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麻省理工研究證實:這是比閱讀更能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

2020-08-26 SharonSharon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可到底應該如何培養呢?

多看書,增加閱讀量?

參加各種輔導班?

玩一些益智類小遊戲?

……

可能會有人說,小孩聰明的基因無論如何都掩埋不了,反之爛泥絕對扶不上牆。比如很多人專心伺候花花草草,經常無一存活,扔陽臺上經歷風雨,一片形勢大好。

可我一直認為,教育是最值得投資的。而最好的教育,一定就藏在日常生活的細節裡。最近,一個能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被科學家證實了,而且效果還奇佳哦!那就是——聊天。

What?跟孩子說話這麼簡單的事,居然能有那麼大的作用和好處?


01

這是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開展的一項研究。

他們以波士頓地區三十多名4到6歲的兒童為測試對象,利用大腦掃描儀搜集了這些孩子聽音頻故事時大腦活動產生的核磁共振圖像;與此同時,還對孩子每天與家長的互動交流進行了錄音,並加以分析。

由此,科學家取得了一個重大發現——「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閱讀或全腦課程,而是父母與孩子的交流互動方式。」這份研究報告於去年八月發表在了著名科學雜誌《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上。

具體一點來說,是我們大腦有一個跟語言發育有關的區域,叫做布羅卡氏區(Broca's area)。它主要負責語言訊息的處理和話語的產生。


在嬰幼兒時期,刺激布羅卡氏區能夠使孩子有效地辨識語音、模仿語言、在短時間內掌握說話技能。因此,這個區域對兒童語言智能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孩子與父母聊天的頻率越高,布羅卡氏區就越發活躍,從而孩子在語言、語法和理解能力測試中的得分也越高。而這跟家庭貧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卻並沒有太大的關聯。

越交流,越聰明。原來,親子之間的聊天真的可以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認知發展哦,amazing!


02

由此看來,與孩子多交流是一個簡單卻又高效的教育方法,不僅對孩子啟發智力具有強大的驅動力,而且不用額外花費任何錢,任何家庭都能進行。

然而,會說話可並不等於善於聊天哦。記得前段時間,葉一茜就在微博上吐槽,和女兒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這番話得到了很多家長的深深共鳴。

孩子總是對自己挑起的話題不感興趣,這該如何培養?

和娃聊天,總是不出幾句就話題終結了,怎麼辦?

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與孩子保持高質量的溝通交流呢?

……


對此,我其實感觸很深。姐姐和弟弟算是「小話嘮」,每天都像小麻雀一般,在我跟前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也有朋友誇他們兩個伶牙俐齒。但實際上,他們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姐姐小的時候,一度並不愛說話,跟她說什麼都總是以一兩個字回應,讓我哭笑不得。那又是為什麼,後來發生了那麼大的變化呢?

其實,我們的孩子都是社交型學習者,他們總是習慣於從身邊最熟悉的人那裡學到知識與技能,拿到聊天這件事情上來講也是如此。因此,想要培養善於溝通的孩子,父母的用心引導很重要。


03

把握親子溝通的核心

美國芝加哥大學兒科教授Dana Suskind在其作品《父母的語言》一書中指出:「一個語料豐富的家庭語言環境對於兒童大腦的發育是至關重要的。」

為幫助父母構建一個與孩子溝通的最佳方式,她提出了「3T原則」,即共情關注(Tune in);充分交流(Talk more);輪流談話(Take turns)。而這,其實也正是親子溝通的核心。


所謂「共情關注」,指的是父母有意識地去觀察孩子在關注什麼,並適時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回應。這是通過語言來開發孩子大腦的第一步,可以概括為三個關鍵詞:觀察、理解、行動。

比如,姐姐喜歡畫畫,而我也總是喜歡跟她聊關於美術的一切,每次她都會像打開話匣子一般,說得停不下來。其實這種投其所好的聊天,正是共情關注。


所謂「充分交流」,是指交流不能只是零星的話語,而是要全身心投入,努力挖掘話題並拓展交流內容。拿每天晚上刷牙前我跟姐姐的交流為例:

我:「寶貝,該刷牙準備睡覺了哦!」

姐:「好的,媽咪。」

我:「快找到你的牙刷,是哪一把呀?」

姐:「是粉色的那把。」

我:「那弟弟的呢?」

娃:「是藍色的。」

我:「答對啦!那現在我們開始擠牙膏吧!還記得順序嗎?」

……

發現了吧?很簡單的一件事,卻被我「沒話找話」拉扯了那麼多內容。哈哈,這個其實就是充分交流的奧秘,它能大大豐富孩子的詞彙量,所以很有必要哦。


而第三點「輪流談話」,則是3T原則中最重要的一環,對於開發兒童的大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要求父母和孩子在交流時輪流參與談話,也就是「有來有往」的交流。

給大家透露一個小訣竅。其實對孩子來說,只需要問他們兩句話就能夠完美實現「輪流談話」的目的——「怎麼辦」和「為什麼」。

這種開放式的提問有助於讓孩子嘗試獨立思考,並最終學會如何獨立地解決問題。


04

親子溝通的注意事項

為了提高與孩子交流時的質量,還有幾個小tips推薦給大家。

1. 用方法增加對話回合

要讓聊天內容有趣有料,那就一定要有應有答。可想要有一場精彩的對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大人之間有時候還會尬聊呢,更何況是小朋友。

為了不至於把聊天「聊死」了,我建議爸爸媽媽們根據孩子的年齡,有針對性地引導。



0-1歲的小寶寶還不太會說話,但我們依舊要積極回應他們。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發表在期刊《發展科學》上的一項研究結果就指出:「在嬰兒牙牙學語的時候,如果大人能通過眼神交流、語言回復等方式予以積極回應,會有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

所以,我們不妨用溫暖的眼神、誇張的表情及時「接住」孩子發出的交流信號。此外,多多使用短句、每句話之間等待幾秒鐘,則能讓寶寶有充足的時間對我們說的話做出反饋。


1-2歲的小朋友,正是咿呀學語期,所以表達的欲望會變得更加強烈。這就需要家長們做個有心人,及時捕捉到他們想要交流的信號。

比如,當孩子指著某件東西、或是好奇地張望它時,這就說明孩子想要跟你聊天了哦!這時候,趕緊迎合他們,肯定他們的表達,同時幫助他們拓展語句吧。

而2歲以上的小朋友,則進入了語言發展大飛躍時期。這時候,可以通過一些小遊戲來增加聊天的趣味性。


我跟姐姐弟弟經常玩的一個遊戲叫做「你說我演」,其實本質就是看圖說故事,給他們一張圖片,鼓勵他們構思相關情節,並且說出來。而在其中一個說故事的同時,我們其他幾個人會配合著做出相應的動作,並且提出問題。

這個互動的過程既豐富了聊天的內容,又培養了孩子們的想像力和邏輯思考能力,還增加了他們的詞彙量。一舉多得,完美~


2. 把聊天主動權交給孩子

親子溝通,主角應該是孩子。所以在跟他們聊天時,我們不妨把主動權交給孩子,鼓勵他們成為談話的主導者,hold住交流現場。

比如,當孩子針對一件事情興致勃勃地跟我們展開交談時,儘可能多地堅持圍繞這個話題加以擴展,並多用反問或疑問的語句,啟發他們思考,並激發他們進一步交流的興致。

對於孩子感興趣的內容,我們要牢牢把握住。要知道,這可是培養小朋友交流能力的大好契機哦。


05

教育家蒙特梭利女士曾說:「語言是兒童獲得的最早的能力之一,將成為兒童未來進步與發展中影響最大的助力。」而這其中,真正為孩子所受益的根本因素,則是溝通與交流。

所以,多跟那個在你膝下撒歡的小小人兒說說話吧。正是在那不經意的你一言我一語中,他們會收穫智慧,得到成長。

相關焦點

  • 麻省理工研究:鍛鍊孩子大腦的最好方法,並不是靠「悶頭閱讀」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工作很好,生活很好。而這一切都有一個最根本的願望就是希望孩子的頭腦是很聰明的。為了讓孩子變得聰明,以前很多家長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早教工作,甚至胎教,也成為了很多父母選擇的一種教育方式。
  • 麻省理工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導讀:麻省理工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閱讀能讓孩子大腦變聰明?麻省理工研究發現有一種方法更有效
    為了讓孩子能有個聰明的大腦,也為了能跟上小學的課程進度,李女士和丈夫可是費了不少功夫。每次走進他家,都能被滿滿的一書架童書所吸引,有的是童話繪本,有的是學習書籍,可見李女士非常注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可李女士和丈夫都不愛說話,平常都沉默寡言,他們總是自顧自地看書,家人間的溝通與交流卻很少。
  • 麻省理工研究:孩子6歲前,父母當"話癆家長",將來娃更聰明
    老師特別喜歡這個孩子,因為這個孩子很敢於表達自己,也很善於表達自己;此外他的作文也寫得非常精彩,情節生動有趣,用詞非常恰當,情感表達也十分到位,讓老師都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小學生的作品。其實這孩子的特別主要得益他有一個"話癆媽媽",有一個"話癆家長",可以讓孩子的大腦發育得更好,孩子更加聰明,這是有研究已經證實了的。
  • 麻省理工研究表明:相較閱讀而言,親子交流更有利於孩子思維開闊
    聰明大概是每對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希望之一,父母們希望自己孩子的智商能高人一籌,這意味著孩子的將來更光明,比如孩子能夠學習成績更好、讀更優秀的學校、找到更好的工作。聰明孩子無疑都具備兩點:一是智商二是思維,智商90%是天生註定的,而思維開闊與否卻要靠父母后天的培養。
  • 麻省理工新研究:促進大腦發育,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並非靠閱讀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開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聰明,智商比別人高。那麼怎麼才能讓孩子更聰明呢?閱讀對孩子的好處無需贅言,然而麻省理工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能同時促進孩子左右腦發育的,並非靠「閱讀」,而是做一些生動形象的遊戲。有互動、有交流的活動才是開發孩子大腦的法寶。父母和孩子多做益智遊戲,才能真正達到左右腦同時開發的目的。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讓孩子大腦發育的更好方法,並非靠閱讀
    導讀: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讓孩子大腦發育的更好方法,並非靠閱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讓孩子大腦發育的更好方法,並非靠閱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麻省理工:開發孩子腦力的最佳辦法是「遊戲」,並不是「閱讀」
    我們都希望和孩子有個聰明的大腦,然後學習也就不自己太操心了。我也是這樣想的,我就想著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變聰明。然後我就去我的朋友那裡打聽,想讓孩子的大腦發育的好,什麼樣的辦法最好?朋友說:很多人都認為閱讀是開發孩子大腦的最佳方案,就讓孩子在家閱讀各種書,我們並不否認閱讀確實有用處,但是並不是最好的辦法,其實遊戲才是最好的辦法。麻省理工的研究表明:「閱讀並不是開發大腦的最佳方案。」
  • 麻省理工研究:愛聊天的孩子更聰明,超過安靜看書的孩子
    於是我好奇地問表姐,是不是經常給孩子看書,才讓孩子表達能力變這麼強!可表姐略帶苦笑地說,這孩子生來就是話嘮,和他爸爸一樣,一回家就說個不停,有時候都覺得他們父子好煩!卻做了這樣一項研究部,結果表明愛聊天的孩子要更聰明,超過那些總是安安靜靜看書的孩子,思維更加活躍,掌握的詞彙量也更大。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寶寶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買這種各樣的書籍,讓孩子來閱讀,他們認為孩子讀的書越多,就會更加的聰明。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閱讀」並非是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但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表明,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最好方法是與人交流,而不只是讀書。
  • 玩物並不「喪志」,麻省研究:益智遊戲能幫助孩子同時開發左右腦
    執筆:歐陽比文家長對於孩子的希望,一是健康,二是聰明,有了這兩樣貼身法寶,孩子未來可期!健康靠養育,而聰明這件事並不是完全靠遺傳,70%都是後天培養的。閱讀對孩子的好處無需贅言,然而麻省理工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能同時促進孩子左右腦發育的,並不是「死讀書」,而是做一些生動有趣的益智遊戲。
  • 6歲前,「話癆家長」培養的孩子更聰明,麻省理工研究結果證明
    的重要研究後來,我在育兒路上不斷地學習,看到了麻省理工2018年的一個重要的研究成果,從而佐證了為什麼「話癆家長」培養出來的孩子更聰明,語言表達能力更強。麻省理工學院的這項研究總結來說就是:在嬰兒期,家長時常跟寶寶交流,孩子大腦中主管語言輸出的區域的腦白質會比那些交流很少的寶寶多很多。也就是說,家長在嬰兒期經常跟娃兒說話,能促進大腦的發展,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 麻省理工:開發孩子腦力的最佳辦法是「遊戲」,並不是「閱讀」
    我們都希望和孩子有個聰明的大腦,然後學習也就不自己太操心了。我也是這樣想的,我就想著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變聰明。麻省理工的研究表明:「閱讀並不是開發大腦的最佳方案。」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曾經做出這樣的實驗,研究人員們選擇
  • 麻省新研究發現:能同時開發左右腦的並非閱讀,6歲前父母這麼做
    執筆:歐陽比文家長對於孩子的希望,一是健康,二是聰明,有了這兩樣貼身法寶,孩子未來可期!健康靠養育,而聰明這件事並不是完全靠遺傳,70%都是後天培養的。許多家長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看孩子能背多少古詩,能認識多少字,就說明孩子「早慧」,甚至成為炫耀的資本。閱讀對孩子的好處無需贅言,然而麻省理工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能同時促進孩子左右腦發育的,並不是「死讀書」,而是做一些生動有趣的益智遊戲。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讀書
    每個父母對孩子都在很高的憧憬,希望孩子未來能夠有出息,所以,在父母普遍的認知中,只有多讀書才是開發大腦最佳的方法。但是閱讀真的可以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嗎?關於孩子智商的問題,不全是靠著父母遺傳因素決定的,更多的是家庭教育與生活環境。麻省理工最新的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讀書,更多的來自於親子遊戲!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手段",不是早期的閱讀
    我們都想要一個聰明的寶寶。所以在寶寶出生後,我們的第一教育要務就是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畢竟我們還有不能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一說,所以寶寶的大腦開發真的很重要。那麼我們如何促進寶寶早期的大腦開發呢?或許這裡可以告訴我們答案。根據麻省理工教授的最新研究,孩子的大腦發育其實真的不是靠早期的閱讀,而是靠遊戲。
  • 麻省理工:兒童大腦發育「最優」方法並非閱讀,而是聊天這件小事
    在過去,貧窮的孩子或許能通過優異的成績走出大山,但今天,信息的不對稱,讓更多貧窮的孩子接觸不到更為廣闊的天地。麻省理工研究:兒童大腦發育「最優」方式並非閱讀,而是聊天以前有一項研究調查表明,富人的孩子與窮人家的孩子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在上學的時候拉開的,而是從4歲開始就已經發生了變化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最佳方式,並非是靠閱讀
    家長們不僅不明白智力是要靠培養的,更不明白以何種方式去提升孩子的智力,大多數人的思維都是以閱讀或者寫字的方式來進行訓練,可是去麻省理工的教授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若要發育良好,則主要是靠遊戲。通俗來說就是孩子主要靠智力遊戲來進行智商開發。
  • HMMT 哈佛-麻省理工數學競賽
    哈佛、麻省理工殺手鐧海外名校申請核武器全球頂尖數學團隊巔峰對決擁有世界級卓業影響力......LEARN MORE↓11月賽參賽地點:>哈佛大學參賽時間:2019年11月9日競賽難度:介於AMC10/12—AIME之間2月賽參賽地點:麻省理工學院參賽時間:2020年2月15日競賽難度:介於AIME—USAMO之間HMMT哈佛-麻省理工數學競賽Harvard — MIT Mathematics
  • 孩子話多像「唐僧」?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愛聊天的孩子更聰明
    可能很多父母都曾經抱怨過,自己的孩子話太多,總是有那麼多的問題,這讓他們很頭疼。可實際上,如果擁有話多的孩子,那他們的父母都非常的幸運。之所以這樣說是有原因的,擔心孩子話多像"唐僧"?其實父母完全不必這麼想,根據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愛聊天的孩子更聰明。