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藝術家堅守一角戲臺 「唐派」京劇再度唱響瀋陽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唐派」京劇經典劇目《驅車戰將》演出劇照。 於海洋 攝

中新網瀋陽10月16日電 (王景巍)「南麒北馬關外唐」這一說法曾很長一段時間響徹整個中國京劇界,即將瀋陽的唐韻笙與北京的馬連良和上海的周信芳相提並論,足見當時的「唐派」京劇的繁盛態勢。由於親傳弟子相繼離世,青年演員學習機會匱乏,唐派藝術瀕臨失傳。

為了把「唐派」這一瀕臨失傳的藝術傳承下去,15日晚,來自全國9省的15位國家藝術基金「唐派」班學員以及遼寧省內的京劇老藝術家,齊聚瀋陽師範大學戲劇藝術學院演出「唐派」京劇經典劇目,精彩的表演引得了臺下觀眾連聲喝彩。

「唐派」京劇經典劇目《驅車戰將》演出劇照。 於海洋 攝

「唐派」是京劇名家唐韻笙創立的京劇老生藝術流派。在近60年的舞臺藝術生涯中,他親自創作改編的劇本總體約有五十部之多。「唐派」藝術也是京劇藝術流派發展過程中,在「東北」形成的唯一一個能夠代表和全面體現關東京劇風格的藝術流派。

經典劇目有《甘寧百騎劫魏營》、《長坂坡》、《豔陽樓》、《金錢豹》、《鐵籠山》、《刀劈三關》、《驅車斬將》、《絕龍嶺》、《摘星樓》、《追韓信》、《徐策跑城》、《未央宮》等。2006年,京劇「唐派」藝術通過國家審批,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為了深入挖掘和研究,搶救瀕臨失傳的「唐派」藝術。瀋陽師範大學戲劇藝術學院將《京劇唐派藝術人才》作為培養項目,2017年10月獲批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歷時11個月,在瀋陽、蘇州集中授課。讓更多的青年演員加入到學習、了解「唐派」京劇隊伍中來。

「唐派」京劇經典劇目《驅車戰將》演出劇照。 於海洋 攝

據了解,此次演出由93歲高齡的「唐派京劇藝術」國家非遺傳承人周仲博、戲曲教育家鈕驃、戲曲理論家龔和德、王安奎等專家親臨指導。天津青年京劇團的優秀青年演員唐春園、江蘇長榮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姚中文,山西省京劇院國家二級演員李國輝等,進行了劇目《驅車戰將》和《未央宮》的匯報表演。

演出劇目體現了唐派「文武並重」、「唱念做打兼備」的藝術特點,突破傳統意義上的老生分類,以全方位、高難度的表演手段充分展現了角色形象。(完)

相關焦點

  • 瀋陽師範大學舉行京劇唐派培訓班匯報演出
    中青在線瀋陽10月15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晨)今天,瀋陽師範大學在該校舉行京劇唐派培訓班匯報演出。唐派班的學員和來自遼寧省內的京劇老藝術家等齊聚學校星河劇場。    據介紹,唐派人才培養自開班以來,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
  • 瓊樓一曲笙留韻——京劇唐派培訓班匯報演出在瀋陽師範大學舉行
    東北新聞網訊 (通訊員 張洋) 10月15日,來自來自省內的京劇老藝術家,國家藝術基金領導,省文化廳領導,全國9省市的15位唐派班的學員齊聚瀋陽師範大學戲劇藝術學院星河劇場,觀看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資助項目《唐派藝術人才培養》的結項匯報專場演出。
  • 京劇唐派培訓班匯報演出在瀋陽師範大學舉行
    京劇唐派培訓班匯報演出在瀋陽師範大學舉行10月15日,全國9省市的15位唐派班的學員齊聚瀋陽師範大學戲劇藝術學院星河劇場,喜迎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資助項目《唐派藝術人才培養》的結項匯報專場演出。93歲高齡的「唐派京劇藝術」國家非遺傳承人周仲博、戲曲教育家鈕驃、戲曲理論家龔和德、王安奎等專家親執教鞭,共同推進京劇唐派藝術的發展與傳承。天津青年京劇團的優秀青年演員唐春園、江蘇長榮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姚中文,山西省京劇院國家二級演員李國輝進行了劇目《驅車戰將》和《未央宮》的匯報表演。
  • 國家級「非遺」京劇唐派藝術人才培養項目開班
    本報訊(記者劉勇)10月15日,京劇唐派藝術人才培養項目在遼寧瀋陽師範大學開班,15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青年京劇人才將接受一年的系統培養。92歲高齡的「唐派京劇藝術」國家非遺傳承人周仲博、戲曲教育家鈕驃、戲曲理論家龔和德、王安奎等專家學者會聚一堂,他們將親執教鞭,共同推進京劇唐派藝術的發展與傳承。  京劇唐派是由京劇表演藝術家唐韻笙創立的京劇老生藝術流派,作為東北地區唯一一個能夠代表和全面體現關東京劇風格的藝術流派,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天津「八大天」戲院重開、瀋陽故宮戲臺春節再演京劇(組圖)
    從1928年開始經營的天華景戲院當年位居勸業場「八大天」之首,以京劇表演為主,擅演連臺本戲,曾開辦了當時天津最大、最完備的嵇古社子弟班,培養出武丑張春華、武淨賀永華等京劇名家。天華景將廣邀國內各地京劇名家、名角、名票獻藝。尤為難得的是,張春華將攜弟子石曉亮、學生閻巍同臺為觀眾獻上充滿歡快喜慶氣氛的《小放牛》一劇。
  • 唐派藝術確係瀋陽京劇院的「至寶」
    京劇流派眾多,但唐派藝術卻是瀋陽京劇院的「至寶」,這一點毋庸置疑。因此,瀋陽京劇院為了發揚唐派藝術,不但挖掘、整理、復排唐派劇目,還成立了唐韻笙藝術研究會傳承唐派藝術。  瀋陽京劇院閻副院長告訴記者,有「東北伶王」之稱的京劇大師唐韻笙,與周信芳、馬連良並稱「南麒北馬關外唐」。他工文武老生兼紅生黑淨,他具有得天獨厚的嗓音條件和文武等多方面深湛的表演功力,他集表演、編劇、導演、藝術生產組織領導才能於一身,是我國京劇界卓越的人物。唐韻笙一生編排了50多出經典劇目,加之其表演技藝和藝術風格,已經成為梨園中的珍貴遺產。
  • 梨園傳佳音 共譜兩岸情——「唱響國粹」津臺京劇線上交流活動精彩...
    7月22日下午,由天津京劇院承辦的「唱響國粹」津臺京劇線上交流活動在天津、臺北兩地同時拉開帷幕。本次活動共邀請到津臺兩地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演奏家等50餘位演職人員同臺,圍繞「唱響國粹——兩岸京劇藝術的交流與創新」這一主題,共同回顧兩岸京劇交流合作的歷程,深入探討兩岸京劇藝術的傳承、發展與合作交流前景,並就加強兩地京劇院團間互動交流合作達成了共識。
  • 京劇藝術家吳素秋逝世 曾與言慧珠童芷苓打擂臺
    原標題: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吳素秋逝世 她曾與言慧珠童芷苓打擂臺 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吳素秋於3月30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吳素秋曾與言慧珠、童芷苓在上海互打擂臺,紅極一時。京劇史專家柴俊為介紹,吳素秋這一代京劇藝術家廣拜名師,博採眾長,戲路廣博,吳素秋本人青衣、花旦皆工,四大名旦流派戲均能演出,也十分善於創新,編演了不少新戲,實為一代大家。 吳素秋原名吳玉蘊,1922年生於山東煙臺,是蓬萊縣人,自幼酷愛京劇,7歲便隨母親到北京。吳素秋學戲之路可謂採眾家之長,這為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她幼年曾拜陳盛蓀學青衣,登臺演出 《賀後罵殿》。
  • 陳佩斯任北京喜劇院藝術總監《戲臺》開幕
    (陳佩斯與楊立新兩個老戲骨首次舞臺相遇。)  新浪娛樂訊 由國家大劇院等共同發起並組建的北京喜劇院日前成立,喜劇表演藝術家陳佩斯出任北京喜劇院首任藝術總監,而由他導演,並與楊立新共同主演的《戲臺》,也將作為開幕大戲7月亮相觀眾。  陳佩斯立志把劇院辦成 「下世紀的百年老店」  受邀出任北京喜劇院首位藝術總監,陳佩斯直言「重任在肩」。
  • 老藝術家慶壽重聚天華景
    本報訊(記者劉平)前天,本市三位年逾八旬的戲曲界老藝術家王則昭、蓮小君、筱少卿冒酷暑,來到勸業場天華景戲院與觀眾歡聚一堂,共同慶賀勸業場天華景戲院80誕辰。當三位老藝術家走進劇場時,鮮花和掌聲將她們包圍,當年在天華景獻藝、與觀眾水乳交融的場景似又重現。
  • 陳佩斯:性是喜劇不可或缺素材 《戲臺》將在北京喜劇院公演
    2015年7月16日訊,(唐云云)今日下午,北京喜劇院開幕大戲《戲臺》公演禮舉行,編劇毓鉞,主演陳佩斯、楊立新[微博]亮相併展開對談,分享了他們對戲劇的理解和排戲過程中臺前幕後的故事。陳佩斯表示,自己在最成熟的年紀出演了《戲臺》。他還談到了對喜劇手段的理解,稱「惡搞」包含創造笑聲的元素,性是喜劇不可或缺的素材。
  • 上黨梆子 唱響太行
    中國現存最早古戲臺——金代戲臺    5月20日,晉城高平市上黨梆子劇團優秀青年演員杜建萍以《長平繡娘》中「繡娘」一角,勇奪第27屆中國戲劇 「梅花獎」。    今天的上黨梨園,已經呈現出了以吳國華、張愛珍、張保平、郭孝明等老藝術家「舉旗」,陳素琴、杜建萍、成靜雲等中青年優秀演員「擔綱」,張敏麗、李巖、李丹、邱亞萍等年輕演員緊隨其後的三大傳承梯隊,上黨梆子後繼有人。有趣的是,五朵「梅花」,四個高平俊姑,一個高平帥婿。    令人欣喜的還有,上黨梆子的影響範圍已走出上黨地區波及晉冀魯豫。
  • 聽臺灣京劇博士說說臺灣「新老戲」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本報訊(記者郭佳)本著「立足北京,面向津冀」的方針,3月26日,2017年度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北京青年報社主辦的「談藝說戲話北京」第8期活動將走出北京,來到天津大劇院小劇場,邀請臺灣青年京劇藝術家
  • 五一期間 聊城市京劇院在古樓北戲臺連演12場京劇大戲
    作者:楊傑   中國山東網聊城頻道4月22日訊 (記者 楊傑) 今日,記者從聊城市文廣新局獲悉,依循每年慣例,五一期間,聊城市京劇文化惠民演出活動表已經敲定
  • 尹正:好萊塢沒走紅,卻靠京劇出圈了!
    第一集裡,商細蕊為了演好蘇三,放了北平京劇會長大壽的鴿子跑到青樓裡「體驗生活」。在青樓剛一亮相,尹正的演技就被觀眾點讚了。為了演好商細蕊,尹正向京劇大師畢谷雲學藝為了讓商細蕊可信,尹正還向京劇大師畢谷雲請教,畢谷雲是我國著名的京劇男旦表演藝術家,早年拜徐谷云為師,其後又相繼拜在荀、梅二位大師門下。畢谷雲從身段、步伐等多處細節對尹正進行指導,並誇獎尹正「扮相好、範兒正」。
  • 深圳福田元宵節將上演京劇盛宴
    金羊網訊 記者李天軍報導:記者9日從福田區獲悉,2月28日年十三,一場京劇盛宴即將唱響福田
  • 「二師兄」馬德華自傳《悟能》首發《西遊記》原班人馬再度重聚
    昨天下午,著名表演藝術家、央視版《西遊記》中豬八戒扮演者馬德華在北京舉辦首部自傳《悟能》首發儀式。六小齡童、遲重瑞、汪粵、劉大剛等《西遊記》劇組原班人馬再度重聚。六小齡童、遲重瑞、汪粵、劉大剛等《西遊記》劇組原班人馬再度重聚。
  • 周末音樂會再度唱響西灣紅樹林公園!
    周末音樂會再度唱響西灣紅樹林公園!政務 近日,文化「百千萬」工程周末音樂會再度唱響西灣紅樹林公園
  • 瀋陽師範大學2020年新年京劇晚會精彩上演
    (攝影:劉曉秋)2019年12月25日晚,「瑰寶我傳承」瀋陽師範大學2020新年京劇晚會在星河劇場上演。現場座無虛席,演員隆重登場。本場新年京劇晚會積累歷年成功演出經驗,唱念俱佳,文武兼備,韻味十足,集中展示了師大京劇專業強大陣容,呈現了膾炙人口的京劇聯唱、京劇小品、名家風採、張派經典唱段、京劇武打集錦、現代京劇等,完美演繹京劇藝術行當美、流派美、程式美,戲劇藝術學院師生聯袂奉獻了一臺具有京劇氣韻和藝術氣派的國粹盛宴。
  • 古代沒有音響設備,觀眾如何聽到戲臺上的聲音?
    德和園戲臺是清朝宮廷四大戲臺之一,也是最後建造的、規模最宏大、現存最完整的宮廷戲臺,戲臺設有升降裝置,提供立體化演出。戲臺底部設有地井,戲臺頂部設有天井,頂部裝有轆轤絞車和升降機關。左:德和園修建工程清單;右:戲臺、看戲廊等工做法清單京劇各行當聲音特性雖各不相同,但唱腔的特點之一是調門高,音質豐滿、富於穿透性,這就要求廳堂音質對中高音頻要有較好的再現能力,同時要保證高調門快速演唱時的語言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