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紅線」將至?1400家房企跨界養豬,養豬比蓋房更賺錢?

2020-12-16 騰訊網

文:子建

曾經被國人稱為「全民暴富」的房地產業,在受到中國密集的房地產市場調控後,已經慢慢「停滯不前」。如果20年前你有很多錢卻不知道該投資什麼,那麼把它投資到房地產可能是個好主意。但如果你現在把它放在房地產市場上,很多人可能會說,「真的是想不開了」。

在《中國房地產報》主辦的「2020中國房地產總評榜大會」上,國家發改委土地開發與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國力在論壇上提出,從宏觀背景來看,房地產業的發展環境和背景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今年早些時候,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已經公布,這項政策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在整個行業推廣。這意味著房企將再次「施壓」!

「三道紅線下比較明顯的趨勢是,拿地和融資難度越發加大,這也決定了整個房地產行業排名和競爭力的變化。」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三道紅線的壓力下,現金流、企業管理和經營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當代房地產執行董事張鵬認為,房地產企業需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變革:「首先要迅速在兩、三年時間裡把高槓桿降低,把短債換成長債,把債性融資換成股性融資;其次,現金流管理價值凸顯出來,行業要從『三高』進入『低成本、低回報、高周轉』時期,所以現金流的的管理、回款是企業的重要命脈;第三,企業要進一步拓合作,把權益降下來,這也是近期很多企業正在做的方向,財技和業務需要相輔相成。」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5日,已有460家房企宣布破產。也就是說,平均每天有1.4家房企被清盤。房地產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是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之一。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房企已經開始「尋找出路」。

眾所周知,近兩年來,中國「生豬市場」一直處於上升風口處。這一時期也被稱為「史上最強的豬周期」。其中,河南大型養豬「牧原集團」在這個風口受益頗多。

天眼查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1400家企業經營範圍同時包含「豬」和「房地產」,而且大多數都很強大。從註冊資本來看,50%以上的相關企業註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胡潤前五大地產大亨中,有三家從事養豬生意,包括恆大、碧桂園和萬達。

2014年,王健林宣布將斥資10億元飼養30萬頭生豬,幫助當地群眾脫貧。然而,不到兩年,萬達以養豬「投入太多」、「利潤太低」為由退出了該項目

就在萬達放棄養豬兩年後,豬肉價格上漲的周期開始了。2016年,恆大宣布布局生豬產業,投資3億元在貴州建設110多個生豬農牧業基地。2018年,碧桂園也開始招募養豬專家。萬科是最常越界養豬的房地產企業之一。今年3月,該公司成立了食品部門,5月通過社交媒體發布豬場招募令,7月末,萬科又收購了利津華育養豬有限公司。

如今,房地產企業普遍面臨轉型壓力,養豬是多樣化經營降低風險的手段之一。突然爆發紅利的「豬市」讓房企看到了希望,養豬也成了房企的「兼職」。而且,養豬利潤高,養豬產業也進入升級階段,地產商仍有渠道優勢。相比其他跨界,養豬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不過,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布局包括生豬養殖在內的農業產業,除了高利潤因素外,更多還是為「美好生活」而戰。自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後,都會以東風的方針,各大房企就搭乘政策東風,喊出「美好生活」口號,轉型美好生活運營商,他們也不再滿足只做低頻買賣的商業模式,試圖將自己的觸角伸向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聚焦與人民居住相關的各大產業鏈,包括物業、商業、教育、醫療、農業、電商、旅遊等等。

然而,從房地產企業的角度來看,建房和種地是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快速周轉,另一種是慢工出細活。回顧網易創始人丁磊的養豬之路,其實並不容易。2009年,丁磊宣布進入養豬業,但並不被看好,而且生豬計劃夭折的消息也在頻頻傳出,直到7年後,丁磊的「未央豬」才推出市場。丁磊的經歷告訴我們,養豬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想做這個行業並不容易。

雖然現在「生豬市場」非常繁榮,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生豬周期」或將迎來「轉折點」。而且,有關人士還預測,「養豬紅利」的周期僅剩下不到2年了。房地產企業「改行」養豬,可能是暫時「救急」的選擇,但顯然,這種生意做不長久!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2020年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
    最近一則「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登頂熱搜,賣豬比賣房掙錢? 收益如此可觀,也是吸引了大批房地產企業跨界入圈。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我們簡單地算了一下,全國超過1000家。
  • 賣房的紛紛跨行,超千家房企養豬
    養豬大戶、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最近稱,過去一年多時間裡,已經有超過1000家房地產企業跨行養豬。這是極其驚人的數據,房地產行業在這之前是眾所周知的「暴利」行業,可現如今還不如養豬來錢快了嗎?事實上,近些年房地產行業確實不像以往那麼吃香,而養豬行業的豐厚利潤,是新晉的「暴利」行業,誘惑力很足。
  • 房企前四月銷售不理想萬科養豬引熱議
    加之疫情衝擊,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房企加速尋找新增長點。比如恆大造車、碧桂園的機器人。同樣,和房地產周期一樣,豬周期對萬科來說將是潛在風險,新一輪豬周期的拐點或將臨近,在此背景下,或將面臨行業下行壓力。但一個有意思的說法是,豬周期與房地產周期大致相反,也意味著養豬與房地產或將形成風險對衝。 今年樓市依然分化明顯,儘管普遍受疫情影響成交下滑,但有的城市回暖迅速,有的城市不太明顯。
  • 萬科養豬究竟為了啥?養豬的地產商遠不止一家
    中新社記者 林浩 攝除了房地產,網際網路企業也頻頻跨界養豬。其中,最有名當屬網易老闆丁磊。2009年網易成立網易味央,號稱要用科技的手段養豬。丁磊曾經表示,希望用網際網路思維差異化養豬,為中國農業帶來新氣象。截至2019年底,網易已經在浙江安吉、江西高安、浙江紹興建設了三家養豬場。另外,阿里巴巴、京東金融也分別在2018年6月和11月發布了各自的智能養豬方案。
  • 養豬比蓋房更賺錢?一頭豬賺1945元!為何專家「唱衰」豬市?
    養豬比蓋房更賺錢?一頭豬賺1945元!11月下旬以來豬價加速上漲,截止目前累計上漲2.0元/斤。行情寶測算本周全國外三元生豬自繁自養頭均盈利1945元/頭,比上周增加291元/頭,不少股民稱一頭豬=2瓶茅臺酒的利潤。受利潤趨勢,據統計2020年大約有1000多家企業跨行養豬。
  • 大廠齊養豬 網易味央運用RFID耳標技術實時監測豬狀況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1400家經營範圍同時包含「豬」和「房地產」,且身兼「房地產」和「養豬」雙重角色的企業,大多實力雄厚。2020年重新迎來快速增長,截至12月7日,我國新增豬養殖相關企業量已接近15.7萬家,同比增長88%。
  • 萬科也要養豬了!剛剛 萬科發文招聘豬場總經理!養豬到底多賺錢...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雲中隼 「跨界」養豬的隊伍日漸龐大,從國際投行到網際網路巨頭紛紛下海。如今,地產商們也意圖殺入戰場「分羹」。在萬科殺入之前,已有多家知名房企及網際網路大佬試水。這一次,萬科能否將養豬玩出新花樣?萬科殺入養豬戰局跨界經濟爆火之下,各式各樣的生意都熱衷於推出「聯名款」,從大白兔香水到白酒味雪糕,新式花樣林林總總。然而,對於重資產的地產商,其一出手必定不同凡響。
  • 萬科跨界養豬帶給我們的啟示: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其實萬科養豬早有端倪,在去年年底的一個峰會上,王石問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去年養豬賺了多少錢,劉永好回答稱「效益不錯,請你吃飯沒問題」。究其緣由,符合萬科要從房地產開發商向「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的戰略轉型。變化才是世界的常態,那些能夠根據外界變化而適時調整、讓企業永葆青春的高人,如同企業的「定海神針」。
  • 「三道紅線」高壓:房企高槓桿停擺 賺錢能力變差
    房企這個月密集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營運數據和財務指標普遍隱現下行趨勢,行業正式步入「穩增長」時期。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新規的坐實,也是房地產行業的另一樁重頭戲。監管層對房企融資設置了「三道紅線」,過去房企提佔市場份額賴以所用的「高槓桿」利器,在「紅線」的高壓下即將宣布失效。
  • 沒錢人還想進大廠,有錢人都去養豬了
    三巨頭的另一家,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此前也在一次發言中透露:「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我們簡單地算了一下,全國有超過1000家。」這組難以輕易企及的數字,正是勸人跨界養豬的極佳廣告。據多家媒體考證,「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確有其事,我國目前有超過1400家經營範圍囊括「豬」和「房地產」的企業,其中6成以上成立於近5年。無論白天是在工地搬磚,在電腦前碼代碼,或是穿梭於大小會議中的人,夜幕降臨,都會相遇在同一片田園牧歌的夢裡。
  • 前有恆大造車,現有萬科養豬,房企巨頭為何不能踏實賣房?
    從王石的強硬表態,到如今的跨界布局,萬科發展戰略變化的背後,是一眾房企紛紛開啟業務多元化嘗試的潮流。除了計劃養豬的萬科,恆大斥巨資造車、碧桂園涉足機器人行業、融創深入文旅產業,國內頭部房企中,已沒有單純定位地產開發的巨頭。
  • 1400家涉房企業跨界養豬;豐田汽車掌門人炮轟電動汽車丨商業參考
    NEWS 今日要聞 1400家涉房企業跨界養豬 目前,多家快遞公司客服人員都表示,目前沒有接到過物流停發的通知。並且快遞公司放假或停運一般由各快遞公司根據情況自行決定。(前瞻網) 我國新冠疫苗產能明年至少達20億劑 到明年,國內僅5家正進行Ⅲ期臨床試驗的疫苗企業的產能就將達到20億劑。
  • 地產、養豬大突圍,四川民企「一哥」新希望還能跑多遠_產業經濟...
    01  根據公告,這次辭職的三位高管,分別是副總裁韓繼濤、副總裁王維勇、首席戰略投資官楊守海。從職位來看,都稱得上是新希望舉足輕重的人物。  據媒體報導,其中只有韓繼濤是新希望的老將,也是公司旗下核心業務負責人。而就在三位高管同一天離職同時,新希望還宣布聘任朱利強為總裁助理。
  • 房地產大佬紛紛操起殺豬刀 賣房不如賣豬肉賺錢?
    近日,#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 的話題火上了熱榜,其中,不乏萬科、恆大、碧桂園等文旅地產大佬,千家房企數字之大,著實讓人震驚!引起網絡大V與網民的熱議。
  • 「三道紅線」下高槓桿停擺,房企將迎以價換量
    房企這個月密集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營運數據和財務指標普遍隱現下行趨勢,行業正式步入「穩增長」時期。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新規的坐實,也是房地產行業的另一樁重頭戲。監管層對房企融資設置了「三道紅線」,過去房企提佔市場份額賴以所用的「高槓桿」利器,在「紅線」的高壓下即將宣布失效。行業突變,冷暖自知。
  • 全國1400多家企業經營範圍同時包含「房地產」和「豬」 陝西超20家
    從市場佔有率來看,豬王爭霸的實質,就是溫氏、牧原和新希望三家企業之間的「三國殺」。值得注意的是,1000多家房企轉行養豬,我國超1400家企業經營範圍同時包含「房地產」和「豬」。截至目前,陝西有超20家企業經營範圍同時含有「房地產」和「豬」。「人憑豬貴」?
  • 「三道紅線」之後 看碧桂園如何破局?
    「金融紅利」時代結束  值得注意的是,讓房地產行業舉步維艱的原因,除了疫情外,還有就是融資監管新政——「三道紅線  大家可能不知道,所謂的「三道紅線」,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控制房企負債擴張。  碧桂園打造健康「堡壘」  我們看到,許多房企在維繫已有業務的同時,不停地尋找新的出路,像造車、養豬、物業
  • 喆安視角|「三道紅線」下,房企何去何從?
    自8月20日央行、住建部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融資新規「三道紅線」正式出臺已過去一個月時間。這也表明,房地產企業以從上半年的寬鬆舒適區間再度跨進強監管領域。2「三道紅線」出臺,房企從「活過來」到「活下去」「三道紅線」簡言之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
  • 超1000家房企跨行養豬!空氣源熱泵成為養豬場冬季採暖的香餑餑
    受政策及高豬價行情吸引,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等大型養殖公司積極擴大養殖產能,萬科、碧桂園、網易等企業紛紛跨界養豬。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稱,當前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簡單地算了一下,全國已經超過1000家。
  • 賣房不如養豬,萬科招聘養豬經理:窮則變,變則通
    文|金子(富書專欄作者)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萬科跨界養豬,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起因是萬科近日發布了一則招募令,招聘養豬人才,包括總經理、獸醫等工作人員,並且定下了養25萬隻豬的「小目標」。萬科跨界養豬,雖然前景還未可知,但不失為特殊環境下突圍自救的布局。一方面並不是徹底改頭換面,而是基於存量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給居民,是對萬科現有物業服務的補充和延伸;另一方面,傳統地產行業增速下降,勢必要尋求新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