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尋訪蘇區紅色足跡,傳承先輩革命精神

2020-08-27 FaFu拾憶逐夢團隊

「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追逐青春夢想。」,2020年8月1日至5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隊開啟了「三下鄉」實踐活動。本次實踐活動由成員黃佳慧、黃翰楠、林麗君分別前往閩西北、閩東南地區開展此次探尋紅色歷史之旅。

福建是著名的老革命根據地,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先後在閩建立了多塊蘇區,特別是閩西、閩北根據地後來都成為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寧化縣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21個原中央蘇區重點縣;2009年,邵武市、詔安縣被中央黨史研究室確認為「原中央蘇區縣」;在3日至5日,拾憶逐夢的三位隊員分別前往邵武市、詔安縣、寧化縣,開啟尋訪蘇區紅色足跡的實踐活動。

8月1日,團隊成員黃翰楠來到了福建南平邵武市金坑鄉開啟了第一天尋訪蘇區之旅。在出發前,黃翰楠了解到:金坑鄉是中央蘇區在閩北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紅軍多次進駐金坑開展革命活動。因此,她決定來到金坑鄉追尋先輩們的蹤跡。黃翰楠在實踐的過程中前後遊覽了文昌閣、民俗鄉愁館、紅軍橋這三個景點。

參觀文昌閣的遊客中有些幾位身著軍裝的青年,黃翰楠通過交流得知他們是退伍軍人,並與他們進行更深入的交談。據其中一個退伍軍人說:「我們幾個人以前是一個部隊的,今天正好是建軍節,我們幾個人說好一起過來合影留念一下。」黃翰楠在問到他在參軍過程中的感受時,他說:「當了幾年兵,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不再像以前那樣遊手好閒,現在明白了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環境苦是苦了些,但是想到自己是軍人,也是人民的子弟兵國家的頂梁柱,再苦都要堅持下來呀!」說到在部隊的生活時,這些退伍軍人們都開始懷念在兵營的日子,他們說起了在當兵過程中記憶深刻的事情,兵營生活也是如此的生動有趣。

來到紅軍橋前,黃翰楠駐足觀望,踏著莊重的步伐走過先輩走過的路,感受革命的足跡。她走過紅軍橋,發出感嘆:「我們的國家之所以能夠發展的如此之快而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一代又一代革命先輩的無私奉獻,我們要時刻銘記。」她把紅軍橋走了一遍又一遍,遲遲不肯離去。

通過此次探尋紅色歷史之旅,黃翰楠參觀了金坑鄉作為中央蘇區的革命過程簡介,並學習了中國革命的發展歷史,收穫萬千。至此,金坑鄉實踐之旅圓滿完成,隨後,將探訪蘇區足跡的接力棒交給了團隊成員林麗君。


圖為福建農林大學拾憶逐夢團隊隊員黃翰楠在學習紅軍歷史。 張志豪 攝

8月3日,團隊成員林麗君來到作為福建蘇區縣之一的詔安尋訪紅色足跡。隊員通過查找資料得知1927年大革命運動失敗後,來自粵東和平和等地的革命力量匯聚於詔安,與詔安人民堅持鬥爭,開闢了大片革命根據地,使之成為閩西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做好充分準備後林麗君分別抵達詔安烏山革命根據地、詔安革命歷史紀念館和烈士紀念園進行一天的實踐活動。

在當地人的指引下,林麗君來到了位於烏山上的閩南烏山老遊擊隊員之家。紀念館內保存著很多遊擊隊時期留下來的廢舊自行車、獵槍、子彈等革命物品。「爺爺當時是遊擊隊通信員,奶奶經常給遊擊隊放哨、運糧食、縫補衣裳、有一次放哨的時候,奶奶還被國民黨軍隊抓了,後來被村民救了出來。」熱情的管理員張周華自豪地向林麗君談起了自家的革命歷史。他表示「烏山革命很艱辛,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了解這段歷史」。在交談中還得知,為了做好義務講解,夜深人靜時他也會在館中查閱書籍,學習革命知識。

採訪完管理員後林麗君循著革命先烈的足跡,重走紅軍古道,尋訪烏山革命遺址,參觀革命先烈工作舊址,遊覽了中共閩南地委機關財務處、看守所、炊事處等遺址。

當天下午,林麗君又來到詔安革命歷史紀念館和烈士紀念園,學習詔安革命歷史並在烈士紀念園內瞻仰烈士紀念碑,以此方式深刻緬懷革命先輩們的豐功偉績。

此次詔安尋訪蘇區紅色足跡之行,林麗君了解到了詔安在中國革命史的重要地位,雖然實踐之行也告一段落,但她表示對中國革命歷史及精神的學習不會止步於此。接下來轉接給了探訪蘇區足跡的下一站——福建寧化縣。

圖為福建農林大學拾憶逐夢團隊隊員林麗君在紅星鄉閩南烏山老遊擊隊員之家參觀學習。沈丁松 攝

8月5日,由團隊成員黃佳慧前往寧化北山紀念園、寧化革命紀念館進行紅色革命的調查。

寧化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中央蘇區和閩西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被譽為中央蘇區的「烏克蘭。」經過了半小時的車程,黃佳慧抵達寧化縣北山革命紀念園,開始了她的實踐之旅。寧化縣革命紀念館因為在維修,沒有辦法進行參觀。決定前往下個景點,她看見一群在此處敲打腰鼓的老奶奶,在她們休息的空檔,黃佳慧和她們攀談起來。老奶奶很熱心的給她講述了起來,從交流中了解到紀念館內展出的為第二次國內革命鬥爭史實,歷史照片、唯一保存完整的《中國工農紅軍軍用號譜》等。老奶奶語重心長地告訴她: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徵,部分紅軍從寧化境內出發。當年,全縣13萬人口,大概每10人中就有1人參加紅軍。長徵途中,六千多名寧化紅軍壯烈犧牲。湘江戰役中,寧化籍紅軍將士所在的紅五軍團34師全部壯烈犧牲。訴說完以後,老奶奶熱淚盈眶。聽了老奶奶的一番話,黃佳慧開始深刻意識到革命軍人的偉大,用生命和熱血在歷史上留下悲壯的一頁。

結束與老奶奶的談話後,她很快來到下一處景點。一個寬闊的廣場,矗立著氣宇軒昂的毛澤東《如夢令·元旦》雕塑,另一邊是軍號嘹亮小品雕塑,中間是長長的石階莊嚴雄偉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就,背後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鎏金大字。黃佳慧在其下站立許久,懷著一顆敬畏的心拍照留念。

通過此次的學習,黃佳慧認識到,追尋紅色,不僅僅是為了銘記和懷念,更是為了發揚先烈的愛國精神,光大先烈的革命事業。我們應該銘記歷史,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當代青年。至此,她的這次實踐圓滿結束,探訪蘇區的任務也圓滿結束。

圖為福建農林大學拾憶逐夢團隊隊員黃佳慧在紀念碑下學習參觀。 王楨羽 攝

本次實踐活動團隊隊員收穫滿滿,感悟到堅定的理想信念是蘇區軍民堅持鬥爭,爭取勝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探訪蘇區革命歷史,繼承先輩革命精神,拾憶逐夢隊一直在路上。

作者:黃翰楠 林麗君 黃佳慧

責任編輯:黃翰楠

相關焦點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探尋紅色印記之蘇區烏克蘭
    革命紀念館、革命紀念園,作為一個地區紅色文化的載體,靜靜地矗立於鬧市中,成為一個地區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縮影,為了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提高大學生的紅色文化素養,承擔起應有的時代責任。8月5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暑期三下鄉「逐夢拾憶隊」第五日的實踐開始,由團隊成員黃佳慧前往寧化北山紀念園、寧化革命紀念館進行紅色革命的調研。
  • 尋訪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合肥市少兒藝術學校小太陽中隊的...
    尋訪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合肥市少兒藝術學校小太陽中隊的「紅色之旅」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到福建邵武金坑鄉重溫紅色歷史
    「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追逐青春夢想。為進一步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深入貫徹團中央「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紅色教育」,鼓勵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革命精神,重溫革命歷史,講好革命故事,拾取紅色歷史記憶。
  • 「東縱邊縱後代」革命老區尋訪團到古竹鎮進行紅色革命足跡尋訪...
    10月22日,「東縱邊縱後代」革命老區尋訪團到江東新區古竹鎮進行紅色革命足跡尋訪調研活動。江東新區黨委書記孫宇紅接待了尋訪團。尋訪團一行先後參觀了古竹鎮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紫金支隊隊部舊址陳家祠、東江特委第一次黨代會舊址、黃沙坑幹部培訓學校、中共東江特委舊址等紅色革命遺址,認真觀看了古竹鎮紅色革命遺址群的展覽介紹,追憶先烈英雄事跡。隨後,尋訪團在古竹鎮召開座談會。會上,尋訪團觀看了河源市宣傳片、江東新區紅色文化宣傳片,聽取了江東新區在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工作情況介紹。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探尋閩西革命歷史,同護巖城綠色環境
    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龍巖實踐小分隊於2020年8月8日前往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和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圍繞「 探尋紅色歷史,承擔時代責任」主題,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以實際行動認識歷史,學習黨史,並承擔起守護綠色環境的責任。開始實踐前,隊員們通過線上文獻調查等方式初步了解閩西革命歷史,並確定了分工,各司其職,為此次實踐調研做足準備。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聆聽閩東紅色故事
    「銘記閩東紅色歷史,講述閩東紅色故事,傳播閩東紅色之光」繼承發揚光榮的革命傳統,為實現中國夢努力奮鬥。8月6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啟了第六天「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周守蘭前往福安閩東蘇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中的閩東革命烈士陵園、閩東革命紀念館和閩東畲族革命紀念館,參觀學習閩東革命地區的紅色歷史、緬懷老一輩的革命先烈們。
  • 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河南師範大學實踐調研團開展線下宣講活動紀念場館裡追尋先輩足跡,革命舊址前傳承紅色精神。8月3日至5日,河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追尋紅色坐標,踏尋黃河足跡」實踐調研團成員路宇、張婉月分別深入鄭州、舞鋼等地,與當地輔導機構對接,開展紅色精神宣講活動,帶領孩子們追尋紅色足跡,感受紅色精神。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烏山鎮實踐順利結束
    「追尋紅色記憶,傳承革命精神」為紅色基因賡續綿延,傳承紅色基因的不朽信念。8月3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啟了第三天「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林麗君分別抵達詔安烏山革命根據地和詔安革命歷史紀念館,參觀學習詔安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重溫紅色歷史,擔當時代責任
    中國共產黨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創造出許多影響深遠的精神力量,這些精神力量不僅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感受革命精神,重溫革命歷史,講好革命故事。2020年8月9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啟了第九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潘資鍵來到了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它坐落於風景秀麗的鼓山腳下。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福建省國防教育基地,它同樣也是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
  • 追尋紅色足跡 情系蘇區振興
    央廣網贛州7月27日消息(記者謝元森 通訊員沐陽 李冰姿)7月20至25日,贛南師範大學商學院「知行」志願服務隊聯合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蘇區振興調研團,身著紅軍服,頂著烈日暖陽,深入原中央蘇區核心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西部大開發政策延伸縣——江西省寧都縣,圍繞「追尋紅色足跡
  • 在尋訪紅色足跡中學「四史」| 一日一課
    為深入推進總部支部「四史」學習教育活動,7月31日,梅林股份總部黨支部開展了「尋訪紅色足跡、傳承紅色精神」主題黨日活動。通過瞻仰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廉潔教育展覽、對外開放學習等方式,進一步激發全體黨員深入學習「四史」的熱情,傳承紅色精神,踐行初心使命。
  • ...活動中心開展「尋訪英雄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留守兒童研學活動
    萍鄉市兒童活動中心開展「尋訪英雄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留守兒童研學活動 2020-12-07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進鄂豫皖蘇區首府——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原標題: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9月16日下午,正在河南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信陽市新縣的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靈,並參觀了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讓我們跟隨總書記的腳步,一起走進那段崢嶸歲月,重溫革命先輩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參觀長江支隊紀念園,學習紅色精神
    為了感受革命精神,重溫革命歷史,講好革命故事,2020年8月10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始了第九天的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林晗琪來到坐落於桃花山腳下的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是全市首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公園,是豐澤區打造的紅色教育主題公園,也成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紅色「網紅打卡地」。
  • 華東師大師範生尋訪周恩來上海足跡,在歷史感悟中踐行愛國主義
    中新網上海新聞8月16日電 (林榕煜 王夏佳 陳靜)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5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記者16日獲悉,一群華東師範大學師範生迎著酷暑,開展「學習恩來精神、踐行愛國主義」主題尋訪實踐活動。他們來自華東師範大學孟憲承書院周恩來學習社,是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師範生,因懷揣著對周恩來總理的崇敬、對上海革命歲月的求知而匯聚在一起,手持上海歷史地圖,腳踏承載著厚重歷史意蘊的土地,在上海翔宇公益基金會和華東師範大學孟憲承書院的共同指導下,與光明中學師生結伴,3天打卡滬上15個紅色文化基地,共同尋訪周恩來在上海的革命奮鬥足跡。
  • 紅色研學 ‖ 探訪大別山區 傳承紅色精神
    《探訪大別山區,傳承紅色精神》——大別山研學課程課程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在信陽新縣地區的紅色歷史遺址的參觀、體驗學習,瞻仰革命先烈英雄事跡,加強學生對大別山地區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歷史文化的了解;
  • 三下鄉日記:探尋閩西革命歷史,同護巖城綠色環境
    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龍巖實踐小分隊於2020年8月8日前往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和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圍繞「 探尋紅色歷史,承擔時代責任」主題,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 上午,隊員們各自從家乘車出發,在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前集合後開始此次調研學習。隊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進行參觀學習,重拾紅色記憶,踏尋紅軍足跡。
  • 傳承紅色基因 學習先輩精神
    ——新都二中學子到四川榮軍博物館參觀學習百姓生活網訊為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學習先輩精神,爭做時代新人。2020年9月,新都二中組織部分學子到四川榮軍博物館參觀學習。在榮譽館展廳,當看到一張張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傷殘軍人的照片時,在場的孩子無不深切地感受到國家對這些為國奉獻的革命先輩的重視。在一件件榮譽獎章面前,大家仿佛看到革命先輩不認輸的韌勁,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在另一領域繼續發光發熱,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 新文明實踐||追尋紅色足跡 傳承革命精神
    為進一步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在新橋中心小學大隊委的號召下,2020年暑假期間,四(1)五音橋中隊的隊員們在輔導員黃小懿老師的帶領下,到大青山勝利突圍革命烈士紀念館參觀學習,為隊員們的假期生活增添紅色光彩,開啟一場紅色文化之旅。
  • 駐馬店市回族小學開展「少年傳承中華美德 尋訪紅色足跡」活動
    武會娜 楊志昂 文/圖為傳承中華美德,弘揚紅色精神,貫徹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活動要求,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社會主義接班人,9月11日,駐馬店市回族小學開展了「少年傳承中華美德——尋訪紅色足跡」主題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