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0日,今天是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三下鄉實踐活動的第九天,也是我的實踐日。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開始了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的參觀之旅。
來到紀念園,入口的「永遠的長江支隊」七個鎦金大字在立柱上赫然醒目,一旁巨幅浮雕景牆上刻有解放軍勇渡長江的壯闊場景,左右兩側則分別雕刻象徵出發地河北武安的舍利塔和到達地福建泉州的東西塔。令人不禁讚嘆長江支隊的艱苦奮鬥精神,同時也為懷著肅穆之情雕刻石雕的工人表示敬佩。
圖為福建農林大學拾憶逐夢團隊隊員林晗琪參觀浮雕景牆。林宇靜 攝
浮雕景牆的一旁是刻著腳印的石階,石階開始處有著河北武安的標誌,拾級而上,石階頂端有著福建泉州的標誌,象徵著「千裡跋涉」。隨之,跟著石階走,便來到了紀念廣場。
圖為福建農林大學拾憶逐夢團隊隊員林晗琪在紀念廣場閱讀長江支隊的故事。 林宇靜 攝
紀念廣場裡牆上醒目刻著南徵路線圖、歷史照片、長江支隊英名錄、南下服務團英名錄等,全面記述長江支隊和南下服務團的光輝歷史。牆上這些文字和圖片無一不訴說著長江支隊歷經了多少艱難險阻,令人肅然起敬。
圖為福建農林大學拾憶逐夢團隊隊員林晗琪參觀長江支隊旗幟標誌。林宇靜 攝
離開紀念廣場,走進了長江支隊旗幟標誌,兩旁是葉飛等愛國將領的語錄,周圍綠茵環繞。路途中遇到許多退伍軍人認真地參觀和拍照合影留念,讓我感受到了他們對祖國、對黨、對長江支隊的尊敬。
參觀結束了,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三下鄉實踐也暫告一段落,但我學習長江支隊的革命精神之路並沒有結束,對於革命精神的探索和紅色精神的學習仍在延續……
作者:林晗琪
責任編輯:黃翰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