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參觀長江支隊紀念園,學習紅色精神

2020-08-27 FaFu拾憶逐夢團隊

為了感受革命精神,重溫革命歷史,講好革命故事,2020年8月10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始了第九天的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林晗琪來到坐落於桃花山腳下的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是全市首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公園,是豐澤區打造的紅色教育主題公園,也成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紅色「網紅打卡地」。

圖為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內刻著「永遠的長江支隊」的石立柱。林晗琪 攝

紀念園的入口處,有藏於綠茵後而依舊清晰的「永遠的長江支隊」刻字,飄揚的中國解放軍軍旗,一旁還有一個包裹,象徵著長江支隊經過長途跋涉來到泉州紮根落腳,仍不忘初心,為人民服務。立柱的左側是用影雕工藝記錄著中共一大到中共十九大的召開情況、重要內容、歷史意義以及相關圖片,這些用石塊裝裱的黑白照片的右下角還有二維碼,遊客可以掃碼了解歷代黨代會的具體內容。這些照片的正中間是石階,走到石階的頂端是一塊碩大的石頭刻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全文,象徵著中國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穩步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

位於立柱的右側是一塊碩大的石雕,巨幅浮雕景牆上刻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勇渡長江的壯闊場景,左右兩側分別雕刻著象徵出發地河北武安的舍利塔和目的地福建泉州的東西塔。隊員林晗琪在觀賞中不禁感慨:「這浮雕刻畫得十分細緻,生動形象,仿佛當年解放軍勇渡長江的畫面近在眼前。」這巨幅浮雕景牆的雕刻極具用心,相信這也是由於對長江支隊的敬佩,對革命歷史的緬懷。

圖為福建農林大學拾憶逐夢團隊隊員林晗琪與浮雕景牆合影。林宇靜 攝

巨幅浮雕景牆的左側是入園步道,臺階的中央是布鞋腳印刻石,拾階而上象徵著「千裡跋涉」,隊員林晗琪邊走邊參觀,在石階的一旁,一塊石頭雕刻著「走得再遠、走到再輝煌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即使經過千裡跋涉,長江支隊依舊沒有忘記「為什麼出發」,帶領著泉州人民走向幸福的生活。

圖為福建農林大學拾憶逐夢團隊隊員林晗琪在閱讀介紹。林宇靜 攝

隨後林晗琪來到了長江支隊紀念廣場,兩側紅色花崗巖環形牆聳立於兩旁,牆上醒目地刻著長江支隊的簡略介紹、南徵路線圖、歷史照片、長江支隊英名錄和南下服務團英名錄等,這環形雕刻牆向前來參觀的人們展現了長江支隊堅定的信念,聽黨指揮、一心為民、艱苦奮鬥、勤政廉潔、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以及勤勤懇懇、勇於擔當、與時俱進的高尚品格,為泉州地區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圖為紀念園內長江支隊旗幟主雕塑。林晗琪 攝

廣場的正前方是長江支隊旗幟主雕塑,在綠茵的環繞中顯得格外的鮮豔,旗幟主雕塑的寬、高各9.3米,寓意著長江支隊9月3號到達泉州。主雕塑兩側是葉飛等革命將領的語錄,表達了長江支隊的成功是眾多解放軍努力拼搏共同的收穫。參觀主雕塑時,一旁的遊客激動地邀請路人幫他與主雕塑合影,隊員林晗琪對其進行了採訪,得知這位遊客是一位退伍老兵,遊客表示:「在我當兵的這些年裡,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些東西也一直在生活中幫助我,雖然過程非常艱辛,但非常榮幸擁有這樣的經歷,也非常感謝黨和部隊,教會了我這麼多。」隊員林晗琪聽到這番話表示十分感動,軍人們崇高的精神令人敬佩。

長江支隊的南下經歷是泉州黨史、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長江支隊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塊基石,體現了革命和奉獻精神,其必將被繼承和發揚光大,激勵著人們更好地生活和為建設美麗泉州做出貢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著。

至此,隊員林晗琪的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紅色之行已接近尾聲。戰火紛飛的時代雖已離我們甚遠,但歷史永遠不該被忘記,沒有革命先輩的浴血奮戰,又何來如今的山河無恙。隨著隊員林晗琪的實踐結束,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的「三下鄉」實踐活動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作者:林晗琪

責任編輯:黃翰楠

相關焦點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參觀長江支隊紀念園日記
    2020年8月10日,今天是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三下鄉實踐活動的第九天,也是我的實踐日。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開始了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的參觀之旅。圖為福建農林大學拾憶逐夢團隊隊員林晗琪參觀浮雕景牆。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探尋紅色印記之蘇區烏克蘭
    革命紀念館、革命紀念園,作為一個地區紅色文化的載體,靜靜地矗立於鬧市中,成為一個地區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縮影,為了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提高大學生的紅色文化素養,承擔起應有的時代責任。8月5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暑期三下鄉「逐夢拾憶隊」第五日的實踐開始,由團隊成員黃佳慧前往寧化北山紀念園、寧化革命紀念館進行紅色革命的調研。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意義非凡的車本之旅
    為了迎接建黨100周年的偉大時刻,弘揚紅色文化,學習革命精神,2020年8月4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展第四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隊員藍幼芬赴福建省漳浦縣石榴鎮車本村進行線下實踐。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古田會議站實踐順利結束
    【福建農林大學 資源與環境學院 8月1日訊】(通訊員:陳莉萍) 「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追逐青春夢想」。為弘揚光榮傳統文化,傳承紅色革命精神。2020年8月1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正式開始,團隊成員陳莉萍赴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開展線下實踐。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聆聽閩東紅色故事
    「銘記閩東紅色歷史,講述閩東紅色故事,傳播閩東紅色之光」繼承發揚光榮的革命傳統,為實現中國夢努力奮鬥。8月6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啟了第六天「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周守蘭前往福安閩東蘇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中的閩東革命烈士陵園、閩東革命紀念館和閩東畲族革命紀念館,參觀學習閩東革命地區的紅色歷史、緬懷老一輩的革命先烈們。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重溫紅色歷史,擔當時代責任
    2020年8月9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啟了第九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潘資鍵來到了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它坐落於風景秀麗的鼓山腳下。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福建省國防教育基地,它同樣也是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到福建邵武金坑鄉重溫紅色歷史
    「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追逐青春夢想。為進一步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深入貫徹團中央「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紅色教育」,鼓勵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革命精神,重溫革命歷史,講好革命故事,拾取紅色歷史記憶。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赴東肖紅色舊址之約
    為「探求革命記憶,追尋紅色足跡」,2020年8月7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龍巖實踐小分隊前往東肖紅色舊址群,開展第七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傳承閩西革命老區紅色精神,學習革命歷史,感悟紅色文化內涵,勇擔時代重任。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烏山鎮實踐順利結束
    「追尋紅色記憶,傳承革命精神」為紅色基因賡續綿延,傳承紅色基因的不朽信念。8月3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啟了第三天「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林麗君分別抵達詔安烏山革命根據地和詔安革命歷史紀念館,參觀學習詔安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
  • 福建農林大學:尋訪蘇區紅色足跡,傳承先輩革命精神
    「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追逐青春夢想。」,2020年8月1日至5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隊開啟了「三下鄉」實踐活動。本次實踐活動由成員黃佳慧、黃翰楠、林麗君分別前往閩西北、閩東南地區開展此次探尋紅色歷史之旅。 福建是著名的老革命根據地,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先後在閩建立了多塊蘇區,特別是閩西、閩北根據地後來都成為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探尋閩西革命歷史,同護巖城綠色環境
    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龍巖實踐小分隊於2020年8月8日前往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和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圍繞「 探尋紅色歷史,承擔時代責任」主題,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以實際行動認識歷史,學習黨史,並承擔起守護綠色環境的責任。開始實踐前,隊員們通過線上文獻調查等方式初步了解閩西革命歷史,並確定了分工,各司其職,為此次實踐調研做足準備。
  • 福建學子三下鄉:拾起紅色記憶,承擔時代責任
    為更好學習光榮革命歷史,傳承紅色革命精神,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三位隊員於2020年8月1日至8月8日前往古田會議舊址、鄧子恢故居和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等地探尋閩西革命歷史,以實際行動認識歷史,學習黨史。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社會實踐:溯車本之憶,逐紅色之夢
    2020年8月4日,今天是拾憶逐夢團隊「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第四天,我來到了漳浦縣石榴鎮車本村。車本村素有「閩南井岡山」之稱,是中共靖和浦中心縣委機關舊址所在地,所以我選擇在這裡開啟我的探尋紅色實踐之旅。
  • 三下鄉日記:探尋閩西革命歷史,同護巖城綠色環境
    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龍巖實踐小分隊於2020年8月8日前往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和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圍繞「 探尋紅色歷史,承擔時代責任」主題,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 上午,隊員們各自從家乘車出發,在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前集合後開始此次調研學習。隊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進行參觀學習,重拾紅色記憶,踏尋紅軍足跡。
  • 醫路相約 | 一起為三下鄉助力
    7月8日及9日,為響應團中央青年大學習的號召,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志願服務中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福建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青馬班社會實踐隊來到了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夏陽鄉,攜手當地政府聯合開展紅色之旅、愛心義診、入戶宣講小知識、康復宣教等活動。
  • 重慶高校學子三下鄉:重溫淮海軼事,傳承紅色精神
    2020年7月11日,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管理學院三下鄉團隊的志願者們在江蘇徐州的淮海戰役紀念館進行實踐交流,重溫紅色事跡與英雄往事。學習淮海戰役科學運籌、果敢決斷的寶貴革命精神,遵循聽黨指揮、忠誠可靠的看齊意識,謹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 臨沂大學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進行中
    近日,臨沂大學大學生志願團同新社團「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火熱啟動。「雲」參觀的同學們通過直播隨同新雲參觀調研隊來到華東革命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感悟革命精神,學習沂蒙紅色精神。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為了響應國家號召,重溫黨的光輝歷史,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和光榮傳統,倡導青年學生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器的重中之重,深入學習「四史」,培養廣大學子的愛國主義思想。
  • 廣東海洋大學學子「三下鄉」活動之探索紅色鄉村潭簕村
    8月16日上午,廣東海洋大學經濟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紅兔子小隊,以探索「尋訪紅色鄉村, 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以學思踐悟潭簕村的紅色文化為目的,在廣東省陽江陽春市崗美鎮潭簕村進行第一天的社會調研活動。紅兔子小隊圍繞選定的實踐地點」陽春潭簕紅色展館&34;陽春潭簕紅色展館「。團隊五人懷著激動的心情,踏進了展館。
  • 學子「三下鄉」重走「墾荒路」
    八一農大社會實踐活動主打「紅色之旅」    學子「三下鄉」 重走「墾荒路」  大慶網訊(大慶晚報記者 張登林)暑假來臨,我市各高校紛紛推出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近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推出的社會實踐活動更是別具特色,他們主打「紅色之旅」,讓這次社會實踐活動充滿青春正能量。  據悉,日前八一農大工程學院的輔導員陳盈霖已經帶領北大荒精神研習團的大學生們踏上了紅色之旅,他們先後來到位於密山市裴德鎮的八一農大老校區、當壁鎮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八五零農場、八五三農場、八五二農場。
  • 民國期間福建協和大學老照片集 福建農林大學的前身
    學校是今福建師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的主要前身之一,學校原址為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東南麓、閩江之畔的馬尾區魁岐村福州製藥廠(今海王福藥製藥有限公司)。 1948年,福建-福州,協和大學畢業典禮期間的三名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