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有效英語閱讀的14金律

2021-02-16 琸閱英文童書館

「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閱讀是教育的重要基石。西方有些教育家甚至把閱讀的重要性放在學校教育之上。然而,在我們目前的教育體系中,孩子們從未被教授如何閱讀。作為家長,對於孩子的閱讀難免焦慮重重:

孩子對讀書沒興趣,或只對某類書感興趣。如何培養閱讀興趣?孩子閱讀速度太快,到底能夠理解多少? 該如何指導有效的閱讀過程?孩子只愛讀中文書,對於英文讀物會急於翻看譯本。如何進行英文閱讀?

許多孩子對閱讀沒有興趣,並非因為家中無書,相反,家長購置了許多中外名著,教導孩子閱讀之重要性,責怪孩子怎能對閱讀毫無興趣!良苦用心之餘,大家卻發現這樣做的結果是使孩子與閱讀漸行漸遠。

我們提倡孩子閱讀名著。然而,既是名著,對於閱讀者的要求難免頗高,如同一位智慧長者,高高在上;而站在閱讀殿堂大門外的孩子所需要的,只不過是一位親切和藹的夥伴,牽起他的小手,一同去探索一個新的世界。孩子和成年人以完全不同的角度觀察世界,只有適合孩子思維特點的書才能夠成為啟迪興趣的原動力。從我們以往的教學經驗中來看,很少有孩子會抗拒那些如《哈利波特》等真正優秀的兒童讀物。

美國學者Trelease(2001)認為,只要一次美好的閱讀經驗,就可以造就一個熱愛讀書的人。他借用 Fadiman(1947)的《全壘打》一詞,把這樣的一本書稱作「全壘打書」。

工作中我和孩子們發現了許多「全壘打書」:讀George Orwell的《動物農莊》,開啟了孩子獨立思考之門;讀MichaelMorpurgo的《柑橘與檸檬啊》,讓七年級的男孩潸然淚下;讀Ian Mc Ewan的《夢想家彼得》,讓孩子深感於想像力的無窮力量。比起《戰爭與和平》這類如雷貫耳的名著,這些書對於孩子們來說才更加深入他們的心靈。

選書,是我工作中一個永恆的話題。選書不易。這些年我為孩子們選到了很多他們喜愛的好書,但每次接觸一個新的學生,我依然會花很多精力來選書。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動態過程,不同階段的興趣發展的特點各有不同。從小學高年級到初中、高中階段的孩子是身心發展變化最快的階段。他們半幼稚、半成熟,半獨立、半依賴;他們對自己喜歡的事物的探索還處於萌芽階段;他們興趣是分散的、衝動的,他們對於事物的看法是片面的、膚淺的。

因此,每選定一本好書,都承載著為他們答疑解惑,甚至開天闢地的重任。每一次選擇都是出於對他們的細緻觀察,基於他們的興趣愛好,同時又希望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受到心靈的震撼。

有一個初二的孩子和我談及對希臘羅馬神話的興趣,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希臘羅馬神話是西方文化的源頭,西方文學、藝術和建築等領域無不涉及。鑑於她以往的閱讀積累,我決定推薦她閱讀牛津百科通識讀本系列中的《神話密鑰》。 這實際上是一本講神話理論的學術著作,幸好牛津百科這套書的風格即是將深奧的理論通俗化,同時又不乏科學性。讀罷這本書,孩子對神話的理解從故事層面提升到了理論的高度,進而激起了她對學術研究型書籍的強烈興趣。

不過,對於閱讀剛入門的孩子來說,希臘羅馬神話仍是一個高遠的主題。但當下的兒童暢銷讀物《波西傑克遜》系列作品將希臘古神話與現代青少年社會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孩子的語言講述一個個傳奇故事,與孩子探討現實世界、家庭、友誼、與忠誠等等問題。孩子們愛不釋手,有的甚至對喜歡的章節出口成誦。對於他們來說,下一步閱讀《神話密鑰》一類的嚴肅書籍,亦不困難。

恰當的選書,就會成就一個孩子的閱讀。但選書的確是一件複雜的事,如果將通用的依據歸納起來,大致可以有以下五方面:

1. 類型合適(歷險,奇幻,家庭,校園…)。

2. 思想略高出當下理解水平。

3. 語言難度適中。

4. 出版社正規。

5. 篇幅不宜過長。

選書的過程如同試圖去窺探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那是一次充滿著不確定的冒險。所以,如果你已經成功地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妨時常帶他去書店或圖書館吧,把這項偉大而困難的任務交給那個最合適的人去完成,而我們不妨去充當一個謙虛的嚮導。

喜歡上閱讀的孩子也許只喜歡某一類型的書,例如科技書籍,或者偵探類圖書,對其他類型毫無興趣。那麼孩子的閱讀,甚至孩子的性格會不會因此而走上極端呢?我們該如何保證孩子閱讀興趣的正常發展呢?

大家一定聽說過「敏感期」的理論。教育家蒙臺梭利在兒童早期教育研究中曾提出「敏感期」理論,即兒童在某一時期表現出對某一事物或活動特別敏感或產生一種特殊興趣和愛好,學習也特別容易迅速,是教育的最好時機,所以也稱為「敏感期」。

閱讀也有敏感期。在成長中的某個階段,孩子也許會非常痴迷於某一類書,從小學到高中,最常見的依次是童話故事,玄幻小說和校園文學。實際上,我並不認為在一個特定階段單一領域的閱讀會影響孩子正常的發展,更不贊同家長對孩子的閱讀內容橫加幹涉。

來看看蒙臺梭利如何解釋「敏感期」出現的原因:一種飛蛾在幼蟲階段對光線十分敏感,不停地向光運動,而正是因為這種敏感,使它能夠鑽出洞來,吃到樹梢的嫩芽。當它成長到一個階段,破繭而出了,這種對光線的敏感性立刻消失了。

這個理論同樣可以解釋孩子在特定時期的閱讀偏好,這是他們成長的需要,如果刻意約束,必將影響孩子思想和心理的正常發展。

孩子對閱讀有本能的需求。處於兒童期的孩子對世界萬物都懷有強烈的興趣,而閱讀正好迎合了這種需要,使得孩子的好奇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自由地得到滿足。

不僅如此,在廣泛閱讀的過程中,孩子的求知慾會被進一步激發。只要孩子真正喜歡閱讀,他就一定是在嚴肅地思考書中的內容。而這種思考,才是最難能可貴的。到了一定階段,孩子將不再需要某類曾經痴迷的書,很少有初中孩子還喜歡閱讀童話故事,也很少有大學生還喜歡魔幻小說。但孩子對書中問題的思考將會延續到其它領域。

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認為,正是成年人對孩子自以為是的約束行為,才是導致孩子對事物失去興趣的根本原因。據我觀察,但凡在閱讀環境寬鬆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閱讀興趣不但沒有誤入歧途,反而能夠博覽群書,通文達藝,形成了良好的閱讀積澱。

不要對孩子的早期閱讀過多限制,還基於另一個重要原因。閱讀的初期,孩子需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來接觸文字,從而刺激語言的發展,拓展思維的疆域,奠定思想的基礎。語言是一個人認識世界的媒介。語言能力決定了一個人的認知能力。

世界著名語言學家Stephen D. Krashen 在他的《閱讀的力量》中提出「自由自主閱讀」(Free Voluntary Reading, FVR),指的是純粹因為想閱讀而閱讀,不需寫讀書報告,也不用回答章後的問題。若是不喜歡這本書了,也不必勉強讀完它。

Krashen教授指出:「FVR是非常重要的語言學習方式,是達到語言流利水平的基石。若是少了FVR, 很難獲得高階段的語言能力。」他經過大量研究得出結論:「我主張的是,其他刺激語言發展以及提升語文能力的方法都不如FVR有效。

《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作者,美國青少年教育專家Rafe Esquith曾設計了一份只有三個問題的閱讀測驗:

1. 你是否曾因為老師教得很無聊,又很想看完手上正看到一半的書,而在上課時偷偷看藏在桌子底下的書?

2. 你是否因為邊吃飯邊看書而被罵?

3. 你是否曾在睡覺時偷偷躲在棉被下看書?

他的結論是:凡是以上三個問題都答「是」的孩子,註定一輩子愛看書。可見,連Rafe老師也沒有擔憂孩子會因此誤入歧途。

如果孩子尚未發現閱讀之美好,那麼,請與他選書!

如果孩子已經愛上閱讀之愉悅,那麼,請給他自由!

閱讀興趣養成後,父母常常擔憂孩子的閱讀質量。如果孩子的閱讀速度太快,他對書中的內容到底有多少消化?應該如何和指導閱讀過程和進度?

很遺憾,父母再一次以無微不至的關愛帶給孩子不能承受之輕。

全世界對於閱讀最專業和前沿的研究結論告訴我們:

美國圖書館學教師Susan Rosensweig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計劃閱讀,那註定不會長久。」 Stephen D. Krashen借用Csikszentmihlyi(1991)的心流(flow)研究給我們提供了根本性的解答。實際上,閱讀的過程,就是一種心流活動的過程,是一種非常主觀的狀態,是無法被他人把控的。「心流是當人們專注而輕鬆地投入某種活動時所達到的一種心理狀態。當人們處於心流狀態時,日常關注的事,甚至是自我的感覺就會消失,對於時間的感覺也改變了,活動以外的其他事情都覺得無關緊要。」 《閱讀的力量》

可見,父母希望監控孩子的閱讀過程,就如同將流水塑形,必將無果而終。

無論是我們希望強勢改變孩子的閱讀節奏,還是嚴格控制他的閱讀過程,都是不現實的。那麼在幫助孩子提升閱讀能力的道路上,除了選書以外,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實際上,家長在孩子的閱讀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相當重要的。

對於一本好書來說,片段乃至通篇的精讀,十分必要。而精讀的落腳點就在於分析修辭。亞里斯多德說:「修辭與辯證法匹配,所有的人幾乎都要用到它們,因為每個人都要試圖討論問題,確立主張。」修辭就是以語言作為手段來影響讀者或聽者為其目的。或是掩飾意圖,或是吸引注意,或是加深印象,或是增強抒情。以往對修辭狹義的理解是比喻、擬人、誇張、排比等修辭手法。實際上,這些修辭手法僅屬於美學修辭的範疇。所謂美學修辭,是運用想像和聯想通過辭格來喚起生動的意象,使語言文字新鮮活潑,發揮更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取得藝術性的表達效果。而廣義的修辭還包括交際修辭,交際修辭在閱讀中無處不在。交際修辭,在內容表達上偏重於鍊字煅句,在型式結構上偏重於嚴謹妥帖,總體上講究邏輯思維,以有效地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

在閱讀中,體會詞語的恰當使用,感受句型的表達效果,理解行文的感情色彩,領悟作者的言外之意,這些統統要靠分析修辭。可以說,修辭是語言智慧的體現。理解修辭,既是提升語言智慧。

鑑於我在工作中與孩子們閱讀的書籍多為英文,以下僅舉兩例,均為用詞方面的修辭分析。英文閱讀如是,中文閱讀亦同理。

1. I doubted that anybody could have predicted Marilyn Monroe’s longevity in the public mind. That she wasn’t forgotten is a mystery….She is noted moreas a persona than an actress.(Arthur Miller: A life)

Persona一詞用得精當。為什麼不用person,individual, human being, living soul, image等同義詞呢?這是因為persona有兩個含義。其一是小說戲劇中的人物角色,其二是社交場合的偽裝外表。使用這個詞第一襯託出瑪麗蓮夢露是文學藝術中的傳奇人物,因而說明人們難以透過她在公眾面前的偽裝外表而解開這位一代佳人的自殺之謎。所以說,理解詞語的內涵,才能參悟修辭。

2. Education,in fact, made it possible for succeeding generations to aspire towealth and power. (Julia Reed)

「追求」有很多同義詞,如aspire to, seek, pursue, strive for, push forward for, beintentional, be determined upon, be ambitious, go after, run after, aim for,strive for, contrive to等,為什麼偏用aspire to呢?上列其他同義詞屬於中性,褒貶均可,唯獨aspire to的內涵是褒義的。aspire to反應一種努力要達到在正常情況下頗難實現的崇高目的。這就是表達的感情色彩。"

---《英語修辭賞析》範家材

當然,用詞只是理解修辭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和其他交際或美學修辭一樣,需要在閱讀中仔細品味。當孩子開始思索和關注修辭,他也一定開始進行批判性的思考了。

觀點九:閱讀是可以被有效「引導」的:親子討論,激發思考

對於一般的家長來說,精讀指導和研究修辭未免要求過高,但親子閱讀是大部分家庭都可以實現的操作方式。

親子閱讀,與孩子討論書中的內容與思想,是促進孩子的心智成長捷徑。

順帶說一句,很多孩子到了中學階段和父母交流的話題就不多了。親子閱讀也給父母與孩子交流提供了好機會。

美國學者Mortimer J. Adler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談到閱讀積累漸進的四種層次,層次間進階的關鍵就在於閱讀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書。對於孩子來說,如果能夠和比自己閱歷豐富的人一起探討書中的內容,必然有助於提升他們的理解,促進他們的成長。討論有助於孩子積極思考,提出問題,主動閱讀。閱讀得越主動,讀得就越好。

當孩子們閱讀一本感興趣的書時,這種相互提問式的閱讀和討論往往是十分熱烈的。當我和孩子們閱讀《動物農場》時,我們常常討論,如果Snowball沒有被Napoleon趕走,動物農場的未來將會走向何方?探討這個問題,將會引發孩子去思考政治的本質,思考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針對某些帶有爭議性話題的書,鼓勵孩子去思考贊同還是反對作者的觀點,並有依據地陳述自己的想法,孩子的心智就是在這樣的討論和思考中成長起來。

有效的閱讀引導,不是檢查孩子今天讀了幾頁書,不是測驗孩子記住多少情節,不是強制孩子完成一個閱讀任務,而是引導孩子體會語言的精妙,是啟發孩子感受思維的樂趣,是留給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間。

許多家長苦惱於孩子愛讀中文書,但不愛讀英文書。這時,強行規定孩子閱讀只會使孩子更加討厭英文書。

事實上,母語閱讀(中文閱讀)和第二語言閱讀(英文閱讀)有著根本性的區別。「第二語言習得」這一專門學科對其進行過深入研究。簡單地說,首先,孩子在閱讀中文書時,他所生活的中文語言環境已經給他奠定了一個良好的語言基礎;而當他閱讀英文書的時候卻缺乏必要的詞彙語法構架。其次,中文閱讀可以由強大的中國文化背景輔助詮釋,而英文閱讀缺乏這種文化背景來支撐理解。最後,當孩子進行中文閱讀時他的思維是單一一種語言,而當他進行英文閱讀時,他的思維會在兩種語言之間迴旋。

因此,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母語為中文的孩子在閱讀英文書時面臨著強大的語言障礙,他們當然不會對英文閱讀產生自然的興趣。英文閱讀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觸發點,從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最可能使他們對英文書產生興趣的動因是找到英語閱讀的成就感。運用已經學到的語言知識去理解新的英文材料會使孩子產生一種巨大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激發他們主動地去學習更多的語言知識。一個有效的方法是,下功夫精讀一本原版書,讀透書中的所有詞彙和句子,這就是英文閱讀的引爆點。

讀透一本書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莫過於反覆多遍地讀。中國古語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確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雖然多遍閱讀,每遍的側重要有所不同。實際操作中,我主張以三遍為準:

第一遍:通讀,注重情節,劃生詞、難句,但不查字典;

第二遍:查字典,高清詞義及用法,分析句意;

第三遍:再次流暢閱讀,留意生詞在上下文中的用法,重新理解難句。

其中每一遍的閱讀方法都可以反覆進行。

但是這個方法不適用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他們的閱讀積累還不夠,閱讀興趣需要進一步培養。在我的教學中一般給7年級以上的孩子使用。低齡的孩子可以從《神奇書屋》等簡單的兒童讀物或簡寫版讀物開始閱讀。

大家經常要問閱讀英文書的時候要不要隨時查生詞?我想說一點原則:不要影響到閱讀興趣。對於年齡偏低的孩子,不建議在起初階段使用生詞過多的材料,(每頁生詞量不宜超過5個)。而對於已經有了一定學習動力的中學生而言,如果希望在短期內提高單詞量,也可以選擇一本生詞偏多的書來做精讀(每頁有10個左右的生詞)。然後按照上述的三遍閱讀法來操作。最近有兩個初二的孩子在讀完一本《動物農莊》後就掌握了800多個新單詞,英文水平立刻更新了一個高度。同時,這樣的進步,給她們帶來了更大的閱讀動力。

對於查字典的問題,我們還建議大家可以用kindle或其他的電子書。這些基於觸控螢幕的翻譯技術,可以讓孩子把單詞的障礙減低到最小。

目前最流行的單詞學習法就是背誦新東方的「紅寶書」。我們發現,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死記硬背的效果是很差的。因為,遺忘的速度往往快於你的記憶。缺乏語境的單詞背誦,看似捷徑,其實不然。很多孩子一本單詞書背了一年,一半都記不住。

對於單詞來說,只有在文本中,才有生命力。在語境中學習單詞,以閱讀來提高詞彙量,以詞彙量的提高來促進閱讀,這也是閱讀對於學習單詞的強大而不可代替的作用。

澤邸建議「螢光筆閱讀法」,就是把生詞用螢光筆直接標註在書裡,用於檢查和複習。和單純記錄在筆記本上比,可以讓單詞記憶有更豐富的背景。

觀點十三:忘記語法規則和語法名稱,從功能上理解語法

對於初學者而言,掌握了一定量的單詞,仍然不能完成流暢閱讀。因為他們還要了解語言規則和表達方式,要學習各種句型,也就是學習語法。十分遺憾,幾乎所有的孩子在談到語法的感受都是一樣的。除了做選擇題之外,他們不知道語法的用途何在,無法系統地在頭腦中形成英文語法框架。傳統的語法學習講的是規則語法,條目繁多,加重了記憶負擔,對於提高英文閱讀能力用處甚微。

澤邸在實踐中探索到,可以用「功能語法」的方法把語法和閱讀無縫結合起來。所謂功能性語法,就是強調「文字組合規則」所起到的「功能」,而不是強調規則本身。例如修飾關係。所有的英文句子都是圍繞名詞和動詞兩個核心成分的修飾。學習過程中需抓住兩條,修飾名詞的有哪幾種方式:形容詞,分詞/不定式,介詞短語,定語從句等;修飾動詞的有哪些方式:副詞,狀語從句,分詞也可以。於是,找到句子的核心成分,並弄清修飾關係,再複雜的句子也迎刃而解了。因此,讀透一本英文原版書,足以使功能語法的概念諳熟於心,遠遠勝過高中畢業時十二年所學的規則語法的總和。

「功能語法」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對寫作的幫助。因為,體現一種邏輯修飾關係,你可以用豐富的多種形式來表達,可以在分詞,定語從句,不定式,介詞短語,形容詞之間選擇最合適的方式。這是寫作最重要的訓練之一。

詞彙+語法仍不等於流利的英文閱讀。沒有大量的英文輸入做前提,這些外在的知識也很難內化成語言能力。如同一個熟練的駕駛員已經把一切操作轉化成了「肌肉記憶」,流暢的英文閱讀者則需要把詞彙和語言規則,乃至思維方式內化成潛意識。這一環節,需要通過泛讀來打通。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曾推薦過如《書蟲》一類的分級讀物。對於英文剛入門的初中生來說,低級別的原版書內容過於幼稚,而內容合適的原版書又總是太難。《書蟲》等進階讀物從較低語言級別開始,作為名著的簡寫本,兼顧了內容及思想性,是解決年齡與閱讀內容不匹配問題的絕佳方案。

有人擔心書蟲是中英文對照,孩子看得起勁了就會直接看中文。這的確是我們在實踐中碰到的問題。不過,對於以前並不喜歡閱讀的孩子來說,這也是件好事。有些孩子就是因為讀了書蟲而想去讀原版書的。另外,書蟲也有全英文版,一種是國內出版的美繪版,一種是英國出版的,可在淘寶上買到。

但無論如何,第一本英文原版書都是一個強大的基礎和原動力。孩子會驚奇地發現,在接下來讀到的每本英文書中幾乎都可以找到第一本書的影子。在那些第二、第三本書裡,總會碰到這樣一些單詞和句子,他們在之前的第一本書中出現並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夏落的網》,《動物農場》,《野性的呼喚》等等(見附件澤邸分級書單),都被作為孩子們的第一本書來閱讀。

英文閱讀,對於母語為中文的孩子來說,一開始是一個困難的解碼過程。他們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來適應另外一種符號的表達與思維。我們需要做的,是幫助他們找到科學的方法,我們更需要做的,是給他們以鼓勵和耐心。

在我們實踐英文閱讀過程中,我總有意想不到的欣喜。很多家長之所以送孩子來閱讀,初衷僅僅是覺得這是一種提高英文能力的不錯方法。但是隨著閱讀的推進,孩子們不僅僅提高了英文,還慢慢開始能夠欣賞英文的美麗,進而開始對用英文表達的內容興趣盎然。

這正是閱讀的美麗所在。哈佛大學文學教授Harold Broom撰寫過一本探討閱讀的書《如何讀,為什麼讀》,書中這樣寫到:「我們讀書不僅因為我們不能認識更多的人,而且因為友誼是如此脆弱,如此容易縮減或消失,容易受時間,空間,和種種心情的影響。」而閱讀,「可以穿越時空,與古今中外聖人賢哲敞開心扉地對話」。

當孩子熱愛上閱讀,當孩子們能夠體會到思維的樂趣和思想挑戰的愉悅,教育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了。

所以,孩子們,我們一起閱讀吧。

附推薦書目:

小學必讀書
1. 書蟲1-6級
2. Charlotte’s Web 《夏洛的網》
3.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4.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 《納尼亞傳奇》
5. Little Prince 《小王子》

小學選讀書
1. The Magic TreeHouse 《神奇樹屋》

小學選讀書(女孩類)
1. Daddy Longlegs《長腿叔叔》
2. SaharaSpecial 《特別的女生撒哈拉》
3. EllaEchanted 《魔法灰姑娘》

小學選讀書(男孩類)
1. The Cricket in Times Square 《時代廣場的蟋蟀》
2. Pippi Longstocking 《長襪子皮皮》
3. The PhantomTollbooth 《神奇的收費亭》

初中必讀書
1. Animal Farm 《動物農莊》
2. The Story of Mankind《人類的故事》
3. The Alchemist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4. Sophie’sWorld 《蘇菲的世界》
5. Gulliver’sTravels 《格列佛遊記》

初中選讀書(情感類、女生類)
1. The Great Blue Yonder 《天藍色的彼岸》
2. Private Peaceful 《柑橘與檸檬啊》
3. The Book Thief 《偷書賊》

初中選讀書(男生類)
1. Hatchet 《手斧男孩》
2. Ender's Game 《安德的遊戲》

初中選讀書(傳記類)
1. Steve Jobs 《賈伯斯傳》
2. Oprah 《奧普拉傳》

初中選讀書(科幻類)
1. A Wrinkle in Time 《時間的皺紋》
2. Percy Jackson(1-5)《波西傑克遜》(1-5)
3. The Hunger Games 《飢餓遊戲》
4. Time Machine《時間機器》
5. The Lord of the Rings 《指環王》
6.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7. Frankenstein 《弗蘭根斯坦》
8. The giver 《記憶傳授人》

初中選讀書(情節小說)
1. Holes 《別有洞天》
2. Inkheart 《墨心》
3.The daydreamer 《夢想家彼得》

高中必讀書
1. The Call of the Wild Jack London 《野性的呼喚》
2. A Short Story about Nearly Everything 《萬物簡史》
3. Flatland《平面國》
4. Lord of the Flies 《蠅王》
5. The Great Gatsby 《了不起的蓋茲比》
6. To Kill a Mocking Bird 《殺死一隻知更鳥》
7. Anthem 《聖歌》

高中選讀書(託福相關)
1. Architecture 《建築與文化》
2. The Science Revolution 《科學的革命》
3. Guns Germs and Steel 《槍炮,細菌和鋼鐵》

高中選讀書(SAT相關)
1. The Souls of Black Folk 《黑人的靈魂》
2. Feminism 《女權主義簡史》
3. Silent Spring 《寂靜的春天》

高中選讀書(懸疑)
1. Sherlock Holmes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
2. Angels and Demons 《天使與魔鬼》
3. GreatTales and Poems of Edgar Allen Poe/Poe 《愛倫坡最佳短篇小說和詩歌集》

【作者介紹:唐麗莉(Lily),上海外國語大學英美文學本碩畢業,對閱讀教育有多年積累,獨有心得。】

JoYoKids

實體店:上海市靜安區長壽路963號

網站:www.joyokids.com

詳詢:021-62147117

相關焦點

  • 有效英語閱讀的14「金律」,附閱讀分級書單
    「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 閱讀能讓孩子大腦變聰明?麻省理工研究發現有一種方法更有效
    為了讓孩子能有個聰明的大腦,也為了能跟上小學的課程進度,李女士和丈夫可是費了不少功夫。每次走進他家,都能被滿滿的一書架童書所吸引,有的是童話繪本,有的是學習書籍,可見李女士非常注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可李女士和丈夫都不愛說話,平常都沉默寡言,他們總是自顧自地看書,家人間的溝通與交流卻很少。
  • 七年舊文:有效英語閱讀的「十四金律」
    「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霍姆林斯基閱讀是教育的重要基石。
  • 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再閱讀
    「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蘇霍姆林斯基(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喜歡閱讀的孩子最有能力且能最廣泛地從他們所接受的教育中收益。」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們習得第二外語、提高學科學術能力,也是培養孩子批判性思考能力的最好途徑。
  • 免費資源 | 適合英語初級讀者使用的閱讀理解文章
    ~~~~~~~~~~~~~~~~~~~~~~~往期關於閱讀的好文章:1.英文科普書如何共讀?2.如何培養出一個愛閱讀的孩子?——《紐約時報》兩大資深童書編輯分享3.七年經驗 | 有效英語閱讀的10條「金律」4.閱讀比家庭作業更重要!
  • 英語啟蒙:重讀北外曹文《英語,閱讀是金》
    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560篇原創文章。近日,重讀了北京外國語大學曹文教授等人合著的《英語,閱讀是金》,時隔五年,再次深入閱讀「北外媽媽團家庭英語閱讀實錄」,又有了不同的感悟。這五年,苗苗從幼兒園,一路堅持閱讀,也已經到了小學五年級,期間的酸甜苦辣,非同路人,難解箇中滋味。
  • 孩子不夠聰明?腦科教授三個方法,科學激活孩子大腦,學渣變學霸
    "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學習成績又好,其他地方也樣樣優秀,我家孩子也同樣都是在學習,也沒少在他身上下功夫,可為什麼就是比不上人家呢?"一位寶媽這麼抱怨。其實,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極具潛力潛力股,大腦內蘊含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他表現得不夠聰明,可能只是你沒有幫他激活開發他的大腦而已。
  • 提升孩子英語學習的有效方法,你知道嗎?
    現在的英語學習注重聽、說、讀、寫的全面發展。英語考試也增加了聽力、口語。想要提升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也是有技巧可言的。1·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的老師」。興趣是成功之母。有興趣才有求知慾,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學習。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自己感興趣的事就容易堅持下去,而不感興趣的事,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 美國兒科協會:孩子有兩次"變聰明"機會,父母抓住一次娃更聰明
    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是很多家長的理想,但是讓孩子變得更聰明的方法,不少家長都不得其道。其實,孩子聰明與否和大腦的發育程度有關係,在孩子大腦快速發育的階段,父母適時地給予刺激,就可以促進大腦發育,娃就變得更聰明。
  • 孩子語文教不會:孩子很聰明,你的方法很笨!
    平時接觸很多家長,都不免會和樂學君訴苦:自己孩子的語文怎麼都學不好。 他們喜歡拿數學和英語對比,經常說的一段話是:數學那麼難,多做點題就能學會,英語也比語文難呀,報個培訓班也能有效果,怎麼語文就學不會呢?
  • 哈佛大學: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
    「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教育家)霍姆林斯基閱讀是教育的重要基石。西方有些教育家甚至把閱讀的重要性放在學校教育之上。然而,在我們目前的教育體系中,孩子們從未被教授如何閱讀。作為家長,對於孩子的閱讀難免焦慮重重:第一,孩子對讀書沒興趣,或只對某類書感興趣。如何培養閱讀興趣?第二,孩子閱讀速度太快,到底能夠理解多少? 該如何指導有效的閱讀過程?第三,孩子只愛讀中文書,對於英文讀物會急於翻看譯本。如何進行英文閱讀?
  • 哈佛、麻省理工研究證實:這是比閱讀更能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可到底應該如何培養呢?多看書,增加閱讀量?參加各種輔導班?玩一些益智類小遊戲?……可能會有人說,小孩聰明的基因無論如何都掩埋不了,反之爛泥絕對扶不上牆。比如很多人專心伺候花花草草,經常無一存活,扔陽臺上經歷風雨,一片形勢大好。可我一直認為,教育是最值得投資的。
  • 閱讀能讓孩子變聰明嗎?腦科學:科學閱讀重塑孩子大腦,提升智力
    英國有句諺語,叫做「閱讀對於智慧,就像體操對於身體一樣」,短短一句話說明了閱讀對於開發鍛鍊頭腦的重要性,狄德羅也曾說過,「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從古至今,閱讀一直被看之為重要獲取知識增長和智慧的來源。在教育孩子中,讓孩子愛好閱讀、學會閱讀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因為閱讀會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提升智力的有效方法。
  • 閱讀能讓孩子變聰明嗎?腦科學:科學閱讀重塑孩子大腦,提升智力
    在教育孩子中,讓孩子愛好閱讀、學會閱讀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因為閱讀會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提升智力的有效方法。朋友的女兒彤彤從還不會講話不認字的時候,家長就開始有意識地給孩子培養閱讀方面的習慣。在彤彤小的時候會給她看一些帶有色彩、圖案的繪本,增加趣味性。彤彤大一點後就會讓她看一看描述簡單小故事的圖書。
  • 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閱讀是教育的重要基石。西方有些教育家甚至把閱讀的重要性放在學校教育之上。然而,在我們目前的教育體系中,孩子們從未被教授如何閱讀。作為家長,對於孩子的閱讀難免焦慮重重:孩子對讀書沒興趣,或只對某類書感興趣。如何培養閱讀興趣?孩子閱讀速度太快,到底能夠理解多少? 該如何指導有效的閱讀過程?孩子只愛讀中文書,對於英文讀物會急於翻看譯本。如何進行英文閱讀?
  • 閱讀是學習語言最有效的方法
    為什麼孩子學習英語很困難呢?因為在學校,老師總是讓孩子們背單詞、記語法,這些東西不僅記起來枯燥,而且考完試孩子就會忘得一乾二淨。正是因為用錯了方法,才使學習語言這麼簡單的事情變得枯燥而且困難。為什麼美國的小孩不背單詞,不記語法,從小會就說英語,而中國的小孩從小會說漢語呢?
  • 父母做對這些,孩子越變越聰明
    上一篇:上一篇說到,智力代表人的學習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或解決問題的能力,挺「聰明」的孩子上學後卻越來越「笨」的現象,本質上是孩子能力不足。這一篇就接著這個話題,討論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越變越聰明,也就是具備更強的能力。
  • 有效提升孩子英語學習的7個方法,你知道幾個?
    但是也不是說完全沒有技巧可言,下面七種方法,家長們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和需要,學習借鑑一下哦!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會促進強烈的求知慾,變被動學習轉為主動積極,刻苦學習。所以想學好英語,首先要從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開始。
  • 不背單詞,英語閱讀量也可以輕鬆破10萬字:普通人高效學英語的方法是……
    美國閱讀專家吉姆·崔利斯在他的著作《朗讀手冊》中對於閱讀的重要性提出了以下定律:1. 你讀得越多,知道得越多。2. 你知道得越多,你越聰明。3. 你越聰明,在校學習的時間越長。4.學習任何語言都需要大量閱讀。英語學得好的人,一般都讀過相當數量的書;反之,也只有讀得多的人,才能真正學好英語。
  • 怎麼讓少兒愛上英語閱讀?這3個方法最有效!
    最近有些媽媽私信我,問我怎麼才可以提高孩子的英語閱讀,因為孩子現在每天只想著玩,無心學習,而對於英語這門課程,很多孩子都覺得不是很有用,感覺長大也不需要用到英語,有些孩子會在心裡想我學好母語不就可以了嗎?英語又不是我國母語,為什麼要學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