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探尋紅色印記之蘇區烏克蘭

2020-08-09 FaFu拾憶逐夢團隊

革命紀念館、革命紀念園,作為一個地區紅色文化的載體,靜靜地矗立於鬧市中,成為一個地區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縮影,為了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提高大學生的紅色文化素養,承擔起應有的時代責任。8月5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暑期三下鄉「逐夢拾憶隊」第五日的實踐開始,由團隊成員黃佳慧前往寧化北山紀念園、寧化革命紀念館進行紅色革命的調研。

圖為寧化北山革命紀念園紅軍井。 黃佳慧 攝

喝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

寧化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中央蘇區和閩西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紅軍長徵的四個出發地之一,也被譽為中央蘇區的「烏克蘭。」經過了半小時的車程,黃佳慧抵達寧化縣北山革命紀念園,開始了她的實踐之旅。剛進門她就被兩口井所吸引,井上刻著醒目的大字「紅軍井」和「思源井」,這兩口井是當年紅軍使用過的兩處遺蹟,紅軍駐紮在此地期間,為村民做過許多好事,故以此名來紀念,表達他們的感謝之情。為了保護還為兩口井做了修繕,路的另一邊有一塊巨石,刻有毛主席手書的「紅一軍團」的字跡。她仔細閱讀了寫著相關介紹的告示牌,感慨道:歷史應該被銘記,精神應該被傳承。當代大學生應繼往聖之絕學,承先烈之精神。

圖為福建農林大學逐夢拾憶團隊隊員黃佳慧在紀念館學習參觀 。 王楨羽 攝

中央蘇區烏克蘭,紅軍長徵出發地

很快,她抵達了下個景點,寧化縣革命紀念館,很遺憾因為在維修,沒有辦法進行參觀。黃佳慧決定前往下個景點,途中她看見一群在此處敲打腰鼓的老奶奶,不禁駐足欣賞。在她們休息的空檔,黃佳慧和她們攀談起來,老奶奶很熱心地給她講述紀念館裡的東西和一些自己親身經歷過的那個遙遠年代的故事。從交流中黃佳慧了解到紀念館內展出的為第二次國內革命鬥爭史實,歷史照片、唯一保存完整的《中國工農紅軍軍用號譜》等。在回憶起那個年代的事情,老奶奶熱淚盈眶地告訴她: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紅軍開始長徵,部分紅軍從寧化境內出發。當年,全縣13萬人口,參加紅軍的青壯年13700多人,大概每10人中就有1人參加紅軍。長徵途中,六千多名寧化紅軍壯烈犧牲,列入《共和國英名錄》的烈士達三千多人。湘江戰役中,為了掩護主力紅軍,寧化籍紅軍將士所在的紅五軍團34師與幾十倍於我的國民黨軍浴血奮戰,全部壯烈犧牲。聽了老奶奶的一番話,黃佳慧深刻意識到革命軍人的偉大,是他們用生命和熱血在歷史上留下悲壯的一頁。

中央蘇區烏克蘭,紅軍長徵出發地 很快,她抵達了下個景點,寧化縣革命紀念館,很遺憾因為在維修,沒有辦法

直指武夷山下,風展紅旗如畫

結束與老奶奶的談話後,她很快來到下一處景點。一個寬闊的廣場,矗立著氣宇軒昂的毛澤東《如夢令·元旦》雕塑,生動地再現了毛主席率領紅四軍在這裡寫下這首詞的場景,山上山下,戰馬簫簫,風展紅旗如畫。雕塑下方的小字詳細記載了毛澤東同志曾經率領紅軍三次入寧化,周恩來、朱德、彭德懷、葉劍英、張聞天、胡耀邦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經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留下光輝的戰鬥足跡。另一邊是軍號嘹亮小品雕塑,生動形象。仿佛能讓人感受到敵軍就要來了而需緊急吹號的急迫感。中間是長長的石階梯,莊嚴雄偉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就在臺階的最頂端。碑上記載著革命烈士的壯麗事跡,背後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鎏金大字。黃佳慧在烈士紀念碑下站立許久,懷著一顆敬畏的心拍照留念。

圖為福建農林大學逐夢拾憶團隊隊員黃佳慧在紀念碑下學習參觀 。 王楨羽 攝


通過此次的學習黃佳慧認識到追尋紅色,不僅僅是為了銘記和懷念,更是為了發揚先烈的愛國精神,光大先烈的革命事業。我們當下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銘記歷史,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當代青年。她也表示:這次學習受益良多,以後會更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先從自身做起,傳播紅色精神。實踐活動雖然已經結束,這將會成為她美好的回憶,在今後的日子裡不斷激勵她繼續前行。至此,黃佳慧的這次實踐圓滿結束。

相關焦點

  • 福建農林大學:尋訪蘇區紅色足跡,傳承先輩革命精神
    「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追逐青春夢想。」,2020年8月1日至5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隊開啟了「三下鄉」實踐活動。本次實踐活動由成員黃佳慧、黃翰楠、林麗君分別前往閩西北、閩東南地區開展此次探尋紅色歷史之旅。 福建是著名的老革命根據地,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先後在閩建立了多塊蘇區,特別是閩西、閩北根據地後來都成為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到福建邵武金坑鄉重溫紅色歷史
    「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追逐青春夢想。為進一步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深入貫徹團中央「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紅色教育」,鼓勵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革命精神,重溫革命歷史,講好革命故事,拾取紅色歷史記憶。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探尋閩西革命歷史,同護巖城綠色環境
    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龍巖實踐小分隊於2020年8月8日前往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和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圍繞「 探尋紅色歷史,承擔時代責任」主題,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以實際行動認識歷史,學習黨史,並承擔起守護綠色環境的責任。開始實踐前,隊員們通過線上文獻調查等方式初步了解閩西革命歷史,並確定了分工,各司其職,為此次實踐調研做足準備。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聆聽閩東紅色故事
    「銘記閩東紅色歷史,講述閩東紅色故事,傳播閩東紅色之光」繼承發揚光榮的革命傳統,為實現中國夢努力奮鬥。8月6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啟了第六天「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周守蘭前往福安閩東蘇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中的閩東革命烈士陵園、閩東革命紀念館和閩東畲族革命紀念館,參觀學習閩東革命地區的紅色歷史、緬懷老一輩的革命先烈們。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重溫紅色歷史,擔當時代責任
    2020年8月9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啟了第九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潘資鍵來到了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它坐落於風景秀麗的鼓山腳下。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福建省國防教育基地,它同樣也是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赴東肖紅色舊址之約
    為「探求革命記憶,追尋紅色足跡」,2020年8月7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龍巖實踐小分隊前往東肖紅色舊址群,開展第七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傳承閩西革命老區紅色精神,學習革命歷史,感悟紅色文化內涵,勇擔時代重任。
  • 三下鄉日記:探尋閩西革命歷史,同護巖城綠色環境
    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龍巖實踐小分隊於2020年8月8日前往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和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圍繞「 探尋紅色歷史,承擔時代責任」主題,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 上午,隊員們各自從家乘車出發,在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前集合後開始此次調研學習。隊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進行參觀學習,重拾紅色記憶,踏尋紅軍足跡。
  • 福建學子三下鄉:拾起紅色記憶,承擔時代責任
    為更好學習光榮革命歷史,傳承紅色革命精神,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三位隊員於2020年8月1日至8月8日前往古田會議舊址、鄧子恢故居和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等地探尋閩西革命歷史,以實際行動認識歷史,學習黨史。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古田會議站實踐順利結束
    【福建農林大學 資源與環境學院 8月1日訊】(通訊員:陳莉萍) 「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追逐青春夢想」。為弘揚光榮傳統文化,傳承紅色革命精神。2020年8月1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正式開始,團隊成員陳莉萍赴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開展線下實踐。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參觀長江支隊紀念園日記
    2020年8月10日,今天是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三下鄉實踐活動的第九天,也是我的實踐日。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開始了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的參觀之旅。圖為福建農林大學拾憶逐夢團隊隊員林晗琪參觀浮雕景牆。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參觀長江支隊紀念園,學習紅色精神
    為了感受革命精神,重溫革命歷史,講好革命故事,2020年8月10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始了第九天的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林晗琪來到坐落於桃花山腳下的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是全市首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公園,是豐澤區打造的紅色教育主題公園,也成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紅色「網紅打卡地」。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烏山鎮實踐順利結束
    「追尋紅色記憶,傳承革命精神」為紅色基因賡續綿延,傳承紅色基因的不朽信念。8月3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啟了第三天「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林麗君分別抵達詔安烏山革命根據地和詔安革命歷史紀念館,參觀學習詔安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意義非凡的車本之旅
    為了迎接建黨100周年的偉大時刻,弘揚紅色文化,學習革命精神,2020年8月4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展第四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隊員藍幼芬赴福建省漳浦縣石榴鎮車本村進行線下實踐。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社會實踐:溯車本之憶,逐紅色之夢
    2020年8月4日,今天是拾憶逐夢團隊「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第四天,我來到了漳浦縣石榴鎮車本村。車本村素有「閩南井岡山」之稱,是中共靖和浦中心縣委機關舊址所在地,所以我選擇在這裡開啟我的探尋紅色實踐之旅。
  • 追尋紅色足跡 情系蘇區振興
    央廣網贛州7月27日消息(記者謝元森 通訊員沐陽 李冰姿)7月20至25日,贛南師範大學商學院「知行」志願服務隊聯合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蘇區振興調研團,身著紅軍服,頂著烈日暖陽,深入原中央蘇區核心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西部大開發政策延伸縣——江西省寧都縣,圍繞「追尋紅色足跡
  • 民國期間福建協和大學老照片集 福建農林大學的前身
    學校是今福建師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的主要前身之一,學校原址為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東南麓、閩江之畔的馬尾區魁岐村福州製藥廠(今海王福藥製藥有限公司)。 1948年,福建-福州,協和大學畢業典禮期間的三名教師。
  • 福建農林大學感謝信
    鄲城縣第一高級中學:      貴校人傑地靈,桃李滿園,多年來向福建農林大學輸送了大批品學兼優的學生
  • 福建工程學院管理學院赴建寧縣開展「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專項活動...
    「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三明市建寧縣客坊鄉水尾村,開展「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專項活動和「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主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理論普及宣講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在當地幹部的帶領下重走紅軍路 蔡思琦 攝「福工美居」服務興農小分隊深入「中央紅軍村」水尾村,依託學科專業優勢,開展美麗鄉村宜居設計方案的調查走訪
  • 學子「三下鄉」重走「墾荒路」
    八一農大社會實踐活動主打「紅色之旅」    學子「三下鄉」 重走「墾荒路」  大慶網訊(大慶晚報記者 張登林)暑假來臨,我市各高校紛紛推出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近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推出的社會實踐活動更是別具特色,他們主打「紅色之旅」,讓這次社會實踐活動充滿青春正能量。  據悉,日前八一農大工程學院的輔導員陳盈霖已經帶領北大荒精神研習團的大學生們踏上了紅色之旅,他們先後來到位於密山市裴德鎮的八一農大老校區、當壁鎮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八五零農場、八五三農場、八五二農場。
  • 福建高校青年暑期社會實踐探尋紅色文化基因 感受鄉村蝶變
    福建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學生探尋紅色文化基因同學們在進行實踐走訪 馬克思主義學院供圖為探尋紅色文化基因,探索「校地合作」助力鄉村振興新路徑,福建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接下來,「紅傳航道」實踐隊將與軍營村、下黨鄉加強聯繫合作,各自發揮「校」「地」優勢,進一步探討閩東南黨建紅色教育的發展路徑,著力探索富有特色的紅色旅遊線路,努力發掘蘊藏在鄉村振興背景中的紅色文化力量,切實增強旅遊產業集群效應,為福建省紅色鄉村發展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