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曼林紀瑋:軟體定義汽車時代的哈曼智能座艙和車聯網方案

2020-12-09 蓋世汽車資訊

12月1日-2日,由蓋世汽車主辦的「2020第二屆車聯網與智能座艙大會」隆重召開。本次會議主要圍繞車聯網、座艙域控制器、車載作業系統OS、OTA、座艙顯示等車聯網及智能座艙領域熱門話題展開探討,共謀產業未來發展之路。下面是哈曼智聯科技銷售總監林紀瑋在本次大會上的演講。

哈曼智聯科技銷售總監 林紀瑋

謝謝主辦方蓋世汽車,很榮幸今天能來這邊跟大家分享,跟大家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哈曼智聯科技的林紀瑋,今天的分享主題是軟體定義汽車時代哈曼在智能駕艙和車聯網裡面的思路跟所能提供的產品。   

今天的演講主要分為這幾塊。第一部分先介紹一下哈曼,以及哈曼的動態,我們看到的大趨勢是什麼,第二部分我們專注在講以人為本,智能駕艙能提供哪些服務,最後一部分側重於從體驗上來介紹哈曼的車聯網。   

哈曼是您值得信任的合作夥伴,這是我們的口號。有了信任才能建立更長遠的合作,所以信任是首要的。此外,體驗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提出:在每英裡都能創造更多的體驗價值給到用戶。這裡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技術的積累,哈曼將更多的技術融入其中,希望能打通駕駛的生活場景,讓人們在路上、生活中,辦公時的任何場景都能享受到更好的體驗

越來越多的車輛具備車聯網的功能,我們在5G、V2X、車跟車之間的通訊上的布局力度也越來越大。在這個背後,需要一個龐大的通信協議的打通,以及各家集成整合和融資間的溝通,這也是我們哈曼布局的地方。此外,我們是三星的全資子公司,因此跟三星間也有一些聯合開發。還有就是雲計算市場未來會呈指數級的增長,包含了邊緣計算、大數據分析、OTA更新等,這些技術應用之間都是息息相關的。   

講到哈曼,可能大家比較熟知的是品牌音響,我們在智能音響上的排名是全球第一,包括可攜式音響、耳機以及家庭影院等。此外,在智能汽車上的中控大屏,車載影音娛樂系統、智能座艙裡面,一直以來哈曼也為整車廠提供了非常好的產品。還有一塊是汽車音響的部分。其實,哈曼卡頓、JBL、B&O等也都是哈曼旗下的品牌,無論是豪華車還是國內自主品牌的汽車,很多車載音響都是我們的。   

從收入來看,我們的特色是布局平均且完整。大家都知道2019年全球整車的銷量已經開始有停滯的趨勢。在此情況下,我們的銷售收入仍有10%的成長,這是很不容易的。此外,我們還有16%的高成長性收入來自於金磚國家。目前,哈曼在全球共有3萬3千人的員工,海外訂單和項目也都非常完整,我們有自信可以服務好每一個客戶。   

我們的組織架構裡面,目前我們正在做一些微調,我們融合了幾個大事業群體,形成了現在的兩個大事業群體。以客戶為中心劃分,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事業群圍繞汽車,另一個事業群圍繞時尚生活。汽車事業群包含了剛才所說的智能座艙裡面的IVI、汽車上的音響,以及很多軟體技術和服務。形成一個大的汽車事業群體,對於車廠來講會更加方便,比如說跟銷售聯繫會有一個更單一的窗口。對於我們的服務來說,可以更容易地去打通內部的資源,提供更完整的一條龍式的解決方案。時尚生活事業群我們也在積極布局,從可攜式應用、居家到戶外演唱會等,來做一個完整的布局。   

我們在全球建立合作關係的品牌眾多。目前我們的業務遍布了30多個國家,所以在海外業務的布局與協作方面,哈曼跟一般的公司相比具有一定優勢。   

與汽車技術相比,消費者更傾向於為優質的體驗和服務買單,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技術轉化為優質體驗。因此哈曼提出了從以技術為中心到以體驗為中心的轉變。技術方面,哈曼打通了遠程信息處理、智能座艙裡面的一些功能,這為模塊化、平臺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以此為出發點我們提供以人為本的駕乘體驗服務希望能夠讓體驗感更直覺更直觀,這是我們致力於去努力的方向。 

那麼,以人為本,座艙裡面會提供哪些功能呢?整體方案我們希望能夠以更多樣性的產品形態來進行合作,合作方式也更靈活一點。我們能夠提供完整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也可以提供完整的單一娛樂系統方案,還支持軟硬體分離的硬體產品方案,這也意味著我們會用更開放的接口,讓車廠在做軟硬體分離的時候,可以在自己的研發基礎上來做一些開發。這是我們在商務層面或者說整個策略層面的做法。   

這些功能裡面我們還可以提供更多預集成的頂級體驗。比如,在座艙裡面我們可以提供更好的軟硬體解決方案,包括車聯網、V2X技術、平板天線,駕駛輔助系統等。我們說軟體定義汽車,因此在軟體服務方面我們可以提供包括雲平臺、OTA、、數字安全在內的各種方案,最後在車廠這邊做一個融合。大家現在說要打造沉浸式的座艙,從這幾項功能來講,哈曼都是數一數二的專家,所以整體融合上我們有自信能夠提供一個打破邊界的產品,做出產品差異化。   

在CES展上哈曼展出了一個概念車,體現了我們對於座艙的刻畫。用一個大屏幕去展現體驗,並且它已經是多屏融合了。裡面包含了儀表、中控、輔助駕駛、車聯網等各個功能,並已整體打通。

這裡面有幾個比較重要的技術趨勢,這也是我們哈曼一直在做的部分其中包含了高性能的計算平臺。以後SoC的運算能力會越來越強大,因為它要集成更多的功能,一旦融合了以後各個體驗的交互也會打破邊界,會帶給用戶更好的功能體驗。這部分我們也將有更多的平臺化硬體產品。   

信息安全和OTA的部分主要是提供一個更新的能力。既然號稱是智能汽車,那必然要有不斷的更新升級服務與之匹配。在沉浸式的交互中,交互部分至關重要,因為交互是最容易讓用戶感受到你跟車之間的連接的,所以在交互體驗部分,哈曼帶來了很多想法,包括車聯網服務以及自動駕駛的功能。   

從智能駕艙平臺的硬體部分來看,哈曼設置了4個不同的檔次來提供服務。從入門級駕艙、中端駕艙、高端駕艙到頂級駕艙,車廠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的硬體平臺。在中高端座艙上,車廠可以增加DMS駕駛人員監控系統,虛擬助手等功能,再往上可以增加AR導航或者其他功能,到頂級座艙的三星5G晶片平臺,支持的多屏顯示互動可以達到8個之多。   

在ADAS部分,哈曼產品覆蓋前面講到的包含駕駛人員監控,360度環視、防碰撞、AR導航等多種產品。將其軟體化,就可以在單一軟體層面去做交互,也可以單獨將硬體提供給客戶車廠。   

這裡我們舉例說明一下增強現實可以帶來什麼好處。第一個就是更直觀,你在開車的過程當中很容易看到更多的訊息,這些訊息會被整合,被監控。我們可以做實時導航,更簡單得凸顯出街道名稱、信息點、門牌號等,包括前車、碰撞警告、盲區警告等,這些本質上都是對駕駛員的幫助。

  

我們從調研的數據發現,用戶購買車子第一個是被品牌吸引,因為品牌的關係或者預算的關係選擇了幾款車想買。接下來就是看顏值,很多人買車都是從車的外形來做選擇的。再來就到車內設計。   

和大家分享一個案例。我們跟一家改裝車車廠也進行了合作,它是一個自動駕駛的概念車,這個車輛裡面的屏幕特別大。怎麼樣去應用這個空間我們也放了很多的巧思,包含車上的人下車了以後手機上的APP怎麼樣做互動都進行了考慮。這樣的車輛在後排和在前排的中扶手這邊有一個小空間,我們擺上了長條性的屏幕,駕駛員可以做一些操控。因為是長條形狀,我們在人機互動上面也特別做了一些考量,用斜切面的方式去操作,在人體工學上面也有比較好的體驗感。   

在屏幕以外,我們還在其他項目展示時加上了投影的功能。把一些關鍵的信息投影在方向盤前面前擋的空間,更直覺地告訴駕駛員可能存在的危險性等,這些設計都是能去體現差異化的地方。   

聊完了智能座艙,我們來看一下車聯網,從以前的網際網路+到現在,車聯網這個概念被車廠認為是最需要的,那怎麼樣來做融合呢?哈曼在車聯網上面有一個完整的端到端的平臺,這個平臺融合了很多我們在車聯網上的服務,比如說個人智能助手、汽車服務、個性化的定製分析診斷,以及OTA更新等。我們打造了一體化端到端的平臺,這個平臺已進行了模塊化,所以在用戶選擇的時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進行拓展,完全是按照需求來決定的。   

哈曼的車聯網平臺架構,我認為在三個方面具備較大優勢。第一個是我們的客戶數量多,雲平臺具備穩定的連接性。因為我們接入的客戶數量足夠多,超過了3千萬輛,這意味著在壓力測試上或者在bug修復上面,該修復的都差不多修復了,比較穩定,這是我們的優勢之一。第二,哈曼全球範圍部署的客戶內容多,適配相對比較完整。國際和國內我們基本上也做過分析,確保是可以執行無誤的。最後是在設計上面具備靈活性。我們提供微服務的設計,整體功能是可擴展的。   

藉助三星的平臺,我們還能同步把車聯網、雲跟物聯網打通,將三星在智能穿戴、家居設備的部分做一個融合。所以我們的體驗不只是在車上,除了娛樂以外還有智能家居,達到了一個從車到家、家到車的過程。今年年初,我們與寶馬展開了合作,藉助三星的力量,我們還進行了智慧城市方面的交流項目,所以在這幾塊有想要布局的朋友們也可以跟我們聯繫,一起去做推動。   

除了車聯網設備,一般我們都說T-BOX,今天我想再介紹一個我們針對於存量車推出的一個設備。它是OBD接口的小型設備,我們的目的是讓本身不具有聯網功能車連進來,擴大車聯網運營這個池子。   

在車企走到海外的時候,海外的車輛一般車聯網的功能要求沒有那麼高,現階段可能需要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我們覺得哈曼的OBD Dongle是一個很好的產品,可以快速使存量汽車聯網,接入車聯網系統。我們提供一個4G服務,本身可以分享熱點、監控汽車、遠程遙控,還集成了我們哈曼比較重要的OTA和網絡安全功能。   

除了剛才提到的OBD Dongle設備以外,搭載智聯ADAS行車記錄儀,或者智聯音響主機等設備,也都可以跟我們的雲來做連接,獲取雲平臺的服務。   

所以說哈曼 Ignite車聯網的功能最重要是體現在車機的服務上面。最終要感知你是否有車聯網功能還是要從視覺上面來體現的,所以我們也在整體交互上進行了一定的設計、打造。我們是針對安卓平臺打造的,因為我們看到未來車機的發展會越來越強,所以我們進行了融合,包含了語音的位置、實時的POI點更新等,這些配置都可以做個性化去迎合車廠的需求。

 

在車聯網提供的功能體驗方面,我們打造了一個整體框架。這個框架可以融合所有資源,所以在播放時,無論是聽還是看,你只需要通過同一個框架、頁面就可以獲得相同的體驗感。這個框架還可以定製,我們能夠幫助車廠打造APP應用商城,在商城裡面各個頁面都是完全開放的,比如說車廠可以放它的logo或者是一些特定的功能等,這樣的好處就是車廠可以更專注在於他們想要提供的功能。   

目前全球我們所集成的應用功能已經超過了50家,包括收聽類別、觀看類別、社交類別、新聞類別、停車類別等,所以我們無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上面的布局都相對比較完整。在服務車廠的時候,也可以相應的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務。   

比如FCA就公開宣布了跟我們合作,在全球使用哈曼Ignite平臺進行全球布局。實際上不僅是FCA,還有很多的頂尖車廠,只是由於保密協議,現在都在開發中不方便公布,陸續大家就會看到。   

整個車聯網裡面的融合我們免不了要說一下OTA。OTA在車聯網中在做一個穿針引線的工作。OTA是一個基礎設施,有了它你的車就是可以更新。在全球OTA的市場裡面哈曼是一個領導者,已籤約的車輛從合同來看未來5年會達到3.5億輛。在設計上,我們嚴格遵守車規級A-SPICE3規範去做開發,所以在交付上的穩定性也是特別好的。全球我們有40多家合作夥伴,在車企方面,包含了商用車和乘用車。搭載哈曼OTA在路上行駛的車輛目前已經超過了3800萬輛。整個OTA團隊已經組建了20年,所以在OTA產品的研發和迭代上,我們也是很專注、很認真去做的。   

在網絡安全產品方面,哈曼已經布局了9年,目前有20家車企跟我們合作。我們在全球性組織ISO、SAE、ISAC中,都是重要的成員。我們也可以解決端到端的問題,當任何攻擊發生的時候,我們可以立即通知到後臺的伺服器端並進行解析,解析後直接用OTA更新來解決問題。事實上,我們把OTA跟信息安全融入整個哈曼提供的車聯網雲平臺中,提供最完善的服務。   

所以從整體產品的組合,大家可以看到,哈曼OTA洞察的分析報告都是圖表化的,可以以月報、季報形式呈現,分析出車輛整體的情況,以及需要更新的問題。我們還提供了軟體的漏洞查詢工具,它完全可以做漏洞分析,你只需要去把軟體的代碼上傳到伺服器端,馬上有可以分析出來可能的潛在漏洞有哪些,然後進行補丁。

第二部分是智能差分算法,這個也是我們的強項之一,差分算法可以讓我們把更新包做到業界最小,所需要的運算空間也比較小。我們同時提供一個差分包的輕量版,也就是說在一個很小的運算資源下面也可以提供很好的差分算法服務。未來,高清地圖會越來越大,所以我們也針對地圖提供了一個地圖差分更新的算法。在網絡安全的部分我們提供了防護盾的代理,以及針對網絡安全的諮詢服務,這些都是我們提供的服務之一。

感謝大家傾聽我們今天的分享,哈曼展臺還展出了智能駕艙的Demo和3D儀表的Demo,如果有什麼感興趣的話題,歡迎大家與我們交流,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軟體定義汽車時代來臨,車企如何「大象轉身」?
    軟體定義汽車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軟體在汽車中扮演的角色日漸重要,不僅是汽車電子佔整車成本逐漸提高,車聯網、自動駕駛技術的逐步發展將帶動整車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車輛除了本身的駕駛屬性外,服務屬性逐漸增強,比如通過車聯網實現內容的推送,通過OTA實現車輛的個性化定製等。
  • 體驗哈曼智能座艙:量產車最大屏幕是什麼樣子?
    除了聲音業務,哈曼還是全球頂級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提供者,奔馳、寶馬、奧迪、克萊斯勒、瑪莎拉蒂、捷豹路虎、豐田等等都是哈曼的客戶,奔馳最新MBUX系統就是戴姆勒與哈曼合作的產物
  • 重新定義車載體驗 哈曼發布3項解決方案
    [愛卡汽車行業資訊原創] 作為三星電子旗下全資子公司,哈曼一直致力於為汽車市場、大眾消費市場和專業市場提供領先的互聯技術。日前,哈曼發布了一系列全新出行體驗解決方案,增進了對「每英裡體驗」的創新構想和產業支持。
  • 汽車自動駕駛產業鏈深度報告:晶片及軟體專題|智能座艙|軟體定義...
    在軟體定義汽車時代,產品價 值鏈被重塑,傳統汽車核心競爭要素將會被硬體、軟體和服務所取代, 供應鏈生態也將變革,汽車行業的重點將從依靠硬體驅動的產品逐步進 行轉移,當下的新產品應當是由「硬體+軟體」同步驅動的產品。
  • 傳統車企頻發力,軟體定義汽車時代已來?
    近日,豐田宣布成立專注軟體的子公司,標誌著這家曾經市值和規模世界第一的傳統車企加速向軟體業務轉型。在此之前,大眾、上汽、博世、大陸等國內外車企和零部件巨頭紛紛擁抱軟體業務,大搞車輛軟體構架。這些,預示著未來車輛不再以硬體為主,而是軟硬體共同發展,軟體作用越來越突出,軟體定義汽車已經從概念走向現實。
  • 軟體產業爭奪「定義汽車」新機遇
    而「軟體定義汽車」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軟體在汽車中扮演的角色日漸重要,不僅是汽車電子佔整車成本逐漸提高,車聯網、自動駕駛技術的逐步發展將帶動整車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車輛除了本身的駕駛屬性外,服務屬性逐漸增強,比如通過車聯網實現內容的推送,通過OTA(在線升級)實現車輛的個性化定製等。  據了解,汽車領域近90%的創新來自於軟體,而不是機械系統。
  • 思必馳x汽車持續發力 智能車聯網3.0蓄勢待發
    2010年上海世博會,通用汽車發布了一部短片:電動汽車學會自動尋找充電樁,司機使用觸屏終端獲取路況和停車位信息。這部短片給公眾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時也對外釋放了一個概念:車聯網。當年的展望擺脫不了時代的限制,人們從未設想以語音為入口,實現人車交互。
  • 哈曼擴展其ExP技術解決方案 再度創新車載體驗
    在2021哈曼ExPLORE汽車技術展示活動上,哈曼發布並沉浸式演示了三項全新ExP解決方案,為消費者展示智聯科技如何重新定義車載體驗,為汽車廠商創造新的機遇。作為行業引領者,哈曼能對核心汽車技術進行強大的整合,包括智能座艙、車載通信、汽車音響、基於雲的軟體服務,以及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秉承對消費者出行趨勢的深刻認知以及廣泛的行業夥伴關係,哈曼為駕乘人員打造非同尋常、引人入勝的駕駛體驗。
  • 「軟體定義汽車」成行業共識 企業緊抓新機遇
    事實上,「軟體定義汽車」早已成為行業共識。其核心思想是,決定未來汽車的是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軟體技術,而不再是汽車的硬體水平。  而「軟體定義汽車」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軟體在汽車中扮演的角色日漸重要,不僅是汽車電子佔整車成本逐漸提高,車聯網、自動駕駛技術的逐步發展將帶動整車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 軟體定義汽車丨產業重新分工和洗牌期將加速到來?
    億咖通是非常年輕的公司,2016年才成立,吉利控股集團戰略投資、獨立運營,所以我們的想法比較多,一開始我們希望能夠在智能座艙和智慧出行上面做到最好,我們一直有個使命,希望來定義汽車大腦,賦能汽車廠商,我個人一直做軟體,從一開始的手機到一些tier2傳統的行業,一直到現在進入億咖通。
  • 博泰車聯網斬獲高工智能汽車金球獎
    博泰車聯網繼前一天上榜「年度智能網聯TOP100創新企業」 ,再度斬獲高工智能汽車金球獎六項重磅大獎 ,分別是:年度IVI軟體方案商、年度車聯網系統方案商、年度車聯網市場份額領軍獎、年度車聯網C-V2X方案商、年度汽車OTA方案供應商、年度車載T-BOX供應商。
  • 不造車的華為如何顛覆汽車行業?
    隨著智能汽車快速發展,智能座艙和ADAS功能均不斷升級,不論是傳感器數量、晶片算力還是單車價值均實現快速提升。參照我們前期發布的第1篇《軟體定義汽車,智能座艙先行》和第2篇《軟體定義汽車,ADAS正加速》報告,重點梳理了座艙和ADAS升級路徑、上下遊產業鏈的競爭格局以及根據我們自建的汽車之家樣本資料庫測算了市場規模。
  • 德勤軟體定義汽車2020
    對「軟體定義汽車」的理解「軟體定義汽車」從表面上看是車內軟體(包括電子硬體)的數量、價值超過機械硬體,背後更多的反應了汽車從高度機電一體化的機械終端,逐步轉變為一個智能化、可拓展、可持續迭代升級的移動電子終端。為實現這一目標,整車在標準操作程序前便預埋了性能超前的硬體,並通過OTA在生命周期中逐步解鎖和釋放功能和價值。
  • 智能座艙第三塊屏-HUD的量產化道路
    12月1日-2日,由蓋世汽車主辦的「2020第二屆車聯網與智能座艙大會」隆重召開。本次會議主要圍繞車聯網、座艙域控制器、車載作業系統OS、OTA、座艙顯示等車聯網及智能座艙領域熱門話題展開探討,共謀產業未來發展之路。
  • 汽車自動駕駛產業鏈深度報告:晶片及軟體專題
    在軟體定義汽車時代,產品價 值鏈被重塑,傳統汽車核心競爭要素將會被硬體、軟體和服務所取代, 供應鏈生態也將變革,汽車行業的重點將從依靠硬體驅動的產品逐步進 行轉移,當下的新產品應當是由「硬體+軟體」同步驅動的產品。
  • 斑馬網絡江若彤:用以人為本的服務與交互定義智能網聯時代的人車關係
    下面是斑馬網絡戰略規劃部高級技術專家江若彤在本次論壇上的發言:首先感謝今天有這麼一個機會,跟行業內外朋友一起分享我們怎麼看軟體定義汽車這麼一個課題。我今天講的主題是說用以人為本的服務和交互,來定義智能網聯時代的人車關係。首先先簡單介紹一下斑馬,斑馬的故事應該追溯到2010年,那個時候阿里的團隊開始開發一個叫雲OS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作業系統。
  • 五星評價認證「同級響應最快智能座艙」 新瑞虎7神行版智能座艙...
    CC-1000T智能座艙評測體系由車雲研究院與合作夥伴共同研發,致力於樹立行業標準與規範,打造衡量智能汽車的新標尺。體系秉承開放性和延續性的原則,從消費者體驗角度出發,從智能表現、外觀及科技感、和創新等幾個維度對車輛的座艙智能化程度進行主觀體驗和評分。
  • 當車聯網迎來諾基亞拐點,百度 Apollo 智能車聯要扮演什麼角色?
    如今,用戶對於智能化的需求延伸到了汽車這個重要的生活場景,汽車產業迎來了類似當年手機行業的諾基亞拐點,車企推出智能化的汽車迫在眉睫。 但按照以往的汽車開發周期來看,傳統車廠暫時還沒辦法以一己之力快速將智能的能力引入車內,這時候善於用前瞻科技定義用戶體驗的網際網路巨頭站了出來,助力車廠將以前封閉的功能車逐漸進化為新時代的智能車。
  • 思必馳為用戶打造ALL IN ONE智能車聯網賦能服務
    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報告預測,到2025年,智能駕駛新車裝配率將高達80%,智能座艙將變成常態;而隨著未來AI技術的發展,智能座艙會朝著多模交互的方向發展,車載語音基於自身優勢也將成為主流交互方式,為用戶提供個性化體驗。
  • 華為:對汽車Say HI,要「牽手」每一輛車
    華為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隨著10月30日華為首發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其在汽車領域的定位和業務邊界再次明確。2014年,華為成立「車聯網實驗室」,致力於汽車互聯化、智能化、電動化和共享化的技術創新,延伸華為「端、管、雲」的ICT能力,面向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應用場景儲備技術;2019年5月華為正式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進一步明確自身的定位和業務邊界:華為不造車,聚焦ICT技術,提供智能網聯汽車增量部件,幫助車企造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