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aily Reckoning的專欄作家James Rickards撰文稱,目前黃金正處於第三次大牛市的早期階段,這輪牛市將使其價格達到創紀錄的高度。
前兩次大牛市分別是1971-1980年(金價上漲2200%)和1999-2011年(上漲760%)。在2011年達到頂峰後,黃金從高峰期大幅下跌,到2015年跌破1100美元/盎司。
現在,第三次大牛市正在上演。它始於2015年12月16日,當時黃金在2011-2015年熊市結束時觸底於1050美元。此後,黃金大幅上漲,但與前兩次牛市2200%和760%相比,漲幅很小。
不過,大多數主流經濟學家都不看好黃金。他們稱黃金為野蠻的遺蹟,並說它在當今的貨幣體系中沒有立足之地。
但今天,我想提醒大家,主流經濟學家反對黃金的三個主要論點,以及他們為什麼會大錯特錯。
1、黃金根本不足以支撐貨幣供應
第一條你可能已經聽過很多次了。專家們認為,沒有足夠的黃金來支持全球金融體系。黃金無法支持世界上所有的紙幣、資產和負債、世界上所有銀行和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的擴張。他們說沒有足夠的黃金來支持貨幣供應。
這種說法完全是一派胡言。黃金的數量確實有限。但更重要的是,總是有足夠的黃金來支持金融體系。關鍵是要正確設定其價格。誠然,以目前每盎司1875美元左右的價格,將其與現有的貨幣供應量掛鈎,會造成嚴重的通貨緊縮。
但要避免這種情況,我們要做的就是提高金價。換句話說,假設現有的黃金價格為每盎司14000美元,那麼就有足夠的黃金來支撐貨幣供應。如果黃金的價格定得合適,一定數量的黃金總能支持任何數量的貨幣供應。
關於合適的黃金價格可以有爭論 但毫無疑問我們有足夠的黃金來支持貨幣體系。我做過這個計算,很簡單。這不是複雜的數學問題,只要把世界上的貨幣供應量除以世界上的實物黃金量,就有了黃金價格。但是,你必須要做一些假設。例如,你是希望貨幣供應量100%由黃金支持,還是40%就夠了?或者是20%?這些都是可以爭論的合法政策問題。我對所有的問題都進行了計算。我假設40%的黃金支持。有些經濟學家說應該更高,但我認為40%是合理的。使用現有的貨幣供應量,40%的黃金支持,以及可用的黃金供應量,黃金的隱含非通縮價格是每盎司14000美元(隨著貨幣供應量的擴大,價格會越來越高)。
各國政府急於克服通脹和通縮的問題。過高的債務負擔是增長的阻力,並造成預防性儲蓄,這兩者都是通縮。打破通貨緊縮的背影的唯一可靠方法(不,印鈔是行不通的)是美元對黃金貶值。1933年和1971年都是這樣做的,而且兩次都成功地製造了通脹。美元貶值85%(大約是20世紀70年代實現的貶值幅度),將使債務負擔膨脹掉,刺激名義增長,並導致金價達到每盎司15000美元。
但同樣重要的是,要知道,總有足夠的黃金來滿足金融體系的需求。你只需要把價格定好。無論如何,我的研究讓我得出一個結論--我們將看到國際貨幣體系的崩潰。當我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特別指的是全世界對紙幣信心的崩潰。這不僅僅是美元的死亡,也不僅僅是歐元的消亡,而是所有紙幣的信心崩潰。
當信心喪失時,各國央行可能不得不重回黃金作為基準或實際的金本位來恢復信心。這不會是自願的。沒有一個央行家會心甘情願地選擇回到金本位。但在信心完全喪失的情況下 他們很可能不得不回到某種形式的金本位制。如果你要實行金本位制,甚至將黃金作為貨幣的參考點,如果你需要恢復對美元的信心,隱含的非通縮價格是15000美元/盎司。
2、沒有足夠的黃金來支持全球貿易
針對黃金提出的第二個論點是,黃金不能支持世界貿易和商業的增長,因為它的增長速度不夠快。世界礦業產量約佔黃金總存量的1.6%(過去5年全球黃金產量實際持平在3300公噸左右)。世界經濟增速大概是每年3-4%。雖有偶有不同,但我們假設是3-4%。
批評者說,如果世界經濟增長每年約為3-4%,而黃金的增長速度只有1.6%,那麼黃金的增長速度不足以支持世界貿易。因此,金本位制會讓這個體系出現通縮的傾向。但這也是無稽之談,因為礦業產出與央行擴大黃金供應的能力無關。原因是官方黃金,即央行和財政部擁有的黃金,大約在3.5萬噸左右。包括私人持有的黃金在內,黃金總量約為18萬噸。這就是官方黃金供應之外的14.5萬噸私人黃金。
如果任何一家央行想擴大貨幣供應量,它所要做的就是印鈔,購買一些私人黃金。央行不受礦業產出的限制。如果他們想擴大貨幣供應量,他們不必等待礦工挖出黃金。他們只需要通過市場上的交易商購買一些私人黃金就可以了。如果說黃金供應量的增長不足以支持貿易,這種說法在表面上聽起來是對的。但當你進一步分析,就會發現這是無稽之談。這是因為採礦業增加的黃金供應是無關緊要的,因為央行可以直接購買私人黃金。
3、黃金不產生收益
你聽到的第三個論點是,黃金不產生收益。這是巴菲特對黃金的主要批評觀點(儘管他現在投資了一隻黃金股票)。這是真的,但黃金不應該有收益率。黃金是錢。而錢是不提供收益率的。
我曾經和瑪麗亞·巴蒂羅莫一起上福克斯商業節目。我們在現場採訪時討論了這個問題。我說:「瑪麗亞,拿出一張一元紙幣,舉在你面前,看看它。它有收益率嗎?沒有,當然沒有收益率,錢是沒有收益率的。」
如果你想要收益率,你就必須承擔風險。你可以把你的錢放在銀行裡,然後獲得一點收益率--也許是0.5%。可能連這個都沒有。但它已經不是錢了。當你把錢放進銀行的時候,它就不是錢了。它是銀行存款。那是一個偶爾破產的商業銀行的無擔保負債。你也可以用你的錢買股票、債券、房地產和許多其他東西。但當你這樣做,它不再是錢了。它是一些其他的資產,它們涉及不同程度的風險。
簡單說,如果你想要收益率,你就必須承擔風險。實物黃金不提供官方的收益率,但它不存在風險。這只是一種財富保值的方式。黃金就是錢。
所以,一旦你真的好好分析,黃金的三個主流批評就不成立了。
現在,黃金的第三次大牛市正在進行,我預測到2026年黃金將達到15000美元。當然,沒有什麼東西是直線上升的,一路上會有回調。但趨勢是向上的。
我相信每個投資者應該投資黃金上漲的主要方式是直接擁有實物金屬。事實上,我總是說,你的投資組合中至少應該有10%用於實物黃金——主要是金條和金幣。
實用的黃金投資指南,分享精品投資理財訣竅,帶你走上財富增值之路!股市暴跌人人都虧了,黃金投資我卻賺錢了!支持貴金屬1秒查行情,菜單欄點擊「金飾」「黃金」「白銀」等關鍵詞便可知曉即時行情報價。親,你關注金價波動嗎?你想抄底黃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