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田會議產生了多少元帥、大將和上將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上杭縣古田村召開了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史稱古田會議。古田會議在我黨我軍的歷史上意義重大:一是一代偉人重新當選為紅四軍前委書記;二是重申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重視黨支部的作用。
-
參加秋收起義的5位開國上將,到解放戰爭,最低也是兵團副司令員
1927年9月爆發的秋收起義,那是毛主席第一次領導武裝鬥爭。這次偉大的起義,走出了五位共和國未來的開國上將。他們當時的職位都比較低微,有普通的戰士,有班長,職位最高的一位才是連長,可是到解放戰爭時期,他們都成為中國革命的中流砥柱,最低的也是兵團的副司令員。建國後成就都很大。他們都是誰呢?
-
古田會議召開的時代背景和精神實質
會議通過的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成為我黨和軍隊建設的綱領性文獻。古田會議作為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其召開有深刻的時代背景。 (二)紅四軍入閩和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創建1927年9月毛澤東發動秋收起義,按原定計劃是攻打長沙,但在起義發動不久,面對強大的敵人,起義軍遭受很大的挫折,原定計劃無法實現,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長沙,向敵人控制力量比較薄弱的山區尋找立足之地,以保存力量,再圖發展。他帶領秋收起義部隊來到江西永新縣三灣村,提出了舉世著名的「三灣改編」。
-
「古田會議代表人物展」走進古田中學 古田會議紀念館向古田中學贈書
「古田會議代表人物展」走進古田中學古田會議紀念館向古田中學贈書為更好的引導廣大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增強廣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團結精神,9月7日,由古田會議紀念館主辦的古田會議代表人物展《「南徵北戰 軍之良才」——朱良才將軍生平事跡展》走進古田中學,為同學們送上一份「紅色精神文化大餐」。
-
以長詩仰望古田會議
以長詩仰望古田會議——評《落雪的和聲——古田,1929》 作者:林濱(海峽文藝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輯) 李迎春是一位在古田會議發生地出生、成長起來的青年詩人。桑梓之地的濡染和革命精神的養育,讓他對古田會議精神有著天生的自豪感與親切感,也更有創作的使命感。經過五易其稿,他推出了這部三千餘行的長篇政治抒情詩《落雪的和聲——古田,1929》。
-
秋收起義部隊由哪幾部分組成?後來的情況是怎樣的
1927年9月9日,主席指揮的秋收起義在湘贛邊界爆發。這次起義中,由於餘灑度、蘇先俊等人的錯誤路線,起義軍遭到了嚴重的損失,幸好主席在關鍵時候力挽狂瀾,採取正確的戰術,率全軍將士轉戰到井岡山,建立了根據地,掀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新高潮。那麼,秋收起義部隊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
-
從「三代」中央領導人評價「古田會議」中感悟到的
古田會議就是矗立在中國革命歷史上的一座巍巍豐碑!1929年12月28-29日,毛澤東、朱德、陳毅等人在上杭古田領導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彪炳史冊的古田會議。(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古田會議是我黨我軍建設史上的重要裡程碑。
-
張宗遜之子張新俠現任何職?
張宗遜,1908年2月7出生於陝西省渭南縣的農民家庭。7歲時先讀私塾,後來再讀新式小學。1922年,就讀於渭南赤水職業學校,參加了學生愛國運動,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生涯中,參加了北伐戰爭、秋收起義、中央蘇區一至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裡長徵、冀中抗日、百團大戰、解放西安、解放蘭州、解放青海等戰鬥。身經百戰、戰功赫赫,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
羅平漢:朱毛紅軍與古田會議
第一批上線推出的是中共黨史專題講座共設置十二講課程,分別為: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朱毛紅軍與古田會議、遵義會議與長徵勝利、國共兩黨與抗日戰爭、延安整風與黨的團結統一、黨奪取全國政權的歷史經驗、建立新中國的構想及其實踐、抗美援朝的決策及其影響、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黨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與偉大歷史轉折、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
-
四首詞讀懂古田會議
矗立在古田會議紀念廣場上的《豐碑軍魂》雕塑。這一勝利「影響到閩南、東江方面的革命勢力的增長」,為日後中央蘇區的創建奠定了基礎,孕育著「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正確思想路線的萌芽,也為半年後古田會議的勝利召開奠定了較為堅實的思想和理論基礎。面對閩西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勢,毛澤東興奮地寫下了這首《清平樂·蔣桂戰爭》,描繪了閩西革命根據地正在掀起的「分田分地」的土地革命熱潮。
-
古田會議會址景區啟動清明文明祭掃
央廣網龍巖4月3日消息(記者萬存靈 通訊員丘袁鋒)清明節前夕,位於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的古田會議會址景區通過開展系列活動,主動告別舊俗,一股文明新風正在蔓延開來。移風易俗 文明祭掃4月2日上午,古田管理中心、古田會議紀念館、古田鎮聯合開展以「推動移風易俗 堅決打贏戰『疫』」為主題的面向廣大遊客以及古田境內的幹部群眾的宣傳活動。
-
《勝利的旗幟 不變的軍魂》——三灣古田奠根基
就是在這個小山村,毛澤東對幾近潰散的不足千把人的秋收起義餘部實行了改編,史稱「三灣改編」。 秋收起義以來,當時的起義隊伍雖然已經接受了共產黨的領導,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還是一支充滿著舊習氣的老式軍隊,很多黨代表和軍事長官的矛盾比較突出,不能夠直接掌握和領導基層官兵。
-
古田會議與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
□ 曾憲華 1929年12月召開的古田會議,是我黨我軍建設史上的裡程碑。在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發展史上,古田會議同樣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古田會議決議案中,毛澤東開宗明義地指出:「紅軍第四軍的共產黨內存在著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這對於執行黨的正確路線,妨礙極大。
-
張宗遜之子張又俠現任何職?
1908年,山西渭南縣的一個普通人家出生了一個孩子,他的名字就是張宗遜。讀完小學後,張宗遜進入一所職業學校,在這裡開始接受進步思想。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古田會議站實踐順利結束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踏上名為「將軍橋」的古橋,這座橋是為了紀念古田會議中的將軍們,橋上布滿的紅色風箏在風中不停搖曳,成為古田景區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遠遠的望去,「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八個紅色的大字映入眼帘,身後是松竹掩映,前方是一大片荷花,在夏日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婀娜多姿。陳莉萍在路標的指引下,來到古田會議舊址。
-
踏尋革命軌跡,弘揚紅色精神 -中青代表團參觀古田會議舊址
觀摩古田會議紀念館古田會議會場始建於1964年的古田會議紀念館,是以古田會議舊址建築群為背景,建立了全面介紹古田會議的歷史和宣傳古田精神的專題紀念館。古田會議會場舊址陳設簡單樸實,講臺是由兩張八仙桌拼湊,講臺前整整齊齊擺放著幾排長條凳擺,廳前的廊柱上張貼著紅軍標語,地面石板上殘留著炭火炙烤的痕跡。
-
弘揚古田精神的重大現實意義
《古田會議決議》的產生過程,本身就是群眾路線教育的生動教材。 《古田會議決議》指出:黨的工作要「在黨的討論和決議之後,再經過群眾路線去執行」。這是第一次在黨的決議中出現「群眾路線」的概念。《古田會議決議》能明確提出「群眾路線」是歷史的必然。
-
瞻仰古田會議會址後,福建龍巖一位鄉村教師發生了不可思議的故事
這位老師根據靈感寫出的《從古田會議精神再探「錢學森之問」》的文章發表後,在網絡上非常火爆,被許多網友認為是求解「錢學森之問」的經典之作。接著,這位老師又結合古田會議精神,創作了《從平凡到卓越的夢想 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主題報告。這個報告在一些小學、中學、大學、軍營和全國名師之路講壇開講後,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
-
「四史」關鍵詞|黨史上的「九月來信」與古田會議是什麼關係
「四史」關鍵詞|黨史上的「九月來信」與古田會議是什麼關係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時青昊 2020-07-15 06:44
-
中共黨史專題講座第二講:朱毛紅軍與古田會議
第二講朱毛紅軍與古田會議視頻連結:https://課程簡介2014年10月30日,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福建上杭縣古田鎮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當中強調,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執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保證了我軍始終是黨的絕對領導下的革命軍隊,為我軍戰勝強大敵人和艱難險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使我軍始終保持了人民軍隊的本色和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