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競跑新冠疫苗研製 投用還要過哪些難關?

2020-12-25 網易財經

(原標題:中外競跑新冠疫苗研製,投用還要過哪些難關?)

在新冠肺炎疫情國外蔓延勢頭尚未得到遏制時,全球都對疫苗寄予了厚望。大量資金和團隊投入其中,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在加速疫苗研發。

目前疫苗研製的最新進展如何?何時能用上?

世衛組織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全球在研的102款新冠候選疫苗,涉及七大技術平臺,其中已有至少10款進入臨床試驗。滅活疫苗平臺技術成熟,中國已有3款滅活疫苗獲臨床批准;中國與其他國家團隊包括美國強生等也在開發腺病毒載體疫苗;而美國生物技術公司Moderna、輝瑞等正致力於開發核酸(mRNA)疫苗,但該平臺技術尚未得到驗證。

通常情況下傳統疫苗研發需要5~10年,但疫情當前,新冠疫苗預計能將這一時間周期縮短至12~18個月。不過,距疫苗最終大量生產並投入使用,還有很多關口需要邁過。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5月11日21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過413萬例,累計死亡病例逾28萬例。

全球臨床試驗提速

目前,中國已有4款新冠疫苗獲準臨床試驗,其中,科興生物的滅活疫苗,康希諾與軍事科學院陳薇院士團隊合作研發的腺病毒載體重組疫苗,已接近完成臨床II期試驗。

科興控股董事長尹衛東5月10日對媒體表示:「科興研製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已經完成I期II期臨床試驗,預計7月份試生產。」

此前,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團隊領銜聯合多個研究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科學》(Science)發布了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試驗結果,研究證實,科興生物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在恆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

另外兩款獲批臨床的疫苗,則是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和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聯合研製的新冠滅活疫苗。

第一財經從相關部門了解到,這兩款疫苗都已進入臨床I期和II期試驗,相關數據有望於3個月後得出。另外,陳薇及其團隊對疫苗的臨床II期研究數據有望5月份揭盲,屆時將對試驗藥和對照藥的安全性療效進行比較。此後,更大規模的臨床III期研究將展開。

針對中國滅活疫苗的生產,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上月的一場發布會上介紹:「我國滅活疫苗的研發和製備基礎較好,利用國家生物安全等級較高的P3實驗室,可以大量培養活病毒。」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4月23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處於新冠疫苗研發的前沿,在9月份可能有新冠疫苗投入緊急使用。「到時候疫苗可能還在臨床II期或者III期試驗,但如果有需要,會獲得緊急使用授權批准。」

與此同時,美國等國也在發力。其中Moderna的mRNA疫苗繼3月1日成為全球首個進入人體試驗的新冠疫苗,上周四剛剛獲得了美國FDA的批准,進入臨床II期試驗。

公司CEO史蒂芬·班塞爾(Stephane Bancel)上周五表示,臨床III期試驗預計將於今年夏天早些時候開展。疫苗最早將於7月開始批量生產,預計未來年產量能夠達到10億製劑。

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上月稱,將支持Moderna最多4.83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加速相關疫苗的研發進程。

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僅憑一己之力拯救全世界。根據最新數據,全球人口目前已達76億,這意味著需要更多疫苗廠商的加入來解決疫情。

5月5日,美國製藥巨頭輝瑞與其德國合作夥伴BioNtech也宣布即將展開疫苗人體試驗,首批臨床試驗數據將於5月底獲得。如果臨床試驗順利,年底前將在美國生產2000萬疫苗製劑,明年產能可達上億劑規模。和Moderna一樣,這款疫苗同樣是mRNA疫苗。

美國強生公司則計劃9月臨床試驗,並為疫苗擴產做準備。該疫苗將採用與生產伊波拉病毒疫苗相同的腺病毒載體技術,這種技術已被證明是安全的。此前強生已與BARDA達成協議,共同投入10億美元。

5月6日,法國製藥公司賽諾菲表示計劃招募數千名受試者,其與英國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GSK)上月宣布合作開發新冠病毒的實驗性疫苗,如果臨床試驗成功,疫苗將於明年下半年上市。

賽諾菲與GSK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平臺,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大規模製備疫苗。這種重組疫苗引入激發人體免疫反應的蛋白質抗原,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反應,從而產生更多的抗體,讓免疫力更加持久。

此外,美國生物製藥公司Inovio研製的新冠DNA疫苗近期宣布完成受試者招募,總共40名健康志願者接種了第一劑疫苗,目前處於驗證其安全性、劑量和其他相關數據的階段。英國製藥巨頭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也已進入I期臨床試驗,有望在5月份獲得結果,疫苗的後期臨床開發預計在年中開始。

中和抗體保護作用受關注

疫苗的開發之所以需要耗費漫長的時間,主要緣於研發和生產兩方面的難度。「研發難主要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抗體中的哪些成分是有用的,疫苗的檢測效果要看中和抗體的反應;而生產難更多指的是大批量的生產有難度。」一位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疫苗專家對第一財經表示。

世衛組織上月表示,目前還不清楚人們是否會對新冠病毒產生持久的免疫力,也不清楚什麼樣的疫苗才能起到保護作用。不過在實驗室研究中,包括強生在內的一些公司明確表示,其研發的疫苗產生了針對新冠病毒的強中和抗體。

強生公司還稱,除了優先考慮的候選疫苗外,準備了另外兩個備選疫苗,以防止主要候選疫苗失敗。

「我們可能需要很多種疫苗,對其中最有可能成功的候選疫苗進行評估,對風險做出平衡。」上述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專家對第一財經表示。

達沃斯論壇精準醫療項目主管Elissa Prichep稱,應警惕疫苗抗體依賴增強(ADE)的風險。所謂抗體依賴增強,是指疫苗接種後,結合了抗體的病毒可能會對人體造成更大的損害。

另一個風險來自於病毒突變後逃逸中和抗體。上周由倫敦大學學院基因研究所主任弗朗索瓦·巴盧(Francois Balloux)教授團隊發表在《感染,遺傳學和進化》(《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雜誌預印版網站上的一篇論文指出,在對近200個獨立發生多次突變的子集進行研究後,發現大約5%的能夠適應病毒新宿主的關鍵基因突變。這意味著新冠疫苗需要針對病毒較為穩定的部分進行免疫。

專家還強調,比疫苗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安全性。中國科技部在近期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疫苗是給健康人使用的特殊產品,儘管新冠疫苗的研發是應急項目,但仍要強調科學、安全、有效的前提。」

在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疫苗才能進行生產。「疫苗的臨床試驗要先保證安全,再看有效性,最終的保護效率則要看III期臨床來驗證。根據臨床試驗的結果才能夠確定是否使用,最終進入審批程序。」中國滅活疫苗臨床試驗一位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

尋求成熟的生產平臺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疫苗創新實驗室主任弗雷德裡克•唐吉(Frederic Tangy)教授對第一財經透露,該所基於麻疹疫苗載體平臺開發的新冠疫苗預計於9月份進入臨床試驗,目前完成的小鼠試驗數據結果非常樂觀,而一旦被驗證有效,未來生產平臺已經成熟完備。

「麻疹疫苗每年已能達到幾千萬劑的產量,是被驗證確定有效的疫苗,在人類藥物史上已經使用了超過40年。」唐吉告訴第一財經。他認為,與從未有過商業化案例的核酸疫苗相比,以麻疹開發平臺為載體的疫苗生產將會更加高效。

美國羅格斯大學化學和化學生物教授理察·埃布萊特(Richard Ebright)也認為,核酸疫苗的大規模生產存在壁壘。他對第一財經表示:「新冠疫苗可能要等到2021年以後才能研製成功,能夠用在大部分人身上,但可能不會是核酸疫苗。」

賽諾菲執行長韓保羅(Paul Hudson)上月則表示,人們普遍更為關注何時才能找到成功的疫苗,但其實重點應該放在疫苗的產能。韓保羅稱:「為了確保疫苗數量足夠,生產工作需要儘快開始。如果疫苗數據在明年6月公布,不能等到6月才開始生產,1月份就該開始生產了。」

不過賽諾菲的疫苗研發項目同樣受到了BARDA的支持,這意味著其位於美國的生產基地製備的疫苗將率先讓美國人使用,這在歐洲引起擔憂。

歐盟5月5日發起一項疫苗捐款項目,募集到超過75億歐元的資金幫助開發疫苗,目前德國、法國和英國都進行了數億歐元規模的注資。

美國麻省州立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國際疫苗學會前任主席盧山上月表示:「疫苗研發的關鍵因素取決於科學、大規模生產技術、監管以及風險收益比。」

盧山認為,在堅持疫情研發的同時,不應該把控制疫情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疫苗上,因為時間來不及,最重要的手段還是依靠公共衛生系統、醫療體系以及隔離措施等。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郭晨琦_NBJ9931

相關焦點

  • 沒有一種疫苗的研製時間少於10年,新冠疫苗兩年內問世,路在何方?
    由於大部分新冠康復者產生的抗體水平較低且提供保護的時間較短,「群體免疫」策略失效。目前,消滅新冠病毒的唯一方法就是研製出有效的疫苗,為此全球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這一進程。
  • 科普| 新冠疫苗即將上市,接種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濃冬已至,而新冠疫情還在全球範圍內蔓延,我國也面臨境外輸入性病例導致本地傳播的風險,各省更是存在零星散發及局部聚集性疫情的可能,加之這幾天全國大範圍降溫,北方多地迎來了2020年的第一場雪的同時也意味著疫情風險加劇。幸而已有多家企業研製出了新冠疫苗,甚至有些已經投入緊急使用。
  • 新冠疫苗一旦研製成功,是每個人都需要接種嗎?醫生一文講出實情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疫苗研發一直在分秒必爭進行,與病毒賽跑,中外的疫苗科學家都在全力以赴開展著研發工作!我們看看疫苗的研發情況。2020年3月16日,軍事科學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研究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正式獲批啟動Ⅰ期臨床試驗。3月19日,第一批志願者已經接種了疫苗,正在度過他們為期14天的隔離觀察期。
  • 媒體報導新冠疫苗都有哪些坑?
    在9月4日世衛組織舉行的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上,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全球已有超過30種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其中9種新冠疫苗處於三期臨床試驗階段。在聚光燈下,由於疫苗的研發和使用是一塊專業性極高且不確定性很強的領域,關於新冠疫苗的新聞報導,出現了良莠不齊的情況。
  • 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要完成哪些試驗?多久能投用?院士都解釋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院士解釋: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要完成哪些試驗?多久投入使用?視頻來源:央視新聞(03:15)新冠肺炎疫苗生產的應急標準出臺,與此同時,5個獲批開展臨床試驗的疫苗其中有三個完成二期臨床試驗。如果出現特別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可以啟動疫苗的緊急使用。那麼將要進行的新冠肺炎疫苗三期臨床將要完成哪些試驗?疫苗還有多久才能投入使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王軍志院士給出了權威解答。
  • 俄羅斯研發「酸奶新冠疫苗」 鼻滴式疫苗也將人體試驗
    俄羅斯在研製新冠疫苗的道路上不走尋常路!令吃貨期待的酸奶疫苗俄羅斯科學家正在研發一種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這種疫苗可以以發酵乳製品(即酸奶)的形式服用。塔斯社6月2日援引俄科學院副院長切霍寧的話報導,位於聖彼得堡的實驗醫學研究所正研製一種通過酸奶製品口服的新冠疫苗。切霍寧說,新冠病毒通過其表面的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表面受體結合後感染人體細胞。俄專家複製了編碼合成刺突蛋白的病毒基因,並將該基因導入某益生菌負責編碼合成表面菌毛的一個基因區域,進而得到一種表面帶有抗原蛋白的細菌。
  • 中外新冠疫苗之戰進入決勝局,誰將帶領世界走出危機?
    這次我們獨立研製了五種新冠疫苗,可以說是突破了西方的封鎖,在未來完全能夠幫助更多國家的人民從疫情之中康復過來。 主流新冠疫苗路線 在對中外疫苗進行對比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些關於疫苗的基本知識。
  • 新冠疫苗,還要等待多長時間?|新冠疫苗|多長時間|疫苗|流感|疾病|...
    為此,我們特邀正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京東健康心臟中心特聘專家周鵬教授對新冠疫苗的開發現狀、疫苗開發的過程、新冠疫苗最快什麼時候能應用於普通患者、疫苗開發後可能的結局以及疫苗開發的必須性等,作一述評,以饗讀者。新冠疫情已呈全球爆發流行之勢。迄今為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疾病已經波及世界上近180個國家和地區。
  • 媒體報導新冠疫苗都有哪些坑?-虎嗅網
    在9月4日世衛組織舉行的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上,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全球已有超過30種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其中9種新冠疫苗處於三期臨床試驗階段。在聚光燈下,由於疫苗的研發和使用是一塊專業性極高且不確定性很強的領域,關於新冠疫苗的新聞報導,出現了良莠不齊的情況。
  • 「病毒變異疫苗還有用嗎?」記者探訪新冠疫苗生產車間
    原標題:「病毒變異疫苗還有用嗎?」本端記者探訪新冠疫苗生產車間  每天早晨8點,南六環外,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車間裡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公司包裝事業部經理王雪松告訴記者:「這,就是最近的常態。新冠疫苗生產進入最關鍵的時期,大家心裡都憋著一股勁兒,一定會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 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哪家強?
    7月20日,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分別發表了中國研究團隊和牛津大學研究團隊有關各自新冠疫苗研發的報告,令人關注。在全球迫切期待中,新冠疫苗研發當前猶如行駛在「快車道」,但仍面臨複雜困難和艱巨挑戰。前期研發成功、後期失敗的案例不在少數。正如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所言,對於新冠疫苗研發前景,應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 俄「矢量」中心正在基於麻疹疫苗研製同時預防麻疹病毒和新冠病毒...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矢量」國家病毒學與生物技術研究中心除研製肽疫苗外,正在基於麻疹疫苗研製重組藥物,這種二價疫苗將能同時預防麻疹病毒和新冠病毒。現在,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矢量」國家病毒學與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的4種疫苗正處於不同研發階段。
  • 軍隊成功研製出重組新冠疫苗 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4天見效!
    3月16日20時18分,陳薇院士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展開臨床試驗。據陳薇院士介紹,按照國際的規範,國內的法規,疫苗已經做了安全、有效、質量可控、可大規模生產的前期準備工作。 已知的是,這是國內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受試者招募已經同步展開。
  • 中國新冠疫苗在阿聯獲批上市 新冠疫苗最快什麼時候能用?
    備受矚目的中國新冠疫苗9日迎來重大消息。據阿聯通訊社當日報導,該國衛生和預防部宣布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在該國進行註冊,並公布該疫苗在三期臨床試驗中有效率為86%。一位接近國藥集團的知情人士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證實了上述數據的準確性,並表示「這一結果比較理想」。
  • 新冠疫苗11月進展速覽
    新冠疫苗的研發正在激烈角逐階段,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疫苗研發有哪些必經歷程呢?疫苗從研發到大規模使用大致分為如下階段:研發、註冊、批量生產、運輸流通、大規模使用。 首先,臨床前實驗階段:在小型動物如小鼠或者靈長類動物如猴子等身上注射研製的疫苗,以查看免疫應答狀況。其次,1-3期臨床試驗階段。
  • 新冠疫苗有哪些類型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相關疫苗研發正加緊進行。美國伊諾維奧製藥公司研發的名為INO-4800的新冠病毒疫苗6日啟動一期臨床試驗,這是繼美國莫德納公司與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合作研發的mRNA-1273以及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之後,全球第三款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病毒疫苗。
  • 科興董事長尹衛東:新冠病毒滅活疫苗7月份試生產
    我們發現,接種疫苗的恆河猴在受到高濃度新冠病毒攻擊的時候,病毒載量明顯下降,七天後就找不到病毒了,這說明這些被感染的恆河猴得到了疫苗的保護。 新京報訊(記者 李玉坤)5月10日,記者在中國品牌日北京分會場現場採訪了科興控股董事長尹衛東,他表示,科興研製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已經完成一期二期臨床試驗,預計7月份試生產。
  • 「病毒變異疫苗還有用嗎」,本端記者探訪新冠疫苗生產車間
    (原標題:「病毒變異疫苗還有用嗎」,本端記者探訪新冠疫苗生產車間)
  • WHO發布新冠病毒疫苗產品標準 哪些企業有望率先突破?
    那麼,成功的疫苗產品應該符合哪些特徵?國內有哪些企業或機構參與?目前研發進展又如何呢? WHO發布新冠病毒疫苗產品標準隨著疫情蔓延,全世界對新冠病毒疫苗研發情況都給與了高度關注。4月9日,世衛組織(WHO)發布新冠病毒疫苗目標產品簡介文件,旨在為疫苗科學家、產品開發人員、製造商等提供參考。
  • 「病毒變異疫苗還有用嗎」,記者探訪北京一新冠疫苗生產車間
    「陪跑」疫苗每天至少1萬5千步彎腰查看設備的運行狀態,關注疫苗製劑在流水線上「跑」得順不順,「抽查」標籤列印得清不清晰,查看包裝盒內的說明書有沒有遺漏……採訪過程中,王雪松幾乎沒有歇過腳看著一箱箱疫苗從我們這裡出去,心裡踏實。」【熱點回應】1、新冠病毒變異了,疫苗還有用嗎?記者從國內多家疫苗生產單位了解到,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病毒變異會對現有研發疫苗帶來影響。「我們在研製過程中已經考慮到了病毒在一定條件下會出現變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