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好畫的構圖規律!

2020-12-20 騰訊網

——每天在這裡,發現藝術生活的美好——

◆ ◆

構圖雖然是一個非常活躍的藝術創造過程,但並不是無法可循。中國畫在其長期的發展演變中建立了許多符合自身審美要求的構圖法則,如布勢、主次、對比、均衡、疏密;開合等等。除此之外,中國山水畫家在構圖上有「五字法」的形象性的概括描述——

按「之」、「甲」、「由」、「則」、「須」五個字的結構樣式來分割空間:「之」字是左推右讓、「甲」字是上重下輕、「由」字是上輕下重、「則」字是左實右虛、「須」字是左虛右實。再如「散點透視」中的「三遠法」……種種法則,使我們在研究、學習中國畫構圖時有了較為明晰的思考方向。這些是民族藝術中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交織演化的寶貴遺產。

1.布勢

2、主賓

畫面所要表達的主題內容需有主有賓,畫面的構成也要有主有賓。因此,在構圖時不能把所要描繪的形象平等對待,更不能喧賓奪主,需要營造—個構圖中心,從而達到最充分地表現主體的效果。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否則一幅畫就會平淡散亂、主題不明確。一幅畫的構圖中心事實上承擔著兩個使命,它不僅作為構圖處理上的主要焦點,而且也應當作為最清晰地表達內容的手段,只有兩者吻合一致,構圖才能獲得最大的表現力。

3、取捨

在確定了主題、規定了選材範圍之後,畫什麼、不畫什麼,究竟採用哪些具體的形象組織畫面,以達到既簡潔明快又能充分表現主題的目的,是構圖中要完成的重要任務。取捨得當並不是個輕鬆的課題:形象素材過多會使畫面繁雜噦唆,畫蛇添足,削弱主題;過少則又不足以說明主題。東方藝術中對取捨的處理是非常大膽和具有典型個性的,如京劇《三岔口》的環境設計,一張桌子說明了一切需要。中國畫的取捨也具有這種特性。

取捨是相對的,取多少、舍多少,取什麼、舍什麼,要根據繪畫風格和畫家的個性追求具體分析,沒有硬性的規定。下面結合兩個具體圖例來說明:

梁楷的《太白行吟圖》

梁楷的《太白行吟圖》。此作構圖中除了主體人物之外,沒有其他任何襯託物象的呼應或說明,強化了李白胸懷天下又傲視權貴的人格品質及飄然欲仙的浪漫主義情懷。這時加什麼似乎都多餘,用抽象的虛化處理和「行吟」二字點題,足以將主題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

齊白石的《山居翠竹圖》。「山居」本是描寫人物的題材,但作者卻有意捨去了「人」這一主角,竹叢中的小院落裡僅畫了兩隻雞,清清落落,更讓人體味出雞犬相聞、空靈靜謐的田園情趣。此圖若出現人物,味道就俗了。

齊白石 萬竹山居圖

4、疏密

疏密是構圖中的一個重要手段,指畫面上「凝聚」與「疏曠」的對立結合。密就是凝聚,是畫面物象和線條的集中處;疏則反之。一幅畫的構圖,所畫各種物象及線條的安排應該有疏有密。有疏有密才能打破平、齊、均等造成畫面刻板、呆滯的不利因素,從而產生有節奏、有彈性的藝術效果。「密不透風,疏可跑馬」,清人鄧石如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畫面中「疏」與「密」的關係。如徐悲鴻的《泰戈爾》(見圖一),人物衣紋線條疏鬆,謂之「疏」;而背景則以較密集的枝葉加以襯託處理,謂之「密」。在同一畫面上單純地達到「疏」或「密」的效果是容易的,難的是疏密結合而有致。「疏」得不當,會使畫面凌亂、鬆弛、沒有精神;「密」得不當,會使畫面板結、沉悶、滯重無光。

費丹旭《羅浮夢景圖》

5、虛實

在構圖中做到虛實有致是使畫面靈動的必不可少的藝術手段之一。虛實之間可以相生相補。太虛則畫面會感覺太空,稀軟無力,輕飄而無所歸依,必須以實補之定神;太實則又會造成畫面凝重阻塞,難有喘息之地,就要以虛來調節緩衝。處理得當,可以表現出實中有虛、虛中有實的藝術情趣。虛實的分布和處理是非常靈活的,它與許多構圖中所要注意的法則都有某種必然的聯繫。例如:

淡者為虛,濃者為實。

疏者為虛,密者為實。

動者為虛,靜者為實。如吳昌碩的《黃山古松圖》,浮雲、流水等動者為虛,山石、古松等靜者為實。

吳昌碩的《黃山古松圖》

輕者為虛,重者為實。

次者為虛,主者為實。

白者為虛,黑者為實。

潘天壽說:「吾國繪畫,向以黑白二色為主色,有畫處,黑也,無畫處,白也。白即虛也,黑即實也。虛實之關聯,即以空白顯實有也。」

遠者為虛,近者為實。如樊暉的《溪山遠眺圖》,近處的山石、樹木、人物為實,遠處的山、水、船為虛。

少者為虛,多者為實。

樊暉的《溪山遠眺圖》

6、開合

一幅畫的章法常以「開合」作為構圖布局。所謂開合,也叫「分合」。「開」即是展開、開放、開始,「合」即是收起、合攏、結尾的意思。開與合在畫面上是—對矛盾的統—體,猶如用筆,起筆為開,收筆為合;又如寫文章,起、承、轉、結是文章中的四個組成部分,其中的「起」,也即文章的開頭部分為開,「結」,也即文章的結尾部分為合。用筆沒有起筆、收筆不行,文章沒有開頭、結尾不行。

齊白石的《松鼠葡萄》

同樣的道理,一幅畫中沒有開、合也不行。如齊白石的《松鼠葡萄》,自上而下展開的葡萄決定了畫面的起筆和走勢。這個起筆之處即為開;葡萄藤至下方微微上仰,有收的感覺,一隻松鼠更像—個結尾的句號,收住畫面的走勢,稱之為合。—幅畫中有貫穿全局的大開合,同時還有若干小開合。小開合要服從大開合的指向,並起到豐富畫面構成的作用。再如齊白石的《荷花》,開合與布勢關係十分密切。有開勢就要有收勢,只有開合處理得好,畫面才具有完整性。

開合在畫面上的布局位置並沒有固定的要求,可以根據構圖、構思來靈活掌握。「合」的部分可以是主體景物,也可以是其他景物或文字題跋等等。

7、空白

在畫面上留出空白,是中國畫構圖非常重要的形式美之一。中國畫的觀察方法素有遺貌取神的特點,不追求客觀物象自然屬性的完整,而致力於主觀精神的傳達,因此,往往只是將物象最本質的特徵、最能表達主題思想的形體做精心的取捨安排,而將可有可無的、與主題無直接關聯的內容完全刪除,這樣就產生了空白。但是,空白在這裡並不是「沒有」的意思,而是同形體、線條、色彩—樣,構成畫面特殊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不僅襯託了畫面的主體,同時也加深了畫面的意境,形成可視形象的外延聯想,把不盡如人意的部分代之以可以和主題相聯繫的、自由但卻是虛擬的聯想空間,所以它既是無形的,也是有形的,是一種「藏境」的手法,正所謂「筆不到而意到,意不到而神到」。傳統中國畫差不多都留有空白。清鄧石如說:「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通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黃賓虹認為:「看畫不但要看畫之實處,並且要看畫之空白處。」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畫對空白的認識及重視程度。

清 錢杜 松溪夜泛圖

有些空白可以因觀賞者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形象聯想,而這種不相雷同的聯想在藝術欣賞中又都具有合理性,這稱為空白的形象多重性。如諸升的蘭竹圖冊,畫面中的空白可以聯想為蘭花栽植在花盆裡,放在家室內;也可以聯想為蘭花生長在野外水塘邊、草叢中……其次,空白的非形象性,是指這時的空白並不具有任何形象聯想性,僅僅是為了突出主體或形式美方面的需要。

諸升《蘭竹石圖冊》

8、對比

對比就是利用各種 矛盾達到相互襯託、突 出主體的目的。應用對比的地方很多,如形象、色彩、線條、位置、空間等等。畫面上幾乎所有構成因素都和對比有關,都要注意它們的大小、長短、遠近、高低、剛柔、動靜、明暗、曲直的變化。對比使用得當,能產生一種力量和活力,給欣賞者留下深刻印象,因而它是構圖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清代沈宗騫在《芥舟學畫編》中說:「將欲作結密鬱塞,必先之以疏落點綴;將作平遠舒徐,必先之以顯拔陡絕;將欲之虛滅,必先之以充實;將欲幽邃,必先之以顯爽。」這充分說明了對比手法的重要性。

下面結合具體例子來分析一下對比在構圖中的表現:

疏密對比,如任熊的《花卉圖冊》,大片花葉居於左上角,鎮住畫面,一枝「牽出」小鳥,疏密安排有致。

樊暉的《溪山遠眺圖》

虛實對比,如樊暉的《溪山遠眺圖》。

齊白石《絲瓜青蛙》

聚散對比,如齊白石的《絲瓜青蛙》,畫面上方的絲瓜、藤、葉聚在一起,下面的青蛙散處開來,使畫面構成豐富而富有變化。

郭詡《牛背橫笛圖》

大小對比,如郭詡的《牛背橫笛圖》,一牛一童,一大一小,形成鮮明的形象對比。

齊白石《壽桃》

高低對比,如齊白石的《三千年之果》,兩個大仙桃,一高一低,錯落有致。如果把仙桃平放,畫面就失去節奏了。

《玉蘭黃鸝圖》

色彩對比,如于非闇的《白玉蘭》,泛紫的深藍底色上是乳白色的玉蘭花,再配上兩隻橘黃的鶯鳥,強烈的色彩對比使畫面豔麗明快,充滿生機。

李迪《雞雛待飼圖》

動靜對比,如李迪的《雞雛待飼圖》,兩隻雞雛正等待餵食,一隻靜候,一隻舉身扭頭,稍顯不寧,動靜結合,妙趣橫生。

齊白石 英雄獨立

曲直對比,如齊白石的《松鳥》,粗壯的松樹幹為直,小松枝彎曲過來,打破了樹幹的挺直,使畫面生動自然。

李方膺《風竹圖》

形象對比,如李方膺的《風竹圖》,竹葉為點,竹竿為線,石為面,點、線、面相結合,增加了畫面形象的多樣性。

9、均衡

均衡是畫面構成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也稱為平衡。在造型藝術中,它是比對稱更具審美性、也更活潑的一種表達形式。

均衡的原則是在多樣中求統一,在統一中求變化。就像一個天平的兩端,小而重的金屬砝碼可以與大而輕的同等重量的物體平衡。造型藝術中的均衡,就是要利用不同分量的形體、色彩、結構等造型因素,在畫面上達到力的平衡,以求得莊重、嚴謹、平和、完美的藝術效果。畫面中求得均衡的方式很多,如:

利用物象的屬性。有生命體與無生命體相比,前者重,後者輕。在構圖中,可以利用這種屬性來取得畫面均衡。如高劍父的《蝙蝠迎風圖》,畫面中的景物——樹枝、月影以及畫家的題跋全部集中在右方,左上角僅有一隻蝙蝠,但畫面依然取得了平衡效果。

高劍父《蝙蝠迎風圖》

利用色彩的比重。畫面的一方色彩濃豔集中時,在相應的反方向要有所呼應。如齊白石的《荷花蜻蜓圖》,右下角印章的一點碎紅與左上角的荷花形成呼應。

齊白石《荷花蜻蜓圖》

利用力的走勢。當畫面主要的力的走勢偏向一方時,可以用輔助力的走勢拉回,以求得均衡。

徐悲鴻《奔馬》

利用運動和視覺方向。如徐悲鴻的《奔馬》,馬向左前方奔馳,由於運動方向的慣性,視覺上需要留出一定的空間,才能使畫面保持均衡。

張大千《花鳥》

利用物體的大小、繁簡。如張大千的《花鳥》,畫面中大而繁的物象都布置在左邊,右邊「壓秤」的是一隻小鳥和幾片豔紅的樹葉,大小有別,繁簡有致,使構圖富有變化。

10、色彩

畫面的色彩構成對構圖的影響是非常含蓄、容易被人忽略的,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人們總以為形狀、形象、形式及情節配置等因素才是構圖中所要考慮的重點。然而,在人的視覺感受中,色彩的物理刺激和內心感應在繪畫中所帶來的積極效應實際上要比我們想像的大得多。色彩對吸引、激發和影響觀眾的感情,增強作品的表現效果,作用都是非常明顯的。例如陳光健的《綠色邊疆》,淡雅和諧的色彩可以給人一種平靜優美的感受。而強烈的對比色則容易使人激動不安。因此,講究色彩的構成,善於運用色調的變化,探求色彩的表情,乃是藝術創作必不可少的。

色彩的使用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色彩的和諧。如任頤的《雀聲藤影圖》,設色單純柔和,對比含蓄。

任頤《雀聲藤影圖》

色彩的對比。色彩有冷暖、明暗之分,有動靜、收放之別。一般地說,冷色比較靜和收斂,暖色反之。如吳昌碩的《天竹水仙圖》,上方是紅色的天竹花,下方是大塊綠色的水仙,一冷一暖,使畫面色彩華麗、動靜有致。

吳昌碩《天竹水仙圖》

色彩的分布。色彩要有呼應。如吳昌碩的《花卉》,右下角兩朵黃花,色塊大而濃豔,上方水仙的花芯散點了一些淡淡的黃色點與之遙相呼應,使畫面色彩結構穩定。

主色與副色的關係。如齊白石的《荷花蜻蜓圖》,以墨色為主色,託出一點花紅,色彩布局乾淨利落。

李方膺《鯰魚圖》

墨色。中國畫的色彩由兩大要素組成:一是顏色,二是墨色。古人云:「墨分五色。」如李方膺的《鯰魚圖》,全圖以墨色為本,濃淡虛實,趣味橫生,具有極強的表現力。

11、背景

背景是指畫面所描寫的主體之外、用來襯託主體的那部分空間或景物。明代沈顥曾就畫面構成論道:「先察君臣呼應之位,或山為君樹為輔,或樹為君而山為佐,然後奏管傅墨。」構圖中,一方面,背景無論是在表現主題思想方面,還是形式美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補充說明主題內容、規定事物發生環境、豐富畫面內涵、強化主題思想的作用,也是組成畫面框架結構,形成畫面動勢、走向、旋律的一個重要環節。另一方面,繪畫的主體總是在最醒目的地方。醒目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在畫面的中心,但它應該是在凝聚視線的集合點上,比如形式線的交叉點、力的集合處、各種對比因素的集合點等。如高奇峰的《花鳥》中,小鳥與背景的關係,正是處於這樣一個集合點上。畫面主體往往是作者藉以表現主題思想、抒發內心情感的中心部分,整個畫面構成都圍繞這個中心服務,所以對於起突出烘託主體作用的背景應該給予特別的研究。

高奇峰的《花鳥》

背景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有象背景,一類是無象背景。所謂有象背景,是指主體以外的畫面空間都由具體的物象組成。作為背景的物象可以是人、動植物,也可以是風景,它們在畫面中與主體一起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無象背景與有象背景正好相反,主體形象之外的畫面空間沒有具體的形象,或用顏色平塗,或全白全黑,或用筆觸及其他抽象效果作為襯託。

潘天壽作品

上述兩種方法在創作實踐中是可以靈活運用的。在一幅作品中,部分用有象背景、部分用無象背景來襯託主體形象,同樣可以達到非常好的藝術效果。如潘天壽的《蘭花圖》,以山石、苔點襯託蘭花,這是有象背景;而山石、蘭花之外大面積的空白則是無象背景。

相關焦點

  • 怎樣畫牡丹:創作國畫寫意牡丹如何構圖?
    一幅牡丹作品如何構圖? 要畫好一幅牡丹圖並不是簡單地描繪自然中的牡丹,而要考慮其中的主題、內容、形式和技法等諸多方面貫穿寫意牡丹的最高法則。 1. 構圖 中國花鳥畫構圖關鍵在於勢,在一個畫面裡要有主勢、輔勢和破勢。
  • 美術研究|繪畫構圖雖有規律——但沒有固定不變的
    構圖雖有規律,但沒有固定不變的法則,正如陸儼少所說,把一座山搬來搬去在繪畫中並不犯法,因此打破構圖規律,在構圖上標新立異,甚至求怪求險,或者有一點為構圖而構圖的意思也無不可。但,為藝術而藝術,即純粹用顏色和線條愉悅別人,這個意義就有點小。
  • 寫意菊花的6種構圖基本規律
    東晉謝赫在「六法」中提出「經營位置」,即是「構圖」。在確定主題後,要立即進行構圖布局,反覆推敲,以求精益求精。本篇將著重介紹中國畫寫意菊花的構圖基本規律,即虛實、疏密、主次、藏露等內容。虛實構圖虛實是指畫中的虛實處理,是畫面上的空白和物象之間的對比關係。
  • 齊白石複製自己的畫,一幅賣4億,他複製自己的畫,一幅賣7億
    譬如繪畫,有一位姓範的大家最拿手的就是《老子出關》,就靠這麼一幅畫,畫來畫去都看上去一模一樣,一幅還能賣出百千萬之價,結果被人罵得不行。但有2個畫家也複製自己的畫,一個畫了2幅一樣的畫,一幅值4億,另外一個更強,畫了4幅一樣的畫,卻值7億。
  • 國畫這樣構圖,想畫醜很難
    一幅優秀的中國畫,應該是「詩」、「書」、「畫」、「印」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作品,它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國畫佳作的構圖規律一、賓主朝揖的關係在中國畫中,主體只有一個,其它的是陪襯的次要的賓體,起著輔助、從屬於主體的作用。主和賓是相互依存、渾然一體的,只有構圖中「賓主分明,畫面才能主體分明,才能不至於「喧賓奪主」。
  • 風景彩鉛畫教程:教你畫一幅美麗的沙灘風景畫
    我們往往都比較嚮往大海,在沙灘上面盡情地嬉戲玩耍,任海風拍打著海水,而海浪一圈又一圈向自己湧來,這種感覺很放飛,下面露西就為各位小夥伴帶來沙灘風景彩鉛畫教程。感興趣的畫者也可以跟著一起來畫。第一步首先大家要確定這幅風景畫是一幅藍色的海灘風景畫,是由海洋、沙灘和天空組成,從構圖上面來分析,這幅畫大致分為五等分,海洋和沙灘分別佔五分之一,天空則佔五分之三,這時就可以使用鉛筆將各個區域的大致輪廓描繪出來。
  • 畫素描靜物構圖重要嗎?構圖有哪些方法,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
    學過畫畫的人都知道,構圖對於一幅作品的重要性。特別是對於畫素描靜物的時候更加明顯,因為你要畫罐子,水果,盤子罐子之類的。這些靜物都是有各種形狀,而且你要把這些景物畫在一個畫面裡,所以構好圖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了,構圖有不同的方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每種構圖最終都是在傳達作者的思想。
  • 如何畫好素描靜物
    我們將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如瓜果蔬菜、玻璃器皿、陶器、瓷器等,進行選擇、組合和表現,可以培養初學者的構圖能力、空間層次感,以及對不同質感、色調的表現能力。行動跟上意識上的提高,加上正確的方法,素描的表現能力就會有很大的進步。一、構圖要想畫好一幅素描靜物,首先要把握好構圖。
  • 家居掛什麼畫好 裝飾一幅亮麗國畫 真好看
    許多畫家在繪畫這方面可謂是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之道,以物寄情,讓畫作更有了內涵和神韻,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名人手繪的畫作吧:這兩位畫家的畫作描繪的是一幅幅鳥語花香的山間景色,鳥語花香,綠樹成蔭,寧靜舒適,這樣的一幅雅致美景掛在家中別有一番韻味!
  • 怎樣畫牡丹:寫意牡丹的創作與構圖解析
    現代中國畫的構圖形式常用方形構圖,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出現對稱、平行、對角線等忌諱形式,所以我們首先要向前人學習創作經驗,學會對畫面物象的巧妙安排、取捨,以及合理變化,從而避免呆板僵局。
  • 如何把一幅爛畫,迅速變成一幅好畫?方法很簡單|文人畫三題1
    為了把一幅非爛非好的畫,變成一幅妥妥的好畫,王蒙用了一個特別簡單的方法:他不僅題了詩,而且詩興大發,一下子題了四首:小張帶了好紙過來,求我畫一幅竹子,我就順便把最近創作的四首絕句題了上去。綜合以上信息,我們終於可以大致還原出事情的經過。張德機是王蒙好友,敬佩王蒙的畫技,這天特意請他畫一幅竹子。
  • 初學者畫好一幅油畫需要哪些過程?
    事實上油畫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遙遠,你想要畫一幅油畫也並不難,相信很多人都喜歡看油畫。今天杭州畫室招生——白鹿畫室(現在無排名)就教教大家怎麼畫油畫,需要有哪些過程,一起來看吧。工具的準備1畫筆畫筆有軟毛和硬毛之分,兩者都有不同的效果。
  • 客廳牆壁掛畫圖片大全,家中的顏值全靠一幅畫!
    在如今的家居裝修中,七分軟裝三分硬裝的說法十分流行,軟裝設計搭配的好,整個家居都會變得很出彩。在軟裝環節中,立面是不是空白,對裝修效果有比較大的影響,一般最常見的牆面軟裝就是掛幅裝飾畫,無論是一幅較大尺幅的畫,還是幾幅小畫組合搭配,選擇合適的裝飾畫裝點房屋,為家庭增加藝術氣息,也會成為其中的一角亮麗風景。
  • 繪畫不會構圖?5種構圖方式,教你輕鬆解決
    構圖,對於繪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一幅作品沒有合理的構圖,就會失去畫師想要表達的感覺。尤其是場景和插畫類的設計,如果想要有預期的視覺效果,需要我們更加仔細的構圖安排!一起輕鬆學原畫吧!有哪些構圖形式?1、三角形構圖三角形構圖是最常見的和最穩定的構圖形式,靜物分成三組放在三個頂點上。這種構圖畫面穩定、主體突出、層次明確、錯落有致,適合靜物數量較少的組合。
  • 客廳沙發後面掛畫選什麼好 一幅花鳥畫成為焦點
    當下很多人都喜歡用字畫來裝飾客廳的牆面,美觀大方,又能凸顯品位,一幅簡單的掛畫,賞心悅目,處處透露著藝術之美。作為點綴家居氣氛的軟裝品之一,掛畫還擔當了調節風水的作用,因此在選擇字畫的時候,要有所講究。
  • 位於新疆天山的一幅巖畫與四川涼山的一個青銅器人物構圖「撞了臉」
    位於新疆天山的一幅巖畫與四川涼山的一個青銅器人物構圖「撞了臉」 數千年前 古人從天山來到涼山? 他告訴高大倫,他對比新疆境內的一幅巖畫與四川大涼山展出的青銅器發現,兩者雖然繪畫材質不同,但人物構圖頗為相近,「令人驚嘆」。  在廣袤的新疆大地上,三大山脈綿延橫亙。群峰聳立間,古人曾在巖石上磨刻、敲鑿,留下粗獷、古樸的巖畫。
  • 畫插畫怎麼構圖?常見構圖方法
    畫插畫怎麼構圖?常見構圖方法!構圖在插畫中的重要性不用多說,構圖是來引導觀眾視線,表明畫面中的主次;通過色彩來渲染、表達畫面情緒;通過光影技法來增強主體的立體質感。那麼插畫場景的構圖如何安排?本期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電影學習構圖知識。
  • 想要畫好每一幅「速寫」作品,你要懂得回歸本質!
    古今中外所有的畫家無一不是速寫高手,所以說速寫畫得好也是一個畫家成熟的標誌。二、如何理解人物速寫? 速寫根據它的內容分為人物速寫、動物速寫、靜物速寫、風景速寫、場景速寫等。人物速寫是最能鍛鍊繪畫者能力與品味的。
  • 出生月份看你的人生是一幅什麼畫
    每個人的一生,就想是一幅綿延起伏的畫卷,從剛出生時的白紙,到成長中的每一筆,都在勾勒著你人生的線條。時光匆匆中,你會讓自己的人生活成哪種畫風?是激情澎湃還是濃墨重彩?每個不同出生的月份,其實就是一幅不同的畫,也代表了你的不同性格。
  • 梅花的構圖解析,水墨梅花畫法步驟
    一是處理畫面的具體手法或方式,如「S」形構圖,半環形構圖,縱橫交叉構圖等。二是掌握畫面布局中美的法則,如主輔、虛實、疏密、聚散、藏露、開合、呼應等。初學畫梅,掌握幾種具體的構圖形式是必要的,但根本上是要理解和掌握構圖規律,做到舉一反三。梅花構圖和其他花卉大同小異,根據梅花以表現枝幹為主,構圖上可歸納為「長短、粗細、多少、縱橫」八個字。梅花的一切構圖形式,萬變不離其宗,都發自這八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