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的號角持續吹響,這對於考生和家長來說,是不小的考驗,畢竟改革後的高考風格與之前的高考風格有些區別。
不僅如此,很多省份的復讀生在增加當中,「高三打基礎,高四985」,復讀生們想再努力一年,考取一個更好的學校。
然而,高考人數是持續增長的,在這樣的狀態下,競爭就比較激烈了,家長和考生需要重視。
提及復讀生,讓人想到了一個高考大省,即河南省,該省高考人數已然突破百萬,在全國範圍內來看,是數一數二的高考大省。但有個較大的缺點,省內好大學不多,因此造就了考生之間競爭十分激烈。
每次高考落榜人數都不少,特別是高分落榜考生,不願選擇與高考分數低一點層次的大學,那麼只能選擇復讀這條道路,在河南省,高分考生復讀,很多中學都會歡迎。
高分復讀生和應屆生在一起爭奪好大學錄取名額,形成一個循環,在很大的程度上,應屆生考取好大學的難度增加了不少。
另外,河南高考所採取的試卷類型為全國一卷,全國一卷的難度可想而知,真的值得家長和考生重視這個變化。
對於應屆高考生而言,或許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去爭奪寶貴的好大學錄取名額,畢竟競爭真的不小。
除了河南省,還有一些高考大省也是比較難的,如江蘇省、山東省等。
一般來說,並不鼓勵考生選擇復讀,但也不會拒絕考生復讀。有些地方採取新高考制度,若是復讀考生所選考的科目成績於第二年參加高考錄取依然有效的話,對於應屆生而言,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情。
畢竟這樣,復讀生在復讀的這一年時間裡,只需要學習語文、數學和英語三門必考科目而已。
由此可見,存在一定的投機性,若是設定高考選考科目有效期,復讀的高考生可能會更多。
應屆高考生像是小白鼠,在沒有高考經驗的情況下,考生發揮如何是很有可能受到影響的,復讀生的威脅也不小,現在每年復讀的考生並不少,多學一年,不管如何,優勢都會有一些。
當然了,高考最大的競爭對手還是自己,沒有準備好,失敗的概率會更大。
復讀生的增多,能夠發現大家對於第一學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大,因為高考是最公平、最嚴格、最公正的考試,甚至可以說,高考的嚴格程度穩居我國所有考試的前三名,說是第一名也不為過,因為大多數人都認可高考。
所以,在這樣高標準的選拔下,就有著很高的含金量,那麼就會導致高考時所考取的「第一學歷」就特別有價值,復讀生的增多,少不了這個原因。
總的來說,高考模式的改革以及復讀生增多,那麼高考的難度也會有所增加,家長和考生應當了解這方面的情況。
不管怎麼說,於個體而言,復讀是一個較佳的選擇,但在以分數為競爭標準的情況下,高考復讀的考生比例並不小,會在一定的程度上擠壓應屆高考生考入名校的機會。
因為一個大學在某個地區的招生人數基本上是不會有太大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