」
    當大家好不容易,迎來高三這一年,準備決戰高考的時候,卻發現,原來與自己競爭的,不僅僅是應屆生,還會有許多的復讀生。尤其,當同學們發現,復讀生為數不少的時候,內心會有怎樣的感慨呢?不知道何時起,「高三打基礎,高四985」的口號,逐漸深入人心。高考,是一場分流的考試,影響著一個人將來的人生走向;高考的重要性,對於許多學子來說,已經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
  • 從211退學,連續復讀兩年……那些高分復讀生,究竟經歷了什麼?
    有人從大學退學再回去復讀,有人「高四」後接著 「高五」。對他們來說,復讀,瞄準的是985,乃至清華北大。綿陽中學實驗學校為復讀生家長設置的休息室。圖/ 史千蕙「讀書是贖罪」「不甘心」,是許多高分復讀生都會提到的三個字。
  • 河南高考復讀生46.74萬人再登全國榜首!名校資源被復讀生擠佔?
    從這份統計數據表來看,河南不僅高考報名人數達到百萬,成為國內考生人數最多的省份,復讀生總量也是一騎絕塵,以46.74萬人高居榜首,比二名和第三名人數總和人數還多,復讀生所佔的比例也到了全國第一的40.36%。
  • 復讀生考上清華北大,高中學校開出百萬獎勵金,網友:經費哪裡來
    復讀生考上清華北大,學校開出百萬獎勵金,網友:經費哪裡來?高考分數線剛剛公布,一些學生就思謀復讀事宜了;儘管今年各省市對復讀生有所限制,但仍擋不住一些復讀生考名校的欲望。一些高中學校也緊鑼密鼓地開始招徠復讀生了。近來刷新聞,刷到一條某地一所高中學校招收復讀生的新聞,學校對復讀生開出了非常優厚的獎勵。
  • 復讀生考上清華北大,高中學校開出百萬獎勵金,網友:經費哪裡來
    高中招徠復讀生放大招,考上清華北大獲百萬獎金,為何有如此底氣高考分數線剛剛公布,一些學生就思謀復讀事宜了;儘管今年各省市對復讀生有所限制,但仍擋不住一些復讀生考名校的欲望。一些高中學校也緊鑼密鼓地開始招徠復讀生了。
  • 學捷教育:80%的錄取率、17.5%的復讀率,爭的就是5%的985高校!
    而對於985、211等重點高校來說,走後門的成本卻又太高,有這個資源與權力的人很少。再加上國家出臺政策嚴打高考舞弊,所以近些年此類事情幾乎銷聲匿跡。據中國教育在線統計發布的《2019年高招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高考實際錄取率為81.13%,而河北、江蘇等地的錄取率更是突破了90%!
  • 喜憂參半,高三是先開學了,可復讀生們怎麼辦?
    喜憂參半,高三是先開學了,可復讀生們怎麼辦?我國疫情逐漸好轉,學校也即將陸續開學,尤其是高三學生,多地已明確表示高三將率先開學。畢竟有高考的壓力擺在那兒,高三率先開學也在情理之中。高三是要開學了,但復讀生們可著急了,因為培訓機構不得開展任何線下活動,而復讀生們都在補習學校上課,自然就沒法開學。不少復讀家庭都希望都是高三,都要參加高考,希望能一視同仁,公平對待。但復讀學校畢竟不同於正規學校,人員流動性更高,教學點的分布也比較散亂,如果開學UI防疫工作的要求將更高,防疫工作將更加難做。所以正是考慮到這些因素,復讀學校的開學才變得難以實現。
  • 河南高考復讀生46.74萬人登全國榜首!名校資源被擠佔,家長慌了
    而在高考成績一片飄紅的背後,卻與一類人的存在有著直接的關係,他們就是讓人「又愛又恨」的高考復讀生。從這份統計數據表來看,河南不僅高考報名人數達到百萬,成為國內考生人數最多的省份,復讀生總量也是一騎絕塵,以46.74萬人高居榜首,比二名和第三名人數總和人數還多,復讀生所佔的比例也到了全國第一的40.36%。
  • 2020年高考復讀生破百萬?教育廳發通知回應,家長:終於放心了
    高考復讀考生已破百萬,家長抱怨不公平,教育廳發聲回應卻惹爭議2020年高考人數再創新高,比去年增加了40萬,達到了1071萬人。但是,就在大學從精英模式轉變為全民素質教育的階段,考上一所大學已經不再是高考生的第一目標,更多的高考生希望可以考上一所985或者211工程高校,至少也要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大學。對於大部分高考生而言,考大學不僅沒有變得簡單,競爭反而更加激烈了。
  • 683分超高分沒上清北選擇復讀,網友點讚,你想好高復了嗎?
    很多人眼中的復讀:高三打基礎,高四985這讓不禁想起了很長一段時間在很多考生家長圈裡很流行的一句話:「高三打基礎,高四985。」現在全國各地高考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現象,那就是復讀生的比例越來越高,這在以前是無法想像的,但這兩年中國的考生做到了——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很多同學往往比同齡人多花一年、三年甚至五年的時光,只為博一個北清復交的名校。很多人會問這樣做值得嗎,值得讓自己成為範進嗎?但不是本人你無法體現其感受,而且值得不值得,重點得看過來人怎麼說,還有考生自己能不能堅持下來。
  • 復讀生47萬佔考生總數40%,還不是真因
    復讀生47萬佔考生總數40%,還不是真因隨著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社會競爭已然變得越來越激烈,為了能夠擁有一席之地,所有人都希望可以快人一步。因此,高考作為目前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平臺,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