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節目重新活躍:用「熱鬧」的形式傳遞「門道」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本報記者 操秀英

  可樂含有碳酸,喝完以後對牙齒有一定的腐蝕作用,那么喝完以後應該刷牙還是漱口呢?蘊含尖端科技的「量子隱形衣」真的能像哈利·波特的隱形衣一樣隱形嗎……

  別急,這些問題,遼寧衛視每周五晚黃金檔的《奇幻科學城》都能告訴你答案。頂尖的大咖科學家、高知的博士主持團、可愛的好奇萌娃、創意十足的趣味實驗和互動遊戲,讓科學不再高冷。

  作為國內唯一一檔在衛視周末黃金時間播出的科普節目,《奇幻科學城》2017年1月份上線以來收視率表現不俗。一季度最高收視位列省級衛視(索福瑞35城數據)同時段第7名,平均收視率位列省級衛視(索福瑞35城數據)同時段第10名,在被娛樂明星霸屏的周末黃金檔取得這樣的成績實為不易。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科普節目曾經掀起一陣熱潮,此後陷入了沉寂,但近兩年又開始活躍起來。《奇幻科學城》打破了人們對傳統的板著臉做科普的印象,是一種有益的嘗試。」曾參與兩期節目錄製的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行星科學家鄭永春說。

  用電視呈現科普講座

  《奇幻科學城》並非拍腦袋或追逐熱點的產物。節目製片人徐立偉說,它承載著電視人的追求和責任。

  正如鄭永春所說,回顧我國電視科普節目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一直到近兩年,科普才又稍顯生機。據媒體報導,截至2012年的數據顯示,自2001年央視開播科教頻道後,全國有26家地方電視臺陸續開辦了科教頻道,但到2007年僅剩下11家,而2009年,僅有八九家。省級衛視擁有單純科教頻道的僅剩北京、天津、重慶、安徽4家。而其中自製節目佔的比例相當低,幾乎所有的省級科教頻道都引進過探索頻道和國家地理頻道的節目。

  國內原創科普節目不僅數量少,僅存的幾檔欄目也缺乏創意,不少科普節目都是在拷貝國外的節目形式。在節目形態相同的前提下,各節目更多競爭的是獵奇性,而不是知識性。

  「我們的靈感來自聖誕科普系列講座。」徐立偉說,這個講座邀請諾獎得主等知名科學家來給孩子們講解物理化學等百科知識。

  「將科普講座用電視形式表現出來,這在國內電視界還沒有人做過嘗試。但我們認為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將科學家帶到孩子身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孩子們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徐立偉說。

  這確實是個應時而生的電視節目。記者觀察發現,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大幅提升以及國家對科普的重視,科普活動日益受到家長和學生們的青睞。每年科技周期間,中科院等各大科研機構的開放日幾乎都爆滿。

  「但是,這類資源畢竟有限,一線城市的孩子有機會接觸到優質科普資源,但更多的二三線城市的孩子們還是很難有機會與科學家接觸。」《奇幻科學城》科學家嘉賓、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員魏紅祥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正因此,他認為《奇幻科學城》的嘗試值得肯定——將此前線下的科普講座用電視形式呈現出來,面向全國青少年傳遞科學知識。

  用「熱鬧」的形式傳遞「門道」

  側重科學、知識性強是《奇幻科學城》給魏紅祥最深刻的印象。以科普為己任的魏紅祥有著多年從事科普教育的經歷。

  「由於電視強調畫面感和觀賞性,電視科學節目更多考慮娛樂性和獵奇性。比如設置大型的、平時難以完成的實驗,呈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確實比較容易吸引觀眾。」魏紅祥說。

  相比之下,《奇幻科學城》則更強調知識性和科學性。每期有一位相關領域的科學家用大眾語言講解知識點,穿插好玩有趣的實驗和互動遊戲,讓孩子們在玩中學。

  為了體現知識含金量,節目打造了中國電視史上學歷最高的主持團隊——「奇幻博士團」。該博士團由文學博士、醫學博士、物理學博士、植物生物學博士組成。

  「奇幻博士團」不僅擁有高學歷、高顏值,更是在傳達一種科學正能量和教育理念,為孩子們樹立積極思考、求知好問、健康陽光的優質新偶像。

  此外,出鏡的科學家「神奇大教授」是節目的另一關鍵人物,體現著節目的專業性和權威性。英國皇家化學會David G.Evans(戴偉)教授、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中國古動物館館長王原、中科院物理所魏紅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科學傳播中心鄭永春等都是該節目的主講嘉賓。

  「我們很願意也應該去做這樣的事情。」魏紅祥說,「NASA一位科學家說過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我們現在發射的一些深空探測器,可能要20年甚至30年後才能傳輸回數據,但那時候,我們都退休了,如果現在沒有優秀的年輕人對這些學科感興趣,將來誰來接收數據?如果將來傳回的數據得不到很好的研究,我們現在的工作意義何在?」

  魏紅祥介紹了他們的一個小調查:「我們物理所的公號有30多萬粉絲,其中學物理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數差不多有7萬,經過調查,我們吃驚地發現:全國學物理的人數大概也只有13萬。」他說,雖沒有確切數據,但估計學數學、化學的人應該也不會比學物理的多太多,而我國每年招收的大學生數量大約在2800萬左右。魏紅祥由此推測,現在選擇學理科的聰明孩子越來越少。

  在他看來,雖然應該鼓勵大家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職業和人生規劃,但是引導更多的優秀人才學習理工科,對於建設創新型國家,促使科技創新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加強青少年的科技教育,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培養青少年對科技的興趣,對科學研究方法的了解,對科學精神的推崇至關重要。

  正因此,他願意花費很多精力來做科普。慶幸的是,和他懷有同樣想法的科學家越來越多。「剛開始我們也會擔心找不到那麼多合適的科學家來做嘉賓,但做下來之後發現,其實有很多科學家、科普人在做這樣的事情,只是他們並不為大眾所知。」徐立偉說。

  請來了知名科學家,如何讓觀眾看明白、聽得懂、感興趣還是個大問題。雖然靈感來源於科普講座,但徐立偉坦言,把講座變成電視節目並非易事。

  「聽科普講座的都是本身對科學感興趣的人群,而一旦把講座變成節目放到電視上,面對的則是廣大的電視觀眾,甚至是對科學不感興趣的人,如何吸引他們?這對選題和節目設置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說。

  為了吸引目標人群,擁有5—12歲孩子的家庭觀眾,《奇幻科學城》的選題來源於生活和公眾的興趣所在,比如鄭永春從土壤以及水資源等方面展示火星的生存環境以及如何改造火星,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李春密與好奇萌娃團一起探秘分子的奇幻世界,等等。

  同時,為了讓科學家們適應電視的形式和語態,節目編導會與他們一起打磨知識的呈現形式。例如,他們會嘗試儘量用形象和比喻的語言來解釋知識點。在探秘分子世界這期節目中,當李春密教授講到「一滴水會有16700萬萬億個分子」時,萌娃們忍不住嘖嘖稱奇。但孩子們顯然無法想像這麼大的數字是個什麼概念。李教授接著解釋道,這個數字意味著如果10億人24小時不間斷數的話,也得數3萬到5萬年。

  此外,因為這是一檔在周五黃金時段播出的節目,必須保證節目的熱鬧和好看, 「好奇萌娃團」成為必不可少的歡樂元素。這個設置讓孩子們全程參與節目的實驗、互動、遊戲。

  「『好奇萌娃團』不僅是為了增加節目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孩子們代表了未知與未來,也代表了每個人潛藏的那顆好奇心。大教授對話小少年的形式,代表了已知與未知的對話,也體現了現在與未來的知識傳承。」徐立偉說。

  為了激發這些天天和科研、實驗試劑打交道的科學家們的童心,同時讓孩子能夠積極參與到節目中,節目還設置了「超級孩子王」的角色。從前幾期節目看,明星嘉賓強子、寇乃馨、程成等人都成為了專家和孩子之間的催化劑,在知識點外為節目增加了許多笑點。

  「《奇幻科學城》的製作班底以前做過很多大型文化綜藝類節目,對節目形式有很好的把握和研究,通過節目設置保證了歡樂氣氛。同時,節目又邀請了知名專家,有博士主持團,保證了科學的內核,形式和內容統一得非常好。」鄭永春說,科普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希望通過科普節目,科學的聲音越來越響亮,只有越來越多公眾對科學感興趣,我們的科學強國夢才能實現。

  全家共享的科學「晚餐」

  「這個節目另一個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它強調親子的概念,是給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的科普節目。」魏紅祥認為。

  這個定位源於遼寧衛視「歡樂一家」的核心理念以及節目製作方關於家庭、親子及媒體的一些思考。

  傳統廣電第一陣營的「玩家」在大體量季播明星真人秀方面的激烈角逐正處於白熱化階段,而二三線衛視既拼不起資源,也沒有實力去燒錢,如何獨闢蹊徑,用心做出優質內容成為思考的重點。

  重塑電視的「家文化」成為遼寧衛視的選擇。國家倡導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在此背景下,2016年遼寧衛視確立「歡樂一家」頻道定位,2017年全面升級,重磅打造以家文化為核心的品牌節目,《奇幻科學城》就是其一。

  「在新媒體強烈衝擊下,最近幾年不斷出現唱衰傳統媒體的聲音,這是挑戰同時也是機遇。」徐立偉說,首先,新媒體上出現的一些內容和語態並不適合家庭和孩子。很多節目往往是家長愛看孩子不感興趣,孩子愛看家長又覺得無聊。

  「我們希望做出一檔既專業又積極的節目,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電視作為傳統媒體,有一個核心功能是新媒體無法取代的,那就是家庭的聚合。」徐立偉說。

  確實,現在很多家庭中,家長人手一個手機或平板電腦,孩子待在屋裡寫作業或玩電腦成為常態。但手機、平板電腦等新媒體具有極強的私人屬性,很難完成共同觀看的應用場景。

  「電視永遠位於客廳最中央的位置,全家人一起看電視的同時也是家庭凝聚的過程。」徐立偉說,《奇幻科學城》是開放式的,歡迎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

  節目特別設置了「新十萬個為什麼」徵集,所有孩子感興趣問題都可以通過節目官方微信號(ID:qihuankexuecheng)發送給節目組。家長們也可以通過微信給孩子報名「好奇萌娃團」,直接參與節目錄製。

  在魏紅祥看來,《奇幻科學城》其實滿足了很多家長在這方面的需求。「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主要訴求從溫飽發展到精神方面的滿足,一到周末,家長們都費勁心思找各種適合帶孩子玩的場所,科技館經常人滿為患。」他說,但不能總去科技館、看音樂劇,因此,圍坐在一起看電視,成為不錯的選擇。

  他還分析,目前30多歲到50多歲之間的父母,本身就缺少科普教育這一環,「如果他們本身對科學不感興趣,引導不了孩子,怎麼要求孩子做更多?所以這檔節目更重要的是能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探尋科學奧秘中培養興趣。」

  這也是徐立偉的觀點。「我們希望節目能體現出『成人童心』的概念。其實每個人都有好奇心,『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月亮為什麼不會掉下來?』等等,每個人在孩童時代都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但是這份寶貴的好奇心在我們成長中慢慢被消解掉了,變得不再那麼『有用』。」他說,希望家長們能通過《奇幻科學城》重拾好奇心,用科學思維去認識世界,面對生活。

  為了找到符合父母和孩子共同接受特點的節目模式和講述方式,節目組煞費苦心。《奇幻科學城》通過「奇幻博士團」「神奇大教授」「超級孩子王」「好奇萌娃團」四個節目主體的設置,搭配科學實驗、互動遊戲,大大增強了節目的專業性、互動性和趣味性。節目中的很多實驗,孩子們都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看節目的同時促進了家庭親子關係。

  事實證明,他們的判斷是對的。

  「根據收視數據分析和受眾反饋,該節目受眾群體集中在5—15歲和35—45歲兩個年齡段,說明這檔節目驅動了孩子和家長共同觀看的這一家庭行為。」徐立偉說。

  節目在網絡視頻播放平臺的累計播出量達到400萬,微信、微博話題量破千萬,覆蓋人群高達5.5億人次。如此可觀的收視成績和關注度,佐證了節目的精準定位和精良製作,市場給予了積極的反饋。

  從演播室到校園 科學的玩法還有很多

  《奇幻科學城》不僅是一檔合家歡式的親子科普電視節目,更是在打造一個有內容、有價值和有理念的科普教育品牌,宣傳一種正能量的學習和教育方式,真正讓科普成為一種潮流。

  面對面互動是教育最有效方式之一,為了讓更多孩子與節目近距離的溝通和交流,節目從電視延伸到線下,推出了博士校園見面會、「好奇萌娃徵集大賽」「博士與少年海外交流」等一系列活動。

  「好奇萌娃徵集大賽」為對科學感興趣、求知好問的孩子,創造了參與節目錄製的機會,通過「畫出自己最想要的發明」主題設置,鼓勵孩子發揮想像力,走進演播室感受科學的樂趣。

  5月12日,「奇幻博士團」中畢業於美國康納爾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包坤和北京大學植物生物學博士馬春萌走入北京市大興二小。包坤通過各種趣味實驗,打破了科學在孩子心中深奧龐雜的固有印象,讓孩子感受到科學的樂趣。馬春萌作為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更是現場分享了以全院系第一名成績考入北大研究生的學霸級學習秘籍,老師和家長都讚不絕口。

  5月23日,「奇幻博士團」中的文學博士鄭毅和醫學博士何嘉來到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附屬實驗學校,與該校二年級的200名同學進行了面對面地交流。

  鄭毅以「國學經典——孔子原來這麼有趣」為主題,用紮實的專業背景,平實的語言描畫出了一個生動鮮活的孔子形象,為孩子們打開國學經典的大門。醫學博士何嘉,則從健康角度出發,給同學們講解了「應該如何保護你的牙齒」,現場教給孩子實用有趣的健康常識,受到了家長尤其是媽媽們的熱捧。

  5月26日和6月6日,《奇幻科學城》又分別在瀋陽文藝二校和東北育才學校舉辦了兩場博士見面會。液氮大炮,水果鋼琴等炫酷的科學實驗讓現場的孩子們嗨翻天。活動結束,博士主持人更是被熱情的孩子團團圍住籤名。活動網絡直播吸引了近百萬家長和網友觀看。

  「博士主持人在學校受到了明星般的追捧,之前我們也沒有想到。說明只要認真做好內容,用心、用愛對待孩子,他們會給你最熱烈和直接的反饋。」徐立偉說,《奇幻科學城》進校園活動會持續做下去,讓更多的孩子和家長感受博士的魅力,科學的魅力。

  這些線下活動與節目本身的高度配合,不僅提高節目的品牌影響力,對增強觀眾黏性、加深科普效果具有長遠意義。

  正如遼寧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遼寧衛視總監孫宏所說,無論今天的電視處在什麼樣的競爭環境中,新媒體衝擊也好、網際網路衝擊也好、傳統媒體滑坡也好,最重要的是電視人應該堅守,回歸電視本源。

相關焦點

  • 央視《動物好夥伴》:少兒科普類節目新探索
    節目中對科普知識的介紹讓小朋友在寓教於樂的方式下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同時,節目還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培育孩子們對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的心理傳承。《動物好夥伴》探索出了一條少兒科普節目寓教於樂的新路,不僅讓小朋友在歡快的電視節目中,學到動物的相關知識,同時也吸引了家長與小朋友一起,回歸到電視機前,與節目中的小夥伴一起參與到動手、動腦的互動遊戲中。
  • BBC這檔兒童科普節目,比十萬個為什麼有用多了
    時間長了,她的科學科普類的知識積累一直都不錯。以至於芊芊上學前的一段時間,還開啟了一段「十萬個為什麼」模式。只要看到感興趣的事,都得打破砂鍋問到底才罷休。於是,我就開始滿世界的找視頻動畫資源了,最後,我翻到了一檔讓我比較滿意的BBC兒童科普節目。這個節目跟我之前給妞們安利的《科學小子席德》不一樣哈。
  • 軍事科普類電視節目的創新發展探究
    摘 要:軍事科普類節目是軍事電視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網絡新媒體傳播環境下,如何用更加新穎的電視化手段普及國防和軍事知識,既需要電視媒體自身不斷改進創新,也需要充分借鑑新媒體傳播優勢。
  • 那奪村用歌舞慶春節 熱鬧又精彩
    拉丁舞《waka waka》則把彝家孩子們的純樸氣質和靈動展現得淋漓盡致,別看孩子們年紀不大,在舞臺上的氣場卻絲毫不亞於專業的舞者,動感十足的舞蹈將整場節目推向了高潮。
  • 高校綜合評價錄取改革傳遞啥導向 專家帶你看門道
    (原標題:高校綜合評價錄取改革傳遞什麼導向?專家帶你看門道) 高校綜合評價錄取改革傳遞怎樣的導向?專家帶你看門道6月28日、29日,上海9所高校的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校測面試規範、平穩、有序進行。
  • 【GET2019】微博魏莉:想以最低耗方式傳遞優質信息
    微博市場渠道部副總經理魏莉芥末堆11月27日訊,昨天,在主題為「教學相長,學以促用」的GET2019教育科技大會上,微博市場渠道部副總經理魏莉分享了題為《微博·泛教育的終身賦能》的演講。據微博Q3財報,微博目前有4.97億月活躍用戶和2.16億日活躍用戶,用戶增長趨於穩定。其中,頭部作者有78萬。魏莉解釋,頭部作者是指粉絲規模大於2萬,或者是擁有的月活躍用戶大於10萬。這意味著頭部作者有持續生產內容的能力,而且與粉絲之間形成了較強的連接和互動。微博用戶呈現兩個特徵:年齡分布年輕化,地域分布下沉化。其中,16-30歲用戶比例超過80%,三四線城市超過50%。
  • 外行人看「辦公室小野」事件熱鬧,新傳人看考點和門道!
    本文為新傳學社原創出品更多新傳乾貨  關注新傳學社新傳學社2020考研QQ群:779750805微博熱搜榜,外行人看熱鬧,新傳人兒看門道。近日,辦公室小野事件曾多次登微博熱搜榜,一時間引發網友們的熱議,有人認為家長未盡到監管之責,有人認為辦公室小野的視頻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 五常:「雲朵蹲」掀起小學生氣象科普熱潮
    3月21日,黑龍江省五常市實驗小學多媒體教室裡氣氛活躍,一堂生動有趣的氣象科普課在熱鬧的「雲朵蹲」遊戲中拉開了序幕。為迎接今年世界氣象日,黑龍江省五常市氣象局組織了「氣象科普進校園」活動,向中小學生普及氣象觀雲識天、防災減災等科學知識,提高其避險自救能力。
  • 《哈嘍 夥計》芒果TV明晚開播,用可愛萌寵傳遞新年正能量!
    用友善的人與有愛的萌寵之間真誠互動,來驅散疫情的陰霾,傳遞新年第一股正能量!《哈嘍夥計》是一檔以公益為背景、以專業性的生活服務為主線、以有趣的主題互動為輔副線的明星動物互動生活服務類節目。每期節目涉及一個動物相關話題 ,專業的動物專家科普專業知識,通過節目獨有的故事情節和專業科普內容嘉賓互動種草推薦,主持人和嘉賓們一起遊戲、PK、互動、吐槽,用專業的技能科普養寵知識,激發觀眾的喜愛和期待。芒果TV《哈嘍夥計》每周二晚22:00,更新4期!快拉上夥計們一起,聽養寵人的奇趣故事,看養寵家庭的人生百態,分享養寵樂趣!更多養寵知識和體驗,敬請期待!
  • 趙季平代表:綜藝節目應對受眾負責 傳遞正能量
    對於《經典詠流傳》這類節目,我給予高度評價。這是我一直在倡導的,對傳統文化的傳承非常有推動作用的形式。」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陝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趙季平在接受採訪時對聚焦傳統文化傳承的電視節目給予了高度評價。「這檔節目傳唱風格十分多樣,音樂表現形式有正統嚴肅的,也有時尚活潑的。」
  • 傳遞「科普好聲音」 2020年自然資源科普講解大賽落幕
    活動現場9月25日由自然資源部主辦,中國地質博物館、陝西省自然資源廳、陝西省林業局、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陝西省地質調查院、中國自然資源報社等單位承辦的「2020年自然資源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在陝西西安落幕。
  • 歌曲、舞蹈、川劇變臉……雙流人用不同的節目形式慶祝新中國成立...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9月29—30日,雙流多地展開了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長興社區:"壯麗70載·奮鬥新時代"文藝匯演昨晚(9月29日),東升街道長興社區"不忘初心演出在舞蹈《領航新時代》中正式拉開序幕,手語歌《最好的未來》、舞蹈《die young》、歌曲《我的中國心》等節目輪番上演,現場氛圍熱烈,掌聲不斷。此次演出表達了居民們對祖國的美好祝願,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了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Money Money Home》一首神曲,你聽得熱鬧,我看的門道
    原標題:《Money Money Home》一首神曲,你聽得熱鬧,我看的門道   2016年農曆猴年,從歲末年初的百事可樂情懷廣告《猴王世家》,到六小齡童上春晚的熱議話題,再到支付寶咻一咻的全民搶福包活動等等,一波又一波搶佔生肖IP和春節檔期的事件此起彼伏,持續蔓延。
  • 光明日報:《全員》創新綜藝節目敘事形式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天《光明日報》在時政要聞版刊發報導:作為內地第一檔以真人遊戲為載體的大型創意實境遊戲節目,目前正在熱播的湖南衛視《全員加速中》,顛覆了傳統綜藝形式,以三大時空交錯進行
  • 賈躍亭英文獻聲 開始在社交平臺重新活躍起來
    賈躍亭英文獻聲 開始在社交平臺重新活躍起來時間:2019-04-11 17:49   來源:快科技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賈躍亭英文獻聲 開始在社交平臺重新活躍起來 快科技 自FF與九城達成在華成立合資公司的協議之後,久未露面的賈躍亭開始在社交平臺重新活躍起來。
  • 線上彩跑綻放青春 創新形式傳遞健康
    (原標題:線上彩跑綻放青春 創新形式傳遞健康) 近期,「中國女性宮頸健康促進計劃
  • 又一個新節目叫《幻樂之城》,這樣的節目形式是好還是壞?
    競演嘉賓緊張工作人員緊張反正搞得整個氣氛不太對,雖說是一鏡到底但是畢竟是錄播的節目不是直播,這個一鏡可以是十次八次一鏡後選的最好一次。沒有必要搞那麼緊張呈現給大家過於緊張的氛圍,可能是第一期的關係大家也不熟節目形式也不熟,希望往後的節目裡可以有所改變。大家都知道電影一個鏡頭一般要拍好幾條甚至十幾條,演員忘詞了表演不到位了可以重新來。
  • 傳統節目熱鬧開場:德國童聲中文演唱
    晚會在熱鬧的鑼鼓聲及美妙的《春天序曲》中拉開帷幕,觀眾們在精彩的口技表演《我家的農場》中領略了口技的奇妙之後,又在胡瀚勻,胡馨勻、黃麟、賀麗婭等演唱的一組青春歌曲聯唱《青春隨想》中,感受到青春不只是用來回憶的,更是美麗人生美好夢的開始。德國僑聯柳青、王丁等表演的幽默舞劇《縴夫的愛》,從一開始掌聲就沒有停息過,直至表演結束再次返場,掌聲依然熱烈。
  • 用青春話語傳遞主流價值(新語)
    ,在行走體驗和親身參與中,感受多地脫貧實踐,節目新穎的形式、獨特的視角,贏得不少點讚。這檔節目之所以能收到良好反響,在於以恰當的形式滿足了青少年了解國情的需求。節目通過新奇的景色、有趣的活動、質樸的講述,讓孩子走進廣袤鄉村,親身體會祖國的發展變化,從而更好地將個人成長融入時代發展之中。如何讓時代精神、主流價值以年輕人更加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出來?
  • 騰訊《超新星全運會》進入正題,辰星娛樂藝人表現活躍!
    節目召集了150名包括火箭少女101、李治廷、王大陸、魏大勳等藝人,由劉國梁、李小鵬、蘇炳添等金牌教練進行培訓,進行田徑項目、水上項目和綜合項目三大類比賽的備戰、比拼。這場盛大的體育賽事即將開幕,而之所以舉辦這麼一場和體育相關的節目,就是彰顯運動精神,感染更多的年輕群體,去喜愛、關注體育運動,將更多體育競技的精神不斷釋放和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