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重溫紅色歷史,擔當時代責任

2020-08-27 FaFu拾憶逐夢團隊

中國共產黨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創造出許多影響深遠的精神力量,這些精神力量不僅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感受革命精神,重溫革命歷史,講好革命故事。2020年8月9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啟了第九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潘資鍵來到了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它坐落於風景秀麗的鼓山腳下。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福建省國防教育基地,它同樣也是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所以,今天隊員潘資鍵將在此感受炙熱的愛國情懷,學習熱誠的革命精神。

上午,潘資鍵早早地做好了準備,乘上地鐵前往目的地。紀念館整體外觀莊重雄渾,典雅大方,大門前便是醒目的標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遠遠望去,能看到一幅巨型浮雕展現在眼前,那是偉大的人民群眾在紅旗的帶領下,英勇衝鋒的情景。見到此景,潘資鍵不由地心生敬畏,懷著崇敬的心情緩緩走進了展館內部。

圖為福建農林大學拾憶逐夢團隊隊員潘資鍵到達紀念館。潘仕 攝

進入展館,展廳融中西建築風格為一體,既具福建地方特色,又充滿著現代美感。展廳以時間順序為主線索,收錄了近代以來中國特別是福建發生的大事,同時也保留了珍貴的文獻資料、歷史文物和革命物品等。例如,第一個階段的展廳介紹的是從鴉片戰爭到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時期福建人民英勇奮鬥的史實。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預示著一場新的偉大的反帝反封建鬥爭的開始。五四運動後,福建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在全省各地傳播馬列主義,為中國共產黨福建地方組織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1926年,福州、廈門、莆田、永定、漳州等地相繼建立了共產黨組織,福建革命從此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在學習這些文獻資料的同時,潘資鍵也被當時青年們的思想先進性所震撼,暗暗下定決心要以他們為榜樣,始終保持青年人的生機與活力,展現出披堅執銳、一往無前的青春力量。

圖為福建農林大學拾憶逐夢團隊隊員潘資鍵在學習近代中國歷史文獻。潘仕 攝

學習完新民主主義革命前期的文獻資料,潘資鍵的目光就被一座雕塑所吸引。那便是毛主席夜裡挑燈寫資料的情景,時間也仿佛跳到了紅軍時期。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毛澤東、朱德等代表在上杭古田領導召開了古田會議,全體代表一致通過了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正如毛主席所說:「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中國革命鬥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因此,古田會議可以說是中國革命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會議之一。

繼續向前走,則來到了中央蘇區和閩東蘇區建立的專欄。潘資鍵雖然沒有趕上講解員的講解,但遇到了一位熱心的保安,他說道:「黨和蘇維埃政府堅持執政為民,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在蘇區農村開展土地革命,福建蘇區40多個縣,300多萬農民分得土地,極大地激發了群眾的革命熱情,福建有十多萬工農子弟踴躍參軍參戰,為保衛和發展蘇區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毛澤東根據地建設思想的指引下,福建蘇區軍民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大力發展農業、工業、商貿合作社,有效地促進了蘇區經濟的繁榮,為粉碎國民黨的經濟封鎖,支援革命戰爭,改善群眾生活作出了重要貢獻。」聽完保安叔叔的講解,潘資鍵感慨萬千:「確實,正是因為這些革命前輩不計回報地付出,為民族、為國家負重前行,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又怎能不好好珍惜呢?」

圖為福建農林大學拾憶逐夢團隊隊員潘資鍵在瞻仰毛澤東雕塑。潘仕 攝

隨著時間線的推進,潘資鍵來到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展廳。這裡展覽著許多保存完好的歷史文物和革命物品。一件件充滿紅色氣息的文物靜靜地躺在展覽櫃裡,而他們背後則承載了太多革命的故事、蘊含著太多革命的精神。在奪取抗日戰爭勝利的鬥爭中,中共福建地方組織和遊擊武裝積極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福建的建立、堅持和發展,廣泛發動群眾,武裝群眾。八閩兒女不論是在抗日前線,還是在異國他鄉,無不同仇敵愾、共赴國難。而在解放戰爭時期,在國民黨統治區的福建,閩浙贛邊區和閩粵贛邊區的黨組織與遊擊武裝抓住有利時機,發動人民群眾投身於全國解放的戰爭的洪流,有力地推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範圍內歷史性勝利的進程,同時也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創造了有利條件。看到這裡,潘資鍵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內心被革命先烈們一往無前的愛國精神所深深地折服。

圖為福建農林大學拾憶逐夢團隊隊員潘資鍵在參觀革命物品。潘仕 攝


歷史進入1949年,全國人民解放戰爭已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在中共福建地方組織和遊擊武裝的支援、策應和配合下,中央軍隊順利發動了福州、漳廈兩大戰役,解放全福建。伴隨著人民當家做主新時代的到來,展館也走到了盡頭。潘資鍵的紀念館參觀之旅即將告一段落,但是他的紅色學習之旅才剛剛開始。有了這次難忘的經歷後,他更加體會到作為一個新時代的青年,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時代責任,深度領悟革命精神。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作者:潘資鍵

責任編輯:黃翰楠

相關焦點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到福建邵武金坑鄉重溫紅色歷史
    「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追逐青春夢想。為進一步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深入貫徹團中央「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紅色教育」,鼓勵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革命精神,重溫革命歷史,講好革命故事,拾取紅色歷史記憶。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探尋紅色印記之蘇區烏克蘭
    革命紀念館、革命紀念園,作為一個地區紅色文化的載體,靜靜地矗立於鬧市中,成為一個地區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縮影,為了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提高大學生的紅色文化素養,承擔起應有的時代責任。8月5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暑期三下鄉「逐夢拾憶隊」第五日的實踐開始,由團隊成員黃佳慧前往寧化北山紀念園、寧化革命紀念館進行紅色革命的調研。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參觀長江支隊紀念園,學習紅色精神
    為了感受革命精神,重溫革命歷史,講好革命故事,2020年8月10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始了第九天的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林晗琪來到坐落於桃花山腳下的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是全市首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公園,是豐澤區打造的紅色教育主題公園,也成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紅色「網紅打卡地」。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赴東肖紅色舊址之約
    為「探求革命記憶,追尋紅色足跡」,2020年8月7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龍巖實踐小分隊前往東肖紅色舊址群,開展第七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傳承閩西革命老區紅色精神,學習革命歷史,感悟紅色文化內涵,勇擔時代重任。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聆聽閩東紅色故事
    「銘記閩東紅色歷史,講述閩東紅色故事,傳播閩東紅色之光」繼承發揚光榮的革命傳統,為實現中國夢努力奮鬥。8月6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啟了第六天「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周守蘭前往福安閩東蘇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中的閩東革命烈士陵園、閩東革命紀念館和閩東畲族革命紀念館,參觀學習閩東革命地區的紅色歷史、緬懷老一輩的革命先烈們。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古田會議站實踐順利結束
    【福建農林大學 資源與環境學院 8月1日訊】(通訊員:陳莉萍) 「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追逐青春夢想」。為弘揚光榮傳統文化,傳承紅色革命精神。2020年8月1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正式開始,團隊成員陳莉萍赴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開展線下實踐。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探尋閩西革命歷史,同護巖城綠色環境
    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龍巖實踐小分隊於2020年8月8日前往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和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圍繞「 探尋紅色歷史,承擔時代責任」主題,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以實際行動認識歷史,學習黨史,並承擔起守護綠色環境的責任。開始實踐前,隊員們通過線上文獻調查等方式初步了解閩西革命歷史,並確定了分工,各司其職,為此次實踐調研做足準備。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參觀長江支隊紀念園日記
    2020年8月10日,今天是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三下鄉實踐活動的第九天,也是我的實踐日。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開始了長江支隊泉州紀念園的參觀之旅。圖為福建農林大學拾憶逐夢團隊隊員林晗琪參觀浮雕景牆。
  • 福建學子三下鄉:拾起紅色記憶,承擔時代責任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19日訊(記者 侯智 通訊員 林詩如 陳莉萍 黃自清)「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2021年將迎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偉大歷史時刻。為更好學習光榮革命歷史,傳承紅色革命精神,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三位隊員於2020年8月1日至8月8日前往古田會議舊址、鄧子恢故居和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等地探尋閩西革命歷史,以實際行動認識歷史,學習黨史。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烏山鎮實踐順利結束
    「追尋紅色記憶,傳承革命精神」為紅色基因賡續綿延,傳承紅色基因的不朽信念。8月3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啟了第三天「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林麗君分別抵達詔安烏山革命根據地和詔安革命歷史紀念館,參觀學習詔安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意義非凡的車本之旅
    為了迎接建黨100周年的偉大時刻,弘揚紅色文化,學習革命精神,2020年8月4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開展第四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隊員藍幼芬赴福建省漳浦縣石榴鎮車本村進行線下實踐。
  • 福建農林大學:尋訪蘇區紅色足跡,傳承先輩革命精神
    「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追逐青春夢想。」,2020年8月1日至5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隊開啟了「三下鄉」實踐活動。本次實踐活動由成員黃佳慧、黃翰楠、林麗君分別前往閩西北、閩東南地區開展此次探尋紅色歷史之旅。 福建是著名的老革命根據地,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先後在閩建立了多塊蘇區,特別是閩西、閩北根據地後來都成為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三下鄉日記:探尋閩西革命歷史,同護巖城綠色環境
    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龍巖實踐小分隊於2020年8月8日前往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和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圍繞「 探尋紅色歷史,承擔時代責任」主題,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 上午,隊員們各自從家乘車出發,在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前集合後開始此次調研學習。隊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進行參觀學習,重拾紅色記憶,踏尋紅軍足跡。
  • 臨沂大學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進行中
    近日,臨沂大學大學生志願團同新社團「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火熱啟動。「雲」參觀的同學們通過直播隨同新雲參觀調研隊來到華東革命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感悟革命精神,學習沂蒙紅色精神。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為了響應國家號召,重溫黨的光輝歷史,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和光榮傳統,倡導青年學生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器的重中之重,深入學習「四史」,培養廣大學子的愛國主義思想。
  • 學子「三下鄉」重走「墾荒路」
    八一農大社會實踐活動主打「紅色之旅」    學子「三下鄉」 重走「墾荒路」  大慶網訊(大慶晚報記者 張登林)暑假來臨,我市各高校紛紛推出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近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推出的社會實踐活動更是別具特色,他們主打「紅色之旅」,讓這次社會實踐活動充滿青春正能量。  據悉,日前八一農大工程學院的輔導員陳盈霖已經帶領北大荒精神研習團的大學生們踏上了紅色之旅,他們先後來到位於密山市裴德鎮的八一農大老校區、當壁鎮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八五零農場、八五三農場、八五二農場。
  • ...年陝西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獲多項獎勵
    近日,由陝西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工委、省委文明辦、團省委、省學聯等單位共同組織實施的「2020年陝西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評選表彰結果揭曉:西安石油大學榮獲2020年「三下鄉」活動省級示範學校稱號,由該校團委、研工部組織的「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
  • 重慶高校學子三下鄉:重溫淮海軼事,傳承紅色精神
    2020年7月11日,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管理學院三下鄉團隊的志願者們在江蘇徐州的淮海戰役紀念館進行實踐交流,重溫紅色事跡與英雄往事。學習淮海戰役科學運籌、果敢決斷的寶貴革命精神,遵循聽黨指揮、忠誠可靠的看齊意識,謹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 醫路相約 | 一起為三下鄉助力
    福建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海清河晏隊是由一名專業老師帶隊,3名研究生指導及14名2017級康復治療學專業學生共同組成的暑期三下鄉實踐隊。赴福州八地開展主題為「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及「爭當河小禹,保護母親河」的暑期社會實踐調研活動。深入農村,調研群眾基本醫療狀況、水源壞境問題。
  • 雲南工商學院暑期「三下鄉」將專業知識帶進村寨
    為積極響應共青團中央關於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相關精神,今年暑期,雲南工商學院開展了主題為「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助力脫貧攻堅,投身強國偉業」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學校除畢業班外的2萬多名在校生,以小分隊的形式深入農村、深入基層
  • 民國期間福建協和大學老照片集 福建農林大學的前身
    學校是今福建師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的主要前身之一,學校原址為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東南麓、閩江之畔的馬尾區魁岐村福州製藥廠(今海王福藥製藥有限公司)。 1948年,福建-福州,協和大學畢業典禮期間的三名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