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直播內容來源寶寶知道直播嘉賓蘇白鴿,課後內容整理來自寶寶知道用戶青藤紫琳。
蘇醫生的直播中很詳細的介紹了關於新生兒的方方面面的只是,吃喝拉撒睡,皮膚,臍帶,馬牙等等各個方面的知識。
我想說一說關於新生兒大便的知識,結合直播知識和我自己的經驗認識來說一說新生兒的大便問題。
有人說寶寶的大便就是寶寶是否健康的晴雨表,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如果寶寶大便顏色正常,次數也在正常範圍我們是不需要擔心的,如果寶寶的大便顏色異常,性狀異常,那麼我們就需要重視了。所以觀察寶寶大便的顏色性狀次數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過觀察大便的情況來判斷寶寶是否健康。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是需要排出胎便的,而胎便的顏色是接近黑色或者墨綠色的,通常三天左右就可以排完的。如果胎便排出時間比較長,就要考慮是不是餵養不足的問題了,要增加餵養,讓寶寶吃飽儘快把胎便排完,胎便排完大便的顏色會變成黃色。
寶寶出生之後,餵養方式不同大便的次數和性狀也會有所不同。餵養方式有三種,純母乳餵養,混合餵養和奶粉餵養。
奶粉餵養:因為奶粉中的蛋白質在消化吸收的過程中需要消耗水分,所以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一般是比較成型的,次數也不會太多,每天在兩三次左右。至於大便中有奶瓣或者顏色有時候是綠色的,都不用太擔心。
混合餵養:我家寶寶出生之後混合餵養了一段時間,月子裡大便也是比較規律的,每天基本上在三四次左右,性狀上也比較成型,顏色基本上是黃色的,大便中有點奶瓣啊,黏液啊,泡沫啊都不用太過於擔心。只要寶寶大便沒有突然次數特別多,特別稀就不用太過於擔心。
純母乳餵養:母乳餵養相對來說大便會比較複雜一些,因為母乳有一定的輕瀉作用,如果寶寶每天拉的次數比較多,甚至多達十多次,但只要寶寶精神不錯,生長發育正常就不用擔心,我們把母乳性腹瀉也稱為生理性腹瀉,這是一種正常的情況。
母乳呢是特別容易消化吸收的,殘渣比較少,如果你的寶寶幾天不拉大便也是正常的,母乳殘渣比較少,需要積攢到一定程度才能排出,所以幾天拉一次的話也不用太擔心。
母乳餵養的大便一般是比較稀的,甚至寶寶放個屁都可能噴出大便來,到了兩三個月的時候寶寶還容易出現攢肚子的情況。記得我家銳寶純母乳餵養之後,兩個多月的時候開始攢肚子,有一次都七八天了才拉了一次大便。只要寶寶的肚子按下不硬,拉出來的大便也不是太乾燥,這就是正常的攢肚子的情況,媽媽們不用擔心等待寶寶拉大便就行。
如果寶寶的大便次數突然增加了,而且還是比較稀的便便,那麼就考慮是腹瀉了,要取點新鮮的大便化驗個大便常規了,確定病因對症治療。
觀察大便的顏色也很重要,一般正常的大便是黃色或黃綠色,綠色也算正常的,如果大便出現血絲,或者顏色不太正常的,就要重視起來了。
當了媽媽之後,我們就是那個關注寶寶大便的媽媽,大便在我們眼裡不再是那個臭烘烘的東西,甚至當大便不太正常的時候我們還會研究一下,這就是媽媽。關於寶寶大便的問題就說這麼多了,我們需要關注寶寶的大便,但也不用太過於擔心。
(圖片來源於直播截圖!)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青藤紫琳)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