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對於社交產品的執著,顯然比我們想像的強烈的多,做一個倒一個,倒一個再做一個,不得不說為了和騰訊搶市場,阿里真的很努力!
6月阿里旗下的音樂社交應用鯨鳴正式停止運營,上線一年多,輸入法連拼甚至都處於查無此APP的狀態,鯨鳴「黃」的沒有激起一點水花,截止目前,阿里在社交領域做出了一點起色的,只有專注於網上商務的阿里旺旺和辦公領域的釘釘。
而作為阿里布局社交電商重要一環的淘小鋪,近日也傳來了一些消息,一些不太好的消息。
淘小鋪推廣形式與傳銷類似
淘小鋪的首席戰略合作運營商,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經營中涉嫌組織策劃傳銷,違反了《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規定。該公司通過「淘小鋪」App會員管理系統的組織人員、發展人員、計酬返利等一系列制度設計,在濱城區組織策劃傳銷活動。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對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相關公司做出資產凍結的裁定,凍結金額共計超過4400萬元。
淘小鋪的運營規則是:註冊成為掌柜後,可通過分享商品等功能,讓用戶直接將商品微信群,產生購買後即可獲得一定比例的佣金獎勵,獲得的佣金可以提現至支付寶。其推廣形式仍與傳銷高度類似。
此次翻車早有前兆
在2019年,山東濱州市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曾展開對其運營合作商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立案調查。
而在網上搜索淘小鋪,關聯詞多為「騙人」「是否合法」之類的負面問題,大眾對於淘小鋪的合法性與口碑似乎存在很大質疑。
與淘寶賣家不同,淘小鋪掌柜只聚焦於銷售場景,在這種分銷高提成的誘惑之下,通過掌柜自運營的方式,僅僅上線半年,平臺達到了過億元的成交額,GMV月環比增速在300%以上,分銷誘惑+阿里的光環,淘小鋪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轉壯大。
一旦此模式被定性為傳銷,淘小鋪的運營優勢將不再,僅靠阿里的扶持,恐難以延續之前的發展速度。
現在不止淘小鋪,很多微信商城都在採用分銷提佣金額體系,對於經常購買的人來說,分銷體系的出現確實讓老顧客能享受到很多優惠,但是如果淘小鋪沒有實際訂單而僅僅只依靠拉下級會員來有流水,傳銷的嫌疑是洗不掉的,事情還沒有板上釘釘,但是淘小鋪的前路,確實阻礙重重。
阿里的電商社交之路蒙上了陰影,阿里的社交之路,怎麼這麼難!音樂、辦公、支付、電商、網上商務社交都嘗試過了,下一個會是遊戲社交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