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報 薛琳
「一人一症、一症一方、一人一策」
「今天特別好,身上也有勁兒了,感覺自己快要出院了。」2月17日,在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剛剛從重症病房轉到普通病房的李青(化名)抑制不住的興奮。通過省衛健委信息中心的遠程顯示屏,李青講述了自己多日來的治療過程,因為病情危重,2月7日,原本在老家住院的她被緊急轉送到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由於發燒、咳嗽、氣喘等症狀,讓她一直燥熱不安,吃不下、睡不著,說不出來的難受。沒想到專家組開的第一服中藥下肚,就讓她睡了確診以來的第一個安穩覺,喝完第二服,咳嗽症狀明顯減輕,第三服後咳嗽幾乎消失,體溫恢復正常,氣喘也明顯好轉,第四服下肚後,氣喘完全沒有了,下地活動、去廁所都沒有問題了,第五服吃完就覺得自己渾身輕快,和正常人一樣了……
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對於確診病例的救治也一直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對中醫藥早介入、早治療提出明確要求。省衛健委、省中醫藥管理局建立中醫藥應對機制,組建中醫藥專家隊伍,積極探索中西醫結合救治辦法。全省中醫藥系統第一時間整合資源,籌備物資,積極參與疫病防治各個環節,建立完善了省、市、縣三級中西醫聯動機制,及時派出中醫藥專家赴一線巡診、會診。
2月20日,山西省衛健委官網發布的最新疫情顯示,截至2月19日24時,我省累計確診的131例新冠肺炎患者已經有68例治癒出院,從官方前後多次發布的情況來看,這中間最大的「功臣」就是李青口中的中藥。2月18日,在「山西省中醫院防治新冠肺炎中醫方案應用暨五種製劑獲批」新聞發布會上,全國名中醫、山西省中醫院王晞星教授詳細解讀了我省中醫對新冠肺炎病例的治療過程。
分析、總結山西本土特點對症施治
「中醫沒有病毒這一說法,中醫把此次新冠肺炎定性為疫病。我們通過對從武漢前線帶回來的影像資料和病例,以及全省病例進行分析、實地觀察,特別是對發病病人的舌苔進行了仔細的研究,確定了這次疫病的病理主要是溼、熱、毒、瘀。發病的臟器主要在肺,它可以向心、肝、脾、腎四個臟器轉變。受到地域、環境及氣候條件的影響,山西患者和湖北患者的病症還是有一些不太一樣」,王晞星分析說,「湖北地區溼氣比較重,山西地區則比較乾燥,如果在太原發病,熱性比武漢要重,病人也更容易出現傷陰,我們有個女病人就出現了紅絳苔,就是疾病熱入血分的舌苔,也證明了我們跟武漢確診的病例是有區別的。」
結合山西本土的特點,專家組成員通過反覆多次對太原、晉中等地的重症、危重症患者進行會診、調整用藥,最終形成了以山西省中醫院方案為主的中醫治療思路,從瀉肺、養心、保肝、養血涼血、清熱解毒等方面入手,在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救治中取得了顯著療效。
王晞星強調,在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過程中,危重症患者和重症患者、中度、輕度患者不能使用同一種治療方案,對於危重症患者特別是60歲以上,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併發症的患者,提倡「一人一症、一症一方、一人一策」的治療方案,辨證施治才能取得更好的療效,這也是山西這次提出的經驗之一。
中醫提前介入,可縮短病程
「中醫有個理論,叫『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疫情發生後,為什麼在接觸的過程中,有些人傳染,有些人不傳染,就是和我們人體的免疫功能有關。還有一些人患病以後,症狀非常輕,有些人患病以後,可以急劇加重,這都和人體免疫功能有關。」王晞星介紹,正是基於這樣的理論,專家組制定了益氣治療原則,就是益氣固表、清熱解毒,通過提高人體的正氣、元氣、脾氣、肺氣,達到抵抗外邪的目的。
觀察期方:益氣除瘟顆粒
「從目前全國報導的病人來看,所有的病人從發現到最後確診,都有一個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這些病人可能是處於沒有治療的狀態,所以我們提出了早介入、早治療的預案,只要是確診的疑似病人,全部用中醫介入治療。就是保證患者在第一時間接受治療,患者在經過治療後,症狀可明顯減輕,病程可以縮短,還可以防止在確診以後向重症轉變。」王晞星介紹,針對第二個階段出現的情況,他們研製出了除溼清肺顆粒。
初期方:除溼清肺顆粒
第三個階段是針對確診病人的治療。王晞星介紹,一般情況下,確診病人在發病第六七天時是治療最關鍵的時期,病人表現的溼毒、瘀肺、閉肺的症狀非常明顯,最主要出現的是炎性因子暴發,也就是機體)反應過度,出現嚴重的滲出和水腫,病人症狀突然加重,這個時候,要採取解毒護肺的治療方案。「因為這個時候如果不保護好我們的肺臟,就會出現呼吸窘迫症、暴喘,然後導致病人向危重症發展,所以我們研製了解毒護肺顆粒,用於病人的治療,控制病情向重症、危重症發展。」王晞星解釋道。
中期方:解毒護肺顆粒
重症、危重症患者強調辨證與辨病相結合
「隨著病情的發展,有一部分病人會轉為重症或危重症,對於這個階段的患者而言,它的發展趨勢有兩個,一個是兩周以後病人痊癒,核酸檢測陰性,大概再有一周就可恢復、痊癒。另外一部分病人,出現輕重症和危重症發展,炎症因子風暴,機體反應過度導致多臟器正常組織的破壞,這是病人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所以,對輕症和中度的患者不論通過中醫的治療還是西醫的治療,都可以使這些患者平穩地度過全療程。但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如何治療才能提高治癒率呢?最終專家組形成了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式,來共同推進這一難題。」王晞星介紹,對於重症患者和危重症患者必須中西醫結合,要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目的,更加強調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發揮中醫藥在減少肺的滲出,抑制炎性因子釋放,穩定血氧飽和度,減少呼吸支持力度和抗生素使用程度等方面的作用。
重症期方:葶藶瀉肺顆粒
中醫藥治以瀉肺利水、護肝養心、益氣固脫、涼血養陰、增液行舟等,可起到提高機體免疫機能、保護臟器功能、糾正電解質紊亂、減輕機體微循環障礙與組織纖維化程度等作用。在這一過程中,中藥對一些危重症患者的治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文章開頭提到的李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所服用的葶藶瀉肺湯,就是專門用於滲出增多、炎症擴大明顯,甚至出現肺水腫、肺改變,影響到心臟、肝臟、腎臟的病人。另外對於一些症狀明顯好轉,但核酸檢測一直未轉陰的重症患者,中藥也起到了很好的療效。
最後一個階段的治療主要是針對恢復期的患者。王晞星介紹,一般正常的病人經過14天的治療後就可以獲得緩解,重症病人大概需要21天才能夠出院、緩解。「核酸檢測轉陰以後的病人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仍感覺到氣短、乏力、一種是感覺到意識已恢復,但是還達不到正常,所以根據這種情況研製了補肺健脾顆粒,用於恢復期的治療。」
恢復期方:補肺健脾顆粒
全國防治新冠肺炎製劑生產省份之一
欣喜的是,2月14日,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省中醫藥管理局,共同批覆了山西省中醫院關於申報5種治療新冠肺炎醫療機構製劑的申請,這就意味著,我省所有的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都可以針對性地辨證使用適合我省病例特點、覆蓋全部治療階段的醫療機構製劑,這對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而山西也成為全國繼廣東、四川、陝西、雲南之後,全國第五個獲批防治新冠肺炎製劑生產的省份。
這5個製劑正是王晞星介紹的專家組在臨床實踐中取得良好效果的中藥製劑,分別為觀察期方、初期方、中期方、重症期方、恢復期方,針對不同人群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不同情況加以區分。此次5種中藥製劑的研發工作,直接投入其中的中醫藥專家及業務團隊就有84人,其中有全國名中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山西省名醫、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等全省中藥製劑研發領域的領軍人,在中醫藥臨床經驗、科研水平、製劑生產等方面,都代表了我省的最強實力。
編 後
山西省人社廳、山西省衛健委2月18日決定,對在抗擊疫情鬥爭中表現突出的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山西省中醫院),給予記大功獎勵,並號召全省事業單位特別是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單位和一線醫療隊伍,向他們學習。
相關
我省新冠肺炎中醫防治方案
01
預防用藥
適用於具有本病流行病學史、接觸史及相關聯人群;年老、兒童及素體虛弱、易感者;發熱門診及定點收治醫護人員、消殺轉運等與本病相關人員。
處方:黃芪10g、白朮10g、防風10g、金銀花10g、連翹10g、蘆根10g。
治法:益氣固表、清熱解毒
方解:方中黃芪甘溫,內補脾肺之氣,外可固表止汗,為君藥;白朮健脾益氣,助黃芪以加強益氣固表之功,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蘆根清熱瀉火,育陰生津,為臣藥;佐以防風走表而散風邪,合黃芪、白朮以益氣固表祛邪,且黃芪得防風,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風得黃芪,祛邪而不傷正,有補中寓疏,散中寓補之意。
02
治療用藥
根據本病發病季節、致病邪氣、病機變化及證候轉變,結合我省患者發病特點,本病屬於溼瘟疫,分為早期、中期、重症期及恢復期。
1、早期
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患者和早期確診患者。證屬溼熱犯肺型。
症見:發熱或低熱,乾咳,乏力,胸悶,噁心,納呆,舌淡紅,苔膩,脈濡數。
治法:清熱化溼,理氣和胃
方藥:藿香、厚樸、半夏、茯苓、陳皮等。
2、中期
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證屬溼熱蘊肺型。
症見:發熱,咳嗽,氣短,痰少或黃或白,口渴,不欲飲水,乏力倦怠,納差,或伴腹脹,舌質紅、暗紅,苔黃厚膩,脈滑數。
治法:利溼解毒,活血化痰
方藥:藿香、連翹、白蔻仁、薏苡仁等。
高熱為主:藿香、連翹、白蔻仁、薏苡仁、浙貝母、生石膏等。
咳喘為主:藿香、連翹、白蔻仁、薏苡仁、生麻黃等。
3、重症期
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期患者。證屬內閉外脫型。
症見:呼吸困難、動輒氣喘或需要輔助通氣,伴神昏,煩躁,汗出肢冷,舌質紫暗,苔厚膩或燥,脈浮大無根。
推薦處方:人參、安宮牛黃丸等。
4、恢復期
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癒後恢復期患者。證屬肺脾兩虛型。
症見:氣短、倦怠乏力、納差,舌淡胖,苔白,脈虛弱。
治法:補肺健脾,益氣生津
方藥:生黃芪、黨參、桑白皮、麥冬等。
圖片:攝圖網
侵刪請聯繫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