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生態學報 2021-01-19
於貴瑞,男,1959年生,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應用生態學報》主編。主要從事生態學與地理學交叉研究,在陸地生態系統碳氮水循環及耦合過程機制、植被功能性狀及生物地理學等方面取得了系統性創新成果。曾長期擔任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和國家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絡(CNERN)綜合中心主任,負責生態網絡的基礎能力建設、信息管理及聯網觀測研究,為我國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和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領銜設計創建的中國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研究網絡(ChinaFLUX),填補了全球通量觀測區域空白,對全球通量觀測網絡發展做出了實質性貢獻。對陸地生態系統長期的深入研究過程中,形成了對生態學理論與研究手段、生態系統結構-過程-功能-服務的格局與形成機制、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生態系統管理途徑、生態安全格局構建、人類社會與生態系統的關係等內容的深刻理解。在Nature Geoscience、PNAS、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Global Change Biology等期刊發表SCI論文300餘篇,CSCD論文200餘篇,出版專著9部,授權發明專利7項,入選2018年交叉學科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2010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0年和2011年兩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20年獲全國創新爭先獎。【主編觀點】欄目:《應用生態學報》最新開闢【主編觀點】欄目,連續刊出主編文章,探討生態學學科體系及發展方向,期待大家共同關注。摘 要 生態學既是生物學的分支學科,也是環境科學、地球系統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可直接服務於植物、動物、微生物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資源利用及生物產業管理等應用領域。生態系統概念將經典生態學或者基礎生態學研究擴展到了生態系統生態學或者生態系統科學的新階段,奠定了大尺度及全球生態環境科學研究的理論基礎,促進了生物學、地理學及環境科學研究的大融合,推動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和社會經濟學的學科交叉。在這一大融合的歷史過程中,生態學在不斷地汲取不同學科營養的同時,提出了許多科學概念或理論學說,並在相關科學研究中得到應用和發展,形成了以認知生態系統與資源環境及人類社會的互饋關係為核心的當代生態學及生態系統科學體系。本文從生態學思想起源與發展、生態學概念的科學內涵及其擴展等方面綜合討論了當代生態學的科學概念、基礎理論及其學科體系,並嘗試性地對當代生態學的科學內涵、學科範疇、學科體系進行梳理、考察和分析,提出了基礎生態學及應用生態學研究的分支學科體系分類方案,期望與學界共同商榷,為完善和重構當代生態學學科體系提供參考。
關鍵詞 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生態系統科學;學科體系
2 生態學概念的科學內涵及其擴展
3 當代生態學及生態系統科學的學科體系
自1866年海克爾首次使用生態學概念的150多年來,生態學逐漸成為朝氣蓬勃、不斷面向社會需求、解決區域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資源環境問題的科學,成為大尺度生物學、地理學及社會科學融合交叉的前沿領域。科學發展的歷史表明,期望對一個正處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的新興學科給出一個嚴密的、且被廣泛共識的定義十分困難。這不僅是因為不同學者會對學科的研究對象、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及方法論有著不同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因為一個新興學科的定義不僅會隨著相關科學的發展階段及技術進步而與時俱進,也會在不斷地與相鄰學科交叉融合過程中產生學科分化。但無論學科的定義及範疇如何變化,其核心概念、科學思想及研究對象或內容都會在歷史的發展歷程中得到不斷的傳承及強化。
生態學在不斷地與地理學、大氣科學、資源環境科學、社會經濟學的交叉融合過程中創立了豐富多彩的科學概念及研究領域,使得它在自然科學體系中的作用和學術地位越來越重要,但是其核心的科學概念還是研究生物生存狀態及其與環境關係的科學,或者廣義地理解為研究生態學系統及其與環境系統相互作用關係的科學。基於生態學系統概念的現代生態學科學研究和生態學專業知識體系還在不斷地發展完善之中,一些分支學科還必將逐漸發展成為具有獨特理論、研究對象及方法論的新興學科,也必將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資源環境管理、可持續發展及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引用本文】於貴瑞,王秋鳳,楊萌,等.生態學的科學概念及其演變與當代生態學學科體系之商榷.應用生態學報,2021,32(1): 1-15.-
《海洋生態大講堂》微信公眾號
浙江省重點智庫寧波大學東海研究院
2019第八屆世界海洋大會
寧波海洋研究院實踐創新基地
上海長木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合作微媒平臺
海洋在說話,您我來代言!
《海洋生態大講堂》歡迎您!
投稿郵箱:550931758@qq.com
請您在留言中標註為《海洋生態大講堂》投稿,
並提供個人簡歷及聯繫方式。
我們篩選審核後,將以全文刊出!
熱烈歡迎廣大自願者合夥參與公眾號運營!
附:投稿類型與要求
(1)主題一定是有關海洋生態學內容的稿件;
(2)原創文章,請配必要的圖表;
(3)好文推薦,直接發來原文,或請註明出處;
(4)重要會議報導或信息,請附必要圖表及其標題說明;
(5)重大項目科研進展,或重大會議學術報告PPT;
(6)重點團隊介紹,或重要人物專訪。
您的讚賞是我們前行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