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要出生時準媽媽都有哪些表現呢?
如何判斷前往醫院待產的最佳時機,是每個即將臨盆的孕婦必須知道的事情。
醫學上分將其分為先兆臨產和臨產。
今天詳細介紹一下先兆臨產,也就是寶寶即將出生的徵兆。
一般預示著即將臨產的症狀有:
不規律宮縮、胎兒下降感及陰道少量流血(俗稱見紅)。
1. 不規律宮縮:
又稱假臨產。
主要是因為在分娩發動前,由於子宮肌層敏感性增高,可出現不規律宮縮,也就是不規律的肚子發硬,可伴隨或不伴疼痛。
但是這種宮縮時間一般時間較短,通常小於30秒,且不恆定,間隔時間長一般無明顯規律可循。宮縮強度不夠,通常也不增加。
此外,宮縮時宮頸管不縮短,宮口不擴張,給予強鎮靜藥物能抑制宮縮。
這種情況通常在夜間出現清晨消失,所以經常有新手爸媽在半夜急急忙忙趕著去醫院,結果還被夜班醫生勸返的。
2. 胎兒下降感:
又稱輕鬆感,多數孕婦自覺寶寶往下走,上腹部較前舒適,進食量較以前增多,呼吸較以前輕快,這是胎兒先露部進入骨盆,使宮底下降導致。
此外因為胎兒下降壓迫膀胱,可出現類似早孕期的尿頻感覺。
3. 見紅:
大多數孕婦在臨產前24—48小時內,少數在一周內會出現這種症狀。
主要是因宮頸內口附近的胎膜與該處的子宮壁分離,毛細血管破裂而少量出血,並與宮頸管內粘液相混合經陰道排出,俗稱見紅,是分娩比較可靠的徵象之一。
但是如果出血量較多,甚至達到月經量水平,就要考慮病理性出血,是需要及時醫院就診的。
當然這三種情況是大多數即將生產的寶媽會出現的情況,但是對於頭胎順產,二胎即將臨產的孕婦可能這三種情況不一定出現就可能臨產了。
一般建議初產婦在出現規律宮縮即臨產時再到醫院待產,因為初產婦一般生產時間較長,太早進醫院反而可能會影響心情,不利於順產。
但是對於經產婦,要在出現先兆臨產的表現時就要儘快醫院待產,因為經產婦宮口擴張等較初產婦更快。
因此各位準媽媽不要緊張,不管有沒有這三種情況,在接近預產期時都要留意,並準備好待產所需要的物品、衣物及寶寶用品等,以防臨產來的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