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鄉賢風採錄】記恩情 守鄉愁——記井岡山市葛田鄉鄉賢凌良華

2021-01-19 吉安新聞網

凌良華,井岡山市葛田鄉古田村人,中山市港亞遊藝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井岡山市炎達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2019年當選為井岡山市葛田鄉鄉賢聯誼會會長。

古田村地處S50井睦高速龍市出口處,距龍市火車站5.5公裡,交通地理位置優勢顯著,毗鄰著名的茅坪八角樓、「大倉會見」以及龍市會師廣場等革命舊址,享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紅色資源,但產業發展成了制約古田村發展的短板。2019年,葛田鄉以「弘揚井岡山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為宗旨,轉變思路,決定在上古田發展紅色研旅產業。凌良華積極對接,出資500萬元,成立井岡山炎達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幫助全村村民走出了一條奮鬥美好生活的新路子。

公司與井岡山市茨坪幹部教育學院及井岡山市茨坪理想信念培訓基地深入合作,把研學旅行作為突破點,打造上古田幸福研旅基地,開發研學培訓、教育拓展、徒步旅行、尊法宣誓等課程。基地充分考慮村內的原有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做到「投入少、見效快」。將村內原有的古樓、古建築和鄉村大講堂進行修繕,滿足300人/期的食宿生活問題;依託現有的農田,以鄉村農民群體為中心,建設高標準農田,種植各類農作物,打造綜合實踐活動區;改造村內現有的文化廣場,在流轉的土地上新建拓展訓練中心,改造農村祠堂、古建築,打造體驗培訓教學區。

目前,基地已完成5棟民宿改造,一座講習所、一條文化長廊和榨油坊、農聚屋、豆腐坊、打鐵鋪等業態建設,流轉並初步打造農耕體驗區、星空帳篷區110畝,改造農房19戶,小山村變成了別具一

格的「紅色古村」。現有接待能力600人,其中民宿可接待92人,聯營農戶可接待300人,星空帳篷區可接待208人露營。試營業期間,已接待1600餘人,盈利5萬餘元。同時,基地通過承辦研學旅行讓學員「住在農戶,吃在農戶,學在農戶」,分配到農戶家的客源按45元/人(含早晚餐)給予農戶,從而帶動村民創收,實現村民經濟收益的可持續增長。

如今的上古田村,文化長廊充滿古色古香、紅色講習令人憶苦思甜、愛國教育催人奮勇爭先,村民既能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又能通過自己的勞動在家門口解決就業問題,幸福感油然而生。

凌良華,一位從農村裡走出去的民營企業家,以農民的純樸善良、以現代企業家的寬廣胸懷,致富不忘鄉恩,成功不忘回報社會。在他的支持下,妻子張玉榮也積極投身於村裡的公益事業。

文/仕統

相關焦點

  • 鄉賢文化凝聚鄉愁 椒江聚合致富鄉賢反哺鄉村振興
    椒江鄉賢文化氛圍濃厚:老人、年輕人、小孩子在閒暇時光「泡進」鄉賢共建的「和合書院」;用先賢人物、致富帶頭人、專家學者、身邊好人、基層勞模、孝老愛親等真實事跡來引導和教誨村民;打造解決鄰裡矛盾的「老娘舅」組織,妥善化解糾紛,弘揚鄰裡和睦的傳統美德……  鄉賢致富反哺鄉村振興  提到「信質電機」(2017年更名為「長鷹信質
  • 鄉愁系大碶,鄉賢哺故裡
    其實,參加座談會的他們既是實小校友,又是大碶街道內的鄉賢,因此話語中除了有對實小深深的祝福外,還有對大碶未來殷殷的希冀。本著以「校友」為主題的原則,實驗小學還在本次成果展上策劃了主題迥異、品類豐富的活動。如「時敏校友講堂」,「翰墨情深」校友書畫展等,既考慮了畢業校友的返校體驗,又照顧了在校師生的參與融入。
  • ...首部集中撰寫鄉賢的主題文集《初心—杭州黨灣鄉賢風採錄》出版...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胡鵬程鄉賢,歷來是中國鄉村發展和變革的關鍵因素;今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賢更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日前,由我省18位作家(其中5位中國作協會員),深入一線採寫並以報告文學集呈現的《初心——杭州黨灣鄉賢風採錄》,由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原浙江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劉楓為該書題寫書名,原浙江省委常委、省軍區司令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王賀文少將為該書作序。
  • 【鄉賢工作】富陽永昌鎮:「4+4」鄉賢工作法,助力鄉村振興
    「5+2」鄉賢組織架構、充實鄉賢「百人計劃」、建立「點對點」聯繫機制、創新「4+4」鄉賢工作法,凝聚鄉賢力量,助力家鄉發展。一充實優化隊伍圍繞今年鄉賢「百人計劃」目標,不斷挖掘鄉賢資源,拓展永昌鄉賢群體,目前已完成鄉賢登記在冊100餘人。
  • 重塑水晶晶南潯 各行各業湧動鄉賢力量
    作為南潯區的知名鄉賢,一直以來,劉承桓時刻銘記著樂善好施的家風,始終懷著一顆愛國、愛鄉之心,努力反哺家鄉,2019年以個人名義捐款100萬元,在南潯創辦教育基金,目前已有42名品學兼優和家庭困難的學生獲得資助。無獨有偶,南潯知名鄉賢蔡崇信也在家鄉成立了公益基金會,已累計捐贈1.7億元,疫情期間還捐贈了2500萬元支持家鄉防疫工作。
  • 鄉賢文化與核心價值觀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進程中,一些在鄉村社會建設、風習教化、鄉裡公共事務中貢獻力量的鄉紳或鄉賢之士,也都被稱為「鄉賢」,由此而形成了鄉賢文化。鄉賢文化是根植於中國傳統鄉村社會的一種文化現象。它曾為中國社會的穩定、中華文明的傳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集中體現在建設鄉村、改善民生、謀利桑梓等方面的群體追求和故鄉情懷。
  • 杭州瓶窯鎮:「雲端」鄉賢平臺試運行激活內在驅動力
    不少鄉賢試用後,紛紛豎起大拇指;「這個平臺為我們提供了一個24小時不熄燈的指尖之家,我們可以隨時了解家鄉、議政建言、參與活動。」近年來,瓶窯高度重視鄉賢工作,發動、凝聚鄉賢反哺家鄉,在招商引資、慈善公益、鄉村振興等方面,鄉賢做出了極大貢獻。鄉賢雲平臺正是瓶窯為更好地發揮鄉賢在瓶窯城鄉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而量身打造的。
  • 【鄉賢工作】富陽新登:凝聚鄉賢最大合力 助推一流小城市建設
    01牽起鄉愁,把鄉賢「喚回來」1.完善鄉賢工作領導體制,解決了「誰來抓鄉賢工作」的問題。新登鎮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的鄉賢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聯絡協調,由統戰委員擔任主任,同時按照片區劃分成立了7個工作指導小組,具體負責督促指導工作開展。
  • 七旬「鄉賢」捐資千萬 反哺家鄉建美麗鄉村
    2014年6月開始,他天天守在施工現場,用3個月時間建成了長1.2公裡的排水設施。    隨後,張廣新又用兩個多月的時間為村裡新鋪5800米村路,硬化14500平方米路肩,栽種1100棵綠化樹,種植500平方米的冬青……
  • 【鄉村振興 鄉賢先行】福清上逕林家小院:古厝變展館 留住鄉村記憶
    福清統戰特別推出鄉村振興・鄉賢先行主題系列篇章,為您講述鄉賢故事,感受鄉賢力量,傳播文明新風。修繕建設「林家小院」,源於梧崗村幾位鄉賢的提議。他們希望將「林家小院」打造成民俗文化館,傳承鄉村記憶,講好梧崗故事,凝聚全村力量共謀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 鄉賢引領 宣傳「小黑板」有聲有色 宣城這個村超有新意
    在姚村鄉妙泉村鴉山,除了秀水青山和古蹟遺存營造的鄉愁氛圍,還有鴉山老街街頭的一塊小黑板讓人駐足。30多年來,這塊街頭小店牆壁上的小黑板,刊登一首首打油詩。打油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及時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報導村裡的好人好事,弘揚社會正能量。村民閱讀評議,遊客欣賞拍照。現在,這塊小黑板已經成了鴉山的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
  • 浙江臨海「鄉賢+」模式嶄露頭角 塑美麗鄉村新圖景
    浙江臨海永豐鎮邀請社科專家探討鄉賢回歸與鄉村善治工作。臨海供圖  對此臨海市委書記蔡永波表示,要充分挖掘利用鄉賢力量,通過搭建鄉賢會大平臺,切實增強鄉賢的家鄉情結,同時激發鄉賢回歸的積極性,優化鄉賢回歸環境,激發鄉賢榮歸故裡、報答桑梓的積極性、主動性。
  • 浙江「鄉賢文化」與鄉村治理的採訪和思考
    鄉賢文化是一個地域的精神文化標記,是連接故土、維繫鄉情的精神紐帶,是探尋文化血脈,張揚固有文化傳統的一種精神原動力。上虞鄉賢研究會在研究發掘和整理積累區域文史資料、搶救當地瀕臨消失的文化遺產、聯絡走訪鄉賢遊子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極大推動了當地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  王志良推崇的「鄉賢文化的上虞現象」,正是紹興實施的「基層治理現代化試驗區建設」計劃所期望的。
  • 「隱舍鄉賢」:凝聚各方力量,反哺家鄉汕尾
    「隱舍鄉賢」團隊於2014年成立,從一開始的十餘人到如今的近四百八十人,隊伍逐步發展壯大,大多數成員是汕尾海豐籍、城區籍,領域涉及醫療衛生、農業、教育、文化藝術四個方面,大力支持家鄉發展。南方+記者專訪隱舍鄉賢主要發起人之一劉盛悅,了解這個團隊的成長之路。
  • 吳川吳陽鎮中街村:鄉賢助力 打造公園式村莊
    近幾年,吳陽中街村大力開展「薦鄉賢、建設鄉村;留鄉愁、振興鄉村」的工作,深入挖掘利用全村鄉賢、鄉愁資源,以鄉賢文化厚植人才沃土,以鄉愁紐帶留住綠水青山,助力中街村振興發展。經過多方努力,中街村在新農村建設中取得明顯成效,成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公園式村莊。    文化古村舊貌換新顏    「在這裡生活,就像每天在逛公園一樣。」
  • 鄉賢返鄉興山寨——永順陳家坡建設美麗鄉村的故事
    水景一角。清晨有炊煙,夜間有燈火,陳家坡的鄉愁留住了,為了讓遊客也留下來,陳家坡大力發展民宿。陳健帶頭示範,投入200萬元在楠竹林間修建了高檔民宿,取名楠舍,同時將自家的老房子改造成民宿,讓村民發展民宿有了範本。
  • 惠城蘆洲:「鄉賢講堂」開講!鄉賢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鄉賢講堂現場。鄉賢們句句箴言,既講政策,談感情,又結合實際,設身處地地為家鄉發展問診把脈,生動接地氣的話語瞬間拉近了與鄉親們的距離。講壇現場,鄉賢們講得投入,村民們聽得認真,有的還若有所思地點頭。「鄉賢們講得很好,問題提得也很符合實際,聽完很受啟發。感謝他們回到家鄉為我們講課,幫助我們開拓眼界,為上青村發展出謀劃策,歡迎他們常回來,多講講。」講堂結束後,村民楊叔為本次鄉賢講堂點讚,並意猶未盡地跟鄉賢們進行交流。
  • 永昌鎮:「4+4」鄉賢工作法,助力鄉村振興
    等等,其他鄉賢更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在各自崗位上,兢兢業業奮鬥著、貢獻著……一主要做法近年來,永昌鎮高度重視鄉賢統戰工作,通過健全「5+2」鄉賢組織架構、充實鄉賢「百人計劃」目標、建立點對點聯繫機制、創新「4+4」鄉賢工作方法,更好促進凝聚鄉賢力量,助力家鄉發展。
  • 樂陵市西段鄉:愛心鄉賢捐贈價值3萬元棉服情暖貧困群眾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夢晴 通訊員 汪晨晨12月16日,樂陵市西段鄉的300名貧困群眾收到了一件特殊的過冬禮物——來自該鄉17名鄉賢自發籌款購買的價值3萬元的300件過冬棉服,讓他們真切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溫暖與關懷。
  • 鄉賢興甬記 | 寧海鄉賢雪野:藝術家駐村 用童詩綻出繁星詩花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鄉賢興甬記 | 寧海鄉賢雪野:藝術家駐村 用童詩綻出繁星詩花》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