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每個女孩都有當母親的權利,但生孩子真的是終身大事,特別現在,社會對女性的要求更高了。
比如女性在生孩子的時候,不僅要求女性能健康生下寶寶,而且還要求女性在生孩子後,變得和以前一樣漂亮,而能幫產婦恢復身材的機會就是在坐月子的時候。
坐月子對於寶媽來說非常重要,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有很多時候,一般女性在生孩子時,都會考慮是順產還是剖腹產。
因為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順產比較疼,過程很痛苦,如果不順利可能還要遭遇順轉刨,所以倒不如最開始就選擇剖腹產。
可剖腹產後坐月子會比較麻煩,屬於過後遭罪,那么女性究竟是剖腹產好,還是順產好呢?這兩者坐月子時又有什麼不同呢?
順產和剖腹產的區別?
順產的意思就是說,女性在生孩子的時候,她們選擇用一種比較好的方式,也就是生理的方式,讓孩子順利的生下來,這也是大自然的規律,所以順產就是沒有任何人為傷害的讓孩子生下來。
剖腹產,顧名思義,就是在孕婦生產的過程中,沒有選擇用自然界的規律,而是用人為的方式,在子宮的外部,也就是女性的小腹地方劃一刀,再給孩子從肚子裡面取出來。
剖腹產算是一種小型手術,一般需要取得丈夫同意,以及家屬同意,對於孕婦來講通常是在順產不利的時候,醫生才會建議孕婦剖腹產的。
順產和剖腹產前分別需要準備什麼呢?
媽媽們在懷孕的時候,必須需要做一件事情,即準備一個孕婦生產的待產包,只有充足的準備了待產包,才無後顧之憂的準備生產。
待產包的具體含義待產包就是即將臨盆的孕婦,在醫院和坐月子時期,準備的各種需求品的一個通用稱呼。其中有孕婦用品、還有嬰兒用品、以及在住進醫院時所需要的重要物品。
待產的物品,每一個人都不一樣,沒有硬性規定,但一定是越仔細越好,就怕到時候有什麼沒有的,寶爸要辛苦的跑來跑去。
不過,順產和剖腹產前的待產包還是有些區別的,建議兩個都準備。
順產後的惡露會較剖腹產的孕媽多,所以順產的家庭可以多放一些產婦衛生巾。
如果想要剖腹產的孕婦,待產包中一定要放一些吸管杯,大小應該可以選一下,一般孕婦專賣店都會有的,儘量選擇那種吸管的上部是能夠彎曲的。
孕婦們一定要知道,在剖腹產手術後的一天一夜裡,你們只可以床上躺著,用吸管杯來喝水喝湯是有助於傷口不被扯。
其次就是更重要的產後收腹帶,順產寶媽一定不要買錯了,買那種順產的專用收腹帶,同時那種剖腹產的寶媽一定要買剖腹產專用的,其實也有一種是通用,可是針對性不是太強,不建議選擇。
剖腹產的手術進行的前後,是需要在寶媽的尿道裡插導尿管的,是為了個孕媽一個空膀胱,預防術途中有任何的損傷,管會在24-48小時以後撤出。
在這幾十個小時裡,孕媽通常需要在屁股下面墊上產婦的護理墊,減少更換床單的次數,所以,剖腹產的待產包裡,需要準備更多的產婦墊。
順產和剖腹產後,坐月子時會有哪些區別?
坐月子天數不同一般孕婦在順產的時候,因為遵循了大自然的客觀規律,而且也沒有什麼比較大的傷口,傷口通常在4到5天的時候就癒合了,所以月子期一般會短一點。
但剖腹產後因為傷口比較大,大概需要7天時間產婦的疼痛感才會漸漸消失,15天左右,肚子上的傷口才會有一個符合穩定的情況。
當孕婦的傷口出現紅腫疼痛的狀況,甚至有什麼不乾淨的分泌物時,說明已經被感染,此時需要更用心的護理,所以剖腹產的寶媽需要受的罪比較多。
是否腰疼順產的媽媽:腰疼一般不會出現,如果在寶媽的月子期間沒有幹什麼出力氣的活,腰疼永遠也會出現。
剖腹產媽媽:應該是她們打的麻藥得原因,經常會感覺到腰部疼。一般在產後30天,她們的腰疼才會慢慢減輕然後消失。
但也有一些寶媽因為某些原因,腰痛的問題會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嚴重,很可能就是月子沒有坐好落下的後遺症。
清潔護理順產的媽媽:只要能保證室內溫度,月子期間是可以洗澡的,但是不要停留太久,也不要養生一樣去蒸桑拿,不能長時間的處於一個溼潤的空間裡,會對身體的溼氣入體產生威脅,所以不要碰水。
剖腹產媽媽:剖婦產手術結束以後,產婦不能碰水,這是最基本的,不利於傷口的恢復情況,注意檢查傷口和子宮,這是非常容易出血的,所以清潔的話,遵循最好不清潔,傷口處保持乾淨與乾爽很重要。
運動方面順產的媽媽:只要是注意保暖,可以在丈夫及其他的家人的陪同下,開始自己的產後恢復情況,所以對於自己的身材可以適當的進行管理。
剖腹產媽媽:剖腹產的媽媽,不僅要注意自己的傷口有沒有被牽扯到,更要注意自己的傷口有沒有被感染。
如果因為自己下床運動,導致傷口二次流血,那麼以後肚子上的疤痕是永遠也消除不掉的,而且還會對自己的健康產生傷害,不建議下床運動。
羊駝媽媽結語:
剖腹產與順產,都是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生下來,所以如果自己在生孩子的時候,能順產自然是好,但是如果不能順產,必須剖腹產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所顧忌,選擇醫生的建議,進行剖腹產。孩子是自己的,母子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
今日話題:你希望順產還是剖腹產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我是@羊駝媽媽,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帳號,我們一起學習育兒知識,也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父母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