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古田會議站實踐順利結束

2020-08-04 FaFu拾憶逐夢團隊

【福建農林大學 資源與環境學院 8月1日訊】(通訊員:陳莉萍) 「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追逐青春夢想」。為弘揚光榮傳統文化,傳承紅色革命精神。2020年8月1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正式開始,團隊成員陳莉萍赴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開展線下實踐。

踏尋先輩足跡 弘揚革命精神

2020年8月1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紀念日,中國共產黨風雨兼程,歷經血與火的歷史煙雲,飽受風雨洗禮,方成就今日的輝煌。當天,線下三下鄉活動正式開始。陳莉萍取好預定的車票,懷著崇敬的心情乘上前往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的班車。經過不到一小時的車程到達目的地,陳莉萍佩戴好口罩並進行了體溫檢測,安全入園。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踏上名為「將軍橋」的古橋,這座橋是為了紀念古田會議中的將軍們,橋上布滿的紅色風箏在風中不停搖曳,成為古田景區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遠遠的望去,「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八個紅色的大字映入眼帘,身後是松竹掩映,前方是一大片荷花,在夏日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婀娜多姿。陳莉萍在路標的指引下,來到古田會議舊址。在這個有著171年歷史的建築裡,發生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次重要會議——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步入會場,眼前是一排排略顯陳舊但卻整齊的桌椅,柱子上貼著宣傳標語。陳莉萍站在庭中,細細聆聽解說員飽含深情的講解。1929年12月28日當天,紅四軍各級黨代表,士兵代表和地方組織的代表等一百二十九人出席古田會議。在寒冬裡,他們衣衫單薄,濟濟一堂,圍攏在火堆邊開展報告,在地上留下了一道道燒過的痕跡。古田會議的思想精髓是「思想建黨,政治建軍」,會議總結了南昌起義以來建黨的經驗,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接著進入會場的兩側,陳莉萍瀏覽了古田會議選舉產生的紅四軍委員簡介,聚精會神地聽著講解員的講解,並進行拍照記錄。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古田會議站實踐順利結束

拾憶逐夢團隊成員陳莉萍於古田會議舊址聆聽講解。胡寅 攝

參觀完會址,路上可以看到許多的紅軍紀念品,陳莉萍在參觀紀念品的同時詢問到了毛主席像的位置。經過一處古老且眼熟的房子,這是在影片中經常出現的建築-紅軍閱兵臺,陳莉萍上前拍下照片並記錄下了文獻資料。繼續向前走去,來到了毛主席紀念園,踏上151級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階梯。每段臺階都具有不同的含義,第11級臺階,結合了1911年辛亥革命事件;第21級階梯,代表了中國共產黨在1921年成立;35級臺階,代表了1935年遵義會議,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隨後的83級臺階,寓意7月1日黨的生日,毛澤東同志享年83歲等等。登上紀念園,陳莉萍與同行的遊客整齊列隊,斂容肅立,在毛主席雕像前舉行莊重的瞻仰儀式,並繞主席像逆行一周,深切表達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銘記歷史,緬懷毛主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古田會議站實踐順利結束

拾憶逐夢團隊成員陳莉萍於毛主席雕像前進行瞻仰儀式。胡寅 攝

到了中午,陳莉萍品嘗了古田特色美食,感受了當地的風俗文化,稍事休息後來到了古田會議紀念館參觀學習。紀念館裡內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圖片和資料,展示了「古田會議」這個重大歷史專題。大廳正前方,是一副再現當年會議場景的油畫,陳莉萍不禁駐足留影。她深切的感受到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並表示:「當今的幸福來之不易,作為青年我們應該回望歷史,把握未來,傳承革命精神,承擔時代責任」。走出紀念館,已經是下午三點,陳莉萍坐上回程的班車,收穫頗豐。至此,拾憶逐夢團隊-古田會議站實踐順利結束。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古田會議站實踐順利結束

拾憶逐夢團隊成員陳莉萍在認真瀏覽圖片。胡寅 攝

通過一天的參觀學習,旨在讓隊員更加清楚的了解古田會議對我黨我軍的重要意義,陳莉萍整理好實踐收集到的資料與照片,並記錄好這次學習的成果,表示深切感受了中國革命鬥爭的艱苦,中國革命的輝煌來之不易,更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光榮與偉大。雖然古田會議站實踐結束了,但陳莉萍學習古田精神的道路不止於此,拾憶逐夢團隊探尋紅色歷史活動才剛剛開始。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古田會議站實踐順利結束

拾憶逐夢團隊成員陳莉萍於古田會議舊址前拍照留念。胡寅 攝

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隊 責任編輯:黃翰楠

相關焦點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烏山鎮實踐順利結束
    8月3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啟了第三天「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林麗君分別抵達詔安烏山革命根據地和詔安革命歷史紀念館,參觀學習詔安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旨在加強當代青年對紅色革命歷史的學習和傳承。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重溫紅色歷史,擔當時代責任
    2020年8月9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啟了第九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潘資鍵來到了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它坐落於風景秀麗的鼓山腳下。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福建省國防教育基地,它同樣也是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參觀長江支隊紀念園日記
    2020年8月10日,今天是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三下鄉實踐活動的第九天,也是我的實踐日。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開始了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的參觀之旅。圖為福建農林大學拾憶逐夢團隊隊員林晗琪參觀浮雕景牆。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聆聽閩東紅色故事
    8月6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啟了第六天「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周守蘭前往福安閩東蘇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中的閩東革命烈士陵園、閩東革命紀念館和閩東畲族革命紀念館,參觀學習閩東革命地區的紅色歷史、緬懷老一輩的革命先烈們。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赴東肖紅色舊址之約
    為「探求革命記憶,追尋紅色足跡」,2020年8月7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龍巖實踐小分隊前往東肖紅色舊址群,開展第七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傳承閩西革命老區紅色精神,學習革命歷史,感悟紅色文化內涵,勇擔時代重任。
  • 福建學子三下鄉:拾起紅色記憶,承擔時代責任
    為更好學習光榮革命歷史,傳承紅色革命精神,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三位隊員於2020年8月1日至8月8日前往古田會議舊址、鄧子恢故居和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等地探尋閩西革命歷史,以實際行動認識歷史,學習黨史。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到福建邵武金坑鄉重溫紅色歷史
    為進一步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深入貫徹團中央「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紅色教育」,鼓勵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革命精神,重溫革命歷史,講好革命故事,拾取紅色歷史記憶。並為了更好地提高大學生的紅色文化素養以及明白身為大學生應當承擔的時代責任」2020年8月1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啟了第一天「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黃翰楠前往福建省南平邵武市金坑鄉開展實踐調研。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探尋紅色印記之蘇區烏克蘭
    8月5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暑期三下鄉「逐夢拾憶隊」第五日的實踐開始,由團隊成員黃佳慧前往寧化北山紀念園、寧化革命紀念館進行紅色革命的調研。圖為福建農林大學逐夢拾憶團隊隊員黃佳慧在紀念館學習參觀 。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參觀長江支隊紀念園,學習紅色精神
    為了感受革命精神,重溫革命歷史,講好革命故事,2020年8月10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始了第九天的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林晗琪來到坐落於桃花山腳下的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是全市首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公園,是豐澤區打造的紅色教育主題公園,也成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紅色「網紅打卡地」。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意義非凡的車本之旅
    為了迎接建黨100周年的偉大時刻,弘揚紅色文化,學習革命精神,2020年8月4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展第四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隊員藍幼芬赴福建省漳浦縣石榴鎮車本村進行線下實踐。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探尋閩西革命歷史,同護巖城綠色環境
    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龍巖實踐小分隊於2020年8月8日前往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和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圍繞「 探尋紅色歷史,承擔時代責任」主題,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以實際行動認識歷史,學習黨史,並承擔起守護綠色環境的責任。開始實踐前,隊員們通過線上文獻調查等方式初步了解閩西革命歷史,並確定了分工,各司其職,為此次實踐調研做足準備。
  • 三下鄉社會實踐隊赴陝西通潔農林廢棄物有限公司——生物質能產品...
    三下鄉社會實踐隊赴陝西通潔農林廢棄物有限公司 ——生物質能產品觀摩 2020年7月19日早晨10點,在西鹹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經濟學院周啟清博士的組織下,陝西國際商貿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隊順利開展第三天的工作,由陝西通潔農林廢棄物有限公司寇明謙總經理親自帶領我們一行人觀摩了該公司從
  • 建行大學福建省分行分校學子暑期下鄉實踐平和站活動
    來源:東南網跟隨「張富清」服務隊,聆聽老兵的崢嶸歲月,用青春祝福致敬最可愛的人;走進原紅三團駐紮開展革命鬥爭的主要根據地—平和縣坂仔鎮西坑村,探尋鄉村振興的綠色「密碼」,用自己所學所思助力「健康公益行」;與乘風破浪的「創客」對話,感受「六穩六保」的金融青春態……在2020年這個不平凡的夏天,來自漳州平和、南靖等地的15名高校學子給自己布置了一份特殊的暑假作業:乘著建行大學福建省分行分校的
  • 在廣袤的沃土生長 建行大學江蘇省分行分校學子下鄉實踐活動剪影
    建行「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在江蘇的廣闊鄉村開展,廣大在校大學生們依託建行大學搭建的「了解社會、參與公益、服務社會」的平臺,走出書齋來到了村口,投入到「鄉村振興、扶貧攻堅、產教融合、實踐育人」的洪流中。
  • 福建農林大學:尋訪蘇區紅色足跡,傳承先輩革命精神
    ,2020年8月1日至5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隊開啟了「三下鄉」實踐活動。本次實踐活動由成員黃佳慧、黃翰楠、林麗君分別前往閩西北、閩東南地區開展此次探尋紅色歷史之旅。 福建是著名的老革命根據地,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先後在閩建立了多塊蘇區,特別是閩西、閩北根據地後來都成為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民國期間福建協和大學老照片集 福建農林大學的前身
    學校是今福建師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的主要前身之一,學校原址為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東南麓、閩江之畔的馬尾區魁岐村福州製藥廠(今海王福藥製藥有限公司)。 1948年,福建-福州,協和大學畢業典禮期間的三名教師。
  • 福建農林大學感謝信
    鄲城縣第一高級中學:      貴校人傑地靈,桃李滿園,多年來向福建農林大學輸送了大批品學兼優的學生
  • 三下鄉實踐活動圓滿落幕
    不知不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已經到了最後一天,出徵儀式宣告活動啟動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為了給本次實踐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我們材料學院所有團隊成員於早上通過騰訊會議進行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總結大會。大會伊始,學生代表席曉雪就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發表個人感悟,她說,三下鄉實踐活動很好地鍛鍊了同學們的實踐能力和交際能力,這為同學們今後的工作和生活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社會實踐:溯車本之憶,逐紅色之夢
    2020年8月4日,今天是拾憶逐夢團隊「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第四天,我來到了漳浦縣石榴鎮車本村。車本村素有「閩南井岡山」之稱,是中共靖和浦中心縣委機關舊址所在地,所以我選擇在這裡開啟我的探尋紅色實踐之旅。
  • 山東145所高校學子奔赴全省16市,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活動
    我省145所高校學子奔赴全省16市,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活動——青春在建設家鄉中熠熠閃光2020年山東省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啟動以來,在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團省委指導下,在紮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山東145所高校學子充分利用暑期,奔赴全省16市,聚焦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